高一生物知识点整理:DNA的结构和复制
- 格式:docx
- 大小:16.91 KB
- 文档页数:4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一DNA分子的结构及特点1.DNA双螺旋模型构建者:沃森和克里克。
2.DNA双螺旋结构的形成3.DNA的双螺旋结构(1)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3)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碱基互补配对遵循以下原则:A===T(两个氢键)、G≡C(三个氢键)。
类型决定因素多样性具n个碱基对的DNA具有4n种碱基的排列顺序特异性如每种DNA分子都有其特定的碱基的排列顺序稳定性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基本骨架不变,碱基之间互补配对形成氢键方式不变等补充:1. DNA分子中的数量关系(1)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磷酸数∶含氮碱基数=1∶1∶1∶1。
(2)配对的碱基,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C—G 所占比例越大,氢键数目越多,DNA结构越稳定。
(3)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上都只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4)对于真核细胞来说,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基因。
(5)对于原核细胞来说,拟核中的DNA分子或者质粒DNA均是裸露的,并不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染色体。
2. DNA中碱基的相关计算规律1.规律一: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C=G,则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规律二:在双链DNA分子中,A+TA+T+C+G=A1+T1A1+T1+C1+G1=A2+T2A2+T2+C2+G2。
3.规律三:在DNA双链中,一条单链的A1+G1T1+C1的值与其互补单链的A2+G2T2+C2的值互为倒数关系。
(不配对的碱基之和比例在两条单链中互为倒数) 提醒:在整个DNA分子中该比值等于1。
4.规律四:在DNA双链中,一条单链的A1+T1G1+C1的值,与该互补链的A2+T2G2+C2的值是相等的,也与整个DNA分子中的A+TG+C的值是相等的。
高一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一、核酸的分类核酸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它主要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类。
二、DNA的结构DNA是双链螺旋结构,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组成。
三、RNA的结构与DNA相比,RNA是单链结构,由磷酸、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尿嘧啶和胞嘧啶)组成。
四、核酸的功能1.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是所有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DNA复制和转录,能准确地传递遗传信息。
2. 蛋白质的合成DNA通过转录生成RNA,而RNA则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
RNA具有多种类型,如mRNA、tRNA和rRNA等。
3. 能量转换和储存核酸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转换和储存能量。
例如,ATP(三磷酸腺苷)作为一种常见的核酸,能够释放出能量供细胞使用。
五、核酸的作用1. 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通过DNA的复制和维修,确保了遗传信息在后代之间稳定、准确地传递。
2. 蛋白质合成的调控基因通过转录生成mRNA,mRNA再通过翻译合成具体的蛋白质,从而实现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调控。
3. 细胞内代谢的调节RNA还能参与细胞内多种生物化学反应的调控和催化。
六、核酸的研究和应用1. 基因工程通过对核酸的研究和操作,可以实现对基因的精确调控和改造,进而开展基因工程的相关应用。
2. 药物研发核酸作为一种重要的靶标,对于药物研发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针对核酸的特定作用机制,可以开发出有效的药物。
3. 遗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核酸缺陷或突变可能导致某些遗传疾病的产生。
通过对核酸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对遗传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七、总结核酸作为生物体中重要的分子之一,在遗传信息传递、蛋白质合成、能量转换和储存以及细胞内代谢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核酸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推动基因工程、药物研发以及遗传疾病的诊疗等领域的发展。
深入理解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学生们学习生物学知识、掌握分子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生物必修一dna所有知识点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生物遗传信息的分子,它是生命的基础之一。
研究DNA的结构和功能已经成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高中生物必修一中,我们将学习DNA的所有知识点,包括DNA的组成结构、复制过程、基因表达以及基因突变等内容。
DNA的组成结构是我们理解DNA的第一步。
每个DNA分子包含两条互补的链,这个结构被称为双螺旋结构。
DNA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核苷酸,它由一个五碳糖(脱氧核糖)、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氮碱基组成。
氮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这些碱基以特定的配对方式连接在一起,A和T之间有两个氢键连接,G和C之间有三个氢键连接。
这种配对方式使得DNA具有特异性。
DNA的复制过程是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时进行的一个重要过程。
复制过程的第一步是DNA双链的解旋,这由一种叫做DNA解旋酶的酶催化完成。
解旋后,DNA聚合酶会识别模板链,从5'到3'方向合成新的互补链。
新合成的链被称为新链,原有的链被称为旧链。
DNA复制是一个半保留复制过程,意味着每个新DNA分子包含一个旧链和一个新链。
DNA的复制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细胞通过复制DNA来增加其遗传物质,以便分裂出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同时,复制过程中的错误会导致突变的产生,这是生物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
DNA的基因表达是指DNA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录成RNA,并最终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转录是DNA的一部分被复制成RNA的过程。
这一过程由RNA聚合酶催化完成,R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链合成新的RNA链。
翻译是指RNA的信息被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这需要核糖体、tRNA和氨基酸的参与。
通过基因表达,DNA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化为生物体的各种功能。
基因突变是DNA序列的改变。
它可以是点突变,即一个碱基被替换为另一个碱基,也可以是插入、删除或重复某些碱基。
基因突变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表型。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na DNA是高一生物必修一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具有传递遗传信息和控制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
本文将对DNA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DNA的结构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磷酸基团、一个五碳糖(脱氧核糖)和一个氮碱基组成。
氮碱基分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四种,它们按照一定的配对规则相互连接形成DNA的双螺旋结构。
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通过两个氢键连接,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通过三个氢键连接,这种配对方式保证了DNA的稳定性。
二、DNA的功能DNA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传递遗传信息和控制生物体生命活动。
1. 传递遗传信息:DNA通过遗传物质的方式传递父代到子代的遗传信息。
在有性生殖中,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将父母亲的DNA信息组合成新的个体。
而在无性生殖中,DNA通过复制和分裂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2. 控制生物体生命活动:DNA通过编码蛋白质的方式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在DNA的序列中,一段段特定的基因编码了不同的功能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如代谢、生长、发育等。
三、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NA在遗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基因的表达和突变的产生。
1. 基因的表达:DNA中的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的方式转化为功能蛋白质。
首先,DNA的一部分序列被转录成RNA,随后RNA 通过翻译在细胞中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这样通过基因的表达,生物体可以实现各种功能的实现。
2. 突变的产生: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变,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
突变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突变或删除突变等。
突变会改变DNA编码的蛋白质序列,从而导致生物体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和特征。
突变是进化的基础,它为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DNA作为高一生物必修一的重要知识点,具有重要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高一生物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它是生命的基础。
掌握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对于理解生物学的许多概念和理论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
1. DNA的基本构造DNA由两条互相纠缠的链组成,形成一个螺旋结构。
这种结构被称为双螺旋结构。
每条链都由许多的碱基(基因)组成,碱基分为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四种。
A和T之间存在着两个氢键,G和C之间存在着三个氢键。
这些氢键的存在使得DNA的两条链互相衔接,保持着稳定的双螺旋结构。
2. DNA的结构层级除了基本构造之外,DNA还具有不同的结构层级。
首先是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它决定了DNA的序列。
DNA的序列决定了生物个体在性状、功能以及遗传传递方面的差异。
其次是DNA的链结构。
DNA链是由糖和磷酸基团交替排列组成的,形成了一个糖磷酸链。
两条链之间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连接,形成了DNA分子的骨架结构。
最后是DNA的组织结构,DNA可以通过缠结和弯曲来形成染色体的结构,进一步组织起来。
3. DNA的结构与功能DNA的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首先,DNA的双螺旋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保护遗传信息不被破坏。
其次,DNA的序列决定了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通过基因的转录和翻译,DNA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化为RNA和蛋白质,从而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和功能。
此外,DNA的结构还与遗传变异有关。
基因突变中的碱基替换、插入和删除等改变都会导致DNA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生物的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4. DNA的复制与修复DNA的复制是生物体进行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能够准确地复制自身,确保新生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NA的修复也是生物体保持基因完整性的重要机制。
生物体在遭受DNA损伤时,会通过一系列的修复机制来修复DNA,以防止不正常的遗传变异发生。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笔记本店铺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生物dna的复制知识点DNA的复制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也是细胞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过程。
本文将介绍关于DNA复制的知识点,包括DNA的结构特点、复制方式和复制步骤。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DNA复制的重要性以及细胞传代的机制。
一、DNA的结构特点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长链状分子,核苷酸由糖、磷酸和碱基组成。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1. 双螺旋结构:DNA呈现出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链以螺旋形状缠绕在一起。
2. 核苷酸配对规律:DNA的两条链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进行配对,遵循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之间的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之间的配对。
3. 5'端和3'端:DNA分子的每条链都有一个5'端和一个3'端,两条链是反向排列的,形成头尾相连的结构。
二、DNA的复制方式DNA的复制方式可以分为半保留复制和保留复制两种方式。
1. 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每条亲本链作为模板,通过拆开双链,形成互补链,最终得到两个新的DNA分子,每个新分子中包含一个旧链和一个新合成的链。
这种复制方式保留了原始DNA分子的一半信息。
2. 保留复制:在某些特定的细胞或病毒中,DNA的全部信息都被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
这种复制方式保留了原始DNA分子的全部信息。
三、DNA的复制步骤DNA的复制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步骤:解旋、复制和连接。
1. 解旋:复制过程开始时,酶类介导DNA的解旋,使得双链DNA分离为两条单链DNA。
2. 复制:解旋后的DNA链上的酶根据碱基互补规律,以亲和特异性选择和配对相应的核苷酸,合成新的DNA链。
新合成的链与模板链形成互补的碱基序列。
3. 连接:新的DNA链由DNA聚合酶连接到模板链的3'端,经过多次的合成和连接,形成完整的双链DNA分子。
复制过程中还涉及一些辅助酶类,如DNA聚合酶、DNA引物和DNA修复酶,它们在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高一生物dna复制知识点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通过复制,生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以确保遗传信息的传递和遗传物质的稳定。
下面将介绍高一生物中关于DNA复制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DNA的结构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巨大分子,包含一个磷酸基团、一个五碳糖(脱氧核糖)和一个氮碱基。
DNA分子由两股互相缠绕的链组成,呈双螺旋的结构。
这两股链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了螺旋结构。
二、DNA复制的基本过程DNA复制包括解旋、复制和连接三个阶段。
1. 解旋:DNA复制开始时,DNA双链会由酶的作用逐渐解开,形成两条单链,分别作为复制模板。
2. 复制:在解旋后,DNA复制酶(如DNA聚合酶)通过将游离的核苷酸与模板链上的互补碱基配对,合成新的链。
遵循碱基互补规则,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胞嘧啶(C)与鸟嘌呤(G)配对。
这样,在每一条模板链上都会形成新的互补链。
3. 连接:新合成的DNA链与原有的DNA链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DNA分子。
此过程由DNA连接酶催化完成。
三、DNA复制的方向DNA复制是一个半保留复制的过程,即每个新的DNA分子包含一个原始链和一个新合成链。
1. 连续合成链:在DNA复制的一个分支中,新合成链可以连续地从5'到3'方向合成。
这条链称为连续合成链。
2. 链断续合成:另一方面,DNA复制的另一个分支并不以连续方式进行合成。
而是以断续的方式进行,形成所谓的不连续合成链或DNA片段。
这些片段称为Okazaki片段,每个片段长约100到200个核苷酸。
四、DNA复制的主要酶DNA复制过程中涉及到多种酶的协作。
1. 解旋酶:解旋酶能够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分离两个DNA链,为复制提供模板。
2.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主要的合成酶,能够将游离的核苷酸与模板链上的碱基进行配对合成新的链。
3. DNA连接酶:DNA连接酶能够将DNA片段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DNA分子。
高一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DNA是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它是人类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高一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DNA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本文将对高一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DNA的组成和作用。
1. DNA的组成DNA是由四种碱基、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组成的。
四种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它们按照特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DNA的双链结构。
磷酸基团连接在脱氧核糖之间,形成脊柱状结构。
在DNA中,A总是与T互补配对,而G则与C互补配对。
2. DNA的双链结构DNA呈现出双螺旋结构,形成一个独特的螺旋梯形。
两条单链以螺旋梯形的方式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这种双链结构保护了DNA的碱基,并确保正确的遗传信息传递。
DNA的双链结构使得其复制和转录过程更加稳定和可靠。
3. DNA的配对规则DNA的双链结构中,碱基按照特定的配对规则组合在一起。
即A总是与T互补配对,而G则与C互补配对。
这种互补配对保证了DNA的复制和转录的准确性。
当DNA复制时,两条单链能够通过配对规则,合成新的双链,使得遗传信息得以传递。
4. DNA的互补链DNA的两条单链可以看作是互为互补的链。
即如果我们知道一条单链的碱基序列,就可以通过配对规则推断出另一条单链的碱基序列。
这种互补链性质使得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得以进行。
5. DNA的超螺旋结构除了双螺旋结构外,DNA还可以形成超螺旋结构。
在某些情况下,DNA会发生扭曲,形成紧凑的结构,这就是超螺旋结构。
超螺旋结构对于DNA的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影响DNA 的复制和转录过程。
6. DNA的功能DNA是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具有保持遗传信息完整性的功能。
DNA的主要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复制和转录。
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决定了一个生物的遗传特征。
DNA的复制使得遗传信息能够在细胞分裂时得到传递。
dna复制过程知识点高一DNA(Deoxyribonucleic Acid)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它的复制过程对于生命的传承和维持至关重要。
在高一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DNA复制的基础知识,下面我将简要介绍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DNA的结构DNA由两个互补的螺旋链组成,它们以双螺距的形式相互缠绕,形成螺旋结构。
每个螺旋链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组成。
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互配对,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形成两个氢键,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二、DNA复制的目的DNA复制是为了维持遗传信息的传递,确保每一代细胞和个体都能拥有与父代相同的基因组。
通过DNA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子。
三、DNA复制的过程1. 解旋:DNA复制开始时,双螺旋结构被酶解开,形成两条单链模板。
2. 接头:在解旋的DNA链上,酶在每个模板上找到一个起始点,这个点叫做“接头”。
酶将一些蛋白质复合物放置在接头上。
3. 合成:接头位点上的蛋白质复合物招募了DNA聚合酶。
聚合酶将游离的核苷酸按照配对原则依次添加到模板链上,形成新的DNA链。
聚合酶只能以5'到3'方向合成新链,因此在每个分离的模板上会有一个连续的合成链(Leading Strand)和一个离散的合成链(Lagging Strand)。
4. 外切:在合成过程中,聚合酶会持续地在模板链上进行合成。
当酶到达另一个接头位点时,它会停下来释放新合成的DNA链,并再次开始合成。
这样,连续的合成链和离散的合成链交替出现,形成了一系列的DNA片段,称为“Okazaki片段”。
5. 连接:最后,脱氧核苷酸连接酶将Okazaki片段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DNA链。
四、DNA复制的重要酶类1. DNA聚合酶:参与DNA合成的主要酶类,能够按照模板链上的碱基配对合成新链。
2. 解旋酶:帮助解开DNA双螺旋结构,使DNA链得以解开形成单链。
高一生物知识点整理:DNA的结构和复
制
1、DNA的化学结构:
①DNA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元素是c、H、o、N、P等。
②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
③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
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ATGc。
④DNA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
2、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与磷酸相间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主链,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两条主链之间的横档是碱基对,排列在内侧。
相对应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结形成碱基对,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
3、DNA的特性:
①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
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DNA分子的稳定性。
②多样性: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碱基对的排列方式:4n
③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
4、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
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 的过程。
DNA的复制实质上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碱基含量计算中的应用:
①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
②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
③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的比值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
5、解旋: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于是部分双螺旋链解旋为二条平行双链,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
DNA的复制:
①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②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
③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d、一系列的酶。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④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随的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长,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互相盘绕成螺旋结构,c、形成新的DNA分子。
⑤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⑥结果:一个DNA分子复制一次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 分子。
⑦意义: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使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⑧准确复制的原因:DNA之所以能够自我复制,一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模板;二是因为它的碱基互补配对能力,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
6、DNA复制的计算规律:每次复制的子代DNA中各有一条链是其上一代DNA分子中的,即有一半被保留。
一个DNA
分子复制n次则形成2n个DNA,但含有最初母链的DNA分子有2个,可形成2ⅹ2n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最初脱氧核苷酸链的有2条。
子代DNA和亲代DNA相同,假设x为所求脱氧核苷酸在母链的数量,形成新的DNA所需要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为子代DNA中所求脱氧核苷酸总数2nx减去所求脱氧核苷酸在最初母链的数量x。
7、核酸种类的判断:首先根据有T无U,来确定该核酸是不是DNA,又由于双链D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单链DNA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确定是双链DNA 还是单链DNA。
DNA的半保留复制:在子代双链中,有一条是亲代原有的链,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
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