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_21世纪带头学科
- 格式:pdf
- 大小:364.78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章学习心理导论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学习的基本概念以及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学习的各种分类;理解学习理论发展的脉络与态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章重点是学习的概念与分类;2)本章难点是学习的概念教学时数:3学时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学习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不学习个体就难以在社会中生存,社会也无法延续,更谈不上发展了。
学习是心理学,特别是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
虽然其他学科领域也关心学习问题,如哲学家从认识的角度探讨学习问题,生物学家研究学习的生理机制,体育科学、医学、精神病学和动物训练等都与学习问题有重要关系。
但是,只有教育心理学将学习理论作为自己学科的理论内核。
据统计,心理学有史以来约有一半左右的文献和研究集中在学习领域。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常说的心理学是现代带头学科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仅从学习理论的意义都可看出这一点。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学习理论的绝对重要性就更清楚了。
因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是学与教过程,其科学基础应是学与教的理论,而首先是学习理论。
各个心理学流派都从自己的研究立场出发,试图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学习?2、学习是如何实现的?3、有效学习的条件是什么?一、学习的实质(一)广义的学习关于广义学习,希尔加德(E.R.Hilgard)等人定义为:“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暂时状态(如疲劳、药物反应等)来解释的。
”加涅则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
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
”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
”长期以来,心理学对学习有种种解释,其中最为广泛接受的定义是如教材P111所列,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首先,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而非源于成熟。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是科学技术演化的动态结构形式和内在变化机制的形象描述。
它反映的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宏观规律和科学技术理论成长的微观过程。
它受客观自然规律和人的实践能力的制约,是人类认识过程和思维规律的反映,并对人类科学认识具有较为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它是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的模式科学发展模式的构建是以对科学知识整体结构、科学活动结构和科学理论结构的定量分析或逻辑分析为基本前提的。
一般来说,科学发展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科学发展的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科学进步的空间转移模式、带头学科更替模式和科学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模式。
1.科学发展的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又可分为恩格斯的科学发展加速度模式、普赖斯的指数增长和逻辑增长模式。
他们都是对科学知识积累在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描述。
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书中指出:“科学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正比,因此,在最普遍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621页)。
1875年他又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进一步指出,科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与从其出发点起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页)。
恩格斯提出的科学发展的规律可以称为科学知识“几何级数”增长模式或者加速度模式。
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用计量的方法对科学家人数、科学杂志和科研论文数、科研经费、科研机构等表征科学活动总量的科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绘出了这些科学指标的增长曲线,定量地分析了科学发展的加速度规律。
他的统计分析表明,几乎所有与科学有关的科学指标每隔十五年都翻了一番。
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普赖斯指出,科学的发展“把我们带进现今科学世纪的每十五年一次的稳定倍增”的趋势。
其函数表达式为:W=Ae KT,其中W为科学指标,A、K为常数(对应于不同的科学指标,A、K取相应数值),T为时间(年代)。
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2024年,心理学需要学习的科目将会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展开,分别是神经科学、跨文化心理学、社交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下详细的小点。
正文内容:1.神经科学1.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学习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了解心理过程的生物基础。
2.神经影像学:学习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等技术,通过观察大脑活动来研究心理现象。
3.神经药理学:学习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为心理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2.跨文化心理学1.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影响,涉及文化间的差异和相似性。
例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2.跨文化研究方法: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跨文化研究,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现象。
3.多元文化关系:研究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融合和冲突,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3.社交心理学1.社会认知:学习个体是如何感知、解释和评估他人的社会信息。
例如,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和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2.情感和情绪:研究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的心理机制,以及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人际关系和群体动力学: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群体行为的规律。
4.组织心理学1.组织文化和领导力:学习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以及领导者如何塑造和管理组织文化。
2.员工招聘和选拔:了解如何有效地招聘和选拔适合组织的人才,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3.员工发展和福利:研究员工培训、职业发展和福利措施对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影响。
5.临床心理学1.心理诊断和评估:学习使用心理测试和评估工具来诊断和评估心理疾病,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2.心理治疗和干预:学习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动力疗法,以帮助患者应对心理问题和实现心理健康。
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杨鑫辉南京师范大学【正文】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每一种科学或学科的发展也是一种事物的运动变化。
事物发展变化虽然纷纭,但有其变化的规律性,这就存在着发展趋势问题。
为了发展和繁荣心理学事业,把握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的发展趋势,心理学出现了怎样的主要发展趋势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不同的视角和层面。
赵莉如研究员从历史的视角,认为“在解放前这30年来我国现代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倾向,现略举数点:1、要求心理学中国化……。
2、注重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
3、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难于获得科学成果……。
”①从现实与未来的视角考察,有的认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高新科技化,是认知神经科学时代,有的预言心理学将是21世纪的带头学科,英国的保罗·凯林则认为“所有的心理学方法都必须根据人性的标准进行判断”,“心理学将保持一种准科学的形式。
”②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立教授纵观世界心理学的现状,曾撰写专文《平话心理科学向何处去》③,在学术界引起极大的反响。
究竟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我以为不应作出简单的判断,因为考察问题的视角和层面不同,有总体的趋势,有某个方面的趋势等等。
如果从基本理论的视角看心理学总体层面的发展趋势,至少可以概括为四点:即心理学科技化的发展趋势,心理学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趋势,心理学实用化的发展趋势。
④一、心理学的科技化(详称高新科技化)心理学学科性质的二重性,即自然科学性质与人文社会科学性质的二重性。
它是研究人的科学,但不只是哲学范畴上的人的科学,也是研究自然科学范畴上的人的科学。
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都主张心理学应当研究整体的人和人性,一方面强调人文的研究,另一方面又强调科学的研究,这种矛盾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但从当前的主流看,心理学研究却是科技化的发展趋势,或称高新科技化。
21世纪就是心理学的世纪来源: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导李虹作者:编辑:点击次数:38 时间:2007-8-29 15:41:23大家可能听说过,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有人做过这样的寓言,说21世纪就是心理学的世纪,为什么这么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文明越发展,人们的压力就越大,文明发展到巅峰的时候,也是对人性压制到巅峰的时候。
因为文明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以牺牲人性为代价的。
人有几种基本属性?人有两种基本属性,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主要表现为欲望,社会属性主要表现为对欲望的遏制,两者之间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我在这里我想打一个比方,把文明和压制的关系,用一个很恰当,但是也许不太雅观的一个比方。
今天上午一共2个半小时的课,我们领导说中间没有休息,如果2个半小时的时间,如果各位内急了怎么办?就再忍一会儿,还有什么其他解决的途径,就是自己悄悄出去解决了。
还有一种我不太想出去,还是想听课,就在这里悄悄的解决行吗?不行。
人的自然属性来讲没有什么不行,我们叫及时解决,及时释放,及时满足,及时快乐。
但是如果作为一个社会人这样做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从人的最基本需要的满足,我们都看到了欲望和遏制之间的矛盾。
也就是说人无时无刻不在遏制自己本能的需要,生理的欲望。
再打个比方,请关上您的手机和呼机,但是没有写上禁止大小便,我们是文明人,谁都不会这么做。
但是如果放到30年前,我们到农村看到墙上写禁止随地小便。
为什么现在不会,因为文明化的程度提高了,大家这种最自然最本能的欲望都很自然地压制。
再过几年,可能关上手机这样的字也不需要写了,因为作为一个高度文明化的人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公共场所该怎样,我们说文明发展程度越高,对人的个体来讲,它压抑的层次其实也越高。
我刚刚说到了文明发展到巅峰的时候,也是对人性压抑到最高的时候,我们经受压抑成了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就是说无论你觉得不觉得,无论你能否感受得到我们都是在经受着压抑,所以这个压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心理学专业介绍
心理学专业,是培养具备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的人才的专业。
他(她)们用实践检验和理论意志命题,研究新的理论、得到新的知识,一般有高级技能,毕业后能在科研部门工作、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任教、或者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主干学科: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等。
核心知识领域: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生物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就业方向:教师、导师、心理咨询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