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 Hills 公司采用了新的纺丝组件技术 ,可以 本 4. 5 万 t ,因而众多生产商转而面向卫生行业提
生产海岛型超细纤维 ,它能够纺出带有 900 个海 供单丝平均直径为 2. 0~3. 5d 的丙纶长丝非织造
岛 、单丝细度为 2d 的纤维 。对于岛型和海型聚合 布。不同的生产商所生产的这类产品没有太大的
道加工能力的组合式生产线为非织造布生产的多
样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但其真正的大规模商业 化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 。
一些比 较 新 的 纺 粘 非 织 造 布 生 产 线 还 包 括
Zimmer 公司的纺粘生产线 ,其为对 Docan 系统改 进而成 ,其中的纺丝喷嘴设计是比较独特的 (见图 3) ,在我国江西省南昌市就有一条采用 Zimmer 公司 NST 技术的生产线 。该生产线采用聚酯为 原料 ,额定生产能力为 540kg/ h ,可加工纤网规格 范围是 50~450g/ m2 ,纤网最终的固结是采用针
Reemay Typar Tettam Cerex L ut ravil L ut rabo nd Kimberly2Clark K2C SMS L ut radur K2C Evolution Tyvek Trevira Corovin Docan Spun fleece
US5032329 Reifenhauser
产品强力 纤网均匀性 使用原料
PP (2~2. 5d) PET(2~2. 5d)
100~180 130~220 中到高 中等 主要为 PP ,少量为 PET
240~300 260~340
高 得到改善 PP ,PE ,PET ,PTT ,PL &PA ,PU 及其双组分
图 3 NST 生产线改进的喷嘴结构
收稿日期 :2000211203 作者简介 :钱程 (19652) ,女 ,辽宁抚顺人 ,毕业于天津纺织 工学院 ,东华大学在读博士生 。
下又带着纤维加速运行通过牵伸区 ,在这里 ,纤维 在未加压的状态下进行牵伸和取向。无疑 ,Reicofil 生产技术的商业化取得了很大成功 ,公司已陆续卖 出 100 多条 Reicofil 生产线 ,所生产产品的涵盖领 域也很广。最初的 Reicofil 生产线的生产速度仅为 50m/ min ,生产能力也仅为 80kg/ h/ m ;后来经过对 牵伸和成网区进行的改进 ,生产速度达到了 180m/ min 以上 ,生产能力也增加到 120kg/ h/ m ;第 3 代的 Reicofil 技术则将冷却区和牵伸区分离开来 ,这样能 够更好的对铺网进行控制 ,再加上多头装置及熔喷 复合工艺的加入 ,使得最终产品的生产速度达到 550m/ min ,生产能力达到 690kg/ h/ m。但 Reicofil 技术的缺点是不适合生产高取向丝纤网 (至少对于 早期的 Reicofil 技术来说) ,在这一方面 ,Lurgi 公司 的 Docan 生产线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当然 ,在纺粘 法技术的发展有重大突破的这段时间里 ,也出现了 其它纺粘非织造布生产技术 ,但大多数是在牵伸区 中采用了压缩空气。图 1 和图 2 是纺粘生产工艺 中的“负压”和“过压”牵伸区及结构图 ,表 1 、表 2 分 别为纺粘法技术的早期发展及其生产设备的特征 。
GmbH 公司新近开发了一种纺粘生产线 ,它采用 低 ;美国的 ASON Engineering 公司对现有的纺粘
了高速吸气系统 ,可以使用的原料有 PET 、PA 及 技术进行改进而开发出了适合于多种聚合物的多
PP 。该生产线的适用范围较广 ,从轻质的卫生用 用 型 纺 粘 生 产 线 , 其 专 利 号 为 U S5545371 和
12 000t/ a 。在 1999 年 2 月 Kobelco 公司宣布与美 国的 Accurate Product s 公 司 联 合 制 造 SMS 和
8
非织造布
第 9 卷第 4 期
SMMS 生 产 线 ; 德 国 的 EMS Invt nta - Fischer 生产薄型产品时 ,不但纤网均匀度好而且耗能较
品到重量大的屋顶建筑材料都可以生产 ,尤其在 U S5688468 。ASON 与常规技术的对比见表 3 。
表 3 纺粘非织造布技术的对比
项 目
纺丝速度 (m/ min)
PP
PET
常 规 2 500~3 500
高达 4 500
ASON 4 500~6 000 4 500~8 000
能力 ( kg/ h/ m)
2001 年 (总第 36 期)
钱 程 :纺粘非织造布生产设备及技术的发展
7
图 1 “负压”牵伸区结构图
图 2 “过压”牵伸区结构图
表 1 纺粘法非织造布技术的发展情况
专利号
公司
年限
工艺
U S3117055
DuPont
U S3276944
DuPont
U K1141363 ICI Fibers
第20091卷年第124
期 月
非织造布 Nonwovens
Vol. 9 ,No. 4 Dec. ,2001
专论与综述 Sympo sium & Comprehensive Reviews
纺粘非织造布生产设备及技术的发展
钱 程
(东华大学 ,上海 200051)
摘 要 :概述了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设备及技术的早期发展 、现状 、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 关键词 :非织造布 ;纺粘法 ;SMS ;设备 ;技术 ;发展 中图分类号 : TS17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Ο2054 (2001) 04Ο0006Ο05
物的选择可以有多种 ,其中也包括 PET 为岛型 , 区别 ,所以这个市场中的产品量很大 ,竞争也就非
PE 或 PVA 为海型 。ASON 通过与 Hills 公司合 常激烈。生产商们主要是靠价格和生产的连续性
作 ,利用他们的纺丝技术 ,使得真正细旦丝纺粘非 来取胜 ,最终导致用即弃产品价格降低、利润微小。
U S4208366
DuPont
U S46278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oechst
EP0223734 J H Benecke
U S3692618
L urgi
US5028375 Reifenhauser
1964 1966 1969 1970 1971 1972 1974 1976 1976 1978 1980 1986 1986 1972 1991
刺或热粘合的方法 ,比较适用于制做屋顶建筑材 料和土工布 ;日本 Kobe Steel 公司 ( Kobelco) 所推 出的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线具有以下特点 :可以生 产纺粘 、熔喷 、SMS 及“最新型的”非织造布 ,采用
双螺杆挤压机 ,适用于多种原料 ( PP 、PET 、PA 及 PLA) , 纤维细度范围在 0. 7 ~ 10d , 工作幅宽是 1. 2~5. 2m ,可加工纤网克重范围为 10 ~ 150g/ m2 ,生产速度为 500m/ min ,生产能力为 1 000~
Vacuum linear 1991
drawing
表 2 纺粘设备生产商及设备特征
生 产 商
设备特征
Reifenhauser Ⅰ, Ⅱ& Ⅲ Karl Fischer GmbH (现在的 Inventa Fischer) Nonwovens Technology STP Impianti Meccaniche Moderen O. R. V. Kobe Steel Limited Nippon Kodoshi Corporation ASON Engineering Inc. Zimmer A G - NST
生产线 ,它可以变换纺丝箱组件以生产不同的产 品 ,如熔喷 、超柔软熔喷 、纺粘 、细旦纺粘 、双组分 纺粘及双组分熔喷 ,其中熔喷单丝细度可为 1~ 20μm ,纤网克重范围 1~500g/ m2 。在生产纺粘
非织造布产品时牵伸速度可达 8 000m/ min ,单丝 细度范围为 0. 5~6. 0dtex ,纤网克重范围在 5~ 500g/ m2 。毫无疑问 ,这种适合多种聚合物及多
负压
负压
低压 < 1bar 低压 < 2bar 低压 < 1bar 低压 < 1bar 低压 < 1~6bar 低压 < 1~6bar 低压 < 1~4bar 高压 6~8bar
熔喷生产技术 。2000 年 4 月 Rieter 公司宣布了 打算收购 ICB T 集团非织造布设备生产分厂的计 划 。(2)J &M Laboratories 公司 (现为 Nordson 公 司的分公司) 也推出了一条纺粘非织造布组合式
织造布的生产成为可能 。最近 ASON 公司计划 因而 ,尽快提高产品的档次 ,将发展方向转向到纤
与日本的 Itochu Corporation 公司 (负责市场和销 网越来越薄以及在结构中采用“独特的功能层”,如
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技术是由美国杜邦公司 首先研制开发 ,并在 60 年代初期开始实现商业化 的 。早期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这项生产技术 在过去的 35 年中并没有太多重大的突破 ,随着 70 年代初德国 L urgi 公司的 Docan 纺粘生产工艺 的应用和推广 ,一些生产商 ,如 Kimberly - Clark , J . H. Benecke ( 即为后来的 Corovin , 现在归属于 BBA) ,Croun Zellerbach (现在归属于 BBA) , Hol2 men Bruk (现在归属 BBA) 等开始了在纺粘非织 造布生产领域的探索 。
槽到成网传送带间的距离是可以调节的 ( 见图
进入 90 年代以来 ,大部分丙纶纺粘非织造布
4) 。该生产线可以生产一系列双组分纤维 ,并且 用作用即弃产品 ,仅就 1999 年来说 ,这部分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