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85.23 KB
- 文档页数:2
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提高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本文就协同护理模式对提高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分析与探究。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8例,其后依据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4例。
研究组患者予以协同护理模式,参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护理,对比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进行比对,研究组明显更高,组间数据经软件包进行计算,差异显著。
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护理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协同护理;病毒性肝炎;自我护理能力;效果分析病毒性肝炎的诱发因素与乙肝病毒存在相关性,且该疾病的治愈效果不佳,较易发生反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
由于该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且患者在治疗期间较易出现不良情绪,这样一来,会对其治疗效果有着不利的影响。
为此,对于该类患者需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次研究为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择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8例,现将研究过程和数据进行如下分析。
1 患者资料与方法1.1 患者基本情况本次研究所纳入的对象择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8例,且所有患者的疾病均由临床证实。
其后依据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将本组患者平均分为研究和参照两组,每组病毒性肝炎患者34例。
研究组(n=34)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9,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25岁,中位年龄为(46.1±5.4)岁。
参照组(n=34)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4,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22岁,中位年龄为(49.2±5.9)岁。
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基本资料,检验结果并无显著性差异,可进一步分析与探究。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月28日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采取随机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疾病知识宣教、用药方法指导及叮嘱患者定期复诊等。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强化健康教育、强化用药指导、加强用药监督、药物不良反应护理等干预措施。
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分别为92.0%和7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前,肝功能情况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后,其肝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强化用药指导、加强用药监督、药物不良反应护理等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更科学的认识疾病,更加明确坚持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从而显著提高其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促使其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标签:护理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影响作用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血液。
慢性乙型肝炎可导致患者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细胞癌等恶性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1]。
目前临床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抗病毒疗法。
临床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为有效的方式,但是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是影响其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对采取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实施护理干预,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是当前护理人员需积极思考的问题。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0卷第6期 中华医学·炎证 -83-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Efficacy of cooperative nursing mode on the attitude and self-efficacy of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al hepatitis闫秀梅(枣庄市立医院,山东枣庄,277100)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8)06-0083-【摘要】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对其疾病态度以及自我效能存在的影响。
方法:将36例于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以随机分配法平均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
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效能以及护理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
结果:试验组治疗依从性情况较对照组高,治疗总依从度为83.3%,对照组为38.9%,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的自我效能以及护理能力评分分别为(21.2±4.5)分与(104.1±14.3)分,试验组为(31.9±5.2)分与(144.8±1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患者进行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自我效能以及护理能力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协同护理模式;疾病态度;自我效能【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synergistic nursing mode intervention on disease attitude and self-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al hepatitis. Methods: 36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is from March 2015 to October 2017 were diagnosed and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randomization method. In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performed,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he cooperative nursing mode on the basis of nursing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self-efficacy and nursing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compli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3.3%,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38.9%, and P<0.05, meaning tha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self-efficacy and nursing ability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21.2±4.5) points and (104.1±14.3) points respectively and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04.1±14.3) points and (144.8±17.7) points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al disease, collaborative care model intervention could achieve high treatment compliance, self-efficacy and nursing ability was good, it had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words】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is; Cooperative nursing mode; Disease attitude; Self-efficacy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06.037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强,病程长的特点,该病患者通常存在腹痛及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肝掌和蜘蛛痣等现象[1,2]。
以自我效能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1)陈细定;廖华;张翠芳;张志勇;袁剑峰【摘要】[目的]分析以自我效能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住院期间对照组采用乙型肝炎常规护理和基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综合性护理干预。
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随访期间病情变化、抑郁发生率及出院后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评分。
[结果]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Child Pugh分级改善均高于对照组,而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
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抑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自我效能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以自我效能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4(000)021【总页数】2页(P2616-2617)【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乙型肝炎;自我效能;自我护理;治疗依从性【作者】陈细定;廖华;张翠芳;张志勇;袁剑峰【作者单位】435000,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肾脏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5000,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肾脏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5000,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肾脏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5000,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肾脏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5000,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肾脏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1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多发性常见病,由于病程长、易反复、根治难,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完全依从36例(83.72%),部分依从6例(13.95%),不依从1例(2.33%);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46.51%),部分依从13例(30.23%),不依从10例(23.25%)。
观察组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的药物、饮食、心理、生活、隔离知识等生活质量评分都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肝护理干预依从性生活质量慢性乙肝患者,因为染病及其传染性,身心健康状态都受到影响,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并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项目旨在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86例,采用随机分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3例。
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50±4.26)岁;观察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3±3.37)岁。
两组患者一次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症用药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干扰素、拉米夫定抗病毒等进行对症药物治疗。
1.2.2 对照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1.2.3 观察组在对照组所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方面的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后对其治疗依从性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效果。
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53例,给予护理干预,将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相较于护理前,护理后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均更优,P均<0.05。
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其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干预;治疗依从性;心理因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了畏食、乏力、腹胀、恶心、肝区疼痛等症状。
肝部肿大,且质地中等硬度,存在轻微压痛[1]。
这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干预,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在本次研究中,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了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53例,其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在28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6.3)岁。
47例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6例接受干扰素治疗。
1.2 方法患者均接受护理干预:1.2.1 心理护理。
组织患者观察相关的专题片,使其能够对疾病有更加正确的认识,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情绪,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分析患者出现心理压力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和安慰。
针对病情迁延反复患者,或者检查结果不理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出反应,帮助患者分析并正确面对检查结果。
1.2.3 饮食指导。
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对其饮食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制定出健康食谱,确保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食欲。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并适当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保证膳食纤维的充足,预防便秘。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行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自我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水平。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慢性乙肝;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慢性乙肝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其治疗时间长,并且易反复发作,长期服药会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护理能力变差,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
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8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行综合护理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行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各40例。
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区间21~74周岁,均数(44.36±6.35)岁;病程1~7年,均数(2.95±1.24)年;实验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区间22~75周岁,均数(45.55±6.78)岁;病程1~8年,均数(3.15±1.40)年。
所有患者经检查排除了意识及精神障碍者、妊娠期女性、心肺功能不全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检查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及相关的基础护理。
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干净、通风、无异味,严禁病房内喧哗,以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实施协同护理干预的价值。
方法:选取120例慢性乙肝患者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予以对症治疗及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前后在MCMQ评分上,两组在面对分值上明显提高,回避、放弃分值上明显降低,但实验组评分变化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在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但实验组评分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
结论:对慢性乙肝实施协同护理,可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态度;自我效能慢性乙肝是一种具有很高传染性的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四肢乏力、腹胀等,该疾病若持续进展还可能出现蜘蛛痔、肝掌情况,这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中需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在疾病治疗期间还需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1]。
协同护理模式指的是用有限人类激发患者及家属潜能,护理中将护士、患者及家属联合成一个整体,这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
本次研究中,探讨了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对患者的干预效果,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观察及血清学检查确诊,患者的认知均良好并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实验组60例,该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60.2±1.2)岁。
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0~75岁,平均(59.9±1.2)岁。
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自我效能对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认知程度的影响分析作者:许丽红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8年第10期【摘要】目的:研究自我效能在慢性乙肝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86例乙型肝炎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将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予以各组常规护理,同时采取自我效能法对试验组进行干预。
观察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情况,比较疾病认知度评分等指标。
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疾病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慢性乙肝;依从性;自我效能;抗病毒doi:10.14033/ki.cfmr.2018.10.0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0-0169-02【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value of self-efficacy in chronic hepatitis B.Method: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 h hepatitis b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and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43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routine nursing was given to each group,and the self-efficacy method was adopted to interven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improvement of two groups’ self-management ability,and the indicators of disease recognition score were compared.Result:The cognition degree of disease,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Key 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Compliance; Self-efficacy; AntiviralFirst-a uthor’s address:Xiam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Xiamen 361009,China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将会引发慢性乙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