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浓度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相关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1.88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新生PPD反应程度与结核病发病危险的队列研究摘要:目的探究高中新生PPD反应程度与结核病发病危险的联系。
方法选取2017年衡阳县的5000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开展X线胸透检查以及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呈现阳性的患者即为实验组,阴性患者即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高中新生PPD反应程度和结核病发病的 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PPD 反应程度5~、10~、15~、≥20以及水泡等均为结核病发病的因素,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PPD 反应程度5~和10~上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PPD反应程度15~、≥20以及水泡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
结论若高中生PPD反应在15mm之上,同时伴有水疱,可视为结核病的高危人群,临床上应该将该类患者作为预防结核病的重点对象,最大程度上降低结核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高中新生;PPD反应程度;结核病;发病危险预防与治疗结核病作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前仍然是临床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结核菌素强阳性人群结核病发病率一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临床上需要对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的强阳性者开展预防性化学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进可减少发病。
现如今,临床主要采用结核菌素试验检验结核菌感染人群,该项检测方法的试剂主要为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因为所含的杂质较少,随之非特异性反应同样减少。
由于目前卡介苗接种十分的广泛,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年龄、营养不良以及某些疾病会直接影响结核菌素反应强度。
上述研究中,针对高中新生PPD反应程度与结核病发病危险的相关性进行探究,详解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衡阳县的5000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开展皮内实验,X 线胸透检查以及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呈现阳性的患者即为实验组,阴性患者即为对照组。
年龄16~18岁,平均(16.2±0.1)岁,男2500名,女2500名。
肺结核患者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结核菌素(简称PPD)试验结果的分布情况,以便指导在临床诊断肺结核时正确参考PPD试验结果。
方法:查阅近2年来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的病案记录,分析PPD试验结果分布情况,是否与年龄、性别、合并症,以及与痰涂片结果的级别之间存在关联等。
结果:女性患者PPD试验强性率高于男性患者,阴性、弱阳性以及阳性之间无明显差异;痰涂片阳性级别与PPD试验反应强度之间无明显关联;伴有感染、糖尿病、HIV等合并症的肺结核患者,其PPD试验阳性及强阳性率低于普通肺结核患者。
结论:PPD试验反应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性别、合并症等都可能会影响到PPD试验的结果,而PPD试验结果与痰涂片阳性级别之间无明显关联性,在应用PPD试验结果诊断活动性结核病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结核肺/预防控制结核菌素试验【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027-02结核菌素试验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为结核病诊断的一种重要工具,目前在全球多数国家广泛应用。
结核菌素皮肤反应是迟发型细胞超敏反映,试验阳性表明机体曾经受到结核菌感染或接种过卡介苗,也表示机体对结核菌有一定免疫力。
但也有少数免疫力低下的人呈阴性或因技术原因而呈现假阴性。
为进一步了解活动肺结核患者的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对我单位近2年来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结核菌素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近2年来我单位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病案记录。
1.2 方法与材料查阅患者病案并记录患者诊断、PPD试验结果及合并症等。
对PPD结果及患者相关信息利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PPD为成都生物研究所生产的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
采用皮内注射PPD0.1ml(5IU),72h观察结果,测量硬结大小(横径+纵径)/2;平均直径<4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反应,10-20mm为阳性反应,≥20mm或伴有水泡、坏死等为强阳性反应[1]。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与肺结核患病率相关性分析
陈央;李涛
【期刊名称】《华西医学》
【年(卷),期】2004(19)3
【摘要】目的 :探讨特定人群结素试验的强阳性率与肺结核患病率的相关性。
方法 :对 2 0 0 3年 4 70 8名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PPD试验 ,72小时后观察结果 ,对结素试验强阳性的学生进行拍片。
结果 :检查 4 70 8人 ,结素试验强阳性者 181人 ,强阳性率 3 84 % ,发现结核病人 4人 ,患病率 0 0 85 % ,结素试验强阳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 6 6 % ,明显大于结素试验非强阳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0 0 2 2 % ,同时在强阳性者中发现肺炎病人 2 7人 ,患病率为14 92 %。
利用四格表资料相关分析分别求出结素试验强阳性与肺结核的相关系数r1=0 10 79,与肺炎的相关系数r2 =0 346 5。
结论 :在成人中 ,结素试验强阳性与肺结核。
【总页数】1页(P452-452)
【关键词】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肺结核;患病率;相关性
【作者】陈央;李涛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学院校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1
【相关文献】
1.应用结核菌素试验筛查中学生肺结核的结果分析 [J], 马新德
2.肺结核患者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J], 程新征;李卫彬;侯春玲
3.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与肺结核患病率关系研究 [J], 靳鹏霞
4.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学生肺结核结果分析 [J], 沈红英;张洪专;徐燕
5.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与肺结核病患病率相关性分析 [J], 周书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 年第 6 卷第 24 期2019 Vol.6 No.2428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与肺结核患病率关系研究靳鹏霞(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山西长治 046000)【摘要】目的 研究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与肺结核患病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8/07~2018/11之间的800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
72小时之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对结核菌素强阳性者进行胸部拍片检查,统计分析肺部情况。
结果 所试验的8000例健康人员中有554例结果呈强阳性率为6.93%,肺部拍片结果显示,出现17例肺炎,肺结核患病率为3.06%。
明显高于非强阳性组0.04%的肺结核患病率,P<0.05。
另外,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与患肺结核病的相关系数r=0.379。
结论 结核菌素强阳性率与患肺结核之间具有低度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肺结核;患病率【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4.28.02结核病是一种传统呼吸疾病,对人类的呼吸道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传染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患病人数众多,尤其是农村人口占比高,较难治愈,以及耐药病患较多,从而结核病的情况日益严重。
我国有大量肺结核患者,且人数在逐年上升。
肺结核患者一般咳嗽持续时间长,痰多,严重的还会咯血[1]。
而且,有很多肺结核患者整晚都咳嗽,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造成病情越来越严重。
但是,更令人担心的是,肺结核治疗在目前仍旧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所以,早期诊断肺结核非常重要。
而且,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肺结核患病率已经不容忽视。
学生人数众多,需要一种非常方便、快捷及准确的方式来诊断肺结核病。
为了探讨结合菌素试验在诊断肺结核病方面的诊断价值,本论文选择了8000例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研究结核菌素阳性率与肺结核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07~2018/11之间的800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41:39,年龄15~18岁,平均年龄(16.01±1.05)岁。
药物分析杂志药物分析杂志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cn 药物分析杂志Chinese 1. 内标达比加群(dabigatran ) 2. 利伐沙班(rivaroxaban )图1 空白血浆(A )、空白血浆+利伐沙班对照品溶液(B )、空白血浆+达比加群对照品溶液(C )和利伐沙班患者血浆(D )色谱图Fig. 1 LC-MS/MS chromatograms of blank plasma (A ),blank plasma + rivaroxaban reference solution (B ),blank plasma + dabigatran controlsolution (C )and patient plasma have rivaroxaban (D )3.3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取空白血浆人30 μL 于1.5 mL 离心管中,加入利伐沙班标准曲线工作溶液(7、14、28、70、200、350、700、1 750、3 500 ng ·mL -1)5 μL ,涡旋30 s ,配制成利伐沙班血浆模拟浓度为1、2、4、10、20、50、100、250、500 ng ·mL -1的利伐沙班患者血浆。
其余同“2.3.5”项方法处理。
采集色谱图,计算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的峰面积之比(A r /A d ),再以利伐沙班的浓度为C r 为横坐标(X ),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的峰面积之比(A r /A d )为纵坐标(Y ),加权最小二乘法(W=1/X 2)进行回归计算,求得空白血浆中利伐沙班的标准曲线方程:Y =2.48X +0.04 R 2=0.993 73.4 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使用“2.3.3”项质控样品工作溶液,按照“3.3”项方法配制模拟利伐沙班血浆质量浓度为3、50、375 ng ·mL -1的低、中、高浓度质量控制样品,其余同2.3.5”项方法处理。
结核菌素实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东陵区中小学入校新生结核杆菌感染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对我辖区内所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年级新生2008-2010年共6434名新生进行PPD试验及胸透,并对PPD试验结果强阳性的学生进行胸透和拍片进一步检查。
结果共检出PPD阴性3341人,阴性检查率为51.93%;阳性(含强阳性)3093人,阳性检查率为48.07%,强阳性274人强阳性检出率为4.26%。
拍片发现肺结核7例,患病率为0.11%。
结论 PPD试验是学校新生发现结核病的必要辅助诊断方法。
根据PPD试验结果,对学生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可有效的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与流行。
【关键词】结核菌素试验学生患病率根据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卫医发【2008】37号)的通知中,首次将结核菌素实验列入了入学新生必检项目。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与流行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学校是人群密集的特殊群体,通过对新生PPD试验及胸透,主动发现肺结核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
为了了解我区新生结核病的感染和患病情况,现将我辖区内2008-2010年入学新生的PPD试验及胸透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对我辖区内35所学校2008-2010年入学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PPD试验,其中男生2351人,女生4083人,年龄7-24岁。
1.2 方法:应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的稀释剂,2-8℃避光保存,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实验前要求学生填写结核菌素实验知情同意书和接种登记卡。
实验采用国际统一试验标准,在左前臂内侧下1/3处皮内注射0.1ml(5IU),72小时后观察结果,测量硬结横纵径大小。
注射部位无硬结或硬结平均直径【(横径+纵径)1/2】<5mm为阴性;5-19mm为一般阳性;≥20mm为强阳性;硬结直径不足20mm,但有水泡、出血、坏死及淋巴管炎者均为强阳性。
结核菌素与结核抗体试验阳性率对结核病诊断的实践意义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结核菌素与结核抗体试验阳性率对结核病诊断的实践意义。
方法:选取我所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533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结核菌素与结核抗体试验,分析阳性率。
结果:结核菌素试验:533例患者中有402例患者为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5.42%;结核抗体试验:有376例患者表现为阳性反应,阳性率为68.86%,结核菌素试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结核抗体试验阳性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结核病患者诊断时,与结核抗体试验相比,结核菌素试验的阳性率更高,实践意义显著。
关键词:结核病;结核菌素;结核抗体;实践意义近年来,结核病患者不断增加,人们的法律意识越强,医疗纠纷也会不断增加,大大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医务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不断提升诊治率[1]。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所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533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结核菌素与结核抗体试验,分析阳性率,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所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533例,106例女性患者,427例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20-70岁;结核类型:479例患者表现为继发性肺结核,57例患者表现为结核性胸膜炎,8例患者表现为腰椎结核,6例患者表现为骨关节结核,3例患者表现为结核性脓胸,3例患者表现为颈部淋巴结核,1例患者表现为颌下淋巴结核。
1.2 方法选取我所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533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结核菌素与结核抗体试验,结核菌素试验:注射点为左侧前臂曲侧中上部三分之一处,皮内注射0.1ML(5IU),注射后可观察到凸起的皮丘,上面小凸较为明显,边界清晰,试验48-72小时后,对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用手指轻轻抚摸硬结边缘,对硬结的纵径、横径进行测量,进而计算平均直径d,阳性反应:d≧10MM,强阳性反应:d<20MM,且局部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水泡,或d≧20MM。
牛结核病PPD(国家标准品)不同剂量的比较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人感染结核病后,常呈慢性经过,并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并造成死亡,其中肺脏是最常见的患病部位,约占结核病发病总数的80-90%。
世界上每年约有200-30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我国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结核病患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达13万,超过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
结核杆菌主要分牛型、人型和禽型三型,这三种分枝杆菌均可感染人和动物,但以牛型和人型分枝杆菌的致病力较强,除人的结核病患者外,牛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
因此,控制牛结核病是防控结核病的重要环节。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动物结核病的检测方法是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PPD试验)。
这一方法对牛结核病的检出率很高,并可检出隐性感染牛,但也存在着非特异性反应较高的现象。
为检验PPD剂量对牛结核PPD试验结果的影响,我们于2011年秋季利用中国兽药监察所生产的牛结核PPD国家标准品进行了一次不同剂量的比较试验,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在同一牛场内取4头普通PPD试剂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和1头可疑牛作为本次试验用牛。
1.1.2牛结核PPD国家标准品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
批号:1.1.3牛结核PPD普通试剂由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1.2方法1.2.1将牛结核PPD国家标准品按1000IU、2000IU和5000IU分组进行稀释。
1.2.2在对牛场整群牛只按GB/T18645-2002的操作要求,应用牛结核PPD普通试剂进行检验,并经72h判定后,选取5头牛(4头阳性、1头可疑)立即进行本次试验。
1.2.3由同一检验员按GB/T18645-2002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的标准进行操作,每头牛选取右侧颈部前后二点和左侧离原检验位置15厘米处选取一点,剪毛、消毒、测量原皮厚并作好记录后,按照右侧前点1000IU、2右侧后点2000IU和左侧相邻点5000IU的顺序注射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