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供】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6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练(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34.41 KB
- 文档页数:5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练)一.练高考1.(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8)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
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
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
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A.现实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C.印象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2.(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4)图5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图5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3.(2015年福建卷文综23)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
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4.(2015年广东卷文综21)有文学家宣传:“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
”他的文学理念属于()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5.(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二.练模拟1.(2017届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三上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在描述西方某文学流派时说:它“是极端唯美的,那种阳春白雪的高调使得它只可能在少数知识分子群体中流传而缺乏广泛的群众根基,因而它显得底气匮乏和先天孱弱,更为糟糕的是,它太内化,太个人主义,太拘泥于个人感受,同社会潮流的距离也太远了一些”。
专题16 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1.练高考01.(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11)11. 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
该作品A. 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 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C.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 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答案】B名师点睛:这一题以俄国著名戏剧家的作品入题,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考生要具备一定的俄国时代特征知识才可以准确判断每个选项的正误,既要有时间概念,又要有对俄国历史的总体把握能力,体现了对考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2.(2018年海南单科历史17)17.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
这项成就应该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D.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答案】B【解析】牛顿力学定律证明了自然界的规律,从物理学上否定上帝地位,“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划时代变化,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推动牛顿力学定律的形成,但在对上帝的认识上并没有产生划时代变化,故A项错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生物学上否定上帝造人说,对上帝的认识上产生划时代变化,故B项正确;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是物理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但在对上帝的认识上并没有产生划时代变化,故C项错误;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不具有划时代影响,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这一题以大豆在中国古代的种植与利用、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传播为情境设计,考查了我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的成就以及中国为人类文明交流所做出的贡献,彰显了民族自信,突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意义。
本题思维含量较高,而且从人类命运和文明发展的角度思考,理论建构要求较高。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与近代科学(1)科学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2)近代科学是在搜集材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它是建立在观察、实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并广泛应用数学方法使科学知识日益精确化;同时发展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和以归纳推理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确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科学定律。
近代科学发展的原因“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1.积极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3)政治上要求进一步民主化,使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
(4)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垄断组织,部分地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互联网产生,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5)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能力。
2.消极影响(1)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
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2)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3)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枯竭。
(4)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等,都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技(1)政治:根本原因是日益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科技发展;(2)经济:①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②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限制了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削弱了科技创新的驱动力;(3)文化:①闭关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交流;②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不仅窒息了学术与思想空气,还严重排斥自然科技;③重人伦、轻自然、重文轻技的文化传统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中国古代科技本身过分强调实用性,缺少理论探究和实验,没形成严密系统的理论和逻辑体系,科技的发展和传统具有封闭性,常以“祖传秘方”形式存在。
2015年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之测案【新课标版历史】专题16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15*3=45分)1.(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致词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汤姆逊的依据是( ) A.爱因斯坦因为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奖B.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C.相对论继承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D.相对论揭示了时空与物质的本质属性2.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评价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这里的“新的科学思想”是指A.系统合理地说明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B.揭示了热辐射过程中能量分布的规律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理论基础D.提出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从而提出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所以选D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相对论3.美国的盖洛浦公司在1982、1983、1997、1999年进行了四次民意调查,其结果均显示,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不低于受访者的44%。
只有12%的人相信人类由其他动物进化而来。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美国人对科学不感兴趣 B.进化论在当代遇到了新的危机C.美国民主的影响 D.进化论不适合美国的国情4.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表需要注意变化最大的是每项科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生产推广的年差的变化,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说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所以选B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科技发明·特点研究5.“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
专题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考点一:近现代科技(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1.(2019年江苏卷,17,3分)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1.(2019年4月浙江选考,21,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偶然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
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
这位发明家是A.爱迪生B.莫尔斯C.贝尔D.马可尼【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尔发明了电话。
根据材料“根据这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可知指的是电话,C选项符合题意。
爱迪生的发明有电灯、留声机、电影等,A选项排除。
莫尔斯发明的是电码,B选项排除。
马可尼发明了实用电报,D选项排除。
2.(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与该项技术革命直接相关的理论成果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理论B.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C.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83年”和“并预见其深远意义”等信息可以看出,恩格斯评价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与该项技术革命直接相关,故答案为C项。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理论和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B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早已开展,排除D项。
【点睛】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其中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
2019 高三历史二轮专项:近代以来的科技和19 世纪以来的文艺专项练习注意事:真理解,合年的真,,找不足!重在,多思虑,多理解!无是、多是述,最重要的就是看清意。
在述中,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年真部分,在考生大空的同也大大增添了考度。
考生要真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考生答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频频。
只有仔斟酌,推测命老的意,极想知点,分析答角度,才能将考点定,明确意。
【一】1、菲利普· 南德—阿斯托在价某科学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象都是有欺性。
物和能量可以互相。
双胞胎以不一样的速度衰老。
平行可以交织。
光曲折的径迹其宇宙。
” 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达文C、牛D、因斯坦[答案]D[ 分析 ] 此考近代科学成就。
意在考考生知的运用能力。
从资料反响的内容看属于相的知,而相是因斯坦提出的,所以正确的答案 D 。
2、19 世上半叶英国有名人斯当社会烈不,却又否定文学反响的社会作用。
他作家的主想象力,歌是人的烈感情的自然表露。
斯的作品格属于 ()A、古典主 B 、浪漫主C、主 D 、代主[答案]B[ 分析 ] 此考近代文学门派。
意在考考生知的合运用能力。
从19 世上半叶和干反响出的作品内容特色:想象力、自然感情等来看,作品属于典型的浪漫主文学。
3、“新能源的大模用直接促了重工的大踏步前,使大型的工厂能方便廉价地得持有效的力供,而使大模的工生成可能,并以后的断确定了基。
” 那么资料能反响()A、蒸汽机的明促了断B、重工的出取决于新能源的用C、新能源的用改了工构D、新能源的用直接致了断[答案]C[ 分析 ] 此考第二次工革命,意在考考生守信息和用知分析的能力。
由“新能源的大模用⋯⋯直接促了重工的大踏步前”可知 C 正确;蒸汽机属于第一次工革命的成就, A ;“使大模的工生成可能,并以后的断确定了基” 明新能源的用推了重工的展和断的出,B、D 两。
专题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地称作中国“天眼”,人们寄希望于这个最大的“天眼”或许能解开宇宙起源之谜。
17世纪初,人类在探索天体宇宙奥秘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 )A.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B.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C.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答案 A 据材料“望远镜”“17世纪初”可知A项正确;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是在17世纪末,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是在1900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在20世纪初,均与“17世纪初”不符,B、C、D三项错误。
2.《科学的旅程》中说,“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
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
”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力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C 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例”的学说,与材料体现的科学需要不断自我纠错的主旨相符,故①正确;生物进化论否定了之前神创世学说,提出了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科学理论,与材料主旨相符,故②正确;电磁感应理论是揭示电与磁内在联系的理论,与万有引力定律不同,不属于科学发展具有自我纠错的特性,故③错误;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发展了经典力学,与材料主旨相符,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3.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解释他的新的科学成果时,曾开玩笑说:“万有引力可无法对坠入爱河的人负责。
”他的成果可能是( )A.经典力学体系B.进化论C.相对论D.量子理论答案 C 材料反映了这位科学家的成果是对牛顿力学的发展,依据所学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发展,树立了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故答案选C。
近现代世界的科技和文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60分)1.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这种看法( )A.认为自然科学促进了文明进程B.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C.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D.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答案; C解析; 牛顿的经典力学不等于自然科学,以偏概全,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是对经典力学的作用的概括,故B项错误;材料中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分别从属于经济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典力学确实有这些作用,故D项错误。
2.弗洛伊德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
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得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
”就是说,“过去的时间里”科学技术的发展( )A.以理性为武器推动了思想解放B.对人类的自身价值观造成冲击C.导致人类沦为先进机器的奴隶D.开启了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时代答案; A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推动了思想解放,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牛顿力学认为时间是绝对的,空间也是绝对的;爱因斯坦则认为“物质告诉时空怎样弯曲,时空告诉物质怎样运动”,时间、空间和物质是一个有机整体。
这表明( )A.牛顿力学更加能被世人所理解B.相对论革新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C.爱因斯坦相对论丰富了时空观D.爱因斯坦否定了牛顿力学理论答案; 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发展,不是反映牛顿力学更加能被世人理解,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相对论在时空观上对牛顿力学的发展,故B项正确;相对论不是在原;时空观的基础上做纯粹的增加,而是对牛顿力学绝对时空观做了革新之后加以发展,故C项错误;相对论只是在绝对时空观这一点上做了革新,不是对整个牛顿力学理论的否定,故D项错误。
近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艺一、选择题:1.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理性。
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
对这里的“理性”理解准确的是( )A.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B.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D.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他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对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巧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
材料意在说明达尔文主义( )A.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B.成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借口C.推动了亚洲国家的社会变革 D.加快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进程3.上海世博园以色列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位与以色列渊源颇深的大师的手稿,曾有一位以色列官员在参观该馆时还阐述了自己对于手稿上一个公式的全新理解,他说:“E代表了能源,M则为大批量的制造业,C就是创造和智慧。
”材料中“大师”的主要贡献是( )A.认为外力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B.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正确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发现了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及其规律4.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A.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B.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C.“东学西渐”历程开启 D.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下列作品与材料相同流派的是( )A.《战争与和平》B.《红楼梦》C.《悲惨世界》D.《等待戈多》6.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
专题十五 近现代的世界科技、文学、艺术1. 对人类社会史前史的研究, 始于19世纪中后期。
下列著作中系统探讨人类社会史前史的 是 A .《物种起源》 和国家的起源》2. 20世纪初, A .普朗克B .《国家与革命》 C.《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 .《家庭、私有制 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B .麦克斯韦 C.玻尔 D .爱因斯坦 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 A . C. 4. 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
海报的是 “超越时空的梦想”B . “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 . “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 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
哪一问题引起的? A .研究热辐射C. 5. “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比萨斜塔一一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 ”这一 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 B .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解释光电效应 D .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
致力于探索离奇 别致的形式技巧。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雪莱 B .毕加索 C .贝多芬 D .巴尔扎克 文学是西方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的是A .《大藏经》、《荷马史诗》B .《旧约全书》、《古兰经》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 D .《古兰经》、《荷马史诗》 7.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 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 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 而是指在 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
”这里的“开始改变西 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B .瓦特改良蒸汽机 相对论 8. 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 (1772 — 1801 )提出 哲学的进步”,他所依据的应是A .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赫胥黎及其《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9.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 图9A . 6. 17世纪 C.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D .爱因斯坦 “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 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B .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D .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 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
专题16 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
1.练高考
01.(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11)11. 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
该作品
A. 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 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 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答案】B
名师点睛:这一题以俄国著名戏剧家的作品入题,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考生要具备一定的俄国时代特征知识才可以准确判断每个选项的正误,既要有时间概念,又要有对俄国历史的总体把握能力,体现了对考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2.(2018年海南单科历史17)17.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
这项成就应该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D.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
【答案】B
【解析】牛顿力学定律证明了自然界的规律,从物理学上否定上帝地位,“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划时代变化,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推动牛顿力学定律的形成,但在对上帝的认识上并没有产生划时代变化,故A项错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生物学上否定上帝造人说,对上帝的认识上产生划时代变化,故B项正确;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是物理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但在对上帝的认识上并没有产生划时代变化,故C项错误;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不具有划时代影响,故D 项错误。
名师点睛:这一题以大豆在中国古代的种植与利用、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传播为情境设计,考查了我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的成就以及中国为人类文明交流所做出的贡献,彰显了民族自信,突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意义。
本题思维含量较高,而且从人类命运和文明发展的角度思考,理论建构要求较高。
2.练模拟
1.《全球通史》中曾引用过一句名言说明近代某种科学理论:“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
这一科学理论
A.科学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B.有力地冲击了神学创世学说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奠定现代物理学的坚实基础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9届高三学情调研(六)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
2.在中世纪的欧洲,生物学是一个难有作为的敏感区域,主要原因是
A.上帝创世说在生物学界占主导地位
B.基督教神学教义被视为天经地义
C.基督教会垄断精神统治权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
D.未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
【来源】【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卷B历史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垄断着精神统治权和教育,在封建教会的淫威之下,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统统被斥为“异端”,在此背景下,生物学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是笼罩在神学氛围下。
A、B、C三项相比,C项更能使中世纪的生物学难以发展,故选C。
A是C项的具体表现,不是最佳答案,故排除A。
B是C项的具体表现,不是最佳答案,故排除B。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是近代出现的,与材料“在中世纪的欧洲”在时间上不吻合,故排除D。
3.下图是一位欧洲名人的航行路线。
这次航行
A.首次完成了世界环球航行
B.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革命
C.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D.为进化论产生创造了条件
【答案】D
【解析】
【详解】
4.近代科学是在一场科学革命中诞生的,这场革命首先是一场观念革命,是在既有的古典数理科学中的一场基本概念框架的变革。
这场科学革命的最早发动者是
A.哥白尼
B.开普勒
C.伽利略
D.牛顿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近代科学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他的理论的提出给人类的宇宙观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哥白尼发动的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就是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A项符合题意;开普勒是捍卫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B项不符合题意;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不符合“最早”的限制,C项排除;牛顿是经典力学的代表人,不符合“最早”的限制,D项排除。
故选A。
购提醒(如图)。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
A.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步伐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D.是利弊共存的双刃剑【答案】C
【解析】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