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2
- 格式:ppt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历史——古代思想和科技文化1.儒家思想历程先秦时期:创立人:孔子政治思想:仁者爱人目的: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政治主张:(1.克己复礼(恢复周礼;体现孔子的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2.为政以德(3.对鬼神尽而远之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思想的影响:汉代大一统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
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孟子(尊称为“亚圣”)政治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其他主张:性本善;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心取义(哲学思想)荀子(战国的集大成家;是儒家异端)政治主张:礼法并存其他主张:性恶论,“天行有常,人定胜天”;主张人改造自然;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西汉时期:代表人物:董仲舒历史背景:西汉初期的“黄老之学”原因:(1.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宜休养生息政策(2.吸取秦亡的教训内容:治身;治国影响:(1.黄老之学的实施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社会稳定,经济发展(2.出现“文景之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1.西汉国力强盛,但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中央集权(2.黄老之学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3.儒家学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儒学体系来源:《公羊春秋》学说,阴阳家思想,黄老之学,法家思想内容:(1.“大一统”思想(核心)(2.天人感应(基础)尊天而屈君(目的:限制君权)(3.君权神授,尊君而屈民(4.“三纲五常”学说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社会稳定(2)文化上,确立了儒家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上流地位,但限制人们的思想。
宋明时期:理学产生和发展(儒家思想的又一次自我调整)程朱理学(后成为明清统治思想)产生时间:北宋产生原因:儒家遭遇危机;唐宋时期,“三教合一”创始人:程颐,程颢(北宋);朱熹(南宋;为理学的集大成家)实质:从哲学高度论证内容:(1)“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2)个人修养:“存天理,灭人欲”;(3)通过“格物致知”,才可把握理。
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练习题1.清朝沿用的教育制度,学校以为教材,国家通过选拔人才。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
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明朝四书五经科举考试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改革2.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建立起包括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年宣布废除沿用了年的科举制度。
2.奏定学堂章程初等、中等、高等1905 一千三百多3.从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作为进步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是。
3.五四运动讴歌光明,鞭挞黑暗4.20世纪40年代初,为适应抗战的需要,创作了《屈原》等历史剧。
4.郭沫若5.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也创作出一批优秀小说作品,如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5.赵树理丁玲例1.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是哪所大学?它是现在哪所大学的前身?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京师大学堂产生、发展过程的掌握,因此学习历史,应学会追根溯源。
答案: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是1898年7月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它是戊戌变法“新政”措施之一。
变法失败后,得以保留,后来逐渐增设新学科。
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材料二此事乃吾国数干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一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最早的考试制度”产生于我国的哪一个朝代?是指什么制度?(2)科举考试是在何时废除的?(3)你怎样理解材料二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1.(1)隋朝;科举制度。
(2)1905年。
(3)①科举制度的废除,结束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的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废科举,兴学堂,有利于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③从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方面,都与以往有本质的区别。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基础知识。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鉴赏世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能力,领略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通过探究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政治经济和文化辩证关系的认识。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以及欣赏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进一步树立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繁荣祖国的文学艺术做出积极贡献的远大理想。
3、过程与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对阿基米德取得杰出成就的学习,启迪学生向他学习优秀品质;通过对阿基米德名言的理解,深刻认识科学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情绪渲染法:通过教师生动而富有激情地讲述《伊里亚特》中阿喀琉斯的故事,让学生充分感受古希腊社会对英雄主义的崇尚和人类与自然不屈不挠作斗争的精神。
析图法:通过观察中外古建筑图片,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挖掘隐含信息,认识这些建筑的特点并挖掘东西方建筑风格差异的原因。
中外联系法和列表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中外古建筑图片,列表比较古代东西方建筑的特点。
合作探究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共同探究东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①重点是:阿基米德和他的主要贡献、《荷马史诗》、《天方夜谭》、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②难点是:对建筑艺术的发展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变化的理解,以及古代东西方建筑的不同特点和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实际,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2、学习新课(一)科学之星阿基米德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一找阿基米德有哪些主要贡献?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内容,提取有关阿基米德成就的有效信息:发现浮力定律、杠杆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等。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成就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其独特的特点和深厚的底蕴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历史文化的成就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建筑工艺等等。
下文将详细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大发明: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和造纸术。
这些发明不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科技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成就,如农业、水利工程、医学等。
这些成就为后世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哲学思想成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个学派,每个学派都对中国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礼法道德,提倡仁爱和孝道,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和内心的修养,倡导无为而治,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注重和平、公正与爱,法家强调法治和严厉的法律制度。
所有这些思想流派都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深思熟虑的思想基础。
三、文学艺术成就中国文学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形式。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诗人如李白、杜甫等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散文方面,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以及唐代的《资治通鉴》等是中国古代散文的杰作。
小说方面,中国古代有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戏剧方面,中国古代戏曲有京剧、评剧、豫剧等多种流派,以其独特的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形式而闻名。
四、建筑工艺成就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精湛,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建筑遗迹。
代表性的建筑包括长城、故宫、秦始皇陵以及一系列寺庙、园林等。
这些建筑以其庞大的规模、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代工艺技术还包括陶瓷、丝绸和青铜艺术等。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秦汉以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解析】选A。
秦汉时期,我国主要的书写材料仍旧是竹简,须要用刀把文字刻在上面,因此,“刀笔吏”的称谓来源于他们运用的书写工具。
2.(2024·襄阳高二检测)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这也反映出书写材料的落后。
在中国古代,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也可达到“学富五车”的程度应始于( )A.西周B.秦朝C.汉朝D.元朝【解析】选C。
西汉时期我国已独创了造纸术,东汉时期宦官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术,纸张取代竹简成为更加便利的书写材料。
【补偿训练】下列历史现象最早出现的是( )A.雕版印制《金刚经》B.火药武器用于斗争C.用旧渔网制作纸张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解析】选C。
A是唐朝868年印制的;B是在唐朝末年;C是在东汉时期;D是在宋代;所以最早的是C。
3.下图是我国古代某工具的剖面图。
这一工具可用于( )A.炼制丹药B.制作纸张C.印刷书籍D.测定方向【解析】选D。
依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磁石”“竹针”等可以推断是指南针,因此可用于测定方向,选择D。
【深化点拨】四大独创对中国意义深远,不行忽视,如指南针对当时的对外沟通与沟通、地质勘探等活动带来了便利;纸的出现和推广,使汉以后的文化生活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
4.“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与该现象描述相关的一项独创是(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解析】选C。
材料描述的是火药爆炸的情景,故C正确。
【补偿训练】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骑士阶层创建条件的是 (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解析】选C。
依据所学学问可知,火药武器的运用,变更了作战方式,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骑士阶层创建条件,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故C正确。
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样的成就,对于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哲学思想到科学技术,从文学艺术到建筑工艺,中国古代文化的成就无处不在。
本文将从不同领域为大家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重要成就。
一、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世界上最为悠久丰富的哲学体系之一,对世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包括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等,形成了多元而独特的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道德伦理;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之道,提倡无为而治;墨家思想倡导兼爱、非攻的原则,强调和平;阴阳家思想将宇宙万物纳入阴阳五行的范畴,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
这些思想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世的政治、道德、教育等领域提供了指导。
二、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也是非常令人瞩目的。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文字传播和文化发展。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科学技术成就,如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等等。
指南针在航海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航海家能够准确找到方向;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对火器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印刷术的出现提高了文字的传播速度,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些科学技术成就不仅为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是一朵绚丽多姿的文化花朵,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众多杰出的作品和人才。
先秦时期,屈原的《离骚》表现了豪迈奔放的作风,深受读者的喜爱;唐代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黄金时期,杜甫、李白等大量作家都留下了巍然独立的作品;宋代诗词的创作达到了高峰,苏轼、辛弃疾等知名文人儿女感情的细腻描写令人动容;元曲的出现为中国戏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幅推动了中国话剧的发展。
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既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又展示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才华,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璀璨的明珠。
四、建筑工艺中国古代的建筑工艺同样非常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