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测试(附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2.78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测试(附答案)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2.“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A.为政以德B.刑德并用

C.小国寡民D.无为而治

3.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A.《孟子》B.《庄子》

C.《韩非子》D.《道德经》

5.“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

A.尊儒抑法B.抑儒尚法

C.抑儒抑法D.尊儒尚法

6.《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这句话体

现的思想是()

A.兼爱非攻B.以民为本

C.以德治国D.公正至上

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对当日政治之狂澜不能挽救,只能使明达的人退而为隐士”。这一思想应为()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8.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

10.“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D.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

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

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12.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A.主张民贵君轻B.维护统治秩序

C.强调层层分封D.体现以德治民

13.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D.重建伦理秩序

14.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学者须先立志”

15.下列不可以代表士人的经世致用思想的是()

A.“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6.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为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

B.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C.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17.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始于宋朝,以后雕版印刷技术不再使用

18.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名异而实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二者都破除了权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启蒙

B.二者都质疑程朱理学,但所属的范畴不同

C.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批判与否定

19.明末“异端”思想家李贽,以“童心”为标准,反对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外在的教条,但他自己却认为:“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下列说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李贽的思想与陆王心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B.李贽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突出个性解放的思想

C.李贽的思想是与儒学相对立的新式思想流派

D.李贽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20.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1.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示。与d点直接相关的是()

A.孟子、荀子B.董仲舒、主父偃

C.朱熹、王守仁D.李贽、王夫之

22.“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