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在某水厂预氧化效果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5.81 KB
- 文档页数:2
杭州某水厂净水工艺处理效果分析作者:王英达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第15期摘要:杭州某江水厂制水能力15万m3/d,取水水源为钱塘江水源。
采用了高锰酸钾的预处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处理主要包括混凝处理、沉淀处理及过滤处理,这三种常规处理方式。
全程净化水处理采用臭氧活性炭来深度处理及应急处理全流程工艺,对水质变化适应性较好,要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国标号为GB/T5749-2006)中关于出水水质标准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净水厂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处理;效果水质参数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1 水厂概况杭州某水厂设计制水能力15万m3/d,采用了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双层滤料滤池和臭氧-活性炭工艺,水厂主要净水构筑物有沉淀池、滤池、深度处理、清水池及二级泵房等。
目前水厂供水水量为14~15万m3/d。
取水水源为钱塘江水源,水源的取水口选择在孔家埠西北角位置的围区中的钱塘江的三江口区域。
这一区域的水源水质主要受到三股水流的影响,这三股水流主要是:富春江水流,浦阳江水流,钱塘江水流。
当下的富春江的水源水质为II~III类,浦阳江的水源水质则是III~IV类,基于浦阳江的水流进水量仅仅是钱塘江的水流总水量的1/10,所以相比较而言,三江口水域的总体水流水质依旧可以满足II~III类用水的标准。
但是,在极端的干旱少雨的时节或者三江口的上游水流来水不充足的时候,个别的水流水质的指标会产生超标现象,例如氨氮、锰及铁等。
2 原水水质分析及出水水质目标取水口现状水源水流的水质为优良品质,水体的整体指标也可以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国标号为GB/T3838-2002)的III类标准,但其中浊度、耗氧量、氨氮、铁、锰含量均较高,究其原因,一方面突发性浊度升高情况是受到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造成水质波动;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水厂现状所取原水为钱塘江三江口附近,位于浦阳江入河口以下,由于浦阳江受到两岸沿线的工业排放污染,水质较差,水中耗氧量、氨氮、铁锰等含量较高,这是突发性水质污染的另一种来源。
市政公用市政公用123171了。
高锰酸钾对氨氮没有明显的作用。
由试验数据分析,高锰酸钾对“三氮”没有明显的作用。
2.3高锰酸钾对耗氧量的影响从试验数据分析可得,投加高锰酸钾对耗氧量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高锰酸钾对水样中的有机物、微生物等有去除效果,所以会使水样的耗氧量降低。
2.4高锰酸钾对二价锰、铁有一定的去除效果由试验数据分析可得适量投加高锰酸钾可以有效地降低二价锰、铁的含量。
高锰酸钾的强氧化作用可将二价锰、二价铁氧化成二氧化锰和三价铁,所形成的锰、铁沉淀物能在沉淀池沉淀除去或被滤料截留达到去除的效果。
但随着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加水中的锰的含量也增加,在投加量为0.6mg/l时水样中锰含量为0.13mg/l,超出规范中锰0.10mg/l的标准。
所以我们要根据源水水质情况适量投加高锰酸钾。
2.5高锰酸钾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对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高锰酸钾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从试验数据可分析得到,随着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多,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高锰酸钾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
所以由以上的试验分析充分验证了理论上高锰酸钾预氧化处理在水处理中所起到的除铁、锰、助凝等作用。
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原工艺条件的情况下,增加高锰酸钾预氧化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水处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出厂水质量,同时可以在源水水质受污染比较严重时,能有效地进行水处理,制出达标水,保证市民饮水健康。
高锰酸钾的适量投加可以发挥其有效作用,对我们的水处理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如果使用过量便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理论上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水体会变为紫红至粉红,氧化反应结束颜色消失,根据水体颜色及源水水质情况可调节高锰酸钾的投加量,目前我们使用的源水水质有试验数据可分析得到高锰酸钾的投加量在0.2至0.4mg/l之间,投加量为0.6mg/l时水样中锰含量为0.13mg/l,超出规范中锰0.10mg/l的标准。
如果高锰酸钾投加过量会造成堵塞滤池、出厂水锰超标,进入管网产生二次污染,使水龙头放出黄褐色甚至黑色水影响市民饮水健康等不良后果。
黑鱼湖水厂高锰酸钾预氧化除锰技术应用研究摘要:2012冬季库区覆雪厚,水体溶解氧含量低(2-3mg/L),底泥中的锰离子释放,高达0.38mg/L。
本文以大庆黑鱼湖制水厂为例,阐述了常规工艺通过投加高锰酸钾预氧化,降低水中锰含量,去除浊度,保证出厂水水质达标生产实践过程。
关键词:高锰酸钾;预氧化;水中锰含量;浊度Abstract: Because ofthe snow in the winter of 2012,the dissolved oxygencontent is low(2-3mg/L),manganese ionsin the sedimentreleased,up to 0.38mg/L.In this paper , to Daqing waterworks systemas an example,described thegeneral processby adding potassium permanganatepre-oxidation,reduced thecontent of manganese,the waterturbidity removal,to ensurewater quality compliance productionpracticeprocess.Key words: potassium permanganate, pre-oxidation, manganese content, turbidity一.高锰酸钾除锰机理一般水处理除锰主要有接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稳定处理法等技术手段。
采取接触氧化法与生物法需要增加曝气设备或对滤池进行改造,并且滤料的熟化与菌群的培养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时间上都不允许。
采用稳定处理法则并不能从根本上去除锰。
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采用高锰酸钾化学氧化法来去除原水中的锰。
高锰酸钾是比氧和氯更强的氧化剂,在水的pH值为中性的条件下,即可快速将Mn2+氧化成不溶性的MnO2,KMnO4本身也被还原成MnO2,所生成的高价固态锰氧化物再经混凝沉淀将其去除,从而将二价锰离子从水中去除。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 发展与创新 |·271·2020年第13期高锰酸钾预氧化法降低出厂水消毒副产物风险的研究汤维维(乌鲁木齐水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摘 要:文章以某水厂水源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六联搅拌器在实验室模拟水厂现行水处理工艺,通过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活性炭吸附的方法进行烧杯混凝试验。
试验分别研究了高锰酸钾、活性炭、聚合氯化铝、消毒剂不同投加量对消毒副产物三氯乙醛及其他有机物指标的影响,最终通过混凝试验确定出高锰酸钾、活性炭、聚合氯化铝、消毒剂的最佳投加量,从而为降低出厂水生成消毒副产物风险提供研究和指导,以便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
关键词:高锰酸钾;预氧化;出厂水消毒副产物中图分类号:TU99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0)13-0271-02 作者简介:汤维维,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水质安全监测。
1 研究背景生活饮用水大多来自自然界,水中普遍含有丰富的天然有机物,如藻类、细菌、腐殖酸等,而天然有机物又是产生色度和嗅味的主要因素,并且水中天然有机物与消毒剂(如液氯)会产生各类消毒副产物,如三氯甲烷、三氯乙醛等。
近年来,通对分析乌鲁木齐各水源水及出厂水水质检测数据后发现,某水厂地表原水水质持续存在一定的水质污染风险。
其水质污染风险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是夏季出现嗅味物质泛滥、嗅味明显异常的情况。
水厂原水嗅味物质主要是土霉味、鱼腥味,这类嗅味问题多与水体中天然有机物有关,如藻类的过度增殖以及腐殖酸物质产生的污染等。
土霉味以土臭素(geosmin )和2-甲基异莰醇(MIB )最为常见,主要与水源中产嗅藻的增殖有关;鱼腥味是多种物质综合作用导致的复合型异味,其中2,4-庚二烯醛、2,4-癸二烯醛和2,4,7-癸三烯醛是典型鱼腥味物质。
二是水体中三氯乙醛有超标风险。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国内外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各类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包括利用高锰酸钾的氧化性,二氧化锰的吸附、氧化及催化作用处理水中有机、无机及离子型污染物、研究表明,在水处理中,高锰酸钾预氧化是一项高效实用、经济便捷、具有发展潜力的预处理技术,并且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关键词】水处理;高锰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常温下为紫黑色片状晶体,见光易分解。
二氧化锰是一种两性过度金属氧化物,是软锰矿的主要成分,具有氧化性、吸附性及催化性。
二者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常规水处理工艺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实际生产中,常规处理工艺对有机物、藻类等的去除效果。
基于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氧化性及二氧化锰的吸附性和催化作用,利用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去除水中的邮寄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及离子型污染物逐渐成为一种高效低耗的除污技术。
一高锰酸钾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 高锰酸钾在关于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于雪琴等利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采用氧化还原——催化接触过滤法对某电镀厂铁、铬、锰重金属离子严重超标的酸性洗漂废水进行了处理。
试验确定了该废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高锰酸钾投加质量浓度为10mg/L,反应pH为8,滤速为5m/h。
经该方法处理后,总铬、锰、总铁及浊度的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出水CODcr、pH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陈碧波的研究表明,采用高锰酸钾对造纸废水进行预处理,后经混凝沉淀处理,可以提高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其中,高锰酸钾最佳投加质量浓度为12mg/L,反应时间为20min,pH为6.0.采用高锰酸钾预处理可使CODcr去除率从79.3%提高到91.1%左右,BOD5去除率从64%提高到89.4%,色度去除率从82.5%提高到89.4%。
李金鹏等采用高锰酸钾对水体中的偶氮蓝、茜素红、酸性铬兰K、铬黑K和偶氮砷Ⅲ5种染料进行了脱色处理研究。
预氧化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在常规废水处理技术都是混凝沉淀(或气浮)法与生物法的多种方式的组合,由于生物法的多种变种,所衍生出多种处理方式。
随着新型有机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应用,采用混凝沉淀法不仅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SS和色度,也能除去大部分COD物质。
化学氧化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混凝沉淀法,在废水处理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
氧化有机物是氧化技术在水和废水领域中的主要应用,在与混凝沉淀法结合时,作为预氧化手段,提高混凝沉淀效果,强化化学处理的目的。
目前采用较多的有:KMnO4、二氧化氯以及臭氧,分别加以介绍或案例说明。
当然还有NaClO、Feton试剂(H2O2+Fe2+)等氧化剂。
一、KMnO4预氧化——混凝法在废水处理中的运用优于絮凝沉降法高锰酸钾的氧化性较强,常用于消毒等方面,我们在水处理方面利用其强氧化性,预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提高水处理的效果,通过实验了解。
搅拌烧杯中废水的同时加入化学氧化剂,反应至规定的时间后,再按混凝沉淀法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处理。
经过多次测试:项目悬浮物(mg/L)浊度(度)色度(倍)pH值CODCr(mg/l)BOD5(mg/l)CODCr去除(%)BOD5去除(%)原废水615 183 400 6.79 609.0 252.0 - - 絮凝沉降法6.0 2 2 6.35 169.2 72.9 72.2 71.1预氧化-混凝法3.5 0 无 6.00 65.3 25.9 89.3 89.7通过对比试验表明,这种预氧化可以结合现有絮凝沉降系统进行运用,可以在原有设施基础上,增加少量投资既能提高处理效果。
二、二氧化氯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氧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在降解COD的过程中,打断有机分子中的基团,如偶氮基、硝基、硫化羰基、碳亚氨基等,达到裂解为小分子的目的,有效提高BOD5/COD的值。
第34卷第8期辽宁化工Vol.34,No.82005年8月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August ,═════════════════════════════════════════════════════════════200510040935(2005)08034404目前中国水源污染仍呈发展之势,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都检测出多种有机污染物,其中有些是EPA 规定的优先检出物,对人体有致癌、致突变、致畸形危害,有些还是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威胁[1,2]。
研究证明,由于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大量增加,使水中的体系平衡发生改变,水中胶体颗粒稳定性朝增加的方向转化。
这在水处理中表现为水中胶体颗粒难以脱稳,有机污染物难以去除,混凝剂的投加量增加,水处理成本大幅度上升。
其原因主要是溶解性有机物的高带电性和强亲水性,其包裹和吸附在无机胶体颗粒表面,使无机胶体的负电性增强,亲水性增加.常规的混凝、过滤处理工艺在一些原水污染条件下不能使处理后的水符合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因而已经不适应微污染原水水质处理的要求[3,4]。
水的强化处理是在现有的工艺基础上经过改进、优化、新增,以去除浊度、病毒微生物及有机污染物引起的色度、嗅味、藻类、藻毒素、卤仿前质、三致物质、环境激素类污染物等为主要目标的,并使之达到不断提高的水质标准的水处理工艺(Enhanced Treatmentprocess ),其中关键的工艺主要是强化混凝工艺和强化过滤工艺。
白石水库是总库容10亿m 3的大型水库,也是辽西多座缺水城市可选的生活饮用水水源。
该水源为IV 类[5],为典型的微污染水。
本试验针对白石水库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现状,利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进行对水源水的预氧化,为强化常规处理工艺提供可靠的工艺参数。
1试验方案与方法1.1原水水质原水取自阜新市白石水库,冬季水温在0℃左右,浊度4.0~6.0NTU ,高锰酸盐指数4.2~6.7mg /L ,UV 254值为0.094~0.141/cm ,pH 值在8.2左右。
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对九龙江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效果王振红1,2 罗专溪2 魏群山2 赖兰芳1 王银有3(1漳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漳州 363000;2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21;3厦门亚德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厦门 361000) 摘要 选用常规的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技术,以叶绿素a(Chla)、浊度、CODMn、总磷(TP)和氨氮为指标,探讨了硫酸铝和硫酸铁对九龙江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对该水体铁盐的混凝效果比铝盐要好,高锰酸钾的预氧化作用在节约混凝剂投加量的同时可提升对Chla、浊度、CODMn、TP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且以0.5mg/L的投加量为佳,预氧化作用对水中TP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表现突出(去除率分别提升12倍和1.8倍),对浊度和Chla的去除由于硫酸铝和硫酸铁本身的去除率已较高(90%以上),预氧化作用表现不明显。
关键词 饮用水 预氧化 高锰酸钾 强化混凝 微污染微污染饮用水源因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我国水源水受有机物污染不断加重,藻类过量繁殖,预氯氧化强化混凝技术是饮用水处理常用的技术,但近年来随着众多氯消毒副产物的发现[1,2],制约了其应用。
因而,高锰酸盐预氧化技术得以迅猛发展,其对藻类、有机物的去除以及助凝均具备良好性能[3~6]。
九龙江是厦、漳两地区的主要饮用水源,流域内水质主要受两岸排入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影响,氨氮、总磷、色度、有机物等含量超标,近期部分河段时有藻类大量繁殖,水质进一步恶化,属典型的微污染水源水[7]。
如何利用常规处理技术,更为有效、经济地保障饮用水安全是九龙江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硫酸铝(AS)和硫酸铁(FS)作为重要无机混凝剂,兼具无毒或低毒、价廉、原料易得等多方面的优点[8],在水处理工业尤其是给水处理中的应用一直占据重要席位。
本研究选取常规给水所用混凝剂硫酸铝和硫酸铁,在与漳州某水厂实际生产相近的混凝搅拌条件下,对夏季漳州段九龙江水源水进行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试验,系统研究药剂用量与处理效果的关系,为其实际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高锰酸钾预氧化在水厂的生产性实验【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高锰酸钾预氧化在水厂实际生产中的效果。
高锰酸钾的除锰效果主要在平流池体现,且实际投加量的确定以高锰酸钾小试实验确定;高锰酸钾预氧化对CODMn的去除有一定的作用,且夏季优于冬季;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小,且高锰酸钾投加在取水头部,有一定的助凝作用,使水厂的矾耗有所下降。
【关键词】高锰酸钾;预氧化;生产效果1 公司简介杭州萧山供水有限公司下属五个水厂,两个取水头部,分别是义桥取水口和三江口取水口,均属钱塘江。
近年来,管网水“黄水”现象时有发生,锰含量时有超标,针对这一现象,公司先在南片水厂头部投加高锰酸钾,运行一段时间后,有效降低部分区域内“黄水”投诉率。
随后在两个取水头部均开始投加高锰酸钾。
本文主要讨论高锰酸钾预氧化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
2 高锰酸钾预氧化的反应机理2.1 强氧化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在中性条件下能对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生成中间产物水合二氧化锰,新生态的二氧化锰表面羟基能够与有机污染物通过氢键等作用力结合,从而提高了去除微污染的效果。
同时,在中性条件下,水中二价锰可被高锰酸钾迅速氧化为四价锰,反应式为:高锰酸钾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生成中间产物——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MnO(OH)2,而高锰酸钾本身也还原为MnO(OH)2 ,所生成的高价固态锰氧化物再经混凝沉淀将其去除,从而将二价锰离子从水中去除。
2.2 助凝作用高锰酸钾的助凝作用机理主要依靠新生态的二氧化锰等中间态产物的活性,通过吸附作用促进絮体的成长,形成以新生态的二氧化锰为核心的密实絮体。
(1)实验方案考虑水温因素的影响,选择1月、7月、11月不同季节的一周时间,通过调节取水泵站高锰酸钾的投加量,观察对采用同一原水的三个水厂各工艺段出水的水质变化情况。
根据原水输送时间及水厂构筑物内停留时间不同,各取进厂原水、沉淀水、滤后水、出厂水两份,对同一取样点采样时间间隔30分钟。
由水质科统一收回进行检测水中氨氮、耗氧量、总铁、锰、浑浊度。
高锰酸钾预氧化工艺的应用试验生产管理中心闻敏【摘要】针对宁波自来水公司南郊水厂河网水目前处于富养化、藻类量大的状态,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对高藻水的进行预处理,提高混凝效果。
实际应用表明,水体经高锰酸钾预氧化处理后,浊度、色度明显降低。
【关键词】高锰酸钾预氧化高藻水助凝随着“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和“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战略方针的实施,宁波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城区的不断扩大,南郊水厂的引水河和备用水源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城区中河流和淡水资源,因此,河水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和污染, 水源受到污染后,极易产生大量的藻类繁殖,并常带有臭味。
目前河网水质逐年下降,尤其在每年5月至10月期间则水质更令人堪忧。
因此,在借鉴国内外同行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公司在南郊水厂实际生产中采用高锰酸钾对河网水进行预处理,在除污染、助凝、取代预氯化、减少氯仿生成量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
本文是高锰酸钾在水处理中除浊度及除耗氧量等方面的应用总结。
1 高锰酸钾水处理效果实验室试验根据高锰酸钾(KMnO4)的强氧化性和其安全性,南郊水厂的现行生产工艺设施,模拟使用0.01%高锰酸钾溶液的预氧化替代氯预处理,在取水口处投加的试验方案,对河网水进行实验室中的烧杯试验。
1.1 模拟取水口处投加的试验方案(1)将粉末活性炭加入1升原水中,同时投加絮凝剂Al2(SO4)3;(2)高速搅拌30秒钟(转速420rpm,G值703s-1),模拟快速混合阶段;(3)中速搅拌5分钟(转速100rpm,G值102s-1),模拟絮凝初期;(4)低速搅拌10分钟(转速60rpm,G值51s-1),模拟絮凝中期;(5)低速搅拌15分钟(转速40rpm,G值29s-1)模拟絮凝中后期;(6)静止沉淀10分钟;(7)取上清液用双层滤纸过滤;(8)分析滤液水质。
1.2 最佳投量的确定从上面3 个图表说明,在0.01%高锰酸钾溶液投加量为0.4~0.6mg/L时,其水处理综合效果最好。
传统氯消毒产生的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消毒副产物日益受到社会关注[1-4],同时水源水污染的日渐严重和饮用水水质标准日益严格的情况对水处理技术和工艺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因此饮用水预处理技术应运而生,高锰酸钾作为一种预氧化剂具有经济,方便等优点,在去除饮用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水中的致突变物质、去除氯仿前质,及氧化助凝等具有良好效果[5-7]。
同时传统混凝剂壳聚糖与铝盐复合使用能强化混凝低温低浊水[8-9],但对水体中小分子有机物去除效果差易被氧化生成DBPs [10]。
虽然高锰酸钾已在国内外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净水药剂,但是关于高锰酸钾预氧化能否控制传统消毒副产物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高锰酸钾预氧化处理天津地区低温低浊水,与预氯化处理效果进行比较,主要研究高锰酸钾预氧化对天津源水产生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 )和卤乙酸(HAAs )的控制,同时研究高锰酸钾-壳聚糖联用对浊度、有机物去除和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研究结论为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1实验部分1.1原水水质实验用水取自天津市某给水厂初沉池(未混凝),取样时间在2012年12月和2013年2月,水源水均为滦河水。
取回水样立即进行检测和预处理,剩余原水存放在4℃的冰箱备用,使用前均对指标进行检测。
水质指标:水温为2~10℃;pH 为7.63~7.93;浊度2.26~9.52NTU ;UV 254为0.049~0.092cm -1;TOC 质量浓度为4.06~7.71mg/L 。
1.2试剂和仪器试剂药品:高锰酸钾;次氯酸钠(有效氯质量分数≥10%);混凝剂:Al 2(SO 4)3溶液质量浓度10g/L ;质量分数1%壳聚糖溶液:称取壳聚糖粉末(0.05g )溶于乙酸溶液(质量分数2%),慢搅10min ,放置待溶;所用药品均为分析纯。
仪器:HACH DR/4000U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Agilent 6890N GC 气相色谱仪;EMS-4A 磁力搅拌器;HACH2100N 浊度仪;Mettler Toledo 320精密pH 计。
高锰酸钾预氧化的除藻效果李思敏1, 王 龙2, 李清雪1, 许吉现1, 张 胜1(1.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城市建设系,河北邯郸056038;2.邯郸市自来水公司,河北邯郸056001) 摘 要: 针对邯郸市滏阳河水考察了高锰酸钾预氧化对高含藻源水的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投加少量高锰酸钾既提高了对藻类的去除率,又降低了出厂水的色度和嗅阈值,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预氯化工艺。
关键词: 除藻; 高锰酸钾; 氯化; 氧化中图分类号:TU99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602(2002)03-0048-03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98276730) 滏阳河水是邯郸市的主要水源。
近年来,由于上游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滏阳河水呈现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色度及耗氧量增大并出现异味,致使邯郸市第二水厂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如沉淀效果差、药耗增加及藻类堵塞滤池等情况,导致出水余氯及水质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拟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法除藻。
1 小试以滏阳河水为试验小样,其藻类含量为(1.16~340)×104个/L (优势藻类是硅藻和绿藻)、pH 值为7.2~8.5、浊度为20~49NTU 。
1.1 方法在1000mL 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2%聚合铝、氯以及高锰酸钾,模拟实际工艺条件(混合、反应、沉淀等),以300r /min 快速搅拌1min 后以150r /min 中速搅拌3min ,再以50r /min 慢速搅拌10min 、静置15min 后在水面下1cm 处抽取上清液并测定其浊度、余氯、pH 值、总锰及藻类含量。
1.2 结果及分析① 除藻效果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抑制细菌生长,其不同投加量下的除藻及除浊效果见图1。
从图1中可见,在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情况下,除藻率随着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出水浊度也随之降低,但试验中可观察到随着投加量的增加,出水色度逐渐增加。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将高锰酸钾的投加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1mg /L 以下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