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西方思潮(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505.00 KB
- 文档页数:24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导论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的根源(一)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
(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
(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涉及广泛范围、包括众多流派:1、范围广泛。
2、流派众多:(1)唯意志主义:以“重估一切价值,打倒偶像”为出发点,以高扬意志,贬抑理性为内容。
(叔本华、尼采为代表人物)(2)存在主义:以“存在先于本质”、“人是绝对自由的”为主要内容。
(海德格尔、萨特)(3)科学哲学流派:以科学本身作为哲学的反思对象,以“证伪理论”、“范式理论”、“科学研究纲领”为主要内容。
(波普、库恩、拉卡托斯)(4)精神分析学说:以具体个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以“利比多”、“无意识”和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本我、超我)为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5)西方马克思主义:以早年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力图用黑格尔改造马克思。
(6)西方人权理论:以人权思想在西方的历史演变和当代的最新发展为研究对象。
(7)凯恩斯主义:以强调政府调节经济,超前消费和膨胀性金融政策为内容。
(8)新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强调经济私有化、鼓吹自由市场经济。
(9)未来主义:以当代新技术革命为背景,探讨全球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阶段,预测人类未来为内容。
(10)新功利主义: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利益,如何追求幸福和快乐。
(11)后现代主义:以崇尚多元,相对主义,不确定性为方法,强调否定、摧毁、解构一切。
(12)文艺心理学说:以心理分析方式从事文艺创作,文艺批判和研究的思潮。
(四)当代西方思潮的根源它根源于西方社会的经济生活,是西方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尖锐矛盾的反映。
比如等以反理性为特征的种种社会思潮,是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社会背景相适应的。
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要思想流派。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自由主义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将个人自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倡导个性解放,新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使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传统自由主义将生命、自由和财产视为公民的自然权利,新自由主义强调公民权利范围的不断扩大、权利内容的不断丰富;传统自由主义主张法治与分权、推行代议制民主,新自由主义更强调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建立民主程序与民主秩序;传统自由主义认为契约为基础的国家应当是消极无为的,新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积极作用、建设美好的福利国家。
(传统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始于洛克、经济自由主义始于亚当斯密斯、社会自由主义始于密尔。
新自由主义的有名代表人物是罗尔斯和他的正义论。
)2、自由主义的特征(1)个人主义,它宣告对任何社会集体的的否定,将个人独立的精神置于首位。
(2)平等主义,认为人们在精神上都有同等地位,否认人与人之间在法律地位或政治地位的不同(3)普遍主义,依据特殊历史群体和文化形式的重要性,承认群体的道德体系(4)社会向善主义,认为所有的社会群体和政治安排都是趋向进步的。
3、保守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1).新自由主义带有较多的理性主义特征,保守自由主义则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
(2)新自由主义一般强调肯定性自由(积极自由),保守自由主义强调的则是否定性自由(消极自由)。
<3.>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加强政府干预,保守自由主义则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
<4.>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保守自由主义则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
4、政府干预与福利国家格林根据积极自由观念,论证了加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霍布豪斯用国家“经济主权”概念,为国家干预提供论证。
霍布豪斯还从发展福利事业的需要论证国家干预的必要性。
现当代西方思潮西方思潮是指在西方世界中出现和影响深远的一系列思想、学说和文化运动。
这些思潮不仅在欧洲大陆的哲学、政治和文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在世界各地的社会和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现当代西方思潮的一些主要内容。
文艺复兴思潮文艺复兴思潮于15世纪至17世纪在欧洲兴起,对欧洲文化和知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文艺复兴强调人的尊严和个体的自由,鼓励人们追求知识、艺术和科学。
这一思潮带来了人文主义运动,推动了欧洲的艺术、文学和科学的繁荣。
启蒙思潮启蒙思潮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在欧洲兴起,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
启蒙思潮主张推翻迷信和专制,提倡科学、理性和人权。
启蒙思潮的代表人物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和洛克。
这一思潮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西方社会和政治思想带来了重大变革。
浪漫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强调个体的情感和想象力。
浪漫主义追求自然、热情和独特性,反对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的机械性。
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歌德、雪莱和拜伦。
浪漫主义影响了诗歌、绘画、音乐和哲学等艺术形式。
实用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强调实际经验和实际效果。
实用主义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工具,重视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詹姆斯和杜威。
实用主义对教育、社会政策和科学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存在主义思潮存在主义思潮于20世纪上半叶在欧洲兴起,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关注人的存在和人对于生活的意义的思考,反对制度化和规范化。
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索特、加缪和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影响了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
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于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世界兴起,抨击现代理性、线性思维和权力结构。
后现代主义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否定固有真理和客观现实。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福柯、达尔库和巴特。
后现代主义影响了哲学、文学、社会学和建筑等领域。
在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潮主要为三个方面
1,传统思潮如保守主意和自由主义以及教派主义民族主义等
2,新派思潮如女权主义和绿色和平主义、以及后行为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3,学科交汇如新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等
影响:
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观念形太大致归结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备共同政治倾向和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
以此基础上我们能够得到:思潮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即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或者是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
从政治概念研究的角度上来说,它与政治学说有很大的不同,政治学说历史影响长远,相对稳定持久,可能一时不为更广泛的民众所了解。
而政治思
潮是一种社会曾面的动态思想倾向,它蕴涵着某种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的意义。
判断某一政治思潮的特点,地位和重要性,不是取决于它在某一历史时期是否重复出现,存在多长时间,而是在于它是否能成为标志政治观发展的潮流,凡是能够成为某个时期具有主导性的政治思潮,总是具备广泛的群众倾向,影响其对应的政治活动,甚至能影响到政治学说的发展。
也可以说,政治思潮是政治学说的发源地,作为某部分人的思想倾向,它不是孤立的,而且是必然有着与社会接轨的现实存在其中。
而政治学说的背景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政治思潮的发展。
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当代西方设计思潮涵盖了多个流派和理念,其中一些主要的设计思潮包括以下几个:
1. 后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独特性、多样性和非线性的设计表达。
它突破了传统设计的规范和限制,注重创新和个性化,强调情感、体验和故事性的表达方式。
2. 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关注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旨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的材料选择,以及社会责任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促进。
3. 用户体验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注重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的需求、期望和情感体验。
它强调用户参与和互动,通过用户研究、原型设计和用户测试等方法来优化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
4. 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在当代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
它涵盖了标志设计、海报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强调视觉元素和视觉语言的运用,以有效传达信息和引起观众的共鸣。
5. 数字化设计: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设计在当代设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包括网页设计、移动应用设计、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领域,注重交互性、用户界面设计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创新。
这些当代西方设计思潮在实践中常常相互交叉和融合,设计师们通过创新和探索不断推动设计领域的发展。
同时,设计也逐渐融入到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领域中,与科技、可持续发展、社会问题等紧密相连,为解决现实问题和创造美好未来做出贡献。
1/ 1。
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当代西方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在学术界和哲学思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当代西方思潮,并分析其具体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最重要的思潮之一。
它对现代主义的一系列观点进行了批判,并强调不确定性、多样性和相对主义的概念。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体现在多个领域,特别是艺术、文化和文学方面。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带来了美学的革新,鼓励艺术家们突破传统的表达方式,以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
二、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思潮的反思和批判。
后结构主义认为真理是相对的、语言是不稳定的,并关注个体的身份和权力关系。
后结构主义对社会科学和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科学领域,后结构主义推动了研究范式的变革,强调了权力关系和认同形成的重要性。
在文学研究方面,后结构主义倡导了对文本的解构和重新解读,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
三、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为了争取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而产生的一种思潮。
在当代西方社会,女性主义对性别意识的唤醒和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渗透到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女性主义运动促使社会开始重视女性的独立性和声音,并推动了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
女性主义还拓展了艺术和文学的视野,呼吁关注女性的体验和价值。
四、环境主义环境主义思潮的兴起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担忧密切相关。
环境主义倡导保护自然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当代西方社会的环境主义运动推动了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并激发了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此外,环境主义思潮还影响了文化和艺术领域,启发了艺术家们创作与环境问题相关的作品,呼吁人们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生态问题。
综上所述,当代西方思潮对全球范围内的学术、文化、社会和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环境主义等思潮的兴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也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现代西方美学思潮简介》讲义一、19世纪西方美学19世纪的西方美学呈现多层面、多向度发展的趋势,流派繁多,观点纷纭。
(一)传统美学的延续1、理念说——黑格尔(1770-1831)《美学》、《精神现象学》、《历史哲学》。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的生命在于显现”。
“理念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
艺术发展经过三阶段: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
“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
2、现实主义美学——车尔尼雪夫斯基和别林斯基别林斯基(1811-1848):《文学的幻想》《智慧的痛苦》《艺术的概念》《论普希金》《给果戈理的信》。
“艺术是宇宙的伟大理念在它的无数多样的现象中的表现”,“活得最长久的艺术作品都是能把那个时代中最真实、最实在、最足以显出特征的东西,用最完满最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理想的诗“按照自己的理想来改造生活”,“理想的诗须与情感协调”,现实的诗“按照生活的全部真实性和赤裸的面貌来再现现实”;“诗人要在今天达到成功,单凭才能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时代精神中的发展”;“熟识的陌生人”,“每个人物都要用他所属阶层的语言来说话”;现实美在内容而不在形式,“在诗里生活比在现实本身里还显得更是生活”,“(小说中)这些事实既然提升到理想,即洗净了一切偶然的和个别的东西,就比现实本身还更真实”,现实高于艺术,艺术高于现实。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俄国文学果戈里时期概况》、《列·尼·托尔斯泰伯爵的〈童年〉、〈少年〉和战争小说》等。
“美就是生活”。
“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二)现代美学的前奏1、社会学派——丹纳(1828-1893),认为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种族、环境和时代。
“美学本身便是一种实用植物学”,伟大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艺术家家族的杰出代表,而在艺术家家族背后还有更广大的群众“在艺术家四周齐声合唱”;“每个人在趣味方面的缺陷,由别人不同的趣味加以补足,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意见更接近事实”,最终形成艺术欣赏的客观标准。
当代西方伦理思潮当代西方伦理思潮概述伦理学是一门研究道德和价值的哲学学科,它探索了关于道德行为的本质、意义和正当性的原则。
西方伦理思潮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的约翰·罗尔斯都留下了重要的思想遗产。
在当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伦理观念的多样化,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伦理思潮。
实用主义伦理学实用主义伦理学强调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强调道德判断应该基于实际情况、目的和后果。
实用主义认为,道德准则应当符合社会总体利益,而不是基于个人观点或固定的正当性标准。
实用主义伦理学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伦理思潮之一,其通过“公正的利益平衡”和“集体决定”等方式,解释了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德国理念伦理学德国理念伦理学主张通过阐明自由、人性、道德规范和合理性等观念,建立一种独立的理念伦理学,旨在为每个人提供有意义的人生。
这一思想流派强调道德和人的自由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道德行为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联系。
徳意志哲学家康德对德国理念伦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实体伦理学实体伦理学是一种强调普遍基本权利和人的价值的伦理思潮。
该思潮认为,人类有共同的人性和普遍的基本权利,包括自由、尊严、平等、正义和关爱。
实体伦理学主张人类应该以自身的天性为基础,以尊重人类所具有的基本权利为准则,在实践中推动道德与自由的发展。
女性主义伦理学女性主义伦理学强调女性独有的视角和体验,探讨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根源及其影响。
该思想流派认为,伦理判断必须基于劳动、关怀和女性社会经验,以便更好地理解女性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并推进普遍、平等的人权。
结语西方伦理思潮是一门丰富多彩、包容开放的思想体系,几乎贯穿了从希腊文化到现代社会的所有历史发展。
上述伦理思想不仅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为思考伦理问题提供更全面、系统的视角。
通过探究伦理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历程,推动人类文明的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1.符号学理论:德国哲学家本塞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
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最著名的结构主义提倡者是法国人类学家莱维·施特劳斯。
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
福柯提出“无意识结构”概念,认为知识从本质上讲都只有“无意识结构”。
当今艺术学研究正试图运用福柯的理论将设计置入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中去讨论。
罗兰·巴特的著作《神话》,对设计师有着巨大的影响,其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将设计从单纯的实践行为中抽脱出来,去拥抱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与观念天地。
3.解构主义:从符号学引申出来的。
来源于自然科学界。
按照通俗的解释,是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
混沌理论不是要把简单的事物弄得更复杂,而恰恰是为寻求复杂现象的简单根源,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20 世纪80 年代,将混沌理论运用到设计领域成了一种时尚、一种态度,用来反对将设计看作是单一和有次序的观点,主张设计家应当努力探求混沌的文化潮流。
事实上,与任何试图给事物以秩序和结构的方式相比,混沌理的思维方式能给人们提供更为丰富的观念。
而创造性的混沌理论在设计作品中的反映已经具有国际性意义。
但是,对于设计史研究者而言,创造性的混沌不是一场设计运动,而是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多元主义理论的一个方面。
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等,起自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反消费运动。
它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绿色产品设计包括:绿色材料选择设计,绿色制造过程设计,产品可回收设计,绿色包装设计,绿色物流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