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剖面图绘制方法

剖面图绘制方法

剖面图绘制方法
剖面图绘制方法

剖面图绘制方法

剖面图

1.剖面图基本概念与画法

在画建筑形体的投影时,形体上不可见的轮廓线在投影图上需用虚线画出。这样,对于内形复杂的建筑物,例如一幢房屋,内部有各种房间、走廊、楼梯、门窗、基础等,如果都用虚线来表示这些看不见的部分,必然形成图面虚实线交错,混淆不清,既不变于标注尺寸,也容易产生差错。一些构配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是假想将形体剖开,让它的内部构造显露出来,使形体看不见的部分变成了看得见的部分,然后用实线画出这些内部构造的投影图。

图1是钢筋混凝土双柱杯型基础的投影图。

这个基础有安装柱子用的杯口,在V 、W 投影上

都出现了虚线,使图面不清晰。假想用一个通过

基础前后对称平面的剖切平面P 将基础剖开,然

后将剖切平面P 连同它前面的半个基础移走,将

留下来的半个基础,投影到与剖切平面P 平行的V 投影面上(图2),所得的投影图,称为剖面图(图2)。现比较图1的V 投影和图2的剖面图,就可看到在剖面图中,基础内部的形状、大小和构造,例如杯口的深度和杯底的长度都表示的一清二楚。 必须注意,由于剖切是假想的,所

以只在画剖面图时,才假想将形体切去

一部分。在画另一个投影时,则应按完

整的形体画出。 从上述各图可以看出,形体剖开

之后,都有一个截口,即截交线围

成的平面图形,称为断面。在剖面

图中,规定要在断面上画出建筑材

料图例,以区分断面(剖到的)和

非断面(看到的)部分。各种建筑

材料图例必须遵照“国标”规定的

画法。图2的断面上,所画的是钢筋混凝土图例。由于画出材料图例,所以在剖面图中还可以知道建筑物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在不指明材料时,可以用等间距、同方向的450细斜线来表示断面。

作剖面图时,一般都使剖切平面平行于基本投影面,从而使断面的投影反映实形。同时,要使剖切平面尽量通过形体上的孔、洞、槽等隐蔽形体的中心线,将形体内部尽量表示清楚。剖切平面平行于V 面时,

作出的剖面图称为正立剖面

图,可以用来代替原来带虚线的正立面图;剖切平面平行于W面时,所作的剖面图称为侧立剖面图,也可以用来代替侧立面图。

2.剖面图的几种处理方式

画剖面图时,针对建筑形体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有如下几种处理方式:

(1)全剖面。不对称的建筑形体,或虽然对称但外形比较简单,或在另一个投影中巳将它的外形表达清楚时,可假想用一个剖切平面将形体全部剖开,然后画出形体的剖面图。这种剖面图称为全剖面。如图3所示的房屋,为了表示它的内部布置,假想用一水平的剖切平面,通过门、窗洞将整幢房屋剖开(图3a),然后画出其整体的剖面图。这种水平剖切的剖面图,在房屋建筑图中,称为平面图(图3)。

(2)阶梯剖面。一个剖切平面,若不能将形体上需要表达的内部构造一齐剖开时,可将剖切平面转折成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将形体沿着需要表达的地方剖开,然后画出剖面图。如图3所示的房屋,如果只用一个平行于W面的剖切平面,就不能同时剖开前墙的窗和后墙的窗,这时可将剖切平面转折一次(图3c),即使一个平面剖开前墙的窗,另一个与其平行的平面剖开后墙的窗,这样就满足了要求。所得的剖面图,称为阶梯剖面,如图3b的1-1剖面图,阶梯形剖切平面的转折处,在剖面图上规定不画

出分界线。

(3)局部剖面。当建筑形体的外形比

较复杂,完全剖开后就无法表示清楚

它的外形时,可以保留原投影图的大

部分,而只将局部地方画成剖面图。

如图4所示,在不影响外形表达的

情况下,将杯形基础水平投影的一个

角落画成剖面图,表示基础内部钢筋

的配置情况。这种剖面图,称为局部剖面。按“国标”规定,投影图与局部剖面之间,要用徒手画的波浪线分界。

图4所示基础的正面投影,已被剖面

图所代替。图上已画出了钢筋的配置情况,

在断面上便不再画钢筋混凝土的图例符号。

图5表示应用分层局部剖面,来反映楼面各层所用的材料和构造的做法。这种剖面多用于表达楼面、地面和屋面的构造。

(4)半剖面。当建筑形体是左右对称或前后对称,而外形又比较复杂时,可以画出由半个外形正投影图和半个剖面图拼成的图形,以同时表示形体的外形和内部构造。这种剖面称为半

剖面。例如图5所示的

正锥壳基础,可画出半

个正面投影和半个侧面

投影以表示基础的外形

和相贯线,另外各配上

半个相应的剖面图表示

基础的内部构造。在半

剖面图中,剖面图和投

影图之间,规定用形体

的对称中心线(细点划线)为分界线。当对称中心线是铅直时,半剖面画在投影图的右半边;当对称中心线是水平时,半剖面可以画在投影图的下半边。

(5)旋转剖面。图6所示的过滤池形体的V投影,是用两个相交的铅垂剖切平面,沿1—1位置将池壁上不同形状的孔洞剖开,然后使其中半个剖面图形,绕两剖切平面的交线,旋转到另半个剖面图形的平面

(一般平行于基本投影面)上,然

后一齐向所平行的基本投影面

投影,所得的投影称为旋转剖

面。对称形体的旋转剖面,实际

上是一个由两个不同位置的半

剖面并成的全剖面。

3.剖面图的标注

为了读图方便,需要用剖面的剖切符号把所画的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和剖视方向,在投影图上表示出来,同时,还要给每一个剖面图加上编号,以免产生混乱。对剖面图的标注方法有如下规定:

(1)剖切位置线表示剖切平面的剖切位置。剖切位置线实质上就是剖切平面的积聚投影。不

过规定它只用两小段粗实线(长度为6~10mm)表示,并且不宜与图面上的图线相接触(图3.1.36)。

(2)剖切后的剖视方向用垂直于剖切位置线的短粗线

(长度为4~6 mm)来表示,如画在剖切位置线的左

边表示向左边投影(图7)。

(3)剖切符号的编号,宜采用阿拉伯数字,按顺

序由左至右,由下至上连续编排,并注写在剖视方向线的端部。如剖切位置线需转折时,在转折处如与其它图线发生混淆,应在转角的外侧加注与该符号相同的编号,如图7中的“3-3”所示。

(4)剖面图如与被剖切图样不在一张图纸内,可在剖切位置线的另一侧注明其所在图纸的图纸号,如图7中的3-3剖切位置线下侧注写“建施-5”,即表示3-3剖面图画在“建施”第5号图纸上。

(5)对习惯使用的剖面符号(如画房屋平面图时,通过门、窗洞的剖切位置),以及通

过构件对称平面的剖切符号,可以不在图上作任何标注。

(6)在剖面图的下方或一侧,写上与该图相对应的剖切符号的编号,作为该图的图名,如“1-1”、“2-2”、...,并应在图名下方画上一条等长的粗实线(图7)。

煤矿剖面图作图步骤

剖面图作图步骤: 1:提取数据库数据打开地质数据库→勘探线数据管理,整理好需要作勘探线,并标记好首钻孔、左右极坐标的距离和剖面网格线的最大最小值。返回提取数据。(注意:首钻孔一般为Y坐标最小的钻孔,用户可以指向该钻孔右击鼠标查看坐标) →钻孔数据管理→钻探资料返回主界面提取数据,返回提取数据。→煤层资料数据,返回提取数据。→断层数据管理,返回提取数据。→剖面数据提取,提取需要作的勘探线的数据。 2:剖面配置打开剖面图系统(c:\smt\smt.exe)→剖面绘制→剖面配置,选择需要绘制的地层名称并指定是否绘制厚度。(注意:地层名称必须指定终孔。) 3:绘制剖面网格剖面绘制→地质剖面→剖面网格绘制出剖面网格线。 4:绘制剖面钻孔剖面绘制→地质剖面→剖面钻孔绘制出剖面钻孔。 (注意:如果该条勘探线上输入有断层则断层资料也和钻孔一起绘制出,如没有则检查地质数据库中的断层资料。) 5:交互绘制地层剖面绘制→地质剖面→交互绘制。注意:第四系系统自动绘制出。用户第一次绘制应选择待绘制地层数据控制点多的地层名称(括号里的数为控制点数),并且选择无参考地层。绘制完第一层地层后先修改好该地层,绘制第二层则可以参考该层绘制。如果待绘制地层完全没有控制点,可以参考一个已经绘制出的地层,输入该层与参考层的层间距和该层的厚度来进行绘制。 6:显示地层通过第5步绘制出的地层都没有显示地层厚度(因为显示地层厚度速度较慢),可以用下面命令来显示或去掉地层厚度。 剖面绘制→显示地层→显示地层厚度(去掉地层厚度)。 注意:要显示某一地层厚度必须是在绘制地层之前即第2步剖面配置里配置好绘制厚度。 7:编辑地层对于地层线的编辑只能用剖面绘制→编辑地层命令来进行编辑,其功能和编辑线划命令基本相同。 8:连接地层对于两条相临很近的同一地层,只能用剖面绘制→连接地层命令连接。不能用编辑线划命令进行连接。 9:处理煤层采空区用剖面绘制→地层巷道命令可以处理某一段煤层完全采空或部分采空。 注意:在处理部分采空区时一定对该段每煤层上的每一个节点都需要处理,可以用鼠标右键和键盘P键在该段地层线上每一个点上进

高中地理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高中地理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一.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它的绘制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绘制地形剖面图的主要步骤有以下几点。 1. 定线: 确定需要了解的剖面方向,并画出剖面基线,如下图所示的AB线。 2. 找点: 找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剖面线与河流的交点、剖面线与山顶或山谷的交点,这些点均为控制剖面图上相应地点高程的控制点,如图所示1~15个点。 3. 取尺: 根据要求,选取确定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如图所示的垂直比例尺就为水平比例尺的20倍。 4. 画矩形并作平行线与垂直虚线: 平行线是在所要画的剖面图上按垂直高程(如图所示0米、250米、750米……)引出来的,垂直虚线是从剖面图AB与等高线的每个交点上开始,向矩形底边(如图所示的MN)引出的垂线。 5. 定位: 依据原图中控制点的高程,确定剖面图中点位,如图所示中的。 6. 点点相连: 用平滑曲线从点1’一直连到点15’,即得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7. 注意点: 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二.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修建大堤、建设铁路和公路等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 例题:读下图(单位:米),完成 (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__________米。 (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三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 (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用符号“//”标注出。 解析:第(1)题,图中有两个大的山头,一个山脊和一个低矮的山岗,以200米等高线为基线,数一数它们到山头或山脊各相隔几条等高线,相差最多的地势最高。左上方H点(见图)与200米等高线相隔8条等高线(400米),其海拔要在600米以上,但要低于650米。第(2)题,绘制地形剖面图根据上文所述步骤。 第(3)题,根据地形坡度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方案,地势陡峭处宜植树造林,坡度较大处宜种植经济林木,平缓处宜发展种植业。从地形剖面图可看出M和N两点处是坡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分界点。 第(4)题,具体考查了水库坝址的选择,其区位选择应符合:工程量尽可能小,蓄水量尽可能大。 答案:(1)H位置见第(4)题图,600~649 (2) (3)M、N点的海拔分别为350米和250米(参见上图),就剖面线所在的山坡看,高于M 的坡度较陡,应该实行封山育林。在MN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树种植。低于N的山前地带,地势较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业。

地质剖面图的画法

地质剖面图的画法(转载) 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由于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而地图是一个平面,当把球面展成平面时,必然发生破裂和褶皱,这样就不能表示各种地面景物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为了解决球面和平面之间的矛盾,采用了地图投影的方法。因为有了在平面上投影的经纬网,就能根据地理坐标把球面上的景物,转绘在平面上构成地图。在地图投影的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会使经纬网发生变形。地图投影按其变形性质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按其投影的构成方法可分为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等。按投影面的位置可分为正轴投影、横轴投影和斜轴投影等。 地形图上的等高线虽然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和坡度,但对缺乏读图经验的人来说,却不容易建立起地面起伏的立体感。为更好地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可以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我们选择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形图,等高线的间隔为50米,要求绘制MN线的地形剖面图,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作一条与MN线段等长的水平线; 2.用分规在MN线段上量取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移到水平线上,得到点1、2、3、4、5……,点1代表450米的等高线,点2代表500米的等高线……,而两点之间的距离,则表示两条等高线在地面上的水平距离。 3.根据需要,定出合适的垂直比例尺,以决定剖面的高度。地形图的水平比例尺是1∶100000,也就是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水平距离1000米,如果要求这个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相等,那末,由于点1所代表的等高线高程为450米,所以可取 4.5毫米表示它的垂直高度。同理,500米的点2取5毫米,550米的点3取 5.5毫米……,这样,就可以在图1-95C上绘出表示各点高度的垂直线; 4.在各点垂直线的顶点用曲线加以连接,就成为MN线的地形剖面(见图1-95D); 5.这个剖面的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是相等的。 在地形平缓的情况下,采用与水平比例尺同等的垂直比例尺不便于表现它的微小起伏,因此,常将垂直比例尺适当扩大,图1-95E就是将垂直比例尺扩大成二倍后所绘成的MN线段的地形剖面图。当改变比例尺的时候,一定要注明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各为多大。

AutoCAD地质剖面图绘制流程

表4-2-1为钻探成果表(部分)。 表4-2-1××矿区钻探成果表(部分) 现在欲绘制Ⅰ-Ⅰ′地质剖面图,操作步骤如下: (一)确定剖面线和准线位置 在图4-2-21所示的地形地质图上有钻孔的实际位置,把大体上垂直于煤层走向布置的各勘探线上的钻孔用直线连接起来,即为沿煤层倾向的剖面线,如图中Ⅰ-Ⅰ′、Ⅱ-Ⅱ′、Ⅲ-Ⅲ′、Ⅳ-Ⅳ′;把大体上平行于煤层走向的各钻孔连接起来,即为沿煤层走向的剖面线。 (二)旋转图幅 为了方便投绘点,把地形地质图整个图幅旋转,使图中Ⅰ-Ⅰ′剖面线呈水平状态。

一)绘制水平基准线 启动“正交”及“对象捕捉”之“端点”捕捉功能。 命令: Pline↙ 指定起点: 在地形地质图中捕捉Ⅰ-Ⅰ′剖面线之Ⅰ端点 当前线宽为0.0000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向右方适当距离点击左键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得一条水平基准线) 二)旋转 使图中Ⅰ-Ⅰ′剖面线呈水平状态。 命令: Rotate↙ UCS 当前的正角方向: ANGDIR-逆时针ANGBASE-0 选择对象: 窗选整个地形地质图图幅(不要选中上述所绘水平基线) 指定对角点: 找到 150 个 选择对象: ↙ 指定基点: 鼠标拾取地形地质图中Ⅰ-Ⅰ′剖面线之Ⅰ端点 指定旋转角度或[参照(R)]: R↙ 指定参照角<0>:再次鼠标拾取地形地质图中Ⅰ-Ⅰ′剖面线之Ⅰ端点 指定第二点: 鼠标拾取地形地质图中Ⅰ-Ⅰ′剖面线之Ⅰ′端点 指定新角度: 鼠标拾取水平基准线右端点 则整个图幅发生旋转,剖面线Ⅰ-Ⅰ′呈水平状态(如图4-2-22a所示)。 (三)制作高程网 命令: Copy↙ 选择对象: 鼠标拾取旋转后地形地质图中的Ⅰ-Ⅰ′剖面线 选择对象: ↙ 指定基点或位移,或者[重复(M)]: 拾取Ⅰ-Ⅰ′剖面线端点 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用第一点作位移>: 向下适当位置点击左键 则得到高程网基准线,这样保证了基准线与地形地质图中的剖面线长度相等,互相平行。然后按照前述高程网绘制方法绘制高程网(要考虑最高、最低高程和比例尺)。 (四)绘制地形剖面 启动“正交”及“对象捕捉”之“交点”捕捉功能,使用“Pline”命令,分别从地形地质图中剖面线Ⅰ-Ⅰ′与各地形等高线(115、110、105、100)之交点向下画线(如图4-2-22中的实线)至100m高程线。然后利用100m高程线作为基准线,分别在所画线上找到115m、110m、105m、100m各高程点并标记,如图4-2-22中的“×”标记。 接下来用Pline线联接各点,形成地形剖面线。 命令: Pline↙ 指定起点:拾取第一个投绘点 当前线宽为0.0000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W↙ 指定端点宽度 <0.0000>: 0.3↙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拾取第二个点)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拾取第三个点)

利用Surfer绘制平面剖面图的方法

利用Surfer绘制平面剖面图 Surfer 软件美国Golden Software 公司编制的一款以画三维图的软件。Surfer主要绘制等高线图(Contour Map),此外它还可以绘制基面图(Base Map),张贴图(Post Map),影像图(Image Map),渐变地形图(Shade Relief Map),矢量图(Vector Map),线框图(Wireframe Map),表面图(Surface Map),等形式的图形。但对于平面剖面图却不能直接绘制,但我们可以利用三维图换一个角度观察,即可看成平面剖面图,方法如下: 以Surfer8.0为例,点菜单上“Grid/Data(网格/数据)”,打开三维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网格化,完毕后点“Map/Wrieframe(地图/线框图)”,打开刚才网格化的文件,得到三维的线框图。双击图形,在弹出的属性设置对话框上选择“General(常规)”属性页,将“Plot Lines of Constant”仅保留Y前面的勾;“Border(边界)”下拉列表选择“All Sides(所有边)”,将“Elevation (高程)”编辑框中的数值改为你的基准值。再选择“View(查看)”属性页,将“Rotation(旋转)”调为0;将“Tilt(倾斜)”调成30度,这里30度相对合适,也可以是别的角度;将“Projection(投影)”设为“Orthographic (正交)”。再选择“Scale(比例)”属性页,去掉“Proportional XY Scale(XY 同比例)”前面的勾,然后适当增加“Y Scale(Y比例)”的“Length(长度)”值,并点“Apply(应用)”按钮查看效果,合适即可。到此一幅平面剖面图就基本成形了,现在再修饰一下:双击Y轴(左轴),在属性对话框中选择“Grid Lines(网格线)”,将“Major Grid Lines(主网格线)”选择上,即给平剖图加上零值分隔线。点“Apply(应用)”后,可能分隔横线过多,不要紧,选择“Scaling(比例)”属性页,增大“Major(主间距)”的值,应用查看效果,直到合适为止。现在再在左侧树状目录中去掉Z轴前的勾。平剖图到此就画完了。 绘制剖面平面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数据网格化时,为了使形成的剖面平面图坐标轴与通常习惯一致,最好将数据文件中的测点号作为X坐标,测线号作为Y坐标,X、Y方向间距分别等于测点距和测线距。在进行网格立体图旋转时,为了便于比例尺变换,倾斜角最好设为30度。由于剖面平面图是倾斜立体图转换而来,为了纠正倾斜影响,在倾斜角等于30度时,X轴比例尺的数值应该等于Y轴比例尺的两倍才能使实际打印出的剖面平面图X、Y方向比例一致。

平面图形绘制方法

第5章绘制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是由若干线段(直线或圆弧)封闭连接组合而成。各组成线段之间可能彼此相交、相切或等距。要用AutoCAD正确、快速地绘制一个平面图形,特别是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必须首先对平面图形作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然后按适当的方法、步骤画出。与手工绘制平面图形相比,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形需要较高的作图技巧,要用到一些特殊的命令和一些特别的作图方法。本章首先以图5-1所示的挂轮架为例,讲述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的方法,以及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然后再通过“典型题目实训指导”一节,分析并绘制两个平面图形,帮助读者掌握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图5-1 挂轮架平面图形 5.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按照尺寸在平面图形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将平面图形的尺寸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两类。而要想确定平面图形中各组成线段的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则必须引入机械制图中被称为尺寸基准的概念。 1. 定形尺寸 确定平面图形中各几何元素形状大小的尺寸称为定形尺寸。如图5-2(a)所示。

2. 定位尺寸 用于确定圆心、线段等几何元素在平面图形中所处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如图5-2(b)所示。 3. 尺寸基准 确定平面图形中尺寸位置的点、线等几何元素称为尺寸基准,尺寸基准简称为基准。一般以平面图形中的对称中心线、圆心、轮廓直线等作为尺寸基准,定位尺寸应以尺寸基准作为标注尺寸的起点。一个平面图形应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尺寸基准,对于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在同一方向上往往有几个基准,其中一个为主要基准,其余为辅助基准。如图5-1中Φ112的圆心和垂直中心线就是108和30°等尺寸的基准。 (a) 定形尺寸 (b) 定位尺寸 图5-2 挂轮架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5.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平面图形中的线段通常指直线、圆弧和圆。平面图形线段分析的实质是通过分析线段的尺寸情况来区分不同类型的线段,并由此确定各线段的作图顺序。通常可按所标注的定位尺寸数量,将平面图形中的线段分为三类,即已知线段、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 1.已知线段 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均齐全,可以直接画出的线段称为已知线段。如图5-3(a)所示。 2.中间线段 只有定形尺寸,定位尺寸不全,但只要一端的相邻线段先画出后,就可由已知的尺寸和几何条件画出的线段称为中间线段。如图5-3(b)所示。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现在的位置:第四章>>第六节第20页 2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一般是依据矿区地形地质图和剖面上已有工程揭露资料编制;开发勘探阶段则多依据已有若干中段地质平面图、相邻勘探线剖面图等切制、转切或通过适当的内插、外推计算作图方法 编制。 编制具体步骤:(图4-6-19.a-d) (1) 绘制坐标网线: 1)在平面图上投剖面的起止点A和B并连接成直线。该直线或其延长线与x座标和y座标交角(锐角)分别为α和β。 2)绘剖面座标线。一般选取z(高程)以及x或y座标中的一种。 x或y座标选取原则为:若α≥β,则选取x座标;反之则选取y座标。 x或y座标相邻座标线的距离(如上左图的300与400)并非是100m,而是100/sin α m。 3)根据A和B点的座标值,将其投在剖面图上。 (2)地表资料绘制: 包括: 1.地形线 2.地表地质界线 3.地表探矿工程 除了在剖面图上绘出上述内容,还应在剖面图下方的平面图上绘出。

(3)推测绘制地下资料并连接矿体 据矿床地质图和其他有关资料并根据相邻及其他探矿资料及地质规律的变化趋势推测深部地质特征及界线。 (4) 单项设计工程设计 按所选定的勘探工程种类和间距,将各单项设计工程标绘在地质剖面图上(详见于后的单项工程设计),并标明编号。 然后完善剖面线平面位置图,补充取样结果表及图例、责任表等规定内容。最后绘整理成图。 3设计中段地质平面图的切制 在矿床地质勘探或开发勘探工作中,根据工程设计需要往往要切制中段设计(或预测)地质 平面图,或称为××m(标高)水平断面图。 所需资料依据:矿床地质图及对矿床地质构造特点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或已有中段(尤其是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等。可利用直接切制或各种转切的方法完成。比例尺一般1∶500~1∶2000,按矿体规模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而定。现将具有一系列 勘探线剖面图切制中段设计地质平面图的方法与步骤介绍如下(见图4-6-20): (1)按设计需要确定切图标高(如100m);

(完整word版)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质剖面图(map of geological cross section)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质剖面上的地质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图件。地质剖面图与地质图相配合,可以获得地质构造的立体概念。垂直岩层走向的地质剖面图称地质横剖面图;平行岩层走向的剖面图,称地质纵剖面图;按水平方向编制的剖面图,称水平地质断面图。按地质剖面所表示的内容,可分为地层剖面图、第四纪地质剖面图、构造剖面图等;按资料来源和精确程度,又分为实测、随手、图切剖面图等。 一、绘制地层剖面示意图 1、地层剖面示意图内容 地层剖面示意图是表示地层在野外暴露的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用于路线地质工作之中。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的剖面上进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层的产状、分层、岩性、化石产出部位、地层厚度以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地层剖面示意图的地形剖面和地层分层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实际测量,这是它与地层实测剖面图的主要区别。 2 、绘图步骤 (1)确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 (2)选定比例尺,使绘出的剖面图不致过长或过短,同时又能满足表示各分层的需要。如实际剖面长,地层分层内容多而复杂时,剖面图要长一些,相反则短一些。一般地,一张图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对于绘图和阅读都是比较方便的。如果实际剖面长度是30m ,其分层厚度是数米以上时,则可用l:200或1:300的比例尺作图。 (3)按选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绘地形轮廓,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况。 (4)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角数值用直线画在地形剖面相应点之下方,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的厚度与目估的实际厚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须找出绘图中的问题所在,加以修正。 (5)用各种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记出化石产出部位、地层产状。 (6)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图上地物的名称。如图1所示:

剖面图绘制方法

剖面图绘制方法 剖面图 1.剖面图基本概念与画法 在画建筑形体的投影时,形体上不可见的轮廓线在投影图上需用虚线画出。这样,对于内形复杂的建筑物,例如一幢房屋,内部有各种房间、走廊、楼梯、门窗、基础等,如果都用虚线来表示这些看不见的部分,必然形成图面虚实线交错,混淆不清,既不变于标注尺寸,也容易产生差错。一些构配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是假想将形体剖开,让它的内部构造显露出来,使形体看不见的部分变成了看得见的部分,然后用实线画出这些内部构造的投影图。 图1是钢筋混凝土双柱杯型基础的投影图。 这个基础有安装柱子用的杯口,在V 、W 投影上 都出现了虚线,使图面不清晰。假想用一个通过 基础前后对称平面的剖切平面P 将基础剖开,然 后将剖切平面P 连同它前面的半个基础移走,将 留下来的半个基础,投影到与剖切平面P 平行的V 投影面上(图2),所得的投影图,称为剖面图(图2)。现比较图1的V 投影和图2的剖面图,就可看到在剖面图中,基础内部的形状、大小和构造,例如杯口的深度和杯底的长度都表示的一清二楚。 必须注意,由于剖切是假想的,所 以只在画剖面图时,才假想将形体切去 一部分。在画另一个投影时,则应按完 整的形体画出。 从上述各图可以看出,形体剖开 之后,都有一个截口,即截交线围 成的平面图形,称为断面。在剖面 图中,规定要在断面上画出建筑材 料图例,以区分断面(剖到的)和 非断面(看到的)部分。各种建筑 材料图例必须遵照“国标”规定的 画法。图2的断面上,所画的是钢筋混凝土图例。由于画出材料图例,所以在剖面图中还可以知道建筑物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在不指明材料时,可以用等间距、同方向的450细斜线来表示断面。 作剖面图时,一般都使剖切平面平行于基本投影面,从而使断面的投影反映实形。同时,要使剖切平面尽量通过形体上的孔、洞、槽等隐蔽形体的中心线,将形体内部尽量表示清楚。剖切平面平行于V 面时, 作出的剖面图称为正立剖面

工程地质剖面图画法

工程地质剖面图画法 我们一般用理正辅助画图 先建立工程,输入工程名称和工程编号.每个工程有一个特有的工程编号,理正默认这个工程的文件存储在以这个工程编号命名的文件夹里面. 然后是数据录入.包括标准地层表、勘探点表、分层深度表、剖面表.把这些一个不拉的输完. 再然后就是出图了,在理正CAD里面.生成剖面的时候,要先设置各个选项,包括比例尺、插入点、块格式、生成的选项等等. 最后是后期修改,比如画溶洞、绘制图框等等. 大致就是这些步骤,如果还有细节问题楼主你再问. 设计钻孔的方法和步骤: (1)在勘查线设计剖面图上,按照已确定的工程间距,眼眶体中心线(厚矿体)或矿体底板线(薄矿体),从地表向深部逐步依次确定设计钻孔穿过矿体的截穿点位置。 (2)确定钻孔的类型,常用直钻与斜钻(或定向钻)两类,主要是根据矿体产状、地表地形地物情况、钻探设备条件和工人技术水平等确定。直钻多用于产状较缓的矿体,斜钻多用于陡倾斜矿体,并尽可能沿矿体厚度方向从上盘钻进截穿矿体,要求钻孔轴线尽可能与矿体表面垂直,钻孔倾角不宜小于65°--70°。 (3)孔位的确定,根据矿体上预计的钻孔截穿点和选定的钻探类型反推到地表,即可确定设计钻孔地表开孔位置。若遇陡崖、河塘或建筑物等,允许适当沿剖面移动位置,但不能超过工程间距的一半。 (4)确定孔深,对于矿体边界清楚者,一般要钻探穿过矿体后3-5m即可停钻,对于边界不清的矿体和矿化带,一般要求穿过矿体或矿化带10-20m停钻。 如果要在剖面图上设计穿脉坑道,应按照一定的中段高度设计,例如在1号剖面图上已有坑道,其标高为+150m,则在3号剖面上设计的坑道标高也应是+150m或与其相差中段高度的整数倍。 将设计剖面图上的勘查工程,如钻孔(ZK)、穿脉平硐(CD)转绘到平面图上并编号。

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先观察下面的图形,总结投影变化规律。 投影规律: 1.平行性不变;但形状、长度、夹角 会改变; 2.平行直线段或同一直线上的两条 线段的比不变 3.在太阳光下,平行于地面 的直线在地面上的投影长不变 表示空间图形的平面图形,叫做 空间图形的直观图 画空间图形的直观图,一般都要 遵守统一的规则, 1.斜二测画法 我们常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图形及水平放置的平面多边形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是一种特殊的平行投影画法. 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O.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轴和y′轴,两轴交于点O′,且使∠x′O′y′=_45°(或135°)_,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_水平面. (2)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_平行

于x′轴或y′轴的线段. (3)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_,_垂直于x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_一半_. 注意点: 1.斜二测画法中的“斜”和“二测”分别指什么? 提示:“斜”是指在已知图形的xOy平面内垂直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均与x′轴成45°或135°;“二测”是指两种度量形式,即在直观图中,平行于x′轴或z′轴的线段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2.圆的斜二测画法,其图形还是圆吗? 提示:不是圆,是一个压扁了的“圆”,即椭圆。 3.立体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由于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比多了一个z轴,因此,用斜二测画法画立体图形的直观图时,图形中平行于x轴、y轴或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y′轴或z′轴的线段.平行于x轴和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例1.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六边形的直观图 解:

平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Grapher平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1.运行Grapher软件后,单击File ->New 选择Plot; 2.从菜单Graph->Line or Symbol选择要进行绘制的平面剖面图文件后,单击确定。 3.将弹出对话框,从选项Worksheet Columns(工作表的列)选择X 轴(横坐标)和Y轴(纵坐标)对应的数据行和列,单击确定。4.则绘制出平面曲线。然后回到第2步,这时出现一个对话框。可以选择将要画的下一条曲线所在的文件。选中后,单击确定。5.又出现一个选择坐标轴对话框。在Y轴(纵坐标)选项中从下拉列表中我们选择Create New Axis(创建新坐标轴),单击确定。6.这时将返回到第3步。绘制完曲线后用鼠标点击Y轴(纵坐标)拖动Y轴(纵坐标),则可以绘制完。如果还有别的数据文件,可以按此方法类推。 下面以WDJS-1(数字直流激电接收机)数据为例来说明平面剖面图的做法。假设要对野外采集来的a1.fda,a2.fda,…数据文件绘制平面剖面图,首先利用BTRC2004对应转换为Surfer格式,即转换为a1.dat,a2.dat…文件。然后我们选择每个文件的同一个参数(本例假设为M1(%))绘制剖面曲线,每个文件绘制一条曲线。 1.从菜单Graph->Line or Symbol选择文件a1 .dat单击确定。出现一个对话框。从对话框中的Worksheet Columns(工作表列)选项中选择Y轴为M1(%)。如下图:

单击确定后出现如下图 2.接下来让我们来绘制别的曲线。从菜单Graph->Line or Symbol 点击之后,出现如下对话框。选择Open new worksheet(打开新的工作列表)后确定。 3.确定后出现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文件名,假设为a2.dat。选种此文件后单击确定出现创建坐标轴。如下选择。 4.接下来和第1步相同。

地质剖面图具体做法

实测地质剖面 探矿者 第一节实测剖面的目的及剖面位置的选择 在某一地段内,沿一定方位实际测量和编制地质剖面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也是对工作区内地层时代、层序、岩性特征、厚度、古生物演化特征、含矿层位和接触关系等进行综合研究的手段。在实测剖面工作中,凡是剖面线所经过的所有地质现象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各种地质数据和资料都要进行测量和收集;所涉及的地质问题都要详细进行研究。包括沿剖面线的地形变化;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特征及厚度;古生物化石层位及所含化石的种属特点;地层的接触关系;系统采集岩石标本及化石标本,采集各种分析样品待室内进行分析研究;有时要有专门人员进行地球物理及放射性测量等项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该区地质发展史的研究,以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的特征,推断地壳运动的时期及特点,通过不同地质剖面的对比,研究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的变化等等。因此许多专门性的研究工作也都要通过实测一定数量的地质剖面来完成。 在地质测量工作中,通过实测剖面系统掌握测区内上述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而准确地划分地层,确定填图单位,明确分层标志,为顺利开展地质测量作好基础工作。在踏勘测区的基础上,选择几条典型的剖面进行实测和研究,是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实测剖面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选择好剖面线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选择剖面线有以下几点要求: 1.剖面线要通过区内所有地层,也就是说,在剖面线最短的情况下,通过的地层越全越好。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于岩层走向。有时一条剖面不能包括所有地层,这时可分几个剖面进行测量,然后综合成一个连续剖面。所测每一时代地层最好要有顶面和底面,选择发育好、厚度最大的地段。以解决地层问题为目的的剖面,最好选择结构比较简单,尽可能不受断层、褶皱及岩体干扰的剖面。如果以解决构造问题为主,所选剖面应反映测区的主要构造特征,剖面线要垂直主要的褶皱轴线和断层走向。 2.剖面线经过地段露头要好,尽可能选择连续山脊或沟谷。避开障碍物,减少平移。为使制图整理方便,剖面线尽量取直,避免拐折太多。 3.根据对剖面研究的精度要求,确定剖面比例尺。如果要求将出露1m宽的岩性单位划分并表示出来,就应选取1︰1000的比例尺绘制;如果要求将出露2m宽的岩性单位划分并表示出来,则应选取1︰2000的比例尺绘制等等。所以,在实测剖面过程中,凡是在图上能表示1mm宽度的岩性单位都要划分出来,而有

如何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完整版

如何绘制信手地质剖面 图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如何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 一、基本要求 进行路线地质观察或者实测地质剖面时,应绘制信手剖面图。它表示横过地层剖面或构造线方向上地层或地质构造在地表以下的情况,既要表示出地层,又要表示出构造,还要表示火成岩和其他地质现象以及地形起伏、地物名称以及其他需要表示的综合性内容。绘好路线地质剖面图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必须掌握。 二、图上内容 应包括图名、剖面方向、比例尺(一般要求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致)、地形的轮廓、地层的层序、位置、代号、产状、岩体符号、岩体出露位置、岩性和代号、断层位置、性质、产状、地物名称,等等,根据工作性质而定。 三、具体步骤 1、估计路线总长度,选择作图的比例尺,使剖面图的长度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当然,如果路线长,地质内容复杂,剖面可以绘得长一些,或者分页绘制。 2、绘地形剖面图,目估水平距离和地形转折点的高差,准确判断山坡坡度、山体大小,初学者易犯的错误是将山坡画陡了。一般山坡不超过30°,更陡的山坡人是难以顺利通过的。 3、在地形剖面的相应点上按实测的层面和断层面产状,画出各地层分界面及断层面的位置、倾向及倾角,在相应的部位画出岩体的位置和形态。相应层用线条联接以反映褶皱的存在和横剖面的特征。 4、标注地层、岩体的岩性花纹、断层的动向、地层和岩体的代号、化石产地、取样位置等。 5、写出图名、比例尺、剖面方向、地物名称、绘制图例符号及其说明,如为习惯用的图例,可以省略。 6、从作图技巧方面来说,应注意以下三个“准确”: ①地形剖面图要画准确; ②标志层和重要地质界线的位置要画准确。如断层位置、矿层、含矿层位置、火成岩体位置等; ③岩层产状要画准确,尤其是倾向不能画反,倾角大小要符合实际情况。此外,线条花纹要细致、均匀、美观,字体要工整,各项注记的布局要合理。 7、其他原则:路线地质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轮廓是目估的,但要基本上反映实际情况,各种地质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也是目测的,应基本正确,各地质体的产状则是实测的,绘图时,应力求准确。 四、图面格式

油藏剖面图绘制方法

油藏剖面图绘制方法 油藏剖面图用途:了解一个油藏在纵向上的变化起伏形态,砂层、油层、隔层分布特征,油水关系,物性特征。 平行砂体走向的叫油藏纵剖面图,垂直砂体走向的叫油藏横剖面图。 做图方法: ① 选择测井曲线 定性反映油藏特征:选择两条测井曲线。左:自然电位曲线,右:四米电阻曲线。精细油藏描述:定量的反映油藏形态时选择四条曲线。左:自然电位曲线、自然咖玛曲线,右:感应曲线、微电极曲线。 ② 确定剖面线 根据作图目的在平面井位图上划出剖面线。南北走向的剖面线顺时针旋转投影在剖面图上,北西~南东走向的剖面线逆时针旋转投影在剖面图上。在剖面图的右上角用箭头向右标出剖面线方向。 ③ 计算比例尺 左右(横向):在平面图上将剖面线附近的井垂直投影到剖面线上,按顺序依次量出井间距离,再按相同的倍数放大到剖面图上,(倍数根据图的长短而定,开发区一般要让两井之间能放下四条曲线,勘探区井距则较宽)。平面图的比例尺除以放大的倍数,就是剖面图的比例尺。 上下(纵向):在测井图上计算出各井油层顶底海拔高度,(补心海拔-油层的垂直深度)以最高最低两个点为界取整数,以测井图上1:200的比例在剖面图上的两边立上海拔高度标尺。 ④ 连接海拔高度标尺上端同一高度的点,以该线为参照,投影每口井校深综合图上的测井曲线,并标出小层分界线。 ⑤ 连接同一层段的顶底界线,画出砂体、油层、干层延伸距离和形态,油水界面;标出射孔位置、试油产量。 ⑥ 在图的上方写上图名、比例尺(需要缩放时用线型,墙上挂时用数字) ;图的下方画上图例,编绘、审核、时间。 面图用途:了解一个油藏在纵向上的变化起伏形态,砂层、油层、隔层分布特征,油水关系,物性特征。 平行砂体走向的叫油藏纵剖面图,垂直砂体走向的叫油藏横剖面图。 做图方法: ① 选择测井曲线 定性反映油藏特征:选择两条测井曲线。左:自然电位曲线,右:四米电阻曲线。精细油藏描述:定量的反映油藏形态时选择四条曲线。左:自然电位曲线、自然咖玛曲线,右:感应曲线、微电极曲线。 ② 确定剖面线 根据作图目的在平面井位图上划出剖面线。南北走向的剖面线顺时针旋转投影在剖面图上,北西~南东走向的剖面线逆时针旋转投影在剖面图上。在剖面图的右上角用箭头向右标出剖面线方向。 ③ 计算比例尺

平、立、剖面图的画图步骤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平、立、剖面图的画图步骤 平面图: 1.先画轴线 ; 2.再画墙线; 3.画出门窗洞口及门的开启线和窗线; 4.画出房屋的细部(如窗台室外平台等); 5.进行尺寸标注:先标外部尺寸,再标内部和细部尺寸,同时进行轴线编号; 6.注出标高,注写门窗编号; 7.底层平面图需要画出指北针,剖切位置符号及其编号; 8.进行线型的加粗和加深; 9.最后写出图名和图中所有的文字。(平、立、剖全图完成时一起进行) 立面图: 1.先画出地平线; 2.根据平面图画出外墙线; 3.根据房屋的高度尺寸画出屋面等高度方向的线条; 4.画出房屋的细部(如门窗洞口、窗线、窗台、室外平台等); 5.进行尺寸标注:只标注外部尺寸,也只需对外墙轴线进行编号; 6.注出标高(高度方向的室外标高); 7.进行线型的加粗和加深; 8.最后写出图名和图中所有的文字。(平、立、剖全图完成时一起进行) 剖面图: 1.先画出地平线; 2.根据平面图画出剖切到的轴线; 3.根据房屋的高度尺寸画出屋面等高度方向的线条和剖切到的墙线; 4.画出房屋的细部(如门窗洞口、窗线、窗台、室外平台等); 5.进行尺寸标注:先标注外部尺寸,再标注内部尺寸和细部尺寸,只对对剖切到的轴线进行编号; 6.注出标高(高度方向的室内外标高); 7.进行线型的加粗和加深; 8.最后写出图名和图中所有的文字。(平、立、剖全图完成时一起进行)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 一、目的 1.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学会编制地质剖面图。 2.掌握不整合(不整合,地层序列中两套地层之间的一种不谐调的地层接触 关系。它意味着不整合面下的地层形成之后和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沉积开始 时所经历的沉积中断,下盘发生褶皱、断裂、变质、上升、遭受剥蚀和下盘 重新下沉或海侵接受沉积等。不整合表明地层记录的重要间断或缺失。地层 剖面中的岩层是现存的地层部分,而不整合则包含缺失的地层部分。)在剖 面图及平面图上的表现特点。 二、实习内容 (一)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 1)地质剖面图的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沿一定的方向、表示一定距离内、地下一定深度内地质现象的图件。地质剖面图分为实测剖面、信手剖面与图切剖面(目前了解)两种。 2)地质剖面图的组成:地质剖面图由图名、比例尺(水平、垂直比例尺)、剖面方位、图例、责任表等组成。 (二)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1)剖面线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反映图内的构造特征,剖面线应尽量选择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线方向,以及地层出露 最完整、构造最清晰的地段。 2)剖面基线的选择:所谓的剖面基线是指剖面所反映深度的一条基准线。剖面基线的确定主要根据剖面线地形的起伏,比例尺的大小而定。 3)绘制剖面地形曲线(方法同前)。 4)投影地质界线。 5)根据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先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再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

6)整饰图件:图名、方位、图例、颜色等的标注,各单元的 插图6 (三)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特点 1. 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在平面图上不整合线与新、老地层 界线平行或重合,不整合面的产状与新、老地层产状相同。 在平面图上用实线加虚线(新地层一端)表示,剖面图上用虚线表示。 2. 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在地质图与剖面图上的特点分两种情况: 1)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不同,倾向大致相同时,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上与新、老地层大致平行,剖面图上与新 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

彩色平面图制作步骤

二. 分离图线。有些人可能喜欢不分。我习惯分离图线层,因为这样好处有如下: 1.所有的物体可以在图线下面来做,一些没有必要做的物体可以少做或不做。节省了很多时间。 2.物体之间的互相遮档可以产生一些独特的效果! 3.图线可以遮挡一些物体因选取不准而产生的错位和模糊,使边缘看起来很整齐,使图看起来很美。 具体步骤是以colour range 选取方式选中白色,删除。现在图线是单独的一层了。把这层命名为图线层。 三. 分离成功。为了观察方便可以在图线后增加一层填充为白色,当然也可直接填充绿色变草地层,白色的好处是画超级大平面图的时候会比较容易了解自己的进度 从现在开始,我每个新增加的图层都会命名。原因: 1.个人习惯。 2. 可以有效防止产生大量无用的废层和无物体层(即空层)。 3. 方便别人,将来别人修改你的图能够很轻松地找到每个物体。

四. 种树。现在开始栽树。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我都习惯最后种树,因为树木通常是位图导入,大量的复制会占用机器的内存。这幅图例外,先种树,是因为这张图既要表现建筑又要表现绿化和景观。先种树可以定下整个图的整体颜色倾向,基调。先种树,大小植物,再调他们的色彩倾向,你认为应该调什么色调完全凭个人的感觉啦。这张图定的基调是偏黄绿色调的暖灰。

五. 接着做道路和铺装。 选取区域的时候可以用各种选择工具,不要拘泥于一种工具。 填色后调颜色,要和树木色彩协调。注意道路的颜色一定不要用纯灰色的,尽量做成冷灰或暖灰,我这里做成偏黄绿色色调!

六. 做基础设施和地面小装饰,如停车场,沟,支架,彩色钢板等,然后调色,和整体色彩要协调。

第14章-天正建筑绘制剖面图

第14章 天正建筑绘制剖面图 【学习提示】设计好一套工程的各层平面图后,需要绘制剖面图表达建筑物的剖面设计细节,立剖面的图形表达和平面图有很大的区别,立剖面表现的是建筑三维模型的一个投影视图,受三维模型细节和视线方向建筑物遮挡的影响,天正剖面图形是通过平面图构件中的三维信息进行消隐获得的纯粹二维图形,除了符号与尺寸标注对象以及门窗阳台图块是天正自定义对象外,其他图形构成元素都是AutoCAD 的基本对象。 【本章重点】天正建筑绘制剖面图的思路和方法。 【作图步骤】 建筑剖面图的绘制一般步骤如下: (1)创建楼层表 (2)生成剖面图 (3)修改深化剖面图 (4)添加楼梯栏杆 (5)剖面标注 14.1 创建楼层表 由于楼层表在第十二章已经创建好了,所以这里就直接打开楼层表面板,检查相应楼层的“层高”或者“文件”等是否有误。 由于在生成剖面过程中,需要指定剖切符号和出现在剖面图中的轴线,所以先打开“首层平面图”。 14.2 生成剖面图 建立了楼层表后,如果在“楼层”面板中单击按钮,或者执行【SWZH 】命令,就可以根据弹出的“楼层组合”对话框进行相应设置后,生成三维模型。 本例不需要创建三维模型,只需要生成相应的剖面和剖面即 可。 单击“楼层”面板中单击按钮,或者执行【JZPM 】命 令,根据命令提示行的要求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TBudSect 请选择一剖切线: (选择1-1剖切线) 请选择要出现在剖面图上的轴线:找到1 个 (点击轴线D ) 请选择要出现在剖面图上的轴线:找到 1 个,总计2个 (点击轴线A ) 请选择要出现在剖面图上的轴线: (回车确认) 回车确认后,弹出如图14-1所示的对话框,修改室内外高差为0.9,单击“生成剖面”按钮后,输入相应的文件名“1-1剖面图”,计算机在经过运算后会自动产生剖面图,并且会打开,如图14-2提示: 一般是选择同剖面方向上的开间或进深轴线,选轴号无效。

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一、建筑平面图得绘制方法与步骤 如图1-6-10所示,建筑平面图得绘制方法与步骤如下: (1)绘制墙身定位轴线及柱网。如图1-6-10得图(a)。 (2)绘制墙身轮廓线、柱子、门窗洞口等各种建筑构配件。如图1-6-10得图(b)。 注意:轴圈半径:1000MM;墙体用多线绘制,线宽90 (3)绘制楼梯、台阶、散水等细部。如图1-6-10得图(c)。 (4)检查全图无误后,擦去多余线条,按建筑平面图得要求加深加粗,并进行门窗编号,画出剖面图剖切位置线等。如图1-6-10得图(d)。 (5)尺寸标注。一般应标注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为总尺寸,第二道为轴线尺寸,第三道为细部尺寸。 注意:按标准,第一道尺寸线与最外台阶线10-15MM(扩大100倍),其她尺寸结距离700MM;指北针:半径1200,底部300线宽

(6)图名、比例及其她文字内容。汉字写长仿宋字:图名字高一般为7~10号字,图内说明字一般为5号字。尺寸数字字高通常用3、5号。字形要工整、清晰不潦草。

二、建筑立面图得绘图方法与步骤 如图1-6-13所示,建筑立面图得绘图方法与步骤如下: (1)室外地坪线、定位轴线、各层楼面线、外墙边线与屋檐线。如图1-6-13(a)。 (2)画各种建筑构配件得可见轮廓,如门窗洞、楼梯间,墙身及其暴露在外墙外得柱子。如图1-6-13(b)。。 (3)画门窗、雨水管、外墙分割线等建筑物细部。如图1-6-13(c)。 (4)画尺寸界线、标高数字、索引符号与相关注释文字。

(5)尺寸标注。 (6)检查无误后,按建筑立面图所要求得图线加深、加粗,并标注标高、首尾轴线号、墙面装修说明文字、图名与比例,说明文字用5号字。如图1-6-13(d) 注意:标高符号为等腰三角形,顶点到对边300距离。 三、建筑剖面图得绘制方法与步骤 建筑剖面图得绘制方法与步骤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