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税法概论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注册会计师《税法》课后作业题第一章税法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区别税与非税的外在尺度和标志的是()。
A.税收功能B.税法原则C.税法的要素D.税收特征2.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中,()是核心。
A.无偿性B.强制性C.平等性D.固定性3.下列关于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它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的B.税法与刑法的调整范围不同,但违反税法情节严重触及刑律者,将受刑事处罚C.民法与税法不发生冲突时,税法不再另行规定;出现不一致时,优先按照民法处理D.税法与行政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性4.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上述规定体现的是税收效率原则中的()。
A.行政效率B.经济效率C.法定效率D.市场效率5.纳税人必须在缴纳有争议的税款后,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才能受理纳税人的复议申请,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A.法律优位原则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C.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6.“自2010年l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简称外资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在城建税征税问题上对内、外资纳税人平等对待,这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A.税收法定原则B.税收公平原则C.税收效率原则D.实质课税原则7.张三2011年8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未缴纳个人所得税,则在2011年9月补交上月税款的时候,应当适用8月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得适用9月份新的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A.法律优位原则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C.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8.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是()。
A.计税依据B.税目C.税率D.课税对象9.下列关于中国的税制结构表述正确的是()。
第一章税法概论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税法概论一、术语解释1、税收制度2、课税对象3、税法4、起征点5、税制体系二、填空题1、以课税对象划分税种分为_____、收益额、______、资源和人身等五大类。
2、税率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______、累进税率和______。
3、税收法律关系包括______、客体和______三个要素。
4、按照税收能否转嫁,税收可分为_____和_____。
5、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经营活动中负有_____并向国库_____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6、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手段和_____。
7、减免税规定是对特定的_____和特定的_____所作的某种程序的减征税款或免征税款的规定。
8、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增大而_____的税率。
9、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_____和_____。
10、比例税率在具体运用上又分为_____、差别比例税率、______和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1、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行政处罚措施。
2、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3、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即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4、我国现行流转税包括增值税、关税、车船使用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5、我国的税收诉讼法规仅在《税收征管法》中作了具体规定。
6、课税对象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税区别费的主要标志。
7、在处理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不一致的问题时,国内税法应处于优先地位,以不违反国内税法为准。
8、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与之相互配合的复合式税制体系。
9、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指的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0、计税依据是税目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四、选择题1、税收法律关系客体包括以下几类( )。
A.货币B.纳税主体C.实物D.行为2、累进税率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
第一章税法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A 4.C 5.B 6.B 7.A 8.C 9.B 10.D 11.B 12.D 13.C 14.A 15.C 16.B 17.D 18.D 19.C 2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C6.ABCD 7.ACD 8.ACD 9.ABC 10.ABD 11.ABCD第二章税务管理二、单项选择题1.C 2.B 3.A 4.C 5C.6.A 7.A 8.C 9.A 10.A 11.C 12.C 13.A 14.D 15.A 16.C 17.B 18.C 19.B 20.B 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D 3.CD 4.AC 5.CD6.ABCD 7.ACD 8.ABD 9.BCD 10.CD第三章增值税法一、单项选择题1.D 2.C 3.A 4.D 5.A 6.C 7.D 8.B 9.D 10.C 11.C 12.A 13.B 14.D 15.C 16.A 17.C 18.B 19.B 20.D【注释】:1.D 应交增值税税额=131200÷(1+3%)×3%=3821.36(元)6.C对金银首饰以旧换新业务能够按销售方事实收取的不含的全部价款征收。
上述业务当征税额=[20×5700÷(1+17%)+16570÷(1+17%)]×17%=18971.71(元)8.B运费的7%可以计算抵扣,购进货物时发生的运费、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应计入其购货成本,本题中价款为1755000÷1.17=1500000(元)合理损耗量为1000X1%=lO吨,而实际损耗20吨,则非正常损耗的10吨的对应的进项税和对应的运费进项税不得抵扣,则可以抵扣的进项税=(1500000×17%+10000×7%)×990÷1000=253143(元)13.B当期免抵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当期应纳税额=100×17%-(68-8)-5=-48(万元)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即该企业当期的应退税额=48(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该企业当期免抵税额=48-48=0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22(48-26)万元。
第一章税法概论(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权利主体是指()。
A.征税方B.纳税方C.征纳双方D.中央政府2.税法的灵魂是()。
A.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B.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C.权利主体D.权利客体3.以下不属于纳税人的义务的是()。
A.进行纳税申报B.申请复议C.接受税务检查D.办理税务登记4.目前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是()。
A.个人所得税B.土地增值税C.资源税D.车船使用税5.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成()。
A.税收基本法与税收普通法B.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C.国际税法与国内税法D.中央税法与地方税法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税收立法原则的是()。
A.公平原则B.效率原则C.民主决策原则D.从实际出发原则7.有权制定税收部门规章的税务主管机关是()。
A.省级财政部门B.省级税务部门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D.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部署8.《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是由()颁发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人大授权国务院C.国务院D.财政部9.下列税收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和管理的是()。
A.关税B.个人取得的银行储蓄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C.城市维护建设税D.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94税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二次,建国以后第五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B.车船使用牌照税属于地方政府固定收入C.甲企业(由地税局管理)与乙企业(由国税局管理)在2005年底解散,实行新设合并成立丙企业,丙企业由地方税务局管理D.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目中,属于我国税收法律关系权利主体的是()。
A.财政机关B.从境内取得收入的外国企业C.海关D.各级税务机关2.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
A.全额累进税率B.定额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D.比例税率3.下列对于税收法律级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税收行政法规隶属于税收法律和税收部门规章B.国务院经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授权制定的规定或条例,具有国家法律的地位C.无论税收法律、法规、规章,都是依据宪法原则制定的D.在没有税收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一般无权自定地方税收规章4.下列属于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税收规章的有()。
《税法》第一章税法概述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税法的构成要素中,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的要素是()。
A、税率B、税目C、税基D、征税对象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纳税人的权利的是()。
A、有权要求税务机关对企业的情况保密B、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C、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D、负责税收征收管理工作3、纳税人的权利是建立在其纳税义务的基础之上,处于从属地位,所以税法具有义务性法规的特点,这一特点是由税收的()特点所决定的。
A、强制性、固定性B、无偿性、固定性C、无偿性、强制性D、权利、义务对等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法律级次属于()。
A、财政部制定的部门规章B、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立法C、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D、全国人大制定的税收法律5、下列关于税法要素的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税目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B、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C、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D、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6、下列属于财产和行为税类的税种是()。
A、资源税B、城市维护建设税C、消费税D、房产税7、下列税种中,主要由国税局系统负责征收的但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的税种的是()。
A、增值税B、资源税C、消费税D、城市维护建设税8、关于税收实质课税原则的意义是()。
A.防止税务机关滥用权力,增加纳税人的负担B.有利于体现特别法优于普通法C.有利于税务机关执行新税法D.防止纳税人避税,增强税法征收的适用性9、下列有关税收法律主义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税收法律主义的功能侧重于保持税法的稳定性B.课税要素明确原则更多地是从立法技术角度保证税收分配关系的确定性C.课税要素必须由法律直接规定D.税务机关有选择税种开征和停征的权力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税法的分类陈述,不正确的有()。
A、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B、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C、按照税法相关税种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商品和劳务税税法和对自然资源课税的税法D、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3、以下选项中,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的有()。
1、下列税种中,其收入全部作为中央政府固定收入的是()。
A.车辆购置税B.耕地占用税C.企业所得税D.个人所得税正确答案:A2、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A.事权的划分B.财权的划分C.税权的划分D.收入的划分正确答案:C3、下列税收收入中,不属于地方政府固定收入的是()。
A.增值税B.城镇土地使用税C.车船税D.土地增值税正确答案:A4、以下关于对税收概念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税收“三性”是区别税与非税的外在尺度和标志B.国家征税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C.税收是目前我国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工具D.国家征税依据的是财产权利解析: A、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针对人民群众整体利益而言具有整体返还性,但针对具体纳税人而言没有直接返还性,是无偿的。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税法适用原则的有()。
A.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B.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C.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D.国内法优于国际法正确答案:D6、下列税种不属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的是()。
A.增值税B.个人所得税C.车辆购置税D.资源税正确答案:C解析: C、车辆购置税属于中央政府固定收入。
二、多选题1、下列关于税法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这体现了税收法定原则B.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C.新法优予旧法原则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D.税法适用原则中的法律优位原则明确了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正确答案:A、B、C、D2、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法适用原则的有()。
A.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B.国内法优于国际法C.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D.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正确答案:A、C、D3、税收的特征包括()。
A.灵活性B.无偿性C.强制性D.固定性正确答案:B、C、D4、税收征管法属于我国税法体系中的()。
第一章税法总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税收“三性”是个完整的整体,其中的核心是( )。
A.无偿性 B.强制性 C.固定性 D.法律性2.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 )。
A.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B.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C.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D.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3.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是( )。
A.权利主体 B.权利客体 C.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D.税收法律事实4.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是由( )来决定的。
A.税收法律制定 B.税收法律实施 C.税收法律事实 D.税收法律本身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征税对象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B.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C.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唯一标志 D.纳税义务人即纳税主体6.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税法可分()。
A.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B.税收程序法和税收程序法C.流转税法和所得税法D.国内税法和国际税法7.下列税种中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
A.房产税 B.营业税 C.资源税 D.印花税8.我国目前税制基本上是()的税制结构。
A.间接税为主体 B.直接税为主体 C.间接税和直接税双主体 D.无主体9.下列机关有权行使税收立法权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海关总署10.下列关于地方税务局系统实行的管理体制表述错误的是()。
A.地方税务局系统实施上级税务机关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模式B.地方税务局系统实施由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的管理模式C.省级地税局以地方领导为主D.省以下地税局以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为主11.下列不属于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是()。
A.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 B.证券交易印花税 C. 房产税 D.车辆购置税12.下列比例税率中不属于差别比率税率的是()。
第一章税法总论一、单选题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税收法律关系权利主体的是()。
A.财政机关B.税务机关C.海关D.国务院【答案】D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税法中纳税时限的是()。
A.纳税义务发生时间B.纳税期限C.延期纳税D.缴库期限【答案】C3.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下列项目中属于特定目的税的是()。
A.房产税B.契税C.印花税D.车辆购置税【答案】D4.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税目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B.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C.纳税人就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D.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的物品【答案】B5.下列关于税收实体法构成要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B.征收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标的物,是国家征收的依据。
C.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的额度。
D.税目是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是征收对象的具体化。
【答案】A6.根据我国税法规定,下列税种中属于采用超率累进税率的税种是()。
A.资源税B.土地增值税C.个人所得税D.车船税【答案】B7.下列项目中,符合税法地位表述的是()。
A. 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行业法B. 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C. 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企业法精选文库D. 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社团法【答案】B8.下列税种中,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种是()。
A.企业所得税B.个人所得税C. 土地增值税D.资源税【答案】B9.下列税种中,完全属于一次课征制的税种是()。
A.消费税B.土地增值税C.增值税D.营业税【答案】B10.国际税收中所指的国际重复征税一般属于()。
A.税经济性国际重复征税B.政治性国际重复征税C.税制性国际重复征税D. 法律性国际重复征【答案】D二、多选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税法特点的有()。
A.义务性法规B.权力性法规C.综合性法规D.单一性法规【答案】AC2.下列项目中,属于税法适用原则的有()。
第一章税法概论习题【例题1】以下关于对税收概念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B.国家征税依据的是财产权利C.国家征税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税收“三性”是区别税与非税的外在尺度和标志【答案】B【解析】国家征税依据的是政治权力。
【例题2】下列属于税收的形式特征的有( )。
A.无偿性B. 强制性C.固定性D. 有偿性【答案】ABC【解析】税收的三个形式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例题3】税法的特点体现在许多方面,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
A.义务性法规B.授权性法规C.习惯法D.制定法【答案】D【例题4】下列关于税法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制定法B.从法律性质来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C.从内容上看,税法具有综合性D.从法律性质来看,税法属于授权性法规【答案】D【例题5】税法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系的法律规范,其本质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的行政权利向公民进行课税。
()【答案】×【解析】税法调整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而不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系,税务机关只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
【例题6】以下关于对税法概念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是税收制度B.各种税的法律法规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C.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决定了税法属权力性法规D.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答案】C【解析】作为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就是税收制度;各种税的法律法规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税法属义务性法规这一特点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强制性特点所决定的。
税法的另一特点是具有综合性。
C选项错误;ABD正确。
【例题·7】(2009年)下列法律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答案】A【例题8】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法基本原则的是()。
第1章税法概论第一部分本章考情分析一、本章主要内容及重难点概述本章是对《税法》的一个概论,是《税法》学习的基础,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了解一些税法的基本常识,了解税法的基本框架,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提供一个专业知识方面的基础,有助于对学习后面的内容的理解。
本章的内容主要有:税法的定义;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法的分类;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税法的制定与实施;现行税法体系以及税收管理体制等。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分析,本章内容一般不作为考试的重点,平均每年的分值在2分左右。
以往考试也大多是以是单选、多选以及判断等客观题形式出现,今年取消判断题,我们认为本章内容是以单选题、多选题形式出现。
在学习时,与其说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来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更不如说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以后的章节的内容而需要学习这一内容。
本章的重点有:(1)税收法律关系;(2)税收立法。
二、本章考核目标和学习建议单纯从应考角度来看,学习本章内容时,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并不是很多,主要是一些简单的知识点。
本章属于次重点章节。
掌握: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法的制定与实施。
熟悉: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法的分类;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现行税法体系以及税收管理体制等。
其他内容作一般了解。
1.下列关于税法与税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税法确定了税收的具体内容B.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是税法C.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D.税法的具体意义是使得税收具有固定性【答案】A C【解析】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 税收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1.我国对税法主体一方纳税人的确定采取的是()。
A.属人原则B.属地原则C.属人兼属地原则D.属人或属地原则【答案】C【解析】对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另一方的确定,在我国采取的是属地兼属人的原则。
2.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是由()来决定的。
A.税收法律事实B.权利主体C.权利客体D.税收法律关系内容【答案】A【解析】BCD为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第一章税收与税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 A2.D3.B4.A 12.A13.A14.B15.C (二)多项选择题1 .ΛB2.ACD3.ACD4.CD15.AB16.ABCD17.ABCD18.ABCD 19. ABCD20.ABCD(三)判断题1 .错2.错3.错4.错5.错6.错7.错8.对9.对10.对I1错12.对(四)名词解释税收: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法:税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税法,其口径基本等同于税收制度,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它的表现形式有法律、条例、决定、命令、公告等。
狭义的税法,仅指税收法律,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制度,它是税收制度的主要构成,是税收制度的核心。
纳税人:纳税人,也叫纳税主体,是指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包括一切应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税率: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法定比例,体现征税的深度。
税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国家的经济政策,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切身利益,是税法的核心。
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按绝对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规定相应的税率,将计税依据的全部数额都按照相对应级数的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税收优惠:是指国家为了实行某种政策,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采取免予征税或者减少征税的特殊规定。
其中,减税和免税是国家对纳税人最重要的税收优惠措施,是税法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制体系:税制体系也叫税制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框架构成。
在税收实践中,一般来说,税制构成体系和税法构成体系没有显著的区别。
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进行税收分配活动过程中,通过税收法律规范予以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宁波大红鹰学院《税法》习题集财富管理学院第一章税法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国家征税凭借的是()A 国家权利B 行政权力C 财产权力D 政治权力2.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其核心是()A 强制性B 无偿性C 确定性 D固定性3.调节纳税人税收负担纵向公平问题,税率形式多为()A 比例税率B 定额税率C 累进税率 D平均税率4.决定税种性质差别和不同税种名称的主要标志是()A 纳税人B 课税对象C 纳税环节D 税率5.体现国家税收政策,作为税收制度中心环节的税收要素是()A 纳税人B 课税对象C 纳税环节 D税率6.纳税人是指直接()的单位和个人。
()A 最终负担税款 B负有纳税义务 C代收代缴税款 D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7.税收负担不可以转嫁的税,称为()A 直接税B 间接税C 价外税D 地方税8.最新的《企业所得税税法》是由()制定的。
()A 国务院B 财政部C 全国人大D 国家税务总局9.下列属于税收程序法的是()A 增值税条例B 税收征管法C 发票管理办法D 税务行政复议条例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现行税制中的征税主体包括()A 税务机关B 海关C 财政机关D 行业主管部门2.税法构成要素中的基本要素是()A 纳税人B 税率C 纳税期限D 课税对象3.关于税收形式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B 税收的无偿性是税收的核心C 税收的强制性是税收保障D 税收的固定性与税法的修改、废止相矛盾4.按照税收的计税标准分类,税收可分为()A 直接税B 从量税C 间接税D 从价税5.我国现行税率主要包括()A 比例税率B 累进税率C 定额税率D 超率累进税率宁波大红鹰学院《税法》习题集财富管理学院三、判断题1.依法纳税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
()2.凡是税务机关收取的收入就是税收。
()3.税收的固定性特征决定了税制是一成不变的。
()4.目前我国实行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为辅的税制结构。
第一章税法总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税收“三性”是个完整的整体,其中的核心是( )。
A.无偿性 .强制性.固定性.法律性.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 )。
A.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是( )。
A.权利主体 .权利客体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税收法律事实.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是由( )来决定的。
A.税收法律制定 .税收法律实施 .税收法律事实.税收法律本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征税对象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唯一标志.纳税义务人即纳税主体.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税法可分()。
A.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税收程序法和税收程序法.流转税法和所得税法 .国内税法和国际税法.下列税种中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
A.房产税 .营业税 .资源税.印花税.我国目前税制基本上是()的税制结构。
A.间接税为主体 .直接税为主体 .间接税和直接税双主体 .无主体.下列机关有权行使税收立法权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海关总署.下列关于地方税务局系统实行的管理体制表述错误的是()。
A.地方税务局系统实施上级税务机关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模式B.地方税务局系统实施由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的管理模式C.省级地税局以地方领导为主D.省以下地税局以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为主.下列不属于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是()。
.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 .证券交易印花税 . 房产税 .车辆购置税.下列比例税率中不属于差别比率税率的是()。
.产品差别税率.行业差别税率.地区差别税率.期限差别税率.下列不属于特定目的税类的税种的是()。
第一章税法概论
一、术语解释
1、税收制度
2、课税对象
3、税法
4、起征点
5、税制体系
二、填空题
1、以课税对象划分税种分为_____、收益额、______、资源和人身等五大类。
2、税率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______、累进税率和______。
3、税收法律关系包括______、客体和______三个要素。
4、按照税收能否转嫁,税收可分为_____和_____。
5、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经营活动中负有_____并向国库_____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6、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手段和_____。
7、减免税规定是对特定的_____和特定的_____所作的某种程序的减征税款或免征税款的规定。
8、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增大而_____的税率。
9、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_____和_____。
10、比例税率在具体运用上又分为_____、差别比例税率、______和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1、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行政处罚措施。
2、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3、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即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4、我国现行流转税包括增值税、关税、车船使用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5、我国的税收诉讼法规仅在《税收征管法》中作了具体规定。
6、课税对象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税区别费的主要标志。
7、在处理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不一致的问题时,国内税法应处于优先地位,以不违反国内税法为准。
8、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与之相互配合的复合式税制体系。
9、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指的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0、计税依据是税目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四、选择题
1、税收法律关系客体包括以下几类( )。
A.货币
B.纳税主体
C.实物
D.行为
2、累进税率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
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
C.超率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3、纳税期限是税收的( )在时间上的体现。
A.固定性
B.强制性
C.返还性
D.无偿性
4、税目设计方法有( )。
A.从价法
B.从量法
C.概括法
D.列举法
5、下列税种中以资源为课税对象的是( )。
A.资源税
B.土地增值税税
C.营业税
D.土地使用税
6、影响税制设计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税收管理水平
C.国家政策取向
D.纳税人的要求
7、所得税制的特点是( )。
A.税负不易转嫁
B.税负具有弹性
C.征收及时便利
D.税源分散
8、税收按管理和受益权限划分为( )。
A.直接税
B.中央税
C.中央、地方共享税
D.地方税
9、构成犯罪的税收违法行为包括( )。
A.偷税罪
B.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C.抗税罪
D.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罪
10、我国现行的税收实体法包括( )税种。
A.印花税
B.税收征管法
C.关税
D.个人所得税
五、问答题
1、如何理解税收制度的含义?其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税法的特征?
答案:
一、术语解释
1、税收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2、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亦称课税客体。
3、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它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4、起征点是课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
课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
5、税制体系指的是一国在进行税制设计时,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将不同功能的税种进行组合配置,形成主体税种明确,辅助税种各具特色和作用、功能互补的税种体系。
二、填空题
1、商品或劳务财产
2、比例税率定额税率
3、主体内容
4、直接税间接税
5、代扣税款缴纳税款
6、司法手段
7、纳税人课税对象
8、提高
9、单位个人
10、单一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
三、判断题 (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1、× 正确的是: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教育处罚措施。
2、× 正确的是: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是不对等的。
3、× 正确的是:负税人是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4、× 正确的是:我国现行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5、× 正确的是:我国的税收诉讼法规在《税收征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中作了具体规定。
6、× 正确的是:课税对象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一种税区别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7、× 正确的是:在处理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不一致的问题时,国际税收协定应处于优先地位,以不违反国际税收协定为准。
8、√
9、× 正确的是:税收法律关系客体指的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0、× 正确的是: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四、选择题
1、A C D
2、A C
3、A B
4、C D
5、A B D
6、A B C
7、A B
8、B C D
9、A B C D 10、A C D
五、问答题
1、答:税收制度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它包括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
税收制度可作广义和狭义之分。
税收制度的建立是税收本质的具体体现;是为实现税收职能服务的。
2、答: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它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其特征具体表现为:
(1)税与法的共存性:税收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法是与国家同时存在的,国家为了取得税收,必须凭借政治权力,即以法律表现出来的强制力去参与对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
(2)税法关系主体的单方固定性:税收主体的双方当事人中,一方始终是国家税务机关,另一方则是不同的各类纳税人。
纳税人可以随时随事变更,而国家税务机关则是固定不变的。
(3)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因为税法确定的征纳关系不是按照协商、等价、有偿等原则建立,而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并强制执行的。
(4)税法结构的综合性:税法是由一系列单行的税收法律规范构成的综合性法律。
税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的一种法律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