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安全机制
- 格式:doc
- 大小:418.50 KB
- 文档页数:15
oracle ezconnect 机制Oracle EZConnect是一种用于连接Oracle数据库的机制。
它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且安全的方式,让用户能够轻松地连接到Oracle 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操作和管理。
EZConnect机制使用的是一种简单的连接字符串格式,它由主机名、端口号和服务名组成。
用户只需要在连接字符串中指定这些参数,就能够连接到Oracle数据库。
相比传统的连接方式,EZConnect 省去了繁琐的配置步骤,让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数据库连接。
在EZConnect的连接字符串中,主机名用于指定数据库所在的主机或IP地址。
用户可以使用主机名或IP地址来连接数据库。
端口号用于指定数据库监听的端口,通常是1521。
服务名用于指定数据库的唯一标识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服务名。
通过在连接字符串中指定这些参数,用户可以精确地连接到目标数据库。
使用EZConnect机制连接Oracle数据库非常简单。
用户只需要在Oracle客户端工具中输入正确的连接字符串,就能够成功地连接到数据库。
而传统的连接方式需要配置主机名、端口号、SID等多个参数,操作比较繁琐。
因此,EZConnect机制在连接数据库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除了连接字符串的简单性外,EZConnect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便利功能。
它支持连接到远程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指定远程主机名来连接到远程数据库。
此外,EZConnect还支持连接到Oracle集群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指定集群名称来连接到集群数据库。
这些功能使得EZConnect成为了连接Oracle数据库的首选方式。
在使用EZConnect连接数据库时,用户还可以指定一些其他的参数,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例如,用户可以指定连接超时时间、字符集、连接池大小等参数。
通过灵活地配置这些参数,用户可以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的数据库连接。
Oracle EZConnect是一种简单、快速、安全的连接Oracle数据库的机制。
信息安全基础(习题卷6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7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VPN是指( )A)虚拟的专用网络B)虚拟的协议网络C)虚拟的包过滤网络答案:A解析:2.[单选题]数字签名(又称公钥数字签名、电子签章)是一种类似写在纸上的普通物理签名,但是使用了公钥加密领域的技术实现,用于鉴别数字信息的方法。
在普通数字签名中,签名者使用( )进行信息签名:A)自己的公钥B)自己的私钥C)自己的公钥和的私钥D)验证者的私钥答案:B解析:数字签名使用所有者的私钥进行签名,以确保不可抵赖性。
3.[单选题]对于使用IP协议进行远程维护的设备,设备应配置使用( )等加密协议,以提高设备管理安全性。
A)SSLB)SSHC)telnetD)rsa telnet答案:B解析:4.[单选题]是否或如何为办公室增加物理安全防护设计取决于: ( )A)该办公室业务活动涉及资产的关键性程度B)该办公室资产被非授权访问或信息泄露的可能性C)安全防护方案的技术难度和成本D)A+B答案:D解析:5.[单选题]事发单位初步确定事件等级后并具备报送条件时应在30分钟内填报(),通过邮件、传真等方式向公司信息中心和公司信息部报告A)应急工作专报B)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快速报告单C)工作方案D)消缺单答案:B解析:6.[单选题]涉密信息系统发生涉密等级、连接范围、环境设施、主要应用、安全保密管理责任单位变更时,其建设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向负责( )的保密工作部门报告。
A)审批B)批准C)保管D)建设答案:A解析:7.[单选题]下列哪种算法通常不为用户保证保密性?( )[]*A)AESB)3DESC)RSAD)MD5答案:B解析:8.[单选题]信息安全的基本内容是: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资产安全和( )。
A)人员安全B)数据安全C)网络安全D)存储系统安全答案:A解析:信息安全的基本内容包括: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资产安全和人员安全等内容。
Oracle数据库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采用了客户/服务器模式,可以在各种不同的评台上运行。
其运行机制和基本原理是数据库领域的重要内容,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1. Oracle数据库的体系结构Oracle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包括实例和数据库。
实例是由一个或多个进程组成,负责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和管理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数据库是由数据文件组成,用来存储数据和控制文件。
实例和数据库之间通过监听器进行通信,客户端通过监听器访问数据库。
2. Oracle数据库的运行原理Oracle数据库的运行原理包括数据库的启动和关闭过程。
数据库的启动过程包括加载实例和数据库文件、分配内存、打开数据库并监听客户端请求;数据库的关闭过程包括关闭实例和数据库文件、释放内存、关闭数据库并停止监听器。
3. Oracle数据库的存储结构Oracle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包括内存结构和磁盘结构。
内存结构包括数据库SGA和PGA,SGA用来存储数据库的共享数据和控制信息,PGA用来存储客户端的私有数据;磁盘结构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和日志文件,数据文件用来存储数据库的数据,控制文件用来记录数据库的元数据,日志文件用来记录数据库的事务日志。
4. Oracle数据库的并发控制Oracle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包括锁和多版本并发控制。
锁是用来控制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包括共享锁、排他锁和意向锁;多版本并发控制是一种乐观并发控制方式,每个事务都有自己的版本,可以并发访问相同的数据,不会相互影响。
5. Oracle数据库的恢复机制Oracle数据库的恢复机制包括日志文件和闪回技术。
日志文件用来记录数据库的操作,包括重做日志和撤销日志,可以用来恢复数据库的状态;闪回技术可以回滚数据库到历史状态,包括闪回查询和闪回表。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们对于Oracle数据库的运行机制和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Oracle数据库作为一种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运行机制和基本原理对于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管理和优化数据库。
Oracle协议1. 概述Oracle协议是一种用于与Oracle数据库进行通信的网络协议。
Ora cl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提供商,其数据库系统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程序中。
Oracle协议允许客户端应用程序与Oracle数据库服务器进行通信,以执行数据库操作,如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
Oracle协议是基于TCP/IP协议实现的,它使用Oracle Net Services来管理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Oracle Net Services提供了网络通信和安全性方面的功能,包括连接管理、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压缩等。
2. 协议特点•基于TCP/IP协议:Oracle协议使用TCP/IP协议作为传输层协议,通过TCP连接在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多种连接方式:Oracle协议支持多种连接方式,包括基于TCP/IP 的标准连接、基于TCP/IP的高速连接(SDP协议)、基于IPC的本地连接等。
•高度安全性:Oracle协议提供了丰富的安全性功能,包括身份验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数据完整性校验等。
通过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并使用SSL协议进行数据加密,可以保护数据库通信过程中的敏感信息。
•支持连接池:Oracle协议支持连接池技术,通过连接池可以减少连接和断开连接的开销,提高系统性能和可伸缩性。
•支持高可用性:Oracle协议支持通过Oracle RAC(Real Application Cluster)实现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
OracleRAC允许多个数据库实例在同一时间访问共享存储,从而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支持事务处理:Oracle协议支持事务处理功能,通过使用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特性,确保数据库操作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 连接过程1.客户端应用程序发送连接请求到数据库服务器。
2.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连接请求后,使用Oracle Net Services验证客户端身份。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其实现机制为了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和正确有效,DBMS必须提供统一的数据保护功能。
数据保护也为数据控制,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
一、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为许多用户共享,使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安全措施是一级一级设置的。
在DB存储这一级可采用密码技术,当物理存储设备失窃后,它起到保密作用。
在数据库系统这一级中提供两种控制:用户标识和鉴定,数据存取控制。
在ORACLE多用户数据库系统中,安全机制作下列工作:防止非授权的数据库存取;防止非授权的对模式对象的存取;控制磁盘使用;控制系统资源使用;审计用户动作。
数据库安全可分为二类:系统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是指在系统级控制数据库的存取和使用的机制,包含:有效的用户名/口令的组合;一个用户是否授权可连接数据库;用户对象可用的磁盘空间的数量;用户的资源限制;数据库审计是否是有效的;用户可执行哪些系统操作。
数据安全性是指在对象级控制数据库的存取和使用的机制,包含:哪些用户可存取一指定的模式对象及在对象上允许作哪些操作类型。
在ORACLE服务器上提供了一种任意存取控制,是一种基于特权限制信息存取的方法。
用户要存取一对象必须有相应的特权授给该用户。
已授权的用户可任意地可将它授权给其它用户,由于这个原因,这种安全性类型叫做任意型。
ORACLE利用下列机制管理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用户和模式;特权;角色;存储设置和空间份额;资源限制;审计。
1.数据库的存取控制ORACLE保护信息的方法采用任意存取控制来控制全部用户对命名对象的存取。
用户对对象的存取受特权控制。
一种特权是存取一命名对象的许可,为一种规定格式。
ORACLE使用多种不同的机制管理数据库安全性,其中有两种机制:模式和用户。
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研究摘要:随着当前互联网的日益发展,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很多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企业网。
其中,数据库服务器是核心部件,其中存放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又可以为很多用户所共享,这就造成了企业网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问题。
作为功能强大、性能优越的oracle数据库来说,其在并行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因此,该文将围绕oracle数据库展开进一步的讨论,针对当前信息系统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安全策略,以期能够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库信息,保障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安全策略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0-2287-02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态势,它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我国目前有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企业网,其中数据库服务器就是核心部件,甚至关系到整个企业网中项目实施的成败。
在这些数据库中,有着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大部分是用户共享的资料,显然,这种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发生意外或重大灾难的时候,这些数据库具有快速、高效的恢复信息的重大功能。
因此,它们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优势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但是,一般的数据库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更好的数据库。
那么,oracle数据库具有强大的功能,性能有极为优越,从而使得其成为了当前很多企业欢迎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它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为用户提供较为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它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管理软件及服务供应商,主要服务于高端工作站以及作为服务器的小型计算机,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1 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分析作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库系统之一,oracle数据库有着较为稳定的安全性能。
Oracle数据库网络安全访问机制探讨[摘要]组和安全性在操作系统下建立用户组是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oracle程序为了安全性目的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所有的用户都可执行,另一类只有数据库管理员组dba可执行。
本文主要探讨基于oracle数据库的网络安全访问机制。
[关键词]oracle数据库;网络安全;访问机制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09-0145-01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发展,数据库已经不再仅仅是那些程序员所专有的话题。
oracle数据库更是凭借其性能卓越、操作方便灵活的特点,在数据库的市场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以下将基于oracle数据库的网络安全访问机制。
1 oracle数据库的一些基本常识(1)oracle所包含的组件。
oracle数据库是指整个oracle rdbms 环境,它包括以下组件:①oracle数据库进程和缓冲(实例)。
②system表空间包含一个集中系统类目,它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构成。
③其他由数据库管理员(dba)(可选)定义的表空间,每个都由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构成。
④两个以上的联机恢复日志。
⑤归档恢复日志(可选)。
⑥其他文件(控制文件、init. ora、config. ora等)。
每个oracle数据库都在一个中央系统类目和数据字典上运行,它位于system表空间[1]。
(2)关于“日志”。
oracle数据库使用几种结构来保护数据:数据库后备、日志、回滚段和控制文件。
下面将大体上了解一下作为主要结构之一的“日志”。
每一个oracle数据库实例都提供日志,记录数据库中所作的全部修改。
每一个运行的oracle数据库实例相应地有一个在线日志,它与oracle后台进程lgwr一起工作,立即记录该实例所作的全部修改。
归档(离线)曰志是可选择的,一个oracle数据库实例一旦在线日志填满后,可形成在线日志归档文件。
2017年信息安全工程师练习试题及答案(二)信息安全工程师作为一门新开设的科目,考生们该如何备考呢?除了平日的看书之外,做题就成了考生巩固知识点的一种重要路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与集中式的关系型数据库相比在以下哪个方面有缺点?(D)A、自主性B、可靠性C、灵活性D、数据备份2、下面对Oracle的密码规则描述,哪个是错误的?(D)A、Oracle密码必须由英文字母,数值,#,下划线(_),美元字符($)构成,密码的最大长度为30字符,并不能以“$”,“#”,“_”或任何数字卡头;密码不能包含像“SELECT”,“DELETE”,“CREATE”这类的ORACLE/SQL关键字B、Oracle的若算法加密机制()两个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在两台不同的ORACLE数据库机器中,将具有相同的哈希值。
这些哈希值存储在ER表中,可以通过像DBA_USE这类的试图来访问C、Oracle默认配置下,每个中户如果有10此的失败登录,此账户将会被锁定D、SYS账户在Oracle数据库中有最高权限,能够做任何事情,包括启动/关闭Oracle数据库,如果SYS被锁定,将不能访问数据库3、无论是哪一种Web服务器,都会受到HTTP协议本身安全问题的困扰,这样的信息系统安全漏洞属于(C)。
A、设计型漏洞B、开发型漏洞C、运行型漏洞D、以上都不是4、SSL加密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验证以后,所有数据通过密钥进行加密,使用DEC和RC4加密进行加密;(2)随后客户端随机生成一个对称密钥;(3)信息通过HASH加密,或者一次性加密(MD5SHA)进行完整性确认;(4)客户端和服务器协商建立加密通道的特定算法。
正确的顺序的是(D)A、(4)(3)(1)(2)B、(4)(1)(3)(2)C、(4)(2)(3)(1)D、(4)(2)(3)(1)5、影响WEB系统安全的因素,不包括?(C)A、复杂应用系统代码量大、开发人员多、难免出现疏忽B、系统屡次升级、人员频繁变更,导致代码不一致C、历史遗留系统、试运行系统等对个WEB系统运行于不同的服务器上D、开发人员未经安全编码培训6、Oracle通过修改用户密码策略可提高密码强度,以下哪个密码策略参数中文描述是错误的?(A)A、PASSWORD_MAX登录超过有效次数锁定时间B、FAILED_LOGIN_ATTEMPTS最大错误登录次数C、PASSWORD_GRACE_TIME密码失效后锁定时间D、PASSWORD_LIFE_TIME口令有效时间7、SQL Server服务有一个启动账号,默认账号是属于administrators组,现在为了安全需要创建一个新的服务启动账号,它需要哪些权限既能兼顾安全又能保证启动数据库成功,请排除一个错误的。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其实现机制为了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和正确有效,DBMS必须提供统一的数据保护功能。
数据保护也为数据控制,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
一、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为许多用户共享,使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安全措施是一级一级设置的。
在DB存储这一级可采用密码技术,当物理存储设备失窃后,它起到保密作用。
在数据库系统这一级中提供两种控制:用户标识和鉴定,数据存取控制。
在ORACLE多用户数据库系统中,安全机制作下列工作:防止非授权的数据库存取;防止非授权的对模式对象的存取;控制磁盘使用;控制系统资源使用;审计用户动作。
数据库安全可分为二类:系统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是指在系统级控制数据库的存取和使用的机制,包含:有效的用户名/口令的组合;一个用户是否授权可连接数据库;用户对象可用的磁盘空间的数量;用户的资源限制;数据库审计是否是有效的;用户可执行哪些系统操作。
数据安全性是指在对象级控制数据库的存取和使用的机制,包含:哪些用户可存取一指定的模式对象及在对象上允许作哪些操作类型。
在ORACLE服务器上提供了一种任意存取控制,是一种基于特权限制信息存取的方法。
用户要存取一对象必须有相应的特权授给该用户。
已授权的用户可任意地可将它授权给其它用户,由于这个原因,这种安全性类型叫做任意型。
ORACLE利用下列机制管理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用户和模式;特权;角色;存储设置和空间份额;资源限制;审计。
1.数据库的存取控制ORACLE保护信息的方法采用任意存取控制来控制全部用户对命名对象的存取。
用户对对象的存取受特权控制。
一种特权是存取一命名对象的许可,为一种规定格式。
ORACLE使用多种不同的机制管理数据库安全性,其中有两种机制:模式和用户。
1.简单描述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的组成及其关系?答: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由物理存储结构、逻辑存储结构和实例组成。
其中物理存储结构描述了操作系统层次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包括数据文件、日志文件、重做日志文件等组成.逻辑结构描述了数据库内部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由表空间、段、区、块组成.实例是数据库运行的软件结构,由内存结构和后台进程组成。
数据库运行过程中,用户的操作在内存区中进行,最终通过后台进行转化为对数据库的操作。
2、说明Oracle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的组成?Oracle数据库物理结构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初始化参数文件、归档文件、口令文件等。
在控制文件中记录了当前数据库所有的数据文件的名称与位置、重做日志文件的名称与位置,以及数据文件、重做日志文件的状态等。
3、说明Oracle数据库数据文件的作用?数据文件中保存了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包括数据字典以及用户数据。
4、说明Oracle数据库控制文件的作用?控制文件保存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信息,包括数据库名称、数据文件的名称与状态、重做日志文件的名称与状态等。
在数据库启动时,数据库实例依赖初始化参数定位控制文件,然后根据控制文件的信息加载数据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最后打开数据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5、说明Oracle数据库重做日志文件的作用?重做日志文件是以重做记录的形式记录、保存用户对数据库所进行的修改操作,包括用户执行DDL、DML语句的操作。
如果用户只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那么查询信息是不会记录到重做日志文件中的。
6、说明数据库逻辑存储结构的组成和相互关系.Oracle9i数据库的逻辑存储结构分为数据块、区、段和表空间四种。
其中,数据块是数据库中的最小I/O单元,由若干个连续的数据块组成的区是数据库中最小的存储分配单元,由若干个区形成的段是相同类型数据的存储分配区域,由若干个段形成的表空间是最大的逻辑存储单元,所有的表空间构成一个数据库.7、说明数据库表空间的种类,以及不同类型表空间的作用.数据库表空间分为系统表空间和非系统表空间两类,其中非系统表空间包括撤销表空间、临时表空间和用户表空间等。
Oracle安全机制安全性是评价一个数据库产品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了数据库的优劣。
Oracle数据库采用一系列的安全控制机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
Oracle数据库在3个层次上采取安全控制机制。
(1)系统安全性:在系统级别上控制数据库的存取和使用机制,包括有效的用户和口令、判断用户是否被授予权限可以连接数据库、用户创建数据库对象时可以使用的表空间大小、用户的资源限制、是否启动数据库的审计功能、用户可以进行哪些操作系统等。
(2)数据安全性:在数据库模式对象级别上控制数据库的存取和使用机制,包括用户可以存取的模式对象以及在该对象上可以进行的操作等。
用户要对某个模式对象进行操作,必须具有该对象相应的对象权限。
(3)网络安全性:oracle数据库是网络数据库,因此网络数据库传输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主要包括登陆助手、目录管理、标签安全性等。
Oracle通过分发Wallet、数字证书、SSL安全套接字和数据秘钥等办法来确保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一、系统安全方面采取的安全机制包括用户管理、资源限制和口令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审计、利用OEM进行安全管理。
1、用户管理用户是数据库的使用者和管理者,Orcle数据库通过设置用户及其安全属性来控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
用户管理是Oracle数据库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Oracle数据库中的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创建数据库时系统与定义的用户,而预定义的用户根据作用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1、管理员用户,2、示例方案用户,3、内置用户;另一类是根据应用需要由DBA创建的用户。
可以通过查询数据字典视图dba_users,查看当前数据库中所有用户信息。
如下图所示显示open的用户是已经开启的用户,显示expired & locked的用户是已经过期或是锁定的用户1.1用户属性为了防止非授权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在创建数据库用户时,必须使用安全属性对用户进行限制。
用户的安全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名:在同一数据库中,用户名必须唯一。
并且用户名不能与角色名相同。
●用户身份认证:Oracle数据库采用了多种用户身份认证方式,例如数据库身份认证、外部认证、以及全局认证。
●默认表空间:用户创建数据库对象时,如果没有显示地指出该对象存储在哪个表空间,系统会自动将该数据库对象存储在当前用户的默认表空间。
(表空间:Oracle数据库在逻辑上可以划分为一系列的区域,每一个区域称为一个表空间。
表空间是Oracle数据库最大的逻辑存储结构,由一系列段构成。
Oracle数据库对象就是以段的方式从表空间中获取存储空间的。
)●临时表:保存临时数据信息的表。
●表空间配额:表空间配额限制用户在永久空间中可以使用的存储空间的大小。
●概要文件:从会话级和调用级两个层次限制用户对数据库资源的使用,同时设置用户的口令管理策略。
●设置用户的默认角色:通过设置默认角色,可以禁止或激活用户所具有的角色。
●账户状态:创建用户的同时,可以设定用户的初始状态,包括用户口令是否过期以及账户是否锁定等1.2创建用户如上图所示,创建用户chen 采用数据库认证,口令为chen ,默认表空间为users 该表空间配额为10MB ,默认临时表空间为temp ,初始状态不锁定。
如上图所示,创建用户如果不授权,该用户不能做任何操作,即便是连接数据库。
只有给用户授予了create session 系统权限后,用户才可以连接数据库。
使用系统管理员登陆,授予用户chen 权限,才能使用户chen连接数据库。
如果口令设置为过期状态,即首次连接数据库时需要修改口令。
1.3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库身份认证将数据库的用户名与口令都保存在数据库内部,且口令以加密方式存储。
当用户练级数据库时,需要提供用户名与口令信息,通过数据库认证后才能登陆。
◎外部身份认证用户账户由oracle数据库管理,但口令管理和身份验证由外部服务来完成。
◎全局身份认证采用oracle数据库的高级安全组件,利用LDAP目录服务器集中管理用户信息。
当用户试图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时,oracle利用网络中的目录服务器中的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1.4修改用户alter user user_name [identified][by password][…][accountlock|unlock]1.5删除用户drop user username [cascade];1.6 查询用户select username,account_status … from dba_users;忘记密码的方法:打开cmd,输入sqlplus /nolog,回车;输入“conn/ as sysdba”;输入“alter user sys identified by 新密码”,注意:新密码最好以字母开头,否则可能出现错误Ora-00988。
有了这个方法后,只要自己对oracle服务器有管理员权限,不记得密码的时候就可以随意修改密码了。
sqlplus /nolog,conn /as sysdba 之所以能够登录,在于oracle登录时的身份认证方式。
oracle在登录时,有三种身份认证方式:操作系统身份认证、密码文件认证、数据库认证。
而conn /as sysdba是属于操作系统认证。
为什么这样说呢?你当前电脑开机时登录的用户,也就是进入操作系统的用户,例如是gooooal,它在你电脑的ora_dba组中。
可以在“我的电脑”单击右键,找到“管理”,选择“本地用户和组”,发现有一个组叫“ora_dba”,双击它,看到成员列表中“gooooal”。
也就是在conn /as sysdba,oracle会进行操作系统验证,发现你当前登录的用户就属于ora_dba组,因此才可以登录成功。
你可以把ora_dba组中的“gooooal”用户删除,再conn /as sysdba,就发现进不去了。
解决用户sys任意密码可以登录的问题:1、sys是Oracle的一个很特殊的用户,它只能按sysdba和sysoper身份登入,也就是说只要按以上两种身份登入,都是sys用户,表面上输入的用户名都是无效的。
任何其它用户只能按Normal身份登入。
2、sys用户的合法认证有两种方式:一是操作系统认证方式,二是数据库口令认证方式。
如果你登入的操作系统是Oracle用户组,那么直接通过操作系统认证连接到数据库,没有必要口令来认证。
所以你随便输入一个口令都可以的。
2 资源限定与口令管理在oracle数据库中,用户对数据库和系统资源使用的限制以及对用户口令的管理是通过概要文件(profile)实现的。
概要文件是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数据库必须具有一个概要文件。
概要文件不是一个物理文件,而是存储在sys模式的几个表中的信息的集合。
这些表是在创建数据库运行sql.bsq脚本时,调用denv.bsq脚本创建的,包括profile$表、profname 表、resource_map表、resource_cost表等。
2.1资源限制的级别概要文件通过对一系列资源管理参数的设置,从会话级和调用级两个级别对用户使用资源进行限制。
会话级资源限制是对用户在一个会话过程中所能使用的资源总量进行限制,而调用级资源限制是对一条SQL语句在执行过程中所能使用的资源总量进行限制。
2.2 资源限制的类型通过设置通过设置概要文件中的参数值,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限制用户对数据库和系统资源的使用。
▼ CPU使用时间:在一个会话或一个调用过程中使用CPU的总量。
▼逻辑读:在一个会话或一个调用过程中读取物理磁盘和逻辑内存数据块的总量▼每个用户的并发会话数,即一个用户最多同时开启会话的数量。
▼用户连接数据库的最长时间。
▼私有SQL区和PL/SQL区的总量。
2.3 启用或停用资源限制与口令管理ALTER SYSTEM SET resource_limit=TRUE/FALSE;2.3.1 口令管理参数介绍Oracle数据库概要文件中用于口令管理的参数包括以下:① FAILED_LOGIN_ATTEMPTS:限制用户在登陆oracle数据库允许失败的次数。
②PASSWORD_LOCK_TIME:设定登陆失败后,账户锁定时间。
③PASSWORD_LIFE_TIME:设置口令的有效天数。
④PASSWORD_GRACE_TIME:用于设定提示口令过期的天数。
⑤PASSWORD_REUSE_TIME:指定一个用户口令被修改后,必须经过多少天才可以重新使用该口令。
⑥PASSWORD_REUSE_MAX:指定一个口令被重新使用前,必须经过多少次修改。
⑦PASSWORD_VERIFY_FUNCTION:设置口令复杂性校验函数。
2.4 创建资源限制的概要文件(上次不成功的原因,sessions写成了session,还有per写成了pre)1如图:创建一个名为res_profile的概要文件,要求每个用户最多可以创建2个并发会话,每个会话持续时间最长为60min,会话的最长连续空闲时间为20min,每个会话的私有SQL区为100KB,每个SQL语句占用CPU时间总量不超过10s.2 将概要文件指定给用户rfAlter user rf profile res_profile3 将资源管理激活ALTER SYSTEM SET RESOURCE_LIMIT=TRUE scope=both;4如下图,用户rf只能创建2个并发会话,创建第3个时出现错误:超出了限定范围2.5 创建口令管理的概要文件SQL>create profile pwd_profile limitFailed_login_attempts 4 password_lock_time 10;2.6 将概要文件分配给用户将该概要文件指定给普通用户rf,用户连续登陆四次失败,锁定账户,10天后自动解锁。
用管理员账号解锁用户rf。
2.7 修改概要文件例子:SQL>alter profile pwd_profile limit password_life_time 10;将用户口令设置有效期为10天例子:SQL>drop profile pwd_profile cascade;删除概要文件。
例子:SQL>select * from dba_profiles order by profile;查询数据库所有概要文件的参数设置。
3权限管理Oracle数据库使用权限俩控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和用户在数据库中所能执行的操作。
用户在数据库中可以执行什么样的操作,以及可以对哪些对象进行操作,完全取决于该用户拥有的权限。
控制Oracle数据库访问的权限类型有两种:系统权限system privilege和对象权限Object privilege(方案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