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监护仪技术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目的: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
评估:1、患者的病情、神志、合作程度。
2、患者心电监护波型、检测电极连接情况、操作环境。
3、电除颤部位皮肤情况及是否装有起博器。
4、环境安静、安全、没有电磁波的干扰。
准备:1、护士按要求着装。
2、患者取去枕平卧位,暴露胸部、左上肢外展90度,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
3、用物:心电除颤器、心电监护仪、导电膏、盐水纱布数块、急救车、卫生纸、手消液、污物桶、护理记录单、布帘或屏风、急救药品。
操作流程:巡视病房,9床,王刚,发现患者心电监护仪波形为心律失常(为室颤),拍打双肩,呼叫患者。
请家属呼叫张医生说王刚发生室颤,准备除颤器及急救车过来抢救。
环境安静、安全无电磁波的干扰。
将除颤器插上电源并打开,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解开衣扣,暴露胸部,取下电极片置于床头(如不取,电极片与除颤部位避开3cm)。
查局部皮肤完整,未安置起搏器。
检查导电膏有效期,取下电极板,将除颤器上两侧电极板分别涂以专用导电膏或在患者除颤部位垫上5—6层盐水纱布。
选择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选择除颤能量(单向波360J、双向波150—200J、儿童2—4J/kg),充电至所需能量,将电极板置于标准位置(常规位置:STERNUM(操作者的左手)持一块电极板在患者胸骨右缘第二肋间,APEX(操作者的右手)持另一块电极板在患者左侧腋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界处(心尖部, 电极板上缘距离腋窝7cm)。
再次观察心电监护仪波形为室颤。
请所有人离开床旁。
电击时两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板上的放电按钮(放电前大声呼叫“1.2.3放电”,电极板紧贴皮肤并加压),固定电极板,观察示波器上患者的心律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正常,判断电复律成功(如不成功行心肺复苏5个循环后再进行除颤),遵医嘱作下一步治疗。
撤离电极板,关闭除颤器开关,用卫生纸擦试患者胸前区导电膏。
手消。
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护。
扣上患者衣扣,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关于除颤的要求1. 除颤是急救中关键的一环,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来说,及时的除颤可以挽救生命。
2. 根据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除颤的时机十分关键,应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
心脏骤停后的前几分钟内进行电击除颤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 除颤的具体操作包括:确认心脏骤停、准备除颤仪器、清除患者体表的水分和污垢、给予适当的能量进行电击。
4.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要求,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电击除颤。
根据患者的心率和电击除颤仪器的类型,可以选择适当的能量进行除颤。
5. 除颤时,护士或医生应该确保患者的体表清洁干燥,以免影响除颤电流的传导。
6. 对于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除颤的能量设置也有所不同。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除颤波形和能量设置。
7.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还特别强调了除颤后的监护和处理。
除颤后应该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和监护,以避免心律失常再次发作。
8. 对于心脏骤停的环境设置与人员配备也有具体要求,应该确保除颤的操作环境安全,同时具备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急救处理。
9.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对于除颤的要求十分严格,明确了电击除颤的时机、操作步骤、能量设置以及监护处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旨在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存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关于除颤的要求(续)除颤是急救中的关键步骤,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来说,除颤操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对于除颤的要求十分严格,明确了除颤的时机、操作步骤、能量设置以及监护处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10. 除颤的时机至关重要。
在心脏骤停后的前几分钟内进行电击除颤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生存率会逐渐下降,因此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除颤操作。
11. 除颤的具体操作包括几个关键步骤。
除颤监护仪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方 浩(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浙江舟山 316000)摘 要:除颤监护仪是医院重症科室常用的重要医疗设备之一。
结合工作实践体会,以Philips Heartstart XL M4735A为例,对操作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分析,重点对该设备的性能特点和使用、维护要求进行了探讨。
这对除颤监护仪在医院的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除颤;监护仪;操作;医疗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1-0157-021 熟悉仪器的性能和特点首先,要熟知面板上功能键的作用,如图1所示。
M4735A面板上的按键具有“软键”(Softkey,自定义功能键)功能,其当前功能在屏幕上的相应位置予以提示,在不同状态下按该键可以完成不同的操作。
M4735A面板左下方的sync按钮,即同步按钮,在科室日常操作演练或维护时,功能需关闭(sync键前方绿灯熄灭),因为sync操作需要检测到qrs波中的r波。
如果不及时熄灭,会对日常的检测和演练造成很大的影响。
其次,要熟知仪器指示灯状态、文字提示、声音提示的含义,如图2所示。
M4735A机身上共有4盏指示灯,屏幕右上方为交流电连接指示灯和电池充电指示灯,屏幕左下方为sync同步开关指示灯,Paddles边上为手柄带电指示灯,而语音提示则出现在自动自检和AED状态下。
其中,自检状态为“请不要触碰病人,按除颤按钮”,这需要检测人员同时按下手柄端除颤按钮以完成自检。
而在AED状态下,语音提示为“正在分析,请不要触碰病人,不需要除颤,请检查病人、进行CPR或需要除颤,请按除颤按钮”,这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机器的语音提示来完成下一步操作。
出现报警提示后,例如交流供电指示、机内蓄电池充电状态指示、机内蓄电池能量不足提示(Lower battery)等,需要了解不同机型所需的电击能量。
而M4735A因采用了“智能双相波”,所需最大电击能量仅为150 J。
2024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心脏电除颤技术是目前救治心脏骤停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恢复心脏正常骚动有重要作用。
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效果,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规范操作流程1.预检准备(1)检查心电除颤仪是否完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确认电除颤仪中的电量是否充足;(3)准备好除颤电极片,并保持其良好状态;(4)确保整个操作环境干燥和安全。
2.确定适应症和禁忌症(1)确定患者是否为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2)排除禁忌症,如患者已经自主循环恢复,或存在不可逆的病理因素。
3.确保患者安全(1)将患者平躺在硬板床上,并确保患者身上没有金属物品;(2)清除患者胸前的衣物和湿润的表皮。
4.准备电除颤仪(1)确保电除颤仪处于关机状态;(2)将电极片与电除颤仪连接;(3)确保电极片粘贴良好并无损伤。
5.设置除颤能量(1)根据患者情况和心电图结果,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2)将能量选择设置在最低级别,并由操作人员确认。
6.除颤操作(1)确认患者没有心电图监护仪连接;(2)向患者施加合适的心外按压按照当前的CPR准则;(3)确认无戴着除颤仪或应戴除颤仪的人在附近;(4)患者忌讳和推挽措施要明确告知工作人员;(5)通电前,应大声喊话并确保患者周围人员离开;(6)在确认患者周围无影响除颤操作的因素后,向患者施放除颤能量;(7)在电除颤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提高成功率;(8)电除颤后,重新评估患者的心电图,如需要再次除颤,则依次选择适当能量进行操作。
7.电除颤后处理(1)电除颤后,应立即确认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循环;(2)如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及时停止心肺复苏;(3)如患者未恢复自主循环,应根据需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4)电除颤后应迅速恢复胸部清洁,以保证电除颤能量顺利传递;(5)电除颤后,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2.要仔细阅读心电除颤仪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正确操作。
电除颤(含AED)技术规范【名词定义】电除颤主要是指心脏非同步电复律。
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时除颤常用、有效的抢救技术。
是用除颤器将一定量的电能导入整个心脏,使一些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电治疗方法。
如果已开胸患者,可将电击板直接放在心室壁上进行,称为胸内除颤。
本节主要介绍胸外除颤,是指将电击板置于胸壁进行的除颤技术。
【适应证】1,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等恶性心律失常。
2.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
【禁忌证】1.作为必要的抢救措施无绝对禁忌证。
3.对已明确无心电活动者,除颤并无益处。
4.除无条件者,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除颤。
【目的】纠正室性心律失常。
使用较强的脉冲电流经过胸壁,消除心脏任何部位的异位兴奋灶,重建窦性心律。
当患者发生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如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障碍。
尤其当室颤时,心室肌所处激动位相很不一致,一部分心肌尚在不应期,而另一部分已在复极。
因此通过除颤器能控制一定能量的电流,使所有心肌除极,恢复正常心律,进一步达到抢救实施的有效措施。
【制度与依据】1.本规范理论部分主要依据:欧洲复苏委员会制定的《2015欧洲复苏委员会复苏指南》。
该指南由来自欧洲各国的专家共同编写完成,共包含成人基础生命支持与自动体外除颤、成人高级生命支持、特殊情况下的心搏骤停、紧急救援等十一个部分。
2.本规范操作部分主要依据: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联合中华护理学会2018年提出《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技术规范》。
由国内多家医院联合起草,结合我国近年来在紧急救护方面新的发展和经验积累。
该标准规定了现场心肺复苏、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的技术操作要求,包含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紧急施救基本要求、现场心肺复苏技术要点、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操作、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紧急施救流程图、急救操作流程和心肺复苏的再判断等,旨在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准备】1.用物准备:除颤仪(明确除颤仪类别为单相波还是双相波)、导电膏、纱布。
除颤器质控检测操作细则为规范实施除颤器质控检测,参照国标《心脏除颤器安全管理》WST 603-2018 、《心脏除颤器校准规范》JJF 1149-2014,结合我单位检测设备,制定《除颤器质控检测操作细则》。
1检查、检验、记录1.1清洁消毒每日使用湿软巾和消毒剂进行除颤、除颤手柄、除颤板和电缆进行清洁和消毒。
1.2 外观检查1.2.1附件齐全,且无影响其电气性能的机械损伤(如心电导联线绝缘层脱落)。
1.2.2仪器标识清晰完整。
1.2.3非一次性使用的除颤电极应表面光洁,不得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毛刺和过多的腐蚀斑点。
1.2.4其他辅助用品整洁完备并且在有效期内,如导电膏、电极片等。
1.3开机检查1.3.1开关正常,各种功能功能按键(旋钮)预置能量控制器和指示,均满足技术要求,可正常工作。
1.3.2若使用充电电池供电,保证电池电量为75%或以上。
1.3.3时间日期正确。
1.4记录、流程和资质1.4.1使用除颤器时,需要进行使用登记记录,信息至少包括:装备名称、规格型号、使用日期、使用人员;1.4.2需要有除颤器使用操作规程和除颤器故障应急预案。
2保养、维护、记录2.1至少每月一次进行开机检测、操作检查、放电操作检查及电池保养。
2.2每24个月更换一次电池。
2.3按照设备服务手册,完成该型号特定的预防性维护。
2.4定期更换破损老化的配件。
2.5每半年进行一次电气安全检测,并填写电气安全检测表。
2.6由具有除颤器的质量与安全控制相关技术资质的人员完成上述工作,并填写维护保养记录。
3性能检测、校准、记录3.1同步模式检测按图连接校准设备和除颤器同步模式检测连接示意图3.1.1除颤器分析仪置于延迟时间测量状态。
被校除颤器能量选择置200J能最点(如为双相波除颤器可适当降低)。
3.1.2同步信号为所输入的心电信号时,操作除颤器分析仪,使之输出240次/分的窦性心律信号或标准心率信号至被校除颤器,被校除颤器的导联选择置为“心电导联” 或•“除顏电极”。
除颤监护仪技术规格要求1.具备手动除颤、心电监护、呼吸监护功能。
2.手动除颤有同步和非同步两种方式,按键式能量调节,可在除颤手柄上直接完成能量调节、充电、放电操作(提供证明材料)。
3.整机带电极板、电池的重量不超过6kgo4.显示屏27寸,三通达波形显示;除颤采用双相指数截断波技术,具备自动阻抗补偿功能。
成人默认200J,最大除颤能量可以达到360J(提供证明文件)5.除颤充电迅速,充电至200J(3s.6.选配体外起搏功能,起搏分为固定和按需两种模式。
具备慢速起搏功能。
7.具备CPR辅助功能,可指导CPR操作,符合2010国际CPR指南要求。
8.3/5导ECG监测,具备专利认证的ECG多导同步心律失常分析,在部分导联脱落、干扰时仍能准确监测心率(提供证明文件)。
可升级支持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功能。
9.可充电锂电池,具备1ED灯显示电池剩余电量,可支持100次以上200J除颤,3小时监护及2小时起搏。
10.具备生理报警和技术报警功能,通过声音、灯光等多种方式进行报警。
11.成人、小儿一体化电极板,可选用除颤起搏监护多功能电极片。
12.支持中文操作界面、AED中文语音提示。
13.50mm记录仪,自动打印除颤记录,可延迟打印心电,延迟时间>10s。
14.可存储24小时连续ECG波形,72小时全参数趋势回顾,180分钟录音,数据可导出至电脑查看。
15.关机状态下设备可自动运行自检,支持大能量自检(不低于150J)、屏幕、按键检测。
16.具备良好的防水防水性能。
17.省内设厂家服务机构,具备厂家售后工程师(提供证明文件)。
除颤监护仪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作者:方浩来源:《科技与创新》2014年第11期摘要:除颤监护仪是医院重症科室常用的重要医疗设备之一。
结合工作实践体会,以Philips Heartstart XL M4735A为例,对操作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分析,重点对该设备的性能特点和使用、维护要求进行了探讨。
这对除颤监护仪在医院的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除颤;监护仪;操作;医疗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1-0157-021 熟悉仪器的性能和特点首先,要熟知面板上功能键的作用,如图1所示。
M4735A面板上的按键具有“软键”(Softkey,自定义功能键)功能,其当前功能在屏幕上的相应位置予以提示,在不同状态下按该键可以完成不同的操作。
M4735A面板左下方的sync按钮,即同步按钮,在科室日常操作演练或维护时,功能需关闭(sync键前方绿灯熄灭),因为sync操作需要检测到qrs波中的r 波。
如果不及时熄灭,会对日常的检测和演练造成很大的影响。
其次,要熟知仪器指示灯状态、文字提示、声音提示的含义,如图2所示。
M4735A机身上共有4盏指示灯,屏幕右上方为交流电连接指示灯和电池充电指示灯,屏幕左下方为sync 同步开关指示灯,Paddles边上为手柄带电指示灯,而语音提示则出现在自动自检和AED状态下。
其中,自检状态为“请不要触碰病人,按除颤按钮”,这需要检测人员同时按下手柄端除颤按钮以完成自检。
而在AED状态下,语音提示为“正在分析,请不要触碰病人,不需要除颤,请检查病人、进行CPR或需要除颤,请按除颤按钮”,这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机器的语音提示来完成下一步操作。
出现报警提示后,例如交流供电指示、机内蓄电池充电状态指示、机内蓄电池能量不足提示(Lower battery)等,需要了解不同机型所需的电击能量。
而M4735A因采用了“智能双相波”,所需最大电击能量仅为150 J。
除颤监护仪招标技术参数一、技术参数1.设备用途:用于对患者进行手动体外除颤、半自动体外除颤,标配提供心电(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无创血压(NIBP)监护。
2.整机重量W6.1kg,包含电池、体外板、心电导联线;3.彩色TFT显示屏27英寸,分辨率2800x480像素,可显示23通道监护参数波形,有高对比度显示界面。
4.具备中文操作界面。
5.EI功能模式配置:5.1.除颤模式:配备手动除颤、自动体外除颤(AED);5.2.监护功能:配备心电、呼吸、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监护功能;6.除颤采用双相波技术,具备自动阻抗补偿功能;7.手动除颤分为同步和非同步两种方式,能量分20档以上,可通过体外电极板进行能量选择,最大能量可达360J。
8.国开机时间≤2s°9.除颤充电迅速,充电至200JW3s,充电至360JW7s°10.除颤后心电基线恢复时间≤2.5s°11.体外除颤电极板同时支持成人和小儿,一体化设计,支持快速切换。
12.El体外除颤电极板支持病人接触状态指示,满足单人操作时提示患者接触阻抗。
13.体外除颤电极板支持能量选择,充电和放电三步操作,满足单人除颤操作。
14.可配体内除颤手柄,体内手动除颤能力选择:1/2/3/4/5/6/7/8/9/10/15/20/30/50J;15.EI支持至少三种尺寸体内除颤电极板,适用不同病人类型。
16.团AED功能适用于年龄大于30天人群。
17.从开始AED分析到放电准备就绪≤10s;18.AED除颤功能提供中文语音和中文提醒功能,对于抢救过程支持自动录音功能,记录时长26Omino19.可配体外起搏功能,起搏分为固定和按需两种模式,具备降速起搏功能。
20.El可升级CPR辅助功能,CPR传感器设计符合2020AHA/ERC指南,提供即时的按压反馈,设备界面提供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实时参数显示。
21.提供的监护参数适用于成人,小儿和新生儿,并通过国家三类注册、CE认证。
除颤监护仪导言除颤监护仪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急救和心脏病抢救等领域。
它具备监测心电图、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功能,并能提供除颤功能。
本文将介绍除颤监护仪的工作原理、使用场景、技术特点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工作原理1.1 心电监测除颤监护仪通过电极贴片与患者皮肤接触,使用导电胶囊或导电胶布,将患者的心电信号传输到监护仪上。
监护仪会将心电信号转化为生理图形显示在屏幕上,并通过数字化处理,提供心率、QRS时间、ST段等详细心电参数来评估患者的心脏状况。
1.2 血压监测除颤监护仪通常配备血压测量模块,通过无创式血压测量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
这种技术可以无需扎针,通过光学信号或声波信号感应到动脉脉搏的变化并转化为数字显示。
1.3 除颤功能除颤监护仪具备除颤功能,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之一。
当患者发生心室颤动或室速等严重心律失常时,医务人员可以使用除颤监护仪进行除颤。
除颤监护仪能够释放高能量电击,恢复心脏的正常心律。
二、使用场景2.1 临床急救除颤监护仪是医务人员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工具。
在临床急救中,除颤监护仪可以迅速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心电除颤,提高患者生存率。
2.2 心脏病抢救除颤监护仪也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抢救。
心脏病患者常常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速等,这些病情需要及时处理。
除颤监护仪能够迅速诊断心律失常,并提供除颤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2.3 病房监护除颤监护仪也可以用于病房监护,用于随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和血压情况。
通过持续的监护,可以及时察觉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准确的生命体征数据,促进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三、技术特点3.1 高精度的心电监测除颤监护仪采用先进的心电监测技术,具备高精度、低噪声的心电信号采集和处理能力。
通过数字化处理和滤波算法,可以消除干扰信号,提供清晰、稳定的心电波形,使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患者心脏状况。
3.2 可选的血压测量模块除颤监护仪通常具备可选的血压测量模块,通过无创血压测量技术,实现无创式血压监测。
除颤监护仪技术要求
主机要求原装进口
1.显示屏:尺寸:≥6.5英寸
除颤参数
2.除颤波形:低能量智能双相波,根据病人阻抗调整除颤波形,保持最有效的经心电流
3.除颤能量:
体外除颤:体外除颤:1-10J、15J、20J、30J、50J、70J、100J、120J、150J、170J、200J
4.充电时间:充电到150J时间<3秒,充电到最大能量时间<6秒
5.发放能量:通过多功能除颤电极片或者除颤电极板
自动放电:定义在未发出电击的情况下已充好电的设备会保持充电状态时间可设置30s,60s,90s
监护参数
6.心率监护
心率显示范围:从16 到300 bpm(成人)
从16 到350 bpm (婴儿/儿童)
心律失常报警:心率快/心率慢、心搏停止、室颤/室速、室速、极度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率、起搏器未夺获、起搏器未起搏。
体外起搏
7.波形:单相截顶幂指数波
8.脉冲宽度:20 或40 ms,精度为±10%
9.模式:按需模式或固定模式
电池
10.类型:可重复充电的锂离子电池
11.容量:
至少可监护3 小时,接着进行20 次全能量充电/电击。
至少进行175 次全能量充电/电击。
在实施监护的同时至少持续起搏2 小时,接着进行20 次全能量充电/电击。
12.电池指示器:
显示屏上有容量指示器
电池电量低的提示:闪烁的状态指示器,伴随声音提示,屏幕上“电池电量低”
的文字提示,提示电池电量低时还可进行10分钟监护时间和6次最大能量放电
条图打印机
13.记录仪:热阵列打印机
事件储存
每份事件概要中存储最长8 小时的数据,最多可存储大概50 个时长约30分钟的事件概要。
智能待机状态指示器
14.内置自动检测:每小时、每天、每周关机检测
15.机内保留一年内每周的检测结果并可随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