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动物大世界”区域
- 格式:docx
- 大小:11.75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动物大世界第一章:主题活动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对动物世界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不同种类的动物。
3.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特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主题活动背景和目的。
2. 观察和讨论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或实物。
3. 引导幼儿思考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学活动:1.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
2. 邀请幼儿观察并描述动物的特征。
3. 小组讨论: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第二章:认识哺乳动物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哺乳动物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哺乳动物的能力。
3. 增强幼儿对哺乳动物的亲近感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哺乳动物的特点。
2. 观察和讨论哺乳动物的图片或实物。
3. 引导幼儿思考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习性。
教学活动:1.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
2. 邀请幼儿观察并描述哺乳动物的特征。
3. 小组讨论:哺乳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第三章:认识鸟类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鸟类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鸟类的能力。
3. 增强幼儿对鸟类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鸟类的主要特点。
2. 观察和讨论鸟类的图片或实物。
3. 引导幼儿思考鸟类的生活习性和习性。
教学活动:1.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
2. 邀请幼儿观察并描述鸟类的特征。
3. 小组讨论:鸟类的主要特点和生活习性。
第四章:认识爬行动物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爬行动物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爬行动物的能力。
3. 增强幼儿对爬行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爬行动物的主要特点。
2. 观察和讨论爬行动物的图片或实物。
3. 引导幼儿思考爬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习性。
教学活动:1.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
2. 邀请幼儿观察并描述爬行动物的特征。
3. 小组讨论:爬行动物的主要特点和生活习性。
第五章:认识两栖动物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两栖动物的特点。
示范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教学设计:动物大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各种不同的动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动物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让他们学会关爱和保护动物。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分类:让幼儿了解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不同类别的动物。
2. 动物的特点:让幼儿学习各种动物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特征。
3. 动物的生存环境:让幼儿了解动物们生活的不同环境,如森林、草原、水域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点。
2.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动物的知识。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动物的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动物图片、实物模型、视频资料等。
2. 环境:布置一个充满动物元素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1. 主题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物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动物大世界。
2. 动物分类:让幼儿观察不同动物的图片,引导他们说出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
3. 观察动物特点:让幼儿观察实物模型,引导他们说出动物的特点,如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
4. 学习动物生存环境:通过视频资料,让幼儿了解动物们生活的不同环境。
5.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表达自己对动物的看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幼儿关注动物保护,激发他们继续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六、教学活动一:动物猜谜游戏1.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加深幼儿对动物特征的记忆。
2. 活动内容:教师准备动物猜谜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动物的轮廓和一些提示性的谜语。
幼儿轮流抽取卡片,根据谜语猜测是哪种动物。
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测揭晓答案,并展示该动物的图片或实物。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展示第一张卡片。
幼儿尝试猜测,教师给予提示。
大班主题教案《动物大世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教材《动物大世界》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特征以及分类,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
2. 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难点: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卡片、动物模型、挂图、PPT课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参观“动物大世界”,展示各种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2. 讲解(10分钟)例题讲解: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随堂练习:请幼儿分成小组,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分享分类结果。
3. 活动(10分钟)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动物保护小卫士”的游戏,引导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动物大世界》2. 内容:动物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昆虫等。
动物特征:生活习性、外形、生活环境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动物,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家人。
2. 答案:观察到的动物名称、特征、生活环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各种动物,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关爱。
同时,开展家庭作业分享活动,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等,展示动物的生活场景。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在大班阶段,孩子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对动物世界尤其感兴趣。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我班开展了一次以“动物大世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习性和特点,认识动物的生活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环保意识。
三、活动内容(一)活动一:动物大观园1.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模型。
- 班级布置成“动物大观园”,设置不同的区域,如森林区、草原区、海洋区等。
2. 活动过程:- 教师引导幼儿参观“动物大观园”,认识各种动物。
- 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听声音等方式,了解动物的特点。
-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3.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收集关于动物的知识,制作动物卡片或手抄报。
(二)活动二:动物故事会1.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动物的童话故事,如《灰姑娘》、《小猪快跑》等。
- 准备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道具。
2. 活动过程:- 教师讲述动物故事,引导幼儿注意故事中的细节。
- 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道德教育。
3.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创作自己的动物故事。
(三)活动三:动物手工制作1.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 准备一些动物手工制作的范例。
2. 活动过程:- 教师示范动物手工制作的方法,如折纸、剪纸等。
- 幼儿分组,根据范例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手工。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3. 活动延伸:- 幼儿将制作好的动物手工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四、活动效果通过本次“动物大世界”主题教育活动,孩子们对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提高。
大班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一、主题由来和设计思路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和人类有着割舍不开的情缘。
幼儿喜欢与动物为伍,常常会不知不觉地与动物对话,他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和好奇。
他们喜欢聆听动物的故事,怀抱毛绒绒的动物玩具,翻着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希望了解更多的知识……然而,现实的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又离幼儿很远,幼儿并不能时时接触,充分了解,无法真正走进动物的世界。
幼儿喜欢动物,他们渴望做动物的朋友,但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动物的家园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考验,我们将从动物的生活环境、习性、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引导幼儿进行探究。
二、主题活动目标1.了解常见动物的不同特点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进一步探索动物生活习性的愿望。
2.对动物奇特的现象和特殊本领感到好奇,体验探索动物世界的乐趣。
3.了解人类可以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进行发明创造。
4.体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激发保护它们的欲望。
三、活动安排及形式1.学习:集体活动:动物园里真热闹(艺术)、长大以后像什么(艺术)、树和喜鹊(艺术)、小鸟分窝(科学)、五只鸭子(音乐)、狗熊分饼(科学)、好朋友(科学)、恐龙的秘密(科学)、妈妈和宝宝(科学)、螃蟹的奇遇(科学)、潜水艇的秘密(科学)、小螃蟹吹泡泡(语言)、大树的医生(语言)、猫头鹰(艺术)、田鼠太太的项链(语言)。
分组活动:神奇的树、大鲨鱼、我喜欢的动物、送鱼儿回家、野斑马、送小动物回家、啄木鸟、鸽子、小蜻蜓捉害虫、小猫吃鱼。
2.运动:会模仿各种动物的姿势,动作协调。
初步学习跳绳的技能,锻炼手脚协调能力。
远足活动:体育游戏:小猴爬、老狼几点了、赶小猪、老鹰捉小鸡、打鸭子、小乌龟、狡猾的狐狸等。
3.生活:了解自然角或家里宠物的习性,学着照料它们。
有探索生活中常见动物特征和习性的愿望,喜爱动物。
4.游戏:美工区:提供光盘、广告纸,吹塑纸、水粉颜料、版画、橡皮泥等各种材料。
提供剪纸步骤图。
益智区:提供动物棋子、动物拼图、十二生肖卡片等,供幼儿排队。
大班主题精品教案《动物大世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主题教材《动物大世界》,具体内容包括:(1)章节:第一章“奇妙的动物”,第1节“动物的认识”;(2)详细内容:通过观察、探索,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的能力;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动物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图片、动物玩具、动物生活场景图、教学PPT等;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大世界”,观察各种动物,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PPT,讲解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根据所学的动物特点,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创作动物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六、板书设计1. 《动物大世界》2. 内容:动物名称:狮子、长颈鹿、大象、熊猫等;动物特点:毛皮、体型、生活习性等;保护动物:不捕杀、不买卖、不破坏动物生活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并描述它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答案示例:画出熊猫,描述:熊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它们有着黑白相间的毛皮,喜欢吃竹子,生活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等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达到了教学目标;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动物,加深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开展“保护动物”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主题:《动物大世界》的环境和区角活动创设主题目标:对动物奇特的现象和特殊本领感到好奇,体验探索动物世界的乐趣。
前期思考:关于动物的内容,从小小班到大班的主题内容中都有涉及,凭着对孩子兴趣的了解,我清楚地知道孩子们对恐龙的痴迷程度,正好在这个主题中有提到关于恐龙的内容,于是在《动物大世界》这个主题中,我就把重点落在“恐龙”,创设了一系列和恐龙有关的活动区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恐龙的认识和理解。
环境创设:恐龙生活的环境:原始森林、湖泊、山洞、火山目的:(1)幼儿更能身临其境地开展和恐龙有关的活动,更投入。
(2)幼儿较真实地感受恐龙生活的地方。
活动区内容创设:l 认认恐龙目标:在摆弄恐龙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恐龙的明显特征,认识文字。
材料提供:幼儿带来各种玩具恐龙,教师准备和玩具恐龙相似的恐龙图片和名称的牌子。
玩法:幼儿将恐龙图片挂到相对应的玩具恐龙身上。
教师观察重点:幼儿对恐龙明显特征和对文字的敏感度。
l 给玩具恐龙分类目标:1、巩固分类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2、在分类过程中了解孩子分类的纬度和水平。
材料提供:1、教师有意识的准备12只恐龙玩具,贴上标记;2、分类记录纸。
玩法:幼儿将12只玩具恐龙用各种办法进行分类,并用自己的方式作记录。
教师观察重点:幼儿的分类方法以及记录的方式。
l 写生“恐龙”目标:通过写生恐龙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熟悉了解恐龙的明显特征,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和探究。
材料提供:各种形态的玩具恐龙,教师提供写生板、白纸、记号笔、蜡笔、剪刀玩法:幼儿自选玩具恐龙绘画,并剪下贴在背景处。
教师观察重点:幼儿能否画出这一种恐龙的明显特征。
橡皮泥涅恐龙目标:通过用橡皮泥捏恐龙,促使幼儿进一步熟悉了解恐龙的明显特征,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从而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和探究。
材料提供:玩具恐龙,各色橡皮泥、玩橡皮泥的工具、垫板。
玩法:幼儿用橡皮泥捏出各类恐龙。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动物大世界》及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动物大世界》及教学反思《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动物大世界》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主题说明:喜欢动物似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
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
他们与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喜欢聆听动物故事,翻看各种动物的卡片与图书,他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与好奇,一说起动物,他们就会津津乐道,兴趣多多。
一说到动物,孩子们都兴致盎然,欲罢而不能。
他们喜欢聆听动物故事,怀抱可爱的动物玩具,翻看各种动物图书……动物们不时的出现在他们自编的故事里,有趣的儿歌里,好玩的游戏里,他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
顺应孩子们的热点,我们开展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孩子们了解常见的动物不同的特点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进一步探索动物生活习性的愿望,同时引领孩子去结识探索更多的动物朋友,让孩子自主的去认识动物,关注动物,通过不同的家园、学来的被本领、千奇百态、我和动物是朋友等一系列学习脉络,在看看、讲讲、做做的直接作用下,让孩子们自主的认识动物的特征及其人们生活得关系,让孩子们以真善美的心灵去体验动物的生活、动物的喜怒哀乐,从而使孩子们对动物奇特的现象和特殊的本领感到好奇,体验探索动物世界的乐趣。
主题目标:1、了解常见动物不同的特点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进一步探索动物生活习性的愿望。
2、对动物奇特的想象和特殊本领感到好奇,体验探索动物世界的乐趣。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优秀教案:活动名称:最佳守卫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从中获得信息,尝试理解山羊公公选择守卫的过程及理由2、体验故事的趣味与智慧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黑板、树叶人手一片活动过程:一、讲述事件,引出话题。
山上的狼越来越多,眼看着家族里的羊越来越少了,山羊公公决定要请一个守卫。
示范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教学设计:动物大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各种不同种类的动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动物的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幼儿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鸟类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常见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鸟类的外形特征。
2. 第二课时:认识哺乳动物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哺乳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哺乳动物的外形特征。
3. 第三课时:认识爬行动物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常见的爬行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爬行动物的外形特征。
4. 第四课时:认识两栖动物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常见的两栖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两栖动物的外形特征。
5. 第五课时:认识无脊椎动物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常见的无脊椎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无脊椎动物的外形特征。
三、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讲解、游戏、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卡片、视频、游戏道具等。
2. 环境准备:教室布置成动物大世界的主题,增加氛围。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对动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评价。
六、第六课时:探索动物的生态环境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方式。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七、第七课时:动物的生存技能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动物的生存技能,如捕食、防御等。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动物的生存技能。
八、第八课时:动物的繁殖与成长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和成长过程。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动物的繁殖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