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仗队训练动作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1.79 KB
- 文档页数:3
号手训练方法一.“识谱”训练认识:⒈节奏符号⑴×⑵×⒉表示意思⑴×【表示大、小鼓手齐击奏(“引奏”除外)】⑵×【表示只是小鼓手击奏】注:在鼓号队训练时,原则上镲手跟鼓手,即大镲手跟大鼓手、小镲手跟小鼓手。
1⒊符号读法⑴×【读“咚”】⑵×①单个“×”出现时,【读“哒”】;②同一拍两个“××”出现时,【读“哒啦”】;③同一拍四个“××××”出现时,【读“哒啦哒啦”】;⒋手法规律⑴×【一律用右手单独击奏】⑵×【一律用右、左手轮击(先右后左)】⒌手法符号⑴“○”表示用右手击⑵“+”表示用左手击2二.“节奏”训练⒈七个节奏⑴×;⑵××;⑶××;⑷××××;⑸×××;⑹××;⑺×;重点:四个基本节奏一号基本击奏:×××○○+二号基本击奏:××××○+○+三号基本击奏:××○○四号基本击奏:×○3⒉十三个节奏组合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 0;○←重点:四个基本组合⑴××××××;⑵×××××××;⑶×××××;⑷× 0;○○+○○+○○+○+○+○○+○○○←4三.“举手动作”训练【熟练三组举手动作】第一组:“前举”动作⒈“前平举”动作⒉“前斜举”动作⑴“前上斜举”动作⑵“前下斜举”动作第二组:“上举”动作⒈“上举”动作【右手】⒉“斜上举”动作⑴“右手斜上举”动作⑵“双手斜上举”动作第三组:“侧举”动作⒈“侧平举”动作【左、右手分别动作】⒉“侧斜举”动作【左、右手分别动作】⑴“侧上斜举”动作⑵“侧下斜举”动作⒊“侧斜举”动作【双手同时动作】5四.“吹奏”训练【用三个阶段完成训练】㈠第一阶段:“口形”训练(入门训练阶段)此训练是基础训练,是关系到将来号手能否把号吹响和把音吹准的一项重要训练。
仪仗队指挥动作一、指挥员静止站立姿势
二、准备指挥动作(简称“开棒”动作)
1、全体队员听口令。
①左手正叉腰,右手同时提棒,球底紧靠腰右前部,两
肘关节外张,棒杆与身体成30°夹角。
②右手握棒用力上举至头顶前上方,拳心向后,拳心向后,棒球底部距额顶前上方约20cm,静止3秒钟
2、“起”令动作
①右手握棒缓慢向右下方画弧,当球部与眼睛平齐时加速用力收拢成开棒姿势。
②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半步,同时右手握棒斜前上举,左手斜上举示意演奏的乐曲,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离地。
③将棒收至额前20cm处,拳心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左手叉腰。
④右手持棒用力垂直下压,拳至腰间,再上举额前。
(备注:此动作是在告知队员指挥的节奏速度)
三、“三声大鼓”指令动作
完成“起”动作后,紧接着把棒向下——向上——再向下——再向上(前三个动作带动大鼓击奏三声,最后一个动作为休止一拍。
)
四、指挥基本手法。
1、下压:把指挥棒垂直从上向下压至腰间,符号表示为↓;
2、上举:把指挥棒从腰间垂直向上举,符号表示为↑;
3、横摆:持棒向右用力挥出约40cm,符号表示为→。
仪仗队训练动作要点作为一支仪仗队,他们在队伍队形和仪仗动作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
下面是仪仗队训练动作的要点。
1.起立立正:整齐划一地站立,双脚并拢,身体挺直,目光前视,两臂自然下垂,两手与大腿相贴。
2.行列队形:训练员下达行列队形指令后,仪仗队员应迅速调整队形,保持整齐划一的阵列。
队员之间的间距要一致,肩膀要对齐,整个队伍要向前微微倾斜。
3.走行:仪仗队员行进时,姿态端正,不摇晃、不摆动。
每一步都要用力踩地,保持整齐的步频和步幅,以展现出队伍的整体统一性。
4.转身:仪仗队员进行转身时,要保证动作整齐划一,转身的同时要注视前方,保持队伍整齐排列。
5.报数:仪仗队员进行整队动作时,需要进行报数。
报数要清晰、响亮,声音的高低要统一,每个队员都要准确报出自己的数目。
6.敬礼:在特殊场合和特定时刻,仪仗队员需要进行敬礼动作。
敬礼动作要庄重、整齐,手臂要完全伸直,头部向上抬起,以示对上级的尊重。
7.行进中抬脚:在行进中,仪仗队员的抬脚动作要准确一致。
抬脚时,脚跟要贴紧地面,向前提起,脚趾和小腿呈90度角。
8.整队时的肩膀平齐:仪仗队员在整队时,肩膀要保持平齐,不能有明显的高低差。
队员之间的间距要一致,肩膀要对齐,保持整个队伍整齐划一9.提步高低一致:仪仗队员在提步时,要保持高低一致。
脚踝要用力,使脚踩地时有清晰的声音。
10.队列紧凑:仪仗队员在训练中要保持队列的紧凑,队员之间的间距要一致,不得出现错位或间隙。
11.品质优雅:仪仗队员在训练和表演中,要始终保持优雅的姿态。
动作要流畅,不生硬,整体形象要端庄大方。
12.眼神注视前方:仪仗队员在训练和表演中,眼神始终要注视前方。
视线要保持水平,不可左顾右盼,以展现出专注的态度。
以上是仪仗队训练动作的要点。
仪仗队员需要通过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要求,队员们要保持团结一致,相互配合,共同提高,以展现出整个队伍的统一性和士气。
在表演中,他们要做到动作整齐划一,高度协调,以展现出优雅的仪仗形象。
护卫队动作训练要点汇总一,稍息立正(1)立正听到“立——正”的口令后,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 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听到“稍息”的口令后,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要领归纳:立正应做到:“三挺、三协调”,“两收、一睁、一正直”。
“三挺、三协调”即:挺腿。
两腿并拢膝盖后压,达到两膝盖间无缝隙,使膝盖向后压的力量与两腿内合的力量相协调;挺胸。
胸部自然向前上方挺出,腰部挺直,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使两肩窝处的衣服保持平整。
收小腹、收腹部与自然挺胸相协调;挺颈。
下颌微收、头部正直向上顶,颈部轻贴后衣领,做到收下颌与挺颈相协调。
“两收”即:收小腹、收下颌,向上提气,头向上顶的同时收下颌。
“一睁”即:集中精力,眼睛自然睁大,眼皮稍向上挑,使黑眼珠保持在眼睛的中央,注视正前方稍远处与眼同高的一个目标,不斜视,保持40 秒内不眨眼。
“一正直”即:身体要正,两肩线与足跟线平行,衣扣线与两脚连线的中点形成一条直线,上体正直。
立正时重点突出“正(方向正)、(身体直)、(胸部向前上方挺)、神(两眼有神)”。
稍息应做到:“两快、一稳、两准确”。
“两快”即:出脚快、收脚快。
“一稳”即:做动作时上体要稳。
“两准确”即:出脚的方向准确,出脚的距离准确。
二,蹲下、起立;(1)蹲下口令:蹲下要领: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右脚上(训练要求:1.右脚后退半步时,身体重心应向后移动;2.臀部应正直地坐在右脚跟上;3.上体保持正直,自然挺胸,两眼注视前方。
4.两腿分开约60度,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5.蹲下过久,可自行换脚。
)(2)起立口令:起立要领:1.起立时身体要正直地站立;2.身体重心稍向前移,两腿绷直,右脚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少先队仪仗队简单操作方法
少先队仪仗队的简单操作方法如下:
1. 队形训练:队员要按照队形要求,规整排列在一起。
通常队形有直线队列、横向队列、斜列队列等。
队员要根据指挥员的信号快速调整队形。
2. 步伐训练:队员要掌握标准的步伐,并且保持整齐划一的步伐。
根据音乐的节拍或者指挥员的节拍,队员要保持统一的节奏前进。
3. 手势练习:少先队仪仗队的队员通常会进行一些手势的表演。
队员要掌握各种手势的动作要领,并且保持整齐划一。
4. 眼神交流训练:队员要学会通过眼神进行默契的交流,这在队伍行进中非常重要。
队员要时刻保持警觉,观察指挥员的动作和指示。
5. 示范演练:指挥员会对队员进行示范演练,队员要仔细观察,并且在指挥员示范结束后迅速模仿。
6. 简单器械操练:队员有时需要使用器械进行表演,例如旗帜、棒球等。
队员需要学会正确地使用这些器械,并且保持熟练的操作。
以上是少先队仪仗队的简单操作方法,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练习,队员们可以达到
更高的水平。
少先队仪仗队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少先队仪仗队是少先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队员们展示风采、锻炼意志、培养品质的重要平台。
仪仗队的队员须对待训练要求认真负责,必须努力争当新时代少先队员的模范。
二、培训内容1. 仪仗队队列动作培训队列动作是仪仗队的基础动作,要求队员们站立端正,姿态优美,动作协调一致。
培训内容涵盖队形训练、队列转换、队列变换等。
2. 仪仗行进动作培训队员们必须能够按照指挥,做到队形整齐,步伐稳健,动作规范。
行进动作培训包括队形整齐训练、走步训练、转弯训练等。
3. 仪仗礼仪培训仪仗队在仪式上的举止要求十分严格,队员们必须能够做到站姿端正、动作规范、目光坚定、态度庄重。
礼仪培训包括军礼训练、鞠躬礼训练等。
4. 仪仗队队歌和口号培训仪仗队队歌和口号是队员们在活动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队员们需要熟练掌握队歌和口号,展现出队伍的团结和朝气。
5. 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培训少先队仪仗队队员不仅要求外在形象的完美,更要求内在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培训内容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律和自信能力等。
6. 体能训练为了保证队员们在长时间高强度的站立、行进等活动中能够保持良好状态,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包括跑步训练、体能运动训练等。
三、培训方式1. 集中培训采取每周固定时间进行集中培训,时间安排在少先队活动结束后进行,每次培训时间为2-3小时。
在日常的活动中,对队员们进行分散培训,例如在队伍集合、活动队列等时候,对队员们进行简单的动作训练和口令训练。
3. 实地演练在重要活动前,安排实地演练,让队员们有机会在真实场景中进行训练,提高应对各种状况的能力。
四、培训流程1. 分解动作首先,对仪仗队的各项动作进行分解和详细解释,让队员们了解每个动作的要点和技巧。
2. 示范训练由教练员或经验丰富的队员进行示范训练,让队员们直观地看到正确的动作和姿态。
3. 练习训练队员们进行反复练习,不断纠正和提高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
仪仗队训练计划第一篇:仪仗队训练计划仪仗队训练计划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将会在四月底正式召开,为在校运会的仪仗队表演中,将我院精神风貌更好地展示给全校师生,特此组织我院同学进行仪仗队训练。
一、训练人员:1、训练人员:2、受训人员:部分级学生二、训练时间:3月28日至4月28日训练大约4周左右时间,前两周~三周为每周一~周五 6:10~7:10 19:30~21:30 两个时间段三周~四周周一~周六早午晚分别有训练三、训练方式:先由我院学生干部将仪仗队队形变化提供方案,后由相关训练人员按照队形变换经行训练。
四、对于参加仪仗队的同学,学院给予大家一定的综合测评加分(满分1分)以及相应的物质奖励(早操,晚自习省掉)。
一次不到扣综合测评0.2分无故迟到,早退扣综合测评0.2分(三次不到扣0.6分,外加通报批评扣0.5分)因故请假上课,病假(需证明)等缘故须有辅导员假条(签字,盖章)。
否则无效五、仪仗队训练期间若有不服从学院安排或训练态度不佳(包括早退迟到等现象过繁)等情况。
学院根据其情况给予学院通报批评,取消入党积极分子资格等。
第二篇:仪仗队训练计划1北栅小学2011年—2012年鼓号队训练计划为使我校各种活动能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丰富队员的精神生活,抓好队干部的新旧交接,特拟定本届鼓号队训练方案:一、训练人员:辅导老师:康伟二、训练目标:1、通过鼓号队的训练,使鼓号队的全体成员都能熟练自如地演奏各自的乐器。
2、通过鼓号队的训练,使鼓号队的全体成员都能产生一种自豪感、集体荣誉感。
3、鼓号队通过训练,能演奏必会曲目。
如《出旗曲》、《行进曲》等。
4、鼓号队通过训练,能承担学校迎宾和大型活动奏乐的重任。
5、鼓号队通过训练,力争在11月初的全镇教学大检查中有出色的表现。
三、训练要求:1、鼓号队成员必须准时参加每次的鼓号队训练,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若有事要事先请假,经辅导老师同意后方可准假。
2、鼓号队成员在训练时必须严格遵守鼓号队的各项纪律,服从辅导老师的安排。
国旗班训练标准一、军姿:头要正、颈要直、眼要睁、口要闭,两眼目视前方。
下颚微收,两肩后张,两臂自然下垂夹紧身体。
大拇指贴于食指第二关节,中指贴于裤缝线。
两腿挺直,膝盖靠紧向后压,脚跟并齐靠拢,脚尖分开约60度。
抬头、挺胸、收腹、提臀,再整体前倾。
二、稍息(立正):以军姿为基础,上身保持军姿状态,两腿自然伸直。
听到(稍息)口令后,左脚沿脚尖方向迅速迈出全脚三分之二的距离,定住。
听到(立正)口令后,左脚迅速沿原路径收回,最后恢复军姿。
三、向前对正:以军姿为基础。
听到口令后,左脚和右脚先后分别向后迅速的退一点,然后双脚开始小碎步,同时眼睛用余光看向右方及前方的队友,前后左右移动调整自己的排面。
待整个排面整齐并且右方和前方的队友停止调整后,迅速结束小碎步,恢复军姿(如果是前方或右方的队员就要迅速调整好前后左右的距离,然后立定成军姿,以便中间队友参考调整)。
向右看齐(向前看):以军姿为基础。
听到(向右看齐)口令后,头部迅速向右转动约45度角,双脚同时开始小碎步。
用眼睛余光标齐前方和右方的队友,自行调整排面,待整个排面整齐并且右方和前方的队友停止调整后,迅速结束小碎步。
听到(向右看)口令后,头部迅速左转45度角,恢复军姿。
【标齐排面的方法,标齐前后纵列时,是看前方对友的后脑勺,当看不到前方第二个队友的后脑勺时,即算标齐;标齐左右横排时,是身体前倾看右方队友的下颚,当看不到右方第二个队友的下颚时,即算标齐】四、四面转法:以军姿为基础,四面转动时上身保持军姿的状态,两腿自然伸直。
腰杆用力,身体不要晃动。
向左(右)转时,以左(右)脚脚后跟为轴进行旋转,右(左)脚脚尖辅助转动,保持身体的平衡。
整个过程中身体的重心在左(右)脚,辅助脚右(左)脚有一个外翻的动作。
转体的角度为90度,转体动作结束身体定住之后,然后提胯右(左)脚取捷径靠脚。
向后转时,以右脚脚后跟为轴进行旋转,左脚脚尖辅助旋转,转体与靠脚的动作与左右转时大致相同,只是转体的角度为180度。
仪仗队训练计划1仪仗队训练计划1一、训练目标:1.提高仪仗队员的仪仗队礼仪技巧,使其能够胜任国家、军队和各级领导接待仪式的仪仗任务;2.培养仪仗队员良好的军事素质和队伍纪律,增强仪仗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3.加强仪仗队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提高其耐力、力量和协调能力;4.加强仪仗队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其应变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二、训练内容:1.仪仗队礼仪训练:(1)传统礼仪教育:包括仪仗队员的仪态、言谈举止、着装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2)军礼仪式训练:包括领导接待仪式的仪仗部分,如鸣礼、升旗、跨国礼等的训练;(3)游行训练:包括队列队形、步态、转身等游行基本动作的训练;(4)仪仗队礼仪考核:定期组织对仪仗队员的礼仪能力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军事素质训练:(1)操纵训练:包括单兵操纵和小组操纵的训练,提高仪仗队员的军事技能;(2)射击训练:对仪仗队员进行基本射击技能的训练,提高其射击准确性;(3)战术训练:组织仪仗队员进行基本战术训练,提高其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4)理论教育:组织仪仗队员进行军事理论学习,提高其军事素养。
3.体能训练:(1)有氧运动训练:包括长跑、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提高仪仗队员的心肺功能和耐力;(2)力量训练:包括举重、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力量训练,提高仪仗队员的力量水平;(3)协调训练:包括平衡训练、柔韧训练等,提高仪仗队员的身体协调能力。
4.心理素质训练:(2)应变训练:组织应对紧急情况的模拟训练,提高仪仗队员的应变能力;(3)集体活动:组织仪仗队员进行集体活动,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1.周期性训练:每周进行4次礼仪训练,2次军事素质训练,2次体能训练,2次心理素质训练;每月进行1次综合考核,包括仪仗队礼仪考核、军事素质考核、体能考核和心理素质考核。
2.阶段性训练:(1)第一阶段:基础训练,包括仪仗队礼仪训练、军事素质训练、体能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
三军仪仗队训练方法内容三军仪仗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仪仗部队,负责在国内外重要场合进行仪仗礼仪表演和护卫任务。
为了保证仪仗队的高度统一和优秀的表现能力,他们进行了特殊的训练。
1.仪仗队员选拔:仪仗队员要求身高、相貌、体格符合一定的标准,如男队员要求身高超过1.78米,女队员要求身高超过1.70米,容貌端庄,形态匀称。
同时,队员还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考核,包括体能测试、军事考核、仪仗礼仪表演等。
2.基础仪仗礼仪训练:仪仗队员需要接受军事礼仪基础训练,包括军姿、行进、礼仪姿势等。
他们要熟悉并掌握各种标准动作和站姿,包括整齐划一的队列、标准的手势、精确的转身等。
3.仪仗礼仪表演训练:仪仗队员需要进行长时间、高密度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和队伍的凝聚力。
训练内容包括队列行进、队伍集合、仪仗礼仪表演等,队员们要精确掌握各个动作,做到形成一体、同一动作、一步到位。
他们还需要进行排练和彩排,以确保表演的精准和流畅。
4.个人技能训练:仪仗队员还需要进行个人技能训练,提高对军事仪式和礼仪知识的掌握。
他们要熟悉各种军种的军事礼仪,了解国内外重要场合的礼仪规范,学习如何处理突发情况和应对各种问题。
5.护卫技能训练:仪仗队员在执行护卫任务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自卫和保护领导安全的能力。
因此,他们还接受一些护卫技能的训练,包括格斗技巧、武器使用等。
他们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具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保护领导的能力。
以上是三军仪仗队训练方法的主要内容,通过精确的训练,他们能够在重要场合展现出高度的纪律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这种训练方法不仅要求队员们具备良好的军事素质和体能水平,还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仪仗礼仪修养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稍息立正听到“立——正”的口令后,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 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听到“稍息”的口令后,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要领归纳:要领归纳:立正应做到:“三挺、三协调”,“两收、一睁、一正直”。
“三挺、三协调”即:挺腿。
两腿并拢膝盖后压,达到两膝盖间无缝隙,使膝盖向后压的力量与两腿内合的力量相协调;挺胸。
胸部自然向前上方挺出,腰部挺直,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使两肩窝处的衣服保持平整。
收小腹、收腹部与自然挺胸相协调;挺颈。
下颌微收、头部正直向上顶,颈部轻贴后衣领,做到收下颌与挺颈相协调。
“两收”即:收小腹、收下颌,向上提气,头向上顶的同时收下颌。
“一睁”即:集中精力,眼睛自然睁大,眼皮稍向上挑,使黑眼珠保持在眼睛的中央,注视正前方稍远处与眼同高的一个目标,不斜视,保持40 秒内不眨眼。
“一正直”即:身体要正,两肩线与足跟线平行,衣扣线与两脚连线的中点形成一条直线,上体正直。
立正时重点突出“正(方向正)、(身体直)、(胸直挺部向前上方挺)、神(两眼有神)”。
稍息应做到:“两快、一稳、两准确”。
“两快”即:出脚快、收脚快。
“一稳”即:做动作时上体要稳。
“两准确”即:出脚的方向准确,出脚的距离准确。
跨立听到“跨——立”的口令后,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扰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听到“立——正”的口令后,按立正动作要领站立。
要领归纳:要领归纳:跨立应做到“两快、三准、一协调”。
“两快”即:跨脚快、背手快。
“三准"即:跨脚距离准、背手高度准、左手握右手腕的位置准。
(五)鼓手的训练1.大鼓手的训练①站姿:A立正: B背鼓:双钩形鼓带左肩右挂;背心形鼓带挂两肩身体与鼓保持平稳。
C鼓身紧贴腹部;D右手持槌,槌头紧贴裤缝下垂; E左手握鼓身把手或鼓身上部横梁,鼓身上部与胸平齐。
②握槌:A右手握槌柄末端;B槌柄放于掌心,经食指伸出,四指自然握柄,拇指伸直按柄。
③预备击奏姿势A“准备好”姿势:右手持槌经体前上举与身体成45度; B“预备”姿势:右手持槌向右摆45度。
④击奏基本动作:A上击:右手持槌从右上方沿45度画弧向内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B下击:右手持槌自右下方沿45度画弧,向外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C上摆:右手持槌从下往上击后,利用小鼓“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使鼓槌沿45度画弧成预备姿势;D下摆:右手持槌从上往下击后,利用“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鼓槌沿45度向下画弧至体侧。
⑤击奏符号:下击上击下摆上摆注意:下击接下摆;上击接上摆。
2.小鼓手的训练①站姿A立正 B背鼓:鼓带左肩右挂; C鼓身紧贴腹部; D鼓面斜向右上方(垂直鼓面中点线与身体夹角45度); E双手各持棒自然下垂,左捧尖向上,右棒尖向下。
②持棒右手动作:握鼓槌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下,掌背向上;用拇指和食指第二关节夹紧鼓棒,其余三指轻触鼓棒。
左手动作:握鼓棒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上,掌背向下;五指微屈,置鼓棒于虎口和无名指第一关节上,用拇指把棒夹紧。
③击奏位置右棒尖击在鼓面后半部左棒尖击在鼓面前半部④手位击鼓时,右臂弯曲90度,上臂不动,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c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
击鼓时,左手肘略向外弯曲,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 c 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
⑤预备击奏姿势(三声大鼓及休止动作)A右手持棒成45度斜上举,棒与手臂成一直线(时值一拍); B左手上提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C右手下收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D休止动作:右手持棒上提横放于离鼻尖20 c m处。
鼓号仪仗队训练方案及小结
鼓号仪仗队训练方案:
1. 基础技能训练:
- 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等方面的训练。
- 学习鼓号和仪仗动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持鼓姿势、节奏感、动作规范等。
- 练习基本的队形和队列活动,如行进、转弯、排队等。
2. 编队协同训练:
- 鼓号和仪仗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是关键,因此需要进行编队协同训练。
- 练习队员在行进中的队形变换和转弯,要求整齐划一、有序协调。
- 练习队员在进行仪仗动作时的统一动作和节奏感,要求精准规范。
- 进行编队协同演练,提高队员之间的配合能力和协同能力。
3. 演练创意训练:
- 在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演练创意训练,提高队伍的表演水平和观赏性。
- 设计和编排仪仗队的表演节目,充分发挥队员的个人才能和团队协作精神。
- 引入音乐元素,与鼓号和仪仗动作相结合,增加节目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 注重节目的创新和贴近实际需求,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小结:
鼓号仪仗队的训练方案主要包括基础技能训练、编队协同训练和演练创意训练。
通过这些训练,能够提高队员们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队伍的纪律性和协同能力。
同时,还要注重创新和表演水平的提升,使队伍能够更加生动有趣地展示自己的特色
和魅力。
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不断提高队伍的训练效果和表演水平。
护旗手礼仪队员动作训练规范
一、准备环节
1.训练场地的布置
在室内外练习,需要牢固安装护旗架,并将护旗架稳定地固定在训练场地的中心位置;
2.训练服装的准备
训练服装为便于动作的表现,护旗手一般选择比较宽松、透气的轻量运动装,礼仪队员以整齐的校服为主;
3.护旗杆的组装
护旗杆一般由节杆和护旗垫共三部分组成,将二者装上下螺母后,配合上锁把手,以保证护旗节杆的稳定性;
4.护旗垫的布置
将护旗垫安放在护旗架之下,以便稳固安放护旗,入地面时需要夹住一定厚度的绝缘材料,以减少对地面的污染。
二、热身环节
1.活动热身
进行体适能测试,包括压腿、伸腰、仰卧起坐等全身活动,同时进行热身拉伸,如肩、背部、腰腿等;
2.伸展热身
手臂、腿、胸、腰、背等肌肉组,可以从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伸展,以松弛肌肉,达到放松动作的良好准备;
3.轻微活动热身
经过活动热身及伸展热身之后,再结合跑步、蹬腿、把腿抬起等渐进式的动作,慢慢增加体温,以便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三、训练环节
1.护旗手训练
护旗手在训练热身的基础上,进行护旗的训练。
稍息立正听到“立——正”的口令后,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 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听到“稍息”的口令后,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要领归纳:要领归纳:立正应做到:“三挺、三协调”,“两收、一睁、一正直”。
“三挺、三协调”即:挺腿。
两腿并拢膝盖后压,达到两膝盖间无缝隙,使膝盖向后压的力量与两腿内合的力量相协调;挺胸。
胸部自然向前上方挺出,腰部挺直,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使两肩窝处的衣服保持平整。
收小腹、收腹部与自然挺胸相协调;挺颈。
下颌微收、头部正直向上顶,颈部轻贴后衣领,做到收下颌与挺颈相协调。
“两收”即:收小腹、收下颌,向上提气,头向上顶的同时收下颌。
“一睁”即:集中精力,眼睛自然睁大,眼皮稍向上挑,使黑眼珠保持在眼睛的中央,注视正前方稍远处与眼同高的一个目标,不斜视,保持40 秒内不眨眼。
“一正直”即:身体要正,两肩线与足跟线平行,衣扣线与两脚连线的中点形成一条直线,上体正直。
立正时重点突出“正(方向正)、(身体直)、(胸直挺部向前上方挺)、神(两眼有神)”。
稍息应做到:“两快、一稳、两准确”。
“两快”即:出脚快、收脚快。
“一稳”即:做动作时上体要稳。
“两准确”即:出脚的方向准确,出脚的距离准确。
跨立听到“跨——立”的口令后,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扰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听到“立——正”的口令后,按立正动作要领站立。
要领归纳:要领归纳:跨立应做到“两快、三准、一协调”。
“两快”即:跨脚快、背手快。
“三准"即:跨脚距离准、背手高度准、左手握右手腕的位置准。
护旗队训练技巧范文护旗队是学校或社区中的一支队伍,其主要任务是在各类庆典、活动中负责升旗、降旗、护旗等仪式工作。
作为一支仪仗队,护旗队员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形象和礼仪修养外,还需要进行训练以提高护旗的技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护旗队训练技巧:1.步伐训练:护旗队在行进时要保持整齐划一的步伐。
队员需要学会正确的踏步方式,如正步、半步、小步等,并在训练中不断磨练步伐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训练中可以通过画线、设置障碍物等方式让队员进行步伐纠正和调整。
2.护旗器材训练:护旗队使用的旗杆和旗帜是队员手上的延伸,因此对护旗器材的熟练掌握至关重要。
训练中,队员需要学会正确握持旗杆的姿势,并通过多次练习来提高对旗帜的控制能力。
例如,通过旗杆的操纵训练来做到旗帜上下舒展、转动自如。
3.队形训练:作为一个整体,护旗队需要在行进、转弯、停留等不同情况下保持整齐划一的队形。
队员需要熟悉各种队形,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训练中,可以通过行进、列队、转弯等练习来增强队员的集体意识和协同能力。
4.程序训练:护旗队的升旗和降旗程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队员需要掌握每个动作的细节,并做到动作规范、流畅自然。
训练中,可以通过反复演练来让队员熟练掌握程序,并培养他们的仪表感和表演力。
5.礼仪训练:作为一支仪仗队,护旗队员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礼仪修养。
队员需要学会礼貌、自信地与他人交流,并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训练中,可以通过模拟场景来培养队员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
6.团队建设训练:作为一个团队,护旗队员之间需要相互支持和合作。
训练中,可以开展一些团队活动,如合作游戏、拓展训练等,来增强队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总之,护旗队训练技巧的关键在于细致入微的训练和不断的反复演练。
只有通过认真的训练,护旗队员才能够胜任各类仪式活动,并将护旗的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国旗护卫队训练内容国旗护卫队是负责升降国旗、维护国旗荣誉和尊严的队伍,其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技能训练和理论培训两个方面。
一、技能训练1. 站姿训练:国旗护卫队成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站姿,挺拔、庄重、自信。
训练中要求成员保持身体直立,收腹、挺胸、收颌,两臂自然下垂,两脚尖分开约60度。
2. 走姿训练:国旗护卫队成员需要掌握规范的走姿,步伐稳健、有力、自信。
训练中要求成员目视前方,收腹、挺胸、挺腰,两臂自然摆动,步幅适中,步速均匀。
3. 枪械使用:国旗护卫队成员需要掌握枪械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射击姿势、瞄准、击发等。
训练中要求成员注意射击姿势的正确性,掌握基本的射击技巧。
4. 队列训练:国旗护卫队成员需要掌握队列的基本行进方法,包括齐步走、正步走等。
训练中要求成员注意队列的整齐、划一,展现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
5. 礼仪训练:国旗护卫队成员需要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包括礼貌用语、待人接物等。
训练中要求成员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二、理论培训1. 国旗法及其实施条例:国旗护卫队成员需要了解国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明确升降国旗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2. 国旗护卫队职责与纪律:国旗护卫队成员需要了解自身的职责和使命,遵守纪律和规定,维护国旗的尊严和荣誉。
3. 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国旗护卫队成员需要了解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方法,掌握应对突发情况的技能和技巧,确保升降国旗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4. 爱国主义教育:国旗护卫队成员需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国家、民族利益奋斗的信念。
5. 团队精神培养:国旗护卫队成员需要培养团队精神,树立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共同完成升降国旗的神圣使命。
三、日常训练1. 训练时间:国旗护卫队日常训练时间一般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每周进行3-5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长约1-2小时。
2. 训练地点:国旗护卫队训练地点一般选择在室内或室外宽敞平坦的场地进行,确保训练安全顺利进行。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仪仗队队列操作,提高仪仗队的整体素质和执行力,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仪仗队的所有队员,包括仪仗队的基本队列动作、操典动作、行进队列动作等。
第三条仪仗队队列操作应遵循严肃、规范、统一、协调的原则,体现仪仗队的威严和风采。
第二章基本队列动作第一节立正一、动作要领1. 两脚跟靠拢并齐,脚尖向外分开约45度;2. 两腿挺直,收腹、抬头挺胸,身体前倾,双肩后张,两眼目视前方;3. 手指并拢,中指贴于裤缝;4. 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
二、操作步骤1. 两脚跟靠拢并齐,脚尖向外分开约45度;2. 两腿挺直,收腹、抬头挺胸,身体前倾,双肩后张;3. 手指并拢,中指贴于裤缝;4. 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
第二节齐步一、动作要领1. 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同时身体重心前移;2. 右脚照此法动作;3. 身体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4. 前手臂打直,往里打,有定位;5. 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离裤缝线约30厘米;6. 手脚协调。
二、操作步骤1. 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同时身体重心前移;2. 右脚照此法动作;3. 身体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4. 前手臂打直,往里打,有定位;5. 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离裤缝线约30厘米;6. 手脚协调。
第三节跑步一、动作要领1. 听到跑步的预令时,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2. 听到走动的动令后,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3. 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4. 右脚照此法动作;5. 上体保持正直,两臂自然摆动。
二、操作步骤1. 听到跑步的预令时,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2. 听到走动的动令后,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3. 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4. 右脚照此法动作;5. 上体保持正直,两臂自然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