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一、前言2001年5月,我国第三届全国心力衰竭会议曾提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007年公布的国内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也对该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由于对心力衰竭机制研究不充分,难以便捷准确地评估心室舒张功能,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始终不统一。
2007年欧洲心脏病协会(Association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发布新的专家共识,规范了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近几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进展,有必要更新我国的专家共识。
2005年ESC及美国心脏病学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的指南均放弃了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提法,改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FNEF)或左心室射血分数尚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FPEF)。
名称的改变与心力衰竭是一个综合征(single syndrome)还是两个综合征(two syndrome)的观点及争论有关。
一个综合征:舒张功能不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从舒张功能正常→受损→收缩功能不全的连续的过程,即由HFNEF逐渐演变成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FREF)。
支持证据包括:(1)HFNEF患者即使左心室整体收缩做功正常,但已有组织多普勒左心室长轴速度降低,组织多普勒速度从HFNEF到HFREF呈连续性的下降;(2)收缩性心力衰竭也伴有舒张功能不全,而且舒张功能不全与症状相关性好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3)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起源与所有的心力衰竭没有差别,即胶原在间质沉积的增加和细胞基质蛋白的改变;(4)HFNEF患者左心室容积已有增加,提示该类患者实际上已经出现左心室重构;(5)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终末期肥厚型心肌病逐步从向心性重构进展为离心性重构。
重视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作者:苏德淳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22期病历资料患者,女,75岁。
近半年发现血压升高,伴头痛、头晕,最高血压240/100 mm Hg,平素长期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1次/日)和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1次/日),血压波动于170~180/80~90 mm Hg。
入院前夜间突发胸闷、气短,不能平卧,急诊收入院。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查体:R 35次/分,BP 210/120 mm Hg,端坐呼吸,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中下肺满布湿啰音,心界向左略大,心率96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双下肢不肿。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左心室高电压。
思考一:患者是心力衰竭吗?是哪种类型的心力衰竭?第一,结合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史,严重胸闷、气短的症状,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以及肺内满布湿啰音,首先应考虑心力衰竭。
第二,要分析患者是舒张性还是收缩性心力衰竭。
支持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依据:老年女性,症状发作时血压明显升高,有房颤,心电图示可能存在心肌肥厚。
第三,治疗方案的选择:舒张性心力衰竭急性期处理侧重于改善血液动力学,针对这个患者应以控制心率和血压为主。
因此我们给的处方是静推去乙酰毛花苷控制心室率,静脉硝普钠降压。
在控制心室率方面,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优于去乙酰毛花苷,但此时我们并不能完全断定患者是舒张性心力衰竭,应用β受体阻滞剂有一定风险。
当然,如果去乙酰毛花苷效果差,可以选用静脉胺碘酮或小剂量尝试应用β受体阻滞剂。
专家解读近一半的心力衰竭是舒张性心衰,提高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认识非常必要。
除第二点分析,本例患者经积极控制血压心率后症状迅速缓解,肺内湿啰音迅速消失,也支持该诊断。
很多人认为湿啰音是心力衰竭非常特异的体征,听到湿啰音就是心衰,没有就基本可以否定,该认识是错误的。
湿啰音主要与心力衰竭短时间进展的速度有关。
左心室舒张末压迅速升高会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剧烈变化,肺内出现大量湿啰音;反之,即使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压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存在严重的肺瘀血,并不一定会出现湿啰音。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中左心室质量指数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中左心室质量指数与心功能关系。
方法:284例患者分为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组及正常对照组,常规行心脏彩超检查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和NYHA心功能分级。
结果: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中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级数增高而升高,且在各级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中左心室质量指数升高,其升高的幅度与纽约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一致。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心室质量指数心功能分级【中图分类号】R5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092-01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各种类型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入院率、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重症患者的年死亡率高达50%[1]。
近二十来的流行病学表明,CHF(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至少50%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CHF的症状是由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所致[2]。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左心室向心性重构对于诊断HFNEF有重要价值,甚至有可能替代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直接证据[3],而左心室质量指数是反应左心室向心性重构有效指标,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中左心室质量指数与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以期说明左心室质量指数在诊断HFNEF中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1.1.1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组:根据“[CHFS2010]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中,诊断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的3个条件1.充血性心衰的症状或体征;2.正常或轻度的左室收缩功能减低;3.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证据;共诊断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共180例(男76例,女104例,年龄55-89岁,平均73.45±11.28 )。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
赵进军;杨洁梅;傅世英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卷),期】2009(30)3
【摘要】左室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内的心力衰竭近来受到关注,现将其在病因、病理生理、组织多普勒成像及治疗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总页数】4页(P427-430)
【作者】赵进军;杨洁梅;傅世英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61;R540.45
【相关文献】
1.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与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比较——单中心资料 [J], 王培伟;何艳萍
2.HIF-1α、IMA水平对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J], 龚倩;罗彩东;黎东;李郁
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高血压引起的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疗效及对血清hs-CRP、IL-6、ET-1的影响 [J], 崔俊霞;冯玲玲;马芳
4.衰弱对射血分数正常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心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水平的影
响 [J], 李松;陈利;刘凌琳;章陈晨
5.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10年8月19日于大连第二届中国心力衰竭论坛)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质量评价和控制指标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01 背景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其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最后战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延长,最终发展为心衰,使得我国心衰患病率持续增高。
近30年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心衰已成为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为帮助医务人员在制订心衰诊治策略时基于最好的循证医学证据,多个国家(包括中国)都制定了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并不断更新,对我国临床医生进行心衰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心衰防控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治疗欠规范,治疗现状与指南推荐仍存在较大差距,不同级别的医院心衰诊治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改善预后的治疗药物使用率有所提高,但目标剂量达标率很低[1];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的非药物治疗,如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的比例很低[2];心脏康复和长期随访实施困难;尚未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心衰分级防治体系和双向转诊模式。
近年来,为进一步规范心衰的诊疗和管理,我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017年,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发起的中国心衰中心建设和认证项目,目前累计认证400余家。
2019年4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制定了《心力衰竭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心力衰竭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心衰分级诊疗的重点任务包括建立心衰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利用医联体创新服务模式和明确心衰分级诊疗服务流程。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分期诊断专家共识解读刘思雨;董国菊【期刊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年(卷),期】2024(42)1【摘要】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病程呈渐进性加重,早期诊治HF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减少医疗支出。
为实现HF早期诊治,现代医学将HF分为不同时期,即A期、B期、C期和D期,并制定了相应临床指南。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心力衰竭的一种类型,HFpEF早期防治缺乏充分证据支持。
中医药在HFpEF的早期防治中具有潜力,但由于缺乏明确分期标准,临床研究发展受到限制。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医师分会发布了《射血分数保留心衰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分期诊断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该共识基于文献调研和专家意见,以病为依托,注重证的发展规律和临床特征,提供了HFpEF分期诊断的指导框架,旨在探讨《共识》的制定动机和突出特点,以帮助各位同仁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共识》,为实际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和启示。
【总页数】6页(P112-117)【作者】刘思雨;董国菊【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416【相关文献】1.2019 ESC心力衰竭协会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诊断共识建议解读2.2019ESC-HFA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诊断共识的解读3.关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治疗的10个关键问题——《2021 ACC专家共识决策路径:优化心力衰竭的治疗》解读4.基于中西医病因特点的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小动物模型建立分析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一、前言
此前此类心衰定义为舒张性心力衰竭。
2005年改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HFNEF)或左心室射血分数尚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
名称的改变与心力衰竭是一个综合征还是两个综合征的观点及争论有关。
一个综合征即:舒张功能不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从舒张功能正常→受损→收缩功能不全的连续过程,即由HFNEF逐渐演变成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
两个综合征是指心力衰竭不是单一综合征而是两个综合征,一种LVEF降低,另一种LVEF正常但存在特殊机制引起舒张功能不全。
两种观点均有支持论据。
基于上述仍未结束的争议,结合最新欧美指南和共识,本共识采用HFNEF和HFREF取代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竭。
二、流行病学
2004年国内研究发现HFNEF占全部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34.1%。
与HFREF相比,HFNEF患者年纪更大,女性和肥胖患者更多,高血压病和心房颤动更常见,合并冠心病相对偏少。
单纯HFNEF和HFREF患者的发病率、住院率以及医疗费用相似,但报道的死亡率差别较大。
在过去20年中,HFREF 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改善,而HFNEF却驻足不前。
三、临床表现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或体征包括劳累性呼吸困难、疲劳、肺部啰音、肺水肿,踝部水肿和肝大。
肺淤血、气短往往是HFNEF最早出现的症状,肌肉疲劳是HFREF的首发症状。
疲劳和气短在诊断心力衰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很低,均不足20%。
急性肺水肿、夜间陈发性呼吸困难和奔马律虽然特异性更好,但是它们在HFNEF中发生率却低于HFREF。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患者或老年人出现气短很难判定与心力衰竭有关,麻烦的是这部分患者恰恰在HFNEF中占了很大比例。
此时如果能获得运动能力下降的客观证据有助于鉴别,如测量峰值运动氧耗量或6分钟步行试验(<300米为明显受限)。
四、正常或轻度异常的左心室收缩功能
本共识继续沿用2007年我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的标准,将LVEF>45%定义为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
在确定正常或轻度异常左心室功能时还需补充测量左心室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分别不能超过97ml/m2和49 ml/m2。
五、评估舒张功能
1.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有创评估
通过介入手段直接获取的左心室舒缓、充盈、舒张期扩张性和僵硬度异常的证据的可信度最高。
2. 组织多普勒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
组织多普勒的最大收缩(S)或舒张(E’)速度可以敏感的反映左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
3. 血流多普勒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
不再推荐血流多普勒作为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首选。
只有当组织多普勒怀疑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但不能肯定时,或当血浆钠尿肽水平升高时,才使用二尖瓣E/A降低和E峰减速时间延长这两者同步出现或Ard-Ad延长作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证据。
4. 测量左心房容积和内径
左心房容积指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它随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由轻至重而逐渐增加。
由于国内一般医院无法测量左房容积,故本共识建议采用左房内径>4.7cm作为左心房容积指数>40ml/m2的替代指标。
5. 左心室壁重量指数
本共识建议,当组织多普勒不能确定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或测量发现患者钠尿肽水平已有升高时,左心室壁重量指数>122g/ m2((女)或>149 g/ m2(男)可作为诊断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充分证据。
6. 钠尿肽
建议钠尿肽主要用于HFNEF的排除诊断而非诊断。
对临床有气短而无CHF体征且LVEF正常需要排除HFNEF的患者,如果NT-proBNP≤120pg/ml 或BNP≤100pg/ml,可基本除外HFNEF;如在此基础上加之超声左室充盈指标正常,则可完全排除HFNEF。
当钠尿肽用于诊断HFNEF时不能单独作为肯定诊断的依据,必须与其他无创检查技术相结合。
7. 心房颤动与舒张功能不全
流行病调查HFNEF患者心房颤动发生于30%~40%,高于对照组。
六、诊断流程
1. 确定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可以作出诊断:①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征或症状,并排除心瓣膜病、缩窄性心包炎和其他非心脏疾病;②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LVEF>45%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97ml/m2);③左心室舒张
功能异常即左室充盈压升高的证据。
2. 排除诊断
七、可能HFNEF的诊断标准
当无法测量组织多普勒和BNP时,联合下列任一条指标可以作出可能HFNEF的诊断:①血流多普勒E/A>50岁<0.5和E减速时间>50岁>280ms;②Ard-Ad>30ms;③左心房内径>4.7cm;④左心室室壁重量指数>122 g/ m2(女)或>149 g/ m2(男);⑤心房颤动。
关于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组织多普勒超声和BNP。
八、治疗
目前对HFNEF的治疗着重于病因的控制和症状的缓解,并力求存治率的提高。
1. 积极控制血压
舒张心力衰竭患者降血压的目标为<130/80mmHg(Ⅰ类,A级)。
2. 控制心房颤动的心率和心律
建议:①慢性心房颤动应控制心室率(Ⅰ类,c级);②心房颤动转复并维持窦律,可能有益(Ⅱb类,C级)。
3. 应用利尿剂
可缓解肺淤血和外周水肿,但不宜过度,以免前负荷过度降低而致低血压(Ⅰ类,C级)。
4. 血运重建治疗
冠心病患者如有症状性或可证实的心肌缺血,应考虑冠状动脉血运重建(Ⅱa类,C级)。
5. 使用ACEI、ARB或CCB控制血压可能有效缓解心力衰竭症状(Ⅱb
类,C级)。
6. 不推荐使用洋地黄制剂缓解心力衰竭症状(Ⅱb类,C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