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内容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情况反馈你对南通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如何评价?有何建议?(包括培养目标及模式、课程设置及安排等(见附件))没有关于在校大学生对自身培养的调查问卷您好!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
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1. 您正攻读的学位是? AA本科 B 硕士C博士或以上2. 您对现在所学的专业是否感兴趣? CA 很感兴趣B 一般C不太感兴趣3. 您认为目前学校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如何? BA 重要B 一般C 不重要4.您对您所学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设置是否满意?CA 很满意B 比较满意C不太满意5. 您认为您所学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门数:CA 太多B 合适C偏少6. 您认为您专业课程学习的压力大吗? CA 很大B 适中C不大7. 您认为目前开设的专业学位课程内容: BA 陈旧B 太深奥C 实用性不强D 正好8.您对目前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的节奏和方式适应吗? AA 适应B 勉强可以C不适应9. 您认为您所学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能否体现专业的宽口径? BA 能B 勉强能C 不能10. 您认为您所学的专业课程是否具有前沿性?CA 很前沿B 比较前沿C一般11. 您认为您所学的专业课程能否达到专业知识结构要求?BA能 B 只是部分 C 不能12. 您认为专业课程设置应该: CA 以应用性为主B 以理论性为主C 注重理论,重视应用D 其他13. 您认为你所学专业的学习方向课程是学校统一安排几门课程还是从多门课程中自主学习好? BA 统一安排B 自主学习14. 您认为专业课程学习,教师授课时应该采取什么教学方法?BA 以学生主导的研讨式B以教师主导的研讨式 C 教师主讲启发式15.您认为本专业老师能否把科研能力融于课堂教学之中? CA 都能B 大部分能C 大部分不能D 都不能16. 您认为学校设置的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是否协调? CA 很协调B 一般协调C不太协调17. 您认为学校设置的实践教育课与理论教育课比例是否协调? CA 很协调B 一般协调C不太协调18. 您对我校目前的硬件设施、校园环境和育人氛围评价如何? BA满意B一般满意C不满意19. 您认为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对以后工作有帮助吗? BA 有很大帮助B 有一点帮助C 完全没有帮助20. 您希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多参加哪些活动?(可多选)ABDEFA. 社会实践 B 学习方面 C 文娱、体育方面 D 课外科技活动E 全面发展F自由发展G 其他21. 您认为您最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 (可多选)ABDEFA 理论学习B 实践活动C 个人日常生活D 科研E 就业F 创业G 其他22.在大学中,您最想培养自己哪方面的能力? FA交际能力 B 组织能力C表达能力 D 学习能力E 适应社会能力F、创新能力其他23.您认为校园文化对您的能力培养有什么作用? AA 导向作用B 凝聚力作用C 激励作用D其他24、谈谈您对学校培养学生的建议?多做一些有实用的事情,少办一些浮夸、没有实际作用的面子活动。
轻工技术与工程二级学科
轻工技术与工程是一种应用科学,涉及物质转化和加工,主要研究以非金属材料为基础的轻工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工程管理。
该学科包括多个二级学科,如纺织工程与技术、皮革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工程与技术、造纸工程与技术等。
纺织工程与技术是轻工技术与工程二级学科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涵盖织造、纺纱、染整、印花等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研究内容包括纺织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纺织机械设备的设计和改进,纺织工艺的优化和控制等。
皮革工程与技术是研究皮革的生产和加工工艺的学科,涉及皮革原料的选择和制备、鞣制工艺、皮革化学、皮革加工工艺等方面。
研究内容包括皮革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皮革加工机械和设备的研发和改进,皮革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研究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学科,涉及食品原料的选择和加工、食品营养与品质的评价、食品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的研发等方面。
研究内容包括食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食品加工工艺的优化和控制,食品微生物学和安全性等。
烟草工程与技术是研究烟草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学科,主要研究烟草品质和烟叶加工工艺的改进与控制。
研究内容包括烟草品质评价和调控,烟草加工工艺的优化和控制,烟草机械设备的设计和改进等。
造纸工程与技术是研究造纸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学科,涉及原材料的选择和加工、纸张机械设备的研发和改进、纸张品质控制等方面。
研究内容包括纸浆生产和纸张加工工艺的优化和控制,纸张品质评价和调控,纸张机械设备的设计和改进等。
这些二级学科各自有其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但都是轻工技术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研究和教育,可以促进轻工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轻工技术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是一门应用型的工程学科,主要研究与轻工企业和行业相关的技术与工程问题。
轻工行业是以原材料精细处理、产品制造和加工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领域,广泛涉及食品、化妆品、家居用品、纺织、服装等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的发展与应用对于促进轻工行业的创新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轻工技术与工程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原料加工、产品设计与制造、生产工艺与流程、质量控制与检测等。
首先,原料加工是轻工行业的基础环节之一,对原材料的选择、筛选和精细处理能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轻工技术与工程中,研究人员探索不同原料加工方法,如浸泡提取、物理分离、化学反应等,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品质。
其次,产品设计与制造是轻工技术与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技术手段和工程方法,研究人员可以设计和制造出具有良好性能和外观的轻工产品。
例如,食品工程师可以研发新型的食品配方、加工工艺和包装方式,以满足消费者对于营养、安全和舒适性的需求。
在化妆品领域,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先进的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手段,设计、开发和制造各种各样的化妆品产品。
此外,家居用品、纺织和服装等领域也需要轻工技术与工程的支持,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生产工艺与流程是轻工技术与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
例如,轻工企业可以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柔性化,提高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研究生产线的布局、工艺参数的优化等手段,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减少产品的次品率和废品率。
质量控制与检测是轻工技术与工程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在轻工行业中,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研究人员通过开发和应用各种检测方法和技术,对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例如,对原材料进行全面检测和筛选,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最后,对成品进行严格的质检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市场要求和消费者的期望。
0822 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03 发酵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发酵工程学科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
发酵工程从形成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它是在酿酒、制醋等传统发酵技术上发展起来的。
从上世纪40年代深层发酵法生产抗生素起,发酵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等新技术的发展给发酵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食品与营养、健康与环境、资源与能源等重大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今后,发酵工程必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食品科学的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高级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合作精神,学风严谨,谦虚、进取、敬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在发酵工程专业领域里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发酵工程有关技术工作的科研、教学、应用开发及管理的能力。
研究生毕业后可从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研究、教学、开发与管理工作。
掌握一门外语(一般为英语),并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三、研究方向1.酶工程与酿造科学2.天然产物与生物分离技术3.食品生物技术4.制药与发酵工艺5.微生物应用技术四、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延长1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2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提前或延期毕业的研究生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见《发酵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培养方式包括全脱产、半脱产、不脱产三种方式,其中包含联合培养和委托培养等多种模式。
培养过程遵循以下原则:1.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文明礼貌教育。
《轻工技术与工程基础知识概述》一、基本概念轻工技术与工程是一门研究轻工业领域中生产技术、工艺和工程问题的学科。
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造纸、食品、皮革、日用化工、印刷包装等。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轻工业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轻工业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纸张到食品,从化妆品到家居用品,轻工产品无处不在。
这些产品的生产涉及到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优化、产品设计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二、发展历程1. 古代时期在古代,人类就已经开始了一些简单的轻工业活动。
例如,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原始的纸张。
随着时间的推移,造纸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传播到世界各地。
此外,古代的食品加工、皮革制作和陶瓷烧制等工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 近代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轻工业也迎来了重大的变革。
机械化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例如,18 世纪末,欧洲出现了第一台造纸机,使得纸张的生产速度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食品加工、皮革制造等行业也开始采用机械化设备,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3. 现代时期20 世纪以来,轻工技术与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
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例如,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使得塑料制品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发展为食品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发酵工程、酶工程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三、核心理论1. 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涉及到多种材料的应用,如纸张的纤维材料、食品的包装材料、皮革的胶原蛋白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为这些材料的选择、性能优化和新型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指导。
例如,通过对纤维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可以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耐久性;通过对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的研究,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 化学工程化学工程在轻工技术与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49卷第2期2020年6月发酵科技通讯B u l l e t i no fF e r m e n t a t i o n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V o l .49N o .2J u n .2020收稿日期:2020G03G06作者简介:朱林江(1981 ),男,浙江永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业酶的应用及分子改造,E Gm a i l :z h u l i n j i a n g @z ju t .e d u .c n .新工科背景下轻工技术与工程伦理的案例教学分析朱林江,陈小龙,陆跃乐,陈翰驰(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摘要: 新工科 发展的背景下,工程伦理教育备受重视,已成为浙江工业大学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课.为了提高轻工技术与工程伦理学教学效果,研究采用通论案例与专业案例结合的互动讨论模式,总结和分析专业特色鲜明且伦理问题突出的特色案例,研讨各种工程伦理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合理配置的专业特色案例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典型伦理问题的理解,加强了其工程师职业伦理责任,培养了良好的工程伦理意识和应对伦理冲突时的决策能力,提高了工程伦理学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工程伦理;轻工技术与工程;伦理案例;案例讨论法中图分类号:G 642.0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G2214(2020)02G0121G04C a s e t e a c h i n g o f l i g h t i n d u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et h i c s u n d e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e m e r g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ed u c a t i o n Z HU L i n j i a n g ,C H E N X i a o l o n g,L U Y u e l e ,C H E N H a n c h i (C o l l e g e o f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B i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e c h n o l o g y ,H a n gz h o u310014,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U n d e r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E m e r g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d u c a t i o n ,L i gh t i n d u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t h i c s h a sr e c i v e d m u c h a t t e n t i o n ,a n d h a s b e c o m e a c o m p u l s o r y c o u r s e f o r f u l l Gt i m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m a s t e r d e g r e e i n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e c h n o l o g y.I no r d e rt oi m p r o v et h et e a c h i n gq u a l i t y ,i n t e r a c t i v ed i s c u s s i o no fe t h i c a lc a s e w a sa d o p t e di n c l a s s ,i n c l u d i n gg e n e r a l c a s e s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t h i c s a n d s p e c i a l c a s e s i n t h e f i e l do f l i g h t i n d u s t r y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a c h i n g pr a c t i c e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i n t e r a c t i v e d i s c u s s i o n o f t h e s e c a s e s d e e p e n s s t u d e n t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y p i c a l e t h i c a l i s s u e s ,s u c ha sr i s k ,s a f e t y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j u s t i c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t h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e t h i c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i e so f e n gi n e e r s .C a s ed i s c u s s i o n c o u l dc u l t i v a t et h e i r g o o de n g i n e e r i n g e t h i c sa w a r e n e s sa n di m p r o v ed e c i s i o n Gm a k i n g a b i l i t y in r e s p o n s e t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t h i c a l c o n f l i c t s ,a n d i m p r o v e t h e t e a c h i n g e f f e c t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t h i c s .K e yw o r d s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t h i c s ;l i g h t i n d u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t h i c a l c a s e ;c a s e d i s c u s s i o n ㊀㊀随着我国相继提出一系列创新驱动发展㊁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为工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 新工科 教育的任务[1],即要求培养的工科人才不但具备专业能力,而且必须拥有高水准的职业素养和伦理道德素质[2G3].我国现阶段的工程实践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社会问题,比如工程事故问题㊁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均涉及工程与自然(环境)㊁社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伦理关系.工程伦理学意在讨论工程的内在价值㊁风险安全及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提出指导和约束工程实践的伦理规范和伦理原则,因此在工科高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 新工科 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4G6].工程伦理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㊁法国和德国等高等工程教育中出现,90年代得到进一步加强,现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工程人才教育的重要方面[7].如从1996年开始,美国注册工程师考试将工程伦理纳入 工程基础 考试范围,从而使工程伦理教育被纳入到教育认证㊁工程认证的制度体系之中.因此,工程伦理学教育在工程教育和工程职业制度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8],也已成为世界工程教育的新共识.我国工程伦理教育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相继开设工程法规㊁工程案例分析和工程师职业道德等工程伦理相关课程.2016年8月以来,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了«工程伦理»教材,培训师资,开展教学研讨等;2018年发布«关于转发‹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及说明的通知»,将工程伦理正式纳入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必修课.自2017年初,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已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并在9月份开设了多个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伦理课程.笔者针对工程伦理教学中存在的缺乏专业特色鲜明且伦理问题突出的典型案例的教学问题,介绍轻工技术与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应用通识概念剖析和专业特色鲜明伦理案例的互动研讨,即通识概念与专业具体化并行,同时强调工程师职业伦理责任,实现 意识 规范 能力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1㊀«轻工技术与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内容1.1㊀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背景轻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涵盖人民群众吃㊁穿㊁住㊁用和行等多个领域[9G10],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覆盖发酵工程㊁制糖工程㊁制浆与造纸工程和皮革化学与工程等4个方面.随着生命科学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轻工业的发展需要 新工科 人才,涉及轻工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增长动能的转换,新兴产业的出现,比如在发酵工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大宗发酵产品转型升级㊁传统产业节能减排㊁食品加工过程安全问题㊁功能营养品生物制造和发酵设备智能化改造等[11G12].浙江工业大学在1980年成立了浙江省第一个发酵工程本科专业,并最早获得发酵工程硕士点和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硕士点.学科在发酵工程㊁微生物选育与生物催化㊁功能糖及糖基化学品制备㊁皮革与造纸化学品绿色制造等方向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本学院的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培养从事轻工领域新材料㊁新产品㊁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㊁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㊁产品质量控制㊁生产工艺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自2017年9月起,新增了«轻工技术与工程伦理»课程作为该专业的必修课.1.2㊀«轻工技术与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目的«轻工技术与工程伦理»课程涉及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主要探讨工程实践过程存在的共性伦理问题,特别是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专业特色鲜明的伦理问题.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工程伦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培养良好的工程伦理意识,掌握工程领域的伦理规范要求,提高轻工技术与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能够解决轻工技术与工程实践中的复杂伦理问题.1.3㊀«轻工技术与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内容以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李正风等编著«工程伦理»作为教材,并以丛杭青等翻译的«工程伦理概念与案例»«像工程师那样思考»等作为参考书.着重讲述工程与伦理的概念㊁历史与现状等;轻工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中涉及的安全㊁风险及责任问题;轻工技术与工程中涉及利益与公正问题;轻工技术与工程中涉及环境的伦理问题;作为一名轻工技术与工程师的职业伦理问题等内容.每个内容分为工程伦理的通论部分和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色的伦理问题部分.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研究采用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的授课方式.首先筛选案例,分解案例中的伦理冲突元素;制作视频案例,用于背景介绍和总结已有的讨论;学生的角色扮演和分组讨论等,体现伦理冲突.同时应注意讨论的层次和重点,这是由于伦理案例往往涉及复杂的社会问题,难以对所有问题方面展开讨论.也应注意引导学生的积极心态,特别是引导学生建立国家制度自信,激发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2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2.1㊀工程与伦理的概念㊁历史与现状等案例应用针对工程与工程伦理的概念㊁起源和发展等,引入通俗易懂的热点案例,比如机器人索菲亚㊁怒江水电站之争和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等.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 公民 身份的社交机器人索菲亚,能享有哪些公民的权利,需要履行公民的哪些义务,这是难以界定的,这也是新的工程实践经常遇到的伦理困境.怒江水电站之争则涉及经济发展㊁清洁能源开发㊁环境保护㊁移民和重要科学价值的独特地质地貌保护等多重伦理问题冲突,让学生扮演各路专家㊁环保人士㊁地方政府和当地民众进行讨论,体验该工程项目多年来一直处于争议中的伦理困境.基因编辑婴儿221 发酵科技通讯第49卷事件,该案例的讨论重点包括伦理学的相关概念,包括对社会道德㊁科学与技术伦理和宗教与伦理等,强调伦理学的意义和尊重伦理规范的重要性.2.2㊀工程实践中的安全㊁风险及责任案例应用工程必然涉及风险,增强工程中的风险意识,是工程伦理课程的重要内容.针对这部分通识概念解析的案例较多,比如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㊁切尔诺贝利灾难㊁温州动车组列车追尾和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等.而在轻工技术与工程方面,包括食品安全问题㊁抗生素安全使用问题以及致病菌安全管理问题等等.引入的案例包括三鹿奶粉事件㊁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问题和兰州布病感染事件等.三鹿奶粉事件从最初的产品质量问题演变成为一起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对婴幼儿乳品行业的信用危机,给自身行业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困境,这其中涉及企业的社会伦理责任严重缺乏㊁工程师职业伦理未能发挥作用㊁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缺失㊁政府行政监管缺失和明星代言的职业道德缺失等等.发酵工程领域往往涉及抗生素的使用㊁抗生素的发酵和致病菌的发酵等,其工程技术的应用存在抗生素和致病菌外泄而引起公共危机事件的风险,应用这些案例讨论,明晰工程师责任㊁企业责任以及监管部门的责任等伦理问题,促进学生对轻工领域所涉及的安全风险责任等伦理问题的理解.2.3㊀工程中的价值㊁利益与公正问题案例应用明确工程的价值取向,分析利益相关者,做到公平与公正,也是现代工程伦理的重要要求.这些通识概念的分析,采用的案例包括南水北调工程㊁P X 风波和黄河三门峡大坝的争议等.在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所涉及的价值㊁利益与公正的伦理案例包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之争㊁中国奶业标准到底由谁来制定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是公众消费者密切关注的问题,而轻工领域涉及转基因食品原材料的使用㊁转基因菌株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等.我国虽然目前已经批准的转基因生物(包括疫苗)安全证书已达到280个以上,但仍然存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㊁标识与管理㊁风险评估㊁转基因食品安全标准与界限㊁政府管理者的责任㊁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等伦理问题.让学生自发扮演支持者㊁反对者和中立者进行辩论,明晰其中的伦理问题.在我国奶制品标准制定方面存在巨大的争议,包括«巴氏杀菌乳安全标准»«灭菌乳安全标准»«生鲜乳安全标准»,其中涉及多方面的利益与公正的伦理冲突,如大企业的利益㊁地方性中小企业的利益㊁政府部门的管理与监管㊁行业协会的权利与责任㊁个体奶农和消费者的诉求等,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与公正,取决于奶制品工业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规范.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使学生意识到工程伦理规范的重要性以及轻工领域所涉及的价值㊁利益与公正等伦理问题的复杂性,也启发学生思考应用工程伦理学促进轻工行业规范性发展的问题.2.4㊀工程中的环境伦理案例应用环境伦理问题是工程伦理学的重要内容,涉及环境伦理思想的起源㊁发展及现状,包括环境科学的诞生;多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大地伦理学思想的出现;区分面向危机管理㊁成本管理和文明环境管理的企业的差异等等.相关的通识概念分析采用以下案例,如蕾切尔卡逊与她的代表作«寂静的春天»㊁松花江特大污染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天人和谐的都江堰工程等.结合«工程伦理»教材对案例的分析,向学生强化环境伦理思维,并要求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环境保护,这也逐渐成为社会伦理公德,也是成为一名优秀工程师应具备的环境伦理价值观.针对轻工技术与工程的环境伦理问题探讨可采用以下案例,如杜邦公司的生物法制备1,3G丙二醇㊁百威英博啤酒工厂的文明环境管理和生物发酵企业恶臭污染物的管理等.自1997年起,杜邦公司采用了以葡萄糖为原料的生物法高效制备1,3G丙二醇,该技术条件温和㊁操作简便㊁副产物少㊁无环境污染和生产效率高,是绿色高效的工业生物合成技术替换以石化资源为基础的化学合成技术的典型案例,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化学合成与生物发酵相结合的成功案例,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轻工领域可持续发展认识的环境伦理观.作为世界500强的百威英博,一直积极地践行着 业务与企业社会责任并行 的文明环境管理的企业伦理责任.公司长期投入资金㊁人员和设备,致力于节水节能降耗㊁热能回收和再生水利用等工程,如2007 2013年,百升啤酒的水耗下降约50%㊁电耗下降约16%和蒸汽消耗下降约54%等,此外其污水处理后可用于市政绿化用水.这一文明环境管理思想被从公司的C E O 到工程师乃至每一位员工积极执行,值得我们学生深入讨论与思考.随着生物发酵技术的发展,一些生物发酵工厂的恶臭气体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发酵原料氨气㊁产品提炼的有机试剂和厌氧污水池的恶臭气体等.应对这些污染问题的处理,涉及企业的成本控制㊁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周围居民的合法权益,也考验企业管理者和工程师的环境伦理意识.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加深环境伦理意识,明晰轻工领域在执行环境伦理理念时可能应对的复杂问题.321第2期朱林江,等:新工科背景下轻工技术与工程伦理的案例教学分析2.5㊀工程师的职业伦理部分案例应用培养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应不忘初心,牢记自身的职业伦理责任,并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这也是工程伦理学的重要内容.针对这部分的通识概念,采用的案例包括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㊁权健事件㊁德国工匠精神㊁优秀工程师代表如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和 中国核司令 程开甲等案例.在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讨论中,重点探讨为什么在该事件中的工程师职业伦理责任会系统性缺失的问题及背后原因;讨论世界工程社团组织的发展与现状和国外工程师伦理责任发挥作用的框架体系;分析我们国家的职业资质认证制度和职业社团的组织框架;分析我国工程社团的不足之处,如行政色彩浓厚㊁独立性差㊁经济独立能力弱和部分社团定位模糊等.权健事件的案例讨论,也进一步深刻反映我国工程职业社团在社会管理㊁行业标准制定和行业监管中的地位弱小;探讨我国未来的工程职业社团的可能发展方向,如从自身国情出发,促使工程社团能够发挥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功能.以德国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制度为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工匠精神和职业理想.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和 中国核司令 程开甲,则是优秀工程师的典范,包括诚实可靠㊁尽职尽责㊁忠实服务和精益求精等,将人民大众的安全㊁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且具有面相未来的文明环境管理的发展观,从这些杰出工程师代表的身上,让学生切实学习和体会到优秀工程师的职业美德.在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关于优秀的工程师职业伦理的特色案讨论则采用 酵素乱象 .食用酵素产品在日本㊁韩国和台湾发展良好,广受欢迎.近几年来,酵素产业在我国市场也发展迅猛,2017年中国食用酵素产品的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7%.但我国酵素行业开始出现乱象,销售的酵素产品各种各样,不同品牌和价位的商品眼花缭乱,每瓶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某些商家的宣传口号更是夸张:从调解肠胃㊁排毒养颜到声称防癌治病,无所不能.这种乱象必将导致我国酵素行业将被消费者质疑和抛弃.为何一个好产品或一个优良产业在我国会被越做越差;如何让消费者真正认识和接受国产酵素;如何践行工程师的责任,普及专业知识;如何使食用酵素行业能够良性发展.在课堂上与学生探讨 酵素乱象 中所涉及的工程伦理问题,包括工程师职业伦理,也包括我们的工程社团如何在专业化㊁职业化和自治化方面创新发展,促使学生思考作为一名未来的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职业工程师所应肩负的职业伦理责任.3㊀结㊀论新工科 背景下的轻工技术与工程人才,不仅在专业技术上表现优秀,而且应具有高水准的职业素养和伦理道德等素质.轻工技术与工程伦理已成为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为了提高工程伦理的教学效果,凝练专业特色鲜明且伦理问题突出的典型案例,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的教学方式,分为工程伦理通论案例分析和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色鲜明的特色案例分析,即通识概念教学与专业具体化教学并行.特色案例包括三鹿奶粉事件㊁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问题㊁兰州布病感染事件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之争㊁中国奶业标准到底由谁来制定和酵素乱象等等.通过这种通论案例和特色案例相结合的互动讨论,引导并激发学生对这些典型案例进行讨论㊁思考和辩论,以便更具体地理解了轻工技术与工程中涉及的风险㊁安全㊁责任㊁公正和环境等伦理问题和工程师职业伦理责任问题,使其记忆深刻,培养其良好的工程伦理意识,显著提高了工程伦理学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㊀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G6.[2]㊀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G35.[3]㊀陆国栋. 新工科 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5):38G41.[4]㊀李世新.谈谈工程伦理学[J].哲学研究,2003(2):81G85.[5]㊀王前.在理工科大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10):110G111.[6]㊀陆跃乐,陈小龙,朱林江,等. 新工科 背景下的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建设初探[J].发酵科技通讯,2019,48(1):58G61.[7]㊀龙翔,盛国荣.工程伦理教育的三大核心目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76G81.[8]㊀李世新.借鉴国外经验,开展工程伦理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48G50.[9]㊀焦志勇.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㊀轻工类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思考:以天津科技大学轻工特色专业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8(5):11G17.[10]㊀魏春,汪钊.生物工程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发酵科技通讯,2014,43(1):6G8.[11]㊀陈坚.发酵工程与轻工生物技术的创新任务和发展趋势[J].水产学报,2019,43(1):206G210.[12]㊀王宇光,朱冰春,于欣君.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 微生物制药学 教学改革研究[J].发酵科技通讯,2019,48(3):181G185.(责任编辑:刘㊀岩)421 发酵科技通讯第49卷。
轻化工程专业介绍及描述轻化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等。
轻化工程专业学生应掌握以多种天然资源及产品为原材料,通过化学、物理和机械方法加工纺织品、皮革、纸张和卷烟等的基本理论和工艺原理。
轻化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获得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掌握生产过程技术经济分析、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基础知识等。
本专业培养在染整工程、皮革工程、制浆造纸等轻纺化工领域从事工业生产、工艺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轻化工程专业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专业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化工原理、新型染整技术、染整工艺与原理、染料化学。
轻化工程专业怎么样(学长学姐评价)四川大学:四川大学轻化工程主要是指皮革工程,轻工生物技术,皮革商贸,以皮革工程为主。
也就是说,以后的就业面会比较窄。
如果要选读这个专业,必须要有极好的耐性和吃苦的能力男生尚能忍受,女生就不行了毕业生毕业一年后专业率有三分之二,川大的数据。
大连工业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在全国还算一个过的去的专业。
说它好,只是它的就业率高,工作特别的好找。
但是也有不好的,就是工资不高,工作环境不太理想!要是学习好的话就考华南理工,要是还一般的话就考我们学校!我们学校的轻化工程专业在全国还能排的上的,而且考本校的研究生也非常的好考!长沙理工大学:所谓轻化工程,就是制浆造纸工程,很不被社会所接受的.不过,学本专业,找工作是绝对没问题的,绝大多数的去向是造纸厂,工资也稍高于本科毕业生平均工资.像我们这些学本专业的,绝大多数是被选择的!极少的人主动选它,也是因为事先不知轻化工程就是学造纸的!齐鲁工业大学:学什么什么专业并不重要关键看你在大学里能学到什么,可以自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回很有用的,毕业之后不一定要找对口的工作,找工作也不要可看刚开始有多少工资,只要自己喜欢慢慢干慢慢学会有所成就的很多东西都是工作了才开始学的,其实在大学里学工作方面的知识很少,所以学什么专业并不重要!长沙理工大学:轻化工程实际上包括皮革染料纺织制浆造纸每个学校侧重点不一样。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轻工机械及塑料模具)Process Equipment & Control Engineering (Light Industry Machinery and Plastic Mold Direction )专业代码:080304学制:4 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新产品研究开发、工业生产过程技术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接触和掌握过程装备设计、加工、过程工艺参数分析、建模和计算机及机电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方法,为将所学基础知识应用到过程装备设计及控制工程实践中去做好准备。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利用过程装备和控制工程(轻工机械及塑料模具)基本原理、基本知识解决实践和工业需求遇到的问题。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中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进而具备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的领导能力。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目标4:(工程系统认知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轻工机械及塑料模具)是服务于过程工业的机械学科分支,是实现轻化工过程工业工艺过程的重要设备及控制手段,并使之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世界。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了解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轻工机械及塑料模具)对于客观世界、社会、工商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潜在影响,从而具有一定的专业社会影响评价能力。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环境里保持清晰意识,有竞争力地、负责任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精细有机合成新方法
课程名称(英文):New Methode of Fine organic Synthesis
任课教师(A、B):王利民、朱为宏
课程内容简介:
精细有机合成新方法着重介绍的内容是以现代精细化学品的“绿色合成”作为目标,基于现代有机化学合成基本原理和基本合成方法,发展新概念、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继而发展高效率、高选择性、高原子经济性反应以及对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和技术。
本课程的具体内容是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新进展以及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有关实例,包括金属有机化合物参与的精细有机合成反应,酶催化的精细有机合成反应,不对称合成反应与精细化学品的合成,组合化学和精细有机合成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和了解这些有机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新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以及在精细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配位化学,波谱分析,精细有机合成,高等有机化学
主要参考书目:
[1] 吴毓林,姚祝军. 现代有机合成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张玉彬. 生物催化的手性合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许家喜,麻远. 组合化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曹晨忠. 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基效应.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 韩维屏. 催化化学导轮.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 李月明,范青华,陈新滋. 不对成有机合成反应-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 张永敏. 物理有机化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8] 黄宪,王彦广,陈振初. 新编有机合成化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撰写人:王利民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表面活性剂化学
课程名称(英文):Surfactants Chemistry
任课教师(A、B):王利民、苏建华
课程内容简介:
表面活性剂已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高新技术领域,表面活性剂是当今最重要的工业助剂,其应用以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被誉为“工业味素”。
本课程以阐述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为重点,分别以磺化反应、聚氧乙烯化和季铵化反应为核心,讨论了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重点品种的合成原理和合成方法,同时重点介绍有机硅和有机氟等特种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亦介绍新型表面活性剂,如双子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此外,介绍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功能,如增溶性能、乳化作用、分散和聚集作用、润湿作用等。
课程注意到尽量收集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介绍我校近年来所获得的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达到内容新颖,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研成果。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有机波谱分析、无机化学等
主要参考书目:
[1] 肖进新,赵振国. 表面活性剂应用原理.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方云. 两性表面活性剂.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 李宗石,徐明生. 表面活性剂合成与工艺. 北京:中国轻工社出版社,1993
[4] 郭祥峰,贾丽华. 表面活性剂及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撰写人:王利民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轻工助剂合成
课程名称(英文):Light Industry Agent Synthesis
任课教师(A、B):苏建华、王利民
课程内容简介:
轻工技术与工程和国民经济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众多的学科,而且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其中创制、研究与开发其相应的专用助剂和专用化学品是该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
该学科所研制的专用助剂和专用化学品应用于纺织印染、皮革、造纸、日用化学、烟草、感光材料等诸多轻工领域,以使其获得特殊的应用性能,以提高其附加价值,从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这些专用助剂和专用化学品的用量一般为原材料的10%左右,用量极大;此外,用特殊助剂处理之后的轻工产品与传统类似产品相比可增值10倍以上,由此可见,研制开发其专用助剂和专用化学品的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
目前,我国轻工行业所用的专用助剂和专用化学品低档和高档两大类,高档产品,价格相当昂贵,多为进口,而由国内自主研发投产的高档产品相当少。
其实,在加工成型之前,
我国生产的初级轻工产品本身的性能与发达国家生产的相比差距不大,主要差距就在于缺乏高档的专用助剂和专用化学品;因此,创制、研究与开发其相应的专用助剂和专用化学品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实际意义。
本课程所涉及的轻工助剂的合成、性质及其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轻工行业的皮革用助剂、日用化学品助剂、食品发酵助剂、纺织印染助剂、造纸助剂、烟草助剂、玻璃陶瓷助剂、印刷油墨助剂、涂料助剂等,使得学生掌握助剂的基本合成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有机波谱分析、无机化学等
主要参考书目:
[1] 宋心远,沈煜如. 新型染整技术.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2] 曾毓华. 氟碳表面活性剂.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 郑晓宇,吴肇亮. 油田化学品.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撰写人:苏建华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染料化学
课程名称(英文):Dye Chemistry
任课教师(A、B):朱为宏、孟凡顺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以国内外染料发展为主线,广泛介绍本学科的研究前沿,阐述了染料的化学结构、合成方法、应用性能以及测试方法等,并对一些重要品种的合成工艺作了详细的介绍,对基础理论知识,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偶氮-醌腙互变异构等作了介绍;同时也介绍了染料,特别是皮革用染料的国内外最新成果,如功能染料、高分子染料等。
课程注意到尽量收集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介绍我校近年来所获得的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达到内容新颖、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的目的。
本书共有十一章,第一章介绍染料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至第八章介绍不同的染料品种,如酸性染料、直接染料、活性染料、金属络合染料等的性质合成及应用;第九章介绍禁用染料和颜料,第十章偶氮染料的偶氮-醌腙互变异构,同时介绍二维核磁在偶氮-醌腙互变异构中的应用,第十一章介绍染料所用助剂等内容。
这些内容对学生在今后的开发新产品、研究新技术等科研工作中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有机波谱分析、量子化学等
主要参考书目:
[1] 陈孔常,田禾. 高等精细化学品化学. 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1998
[2] 田禾,陈孔常. 功能色素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3] 陈孔常,田禾,孟凡顺. 有机染料合成工艺.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撰写人:朱为宏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颜料化学
课程名称(英文):Pigment Chemistry
任课教师(A、B):沈永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