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按摩教学计划
- 格式:docx
- 大小:19.72 KB
- 文档页数:3
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高级)
一、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为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适应方面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限于无病的虚弱状态。
我国符合健康定义的人群仅占15%,剩余70%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保健按摩符合生
物一心理一社会的独特的医学模式,它作为推拿治疗的一部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健康的作用,对防治亚健康有明显优势,对促进人类健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员掌握按摩师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具备必须的相关的技能与能力,培养一大批素质高、技能高的按摩师。
二、培训目的:
为了使再就业人员、失业人员能够多掌握一门技能,济南泽壬职业培训学校按国家规范标准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实施,使不同层次的学习人员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保健按摩基础知识,基本手法,能够熟练的运用到实际当中,为社会提供更多保健按摩专业技能人才。
三、培训任务:
保健按摩师培训宗旨,在于使没有保健按摩知识的人通过培训,掌握保健按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服务本领,更快胜任保健按摩服务工作,逐步提高保健按摩师的服务质量。
四、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农民工、下岗工、大学生、残疾人、退疫军人等。
五、培训课时:高级140课时。
六、考核成绩比例:
理论占25%,技能75%。
七、培训内容
(一)基础篇
技能提升篇
八、注意事项:
学员与教师必须严格遵守上课时间,在技能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爱护学习用具,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
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与大纲保健按摩是一门古老而受欢迎的技术,在现代社会中也备受关注。
作为一项既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科学依据的技术,保健按摩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指导和传承。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与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力求为保健按摩师培训提供有效的指导。
首先,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教学目标应当包括保健按摩的相关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需求,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实际需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还应当明确教学任务,包括教学进度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教学内容是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的核心。
教学内容应当包括保健按摩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保健按摩的理论知识包括对人体结构、功能、疾病等方面的了解,能够为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指导。
同时,教学内容还应当包括常见按摩手法、注意事项、操作技巧等,以及按摩过程中的沟通与互动技巧。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保健按摩师必须掌握的,能够为其日后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教学方法是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授课、示范演示、实践操作等方法都可以采用,同时也可以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教学评价是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教学评价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确认,也是对教学工作的反馈和改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保健按摩师。
总之,制定一份完善的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与大纲对于保健按摩师的培训和发展至关重要。
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具备专业保健按摩技能的合格人才,为学生提供实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保健按摩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学会如何提供安全、有效的按摩服务,并在就业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二、课程内容1、保健按摩基本原理1、保健按摩的定义和历史渊源2、保健按摩的作用机制和生理效应3、保健按摩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2、肌肉和骨骼系统概述1、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基本知识2、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和症状3、按摩手法和技巧1、按摩手法的分类和特点2、常用按摩技巧和应用4、穴位基础知识1、穴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应用5、常见疾病按摩疗法1、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按摩治疗策略2、常见疾病的特效穴位和按摩手法6、实践操作与实习1、模拟场景练习2、实地实习机会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采用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掌握保健按摩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
2、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各种按摩手法和技巧,并参与模拟场景练习和实地实习。
3、自学与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提问、回答、演示等环节的评估。
2、作业和小组讨论:定期布置作业和小组讨论,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进行全面的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师资队伍本课程的教师团队具有丰富的保健按摩教学和实践经验,持有相关资格证书,能够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发展。
六、教学资源1、教学教材:选用高质量的保健按摩教材,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符合行业标准。
2、教具和设备:提供充足的教具和设备,如人体模型、按摩工具等,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网络资源,如教学视频、参考网站等,以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扩展学习。
七、课程实施1、学时安排:本课程设置为一个学期,共36个学时,其中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各占50%。
初级中医按摩教学计划导言:中医按摩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保健方法,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按摩和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按摩。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我设计了一个初级中医按摩教学计划,以帮助学员们学习和掌握中医按摩的基本技能。
一、教学主题1.中医按摩基本理论的讲解首先,我会向学员们介绍中医按摩的基本理论,包括人体穴位和经络系统、气血运行规律、疾病的中医分型等。
通过理论的学习,学员们可以对中医按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实践打下基础。
2.中医按摩基本技术的演示和实操在理论讲解之后,我将演示中医按摩的基本技术,包括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
学员们将跟随我的示范,亲自练习这些手法,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巧和按摩效果。
为了保证实操的质量,我将安排小组练习和互相点评,以促进大家的进步。
3.中医按摩辅助方法的介绍除了基本技术,中医按摩还可以结合其他辅助方法来增强治疗效果。
我将向学员们介绍一些常用的辅助方法,包括穴位贴敷、艾灸、拔罐等,学员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应用。
4.常见疾病的中医按摩治疗方案中医按摩可以对许多常见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如颈椎病、背痛、失眠等。
我将为学员们提供一些常见疾病的按摩治疗方案,包括选择适当的穴位、手法和按摩时间等,帮助他们应对不同的病情。
5.中医按摩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计划的最后,我会向学员们传授一些中医按摩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对禁忌症的了解、按摩前后的准备工作、卫生和安全措施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员们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和错误。
二、活动安排为了提高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将设计一些丰富多样的活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活动安排示例:1.小组讨论:学员们将被分成小组,讨论中医按摩的特点和应用。
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个演讲,介绍他们讨论的主题和结论。
保健按摩师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初、中、高级)保健按摩师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初、中、高级)保健按摩师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初、中、高级)初级保健按摩师一、接待与咨询接待宾客(1)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⑵熟悉保健按摩师的礼仪、礼节知识。
⑶掌握保健按摩师职业道德和文明用语。
服务项目介绍与咨询熟悉保健按摩服务项目及价格。
了解保健按摩的基本作用。
掌握保健按摩的服务程序。
了解保健按摩的禁忌症。
二、按摩前的准备(一)整理按摩室及个人卫生(1)掌握个人卫生知识(2)熟悉环境卫生常识(3)熟悉公共卫生知识(二)准备按摩用品用具了解各种保健按摩用品、用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按摩操作头面部按摩熟悉头面部解剖学基本知识。
掌握按、摩、揉、压、点、抹法的操作要领。
掌握百会、印堂、风池、太阳穴的定位。
胸腹部按摩熟悉五脏六腑的名称及主要功能。
掌握推、拿、按、压、揉法的操作要领。
上肢按摩熟悉上肢主要关节、骨骼的名称和有关解剖学基本知识。
掌握拿、按、揉、压、点、搓法的操作要领。
掌握曲池、手三里、合谷穴的定位下肢按摩熟悉下肢主要骨骼、关节的名称和有关解剖学基本知识掌握按、揉、压、推、拿法的操作要领。
掌握足三里穴的定位。
颈肩部按摩熟悉颈肩部解剖学基本知识。
掌握拿、揉、按、压法的操作要领。
背腰部按摩熟悉脊柱的解剖结构知识。
掌握按、揉、推、压法的操作要领。
掌握肾俞穴的定位下肢按摩熟悉足部解剖学基本知识。
掌握按、揉、压、拿、推、搓拔伸法的操作要领。
掌握环跳、委中、承山穴的定位。
中级保健按摩师一、接待与咨询(一)接待宾客(1)熟悉各民族风俗习惯。
(2)熟悉主要客源国的风俗习惯。
(3)了解一门外语的简单日常用语。
服务项目介绍与咨询熟悉按摩的作用原理。
二、按摩前准备(1)了解宾客身体状况(2)掌握保健按摩适应症和禁忌症。
三按摩操作(一)头面部按摩(仰卧位)(1)熟悉头面部主要肌肉、骨骼的解剖部位和名称。
(2)掌握按、摩、揉、压、点、抹、推法的施术技巧。
(3)掌握头面部十个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要作用:百会、印堂、颧髎、水沟、地仓、颊车、攒竹、风府、风池、太阳(二)胸腹部按摩(1)了解五脏六腑及相应络属经脉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保健按摩初级培训教学计划一、课程概述保健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对人体经络、穴位的按摩和推拿,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帮助调和气血,改善身体健康。
本初级培训课程旨在向学员介绍保健按摩的基本原理和技法,培养学员基本的按摩技能和理论水平,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和家人提供简单的按摩保健。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保健按摩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 掌握按摩的基本技法和穴位的位置;3. 培养学员的按摩技能;4. 培养学员对保健按摩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1. 保健按摩的介绍- 保健按摩的概念和作用;- 保健按摩与其他疗法的区别;- 保健按摩对身体的好处。
2. 按摩技法- 揉捏法:双手交替对穴位以适当的力度进行揉捏;- 推拿法:用手指和掌心对穴位施加适当的力度进行推拿;- 捏法:用手指、拇指对穴位进行捏压;- 摩法:用手掌对穴位进行旋转摩擦。
3. 按摩穴位- 介绍常用的保健按摩穴位及其作用;- 演示穴位的位置和按摩方法;- 学员练习按摩穴位。
4. 按摩的注意事项- 按摩前后的卫生和准备工作;- 按摩的适用人群;- 按摩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5. 案例分析- 分析不同症状下的按摩保健方法;- 介绍几种常见病症的保健按摩方法。
四、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员的按摩技能和理论水平。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按摩的方法和穴位的位置,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角色扮演安排学员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按摩的场景,加强学员的实践能力。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案例,让学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按摩方法,增强学员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估1. 考试安排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考核学员对保健按摩的理论知识和按摩技能。
2. 实操评分观察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按照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评分。
3. 综合评估考虑学员在课堂学习、实操练习、课后作业等方面的表现,综合评估学员的学习成绩。
一、课程名称:保健按摩二、授课班级:[班级名称]三、任课教师:[教师姓名]四、课时数:[课时数]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保健按摩的基本原理、常用手法及适用范围。
2. 技能目标:掌握保健按摩的基本手法,能够独立进行按摩操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保健按摩的兴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六、教学内容:1. 保健按摩的基本原理2. 保健按摩常用手法(1)推法(2)揉法(3)按法(4)擦法(5)抖法(6)拍法3. 保健按摩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4. 案例分析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保健按摩的历史、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激发学生对保健按摩的兴趣。
2. 讲解保健按摩的基本原理(1)保健按摩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调整人体经络、气血,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讲解保健按摩的基本手法及其作用。
3. 实操教学(1)教师示范保健按摩常用手法,强调手法要领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动作。
4. 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典型病例,分析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教师点评。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健按摩的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保健按摩的基本原理、常用手法及适用范围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操过程中手法要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保健按摩的兴趣和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
九、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学课件、示范器材、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实践操作所需的按摩垫、按摩巾等。
十、教学进度安排:1. 第1课时:保健按摩的基本原理、常用手法2. 第2课时:保健按摩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3. 第3课时:案例分析4. 第4课时:总结与反思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保健按摩教学教案模板标题:保健按摩教学教案模板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保健按摩技巧,提高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他们的按摩技能。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按摩知识和技巧,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教学目标:1. 了解保健按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的保健按摩技巧和手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以便能够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适当的按摩。
4.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
教学内容:1. 保健按摩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的保健按摩技巧和手法,如推拿、揉捏、按压等。
3. 按摩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
4. 按摩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5. 按摩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室或实验室设备准备:投影仪、白板、PPT等。
2. 按摩工具准备:按摩油、按摩椅、按摩床等。
3. 教学材料准备:教科书、相关论文、案例研究等。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保健按摩的概念,以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保健按摩的兴趣和思考。
2. 理论讲解(15分钟)- 介绍保健按摩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 讲解常见的保健按摩技巧和手法,并结合图示和示范进行说明。
3. 实践操作(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扮演按摩师,其他学生扮演按摩接受者。
- 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按摩练习,例如肩部按摩、手部按摩等。
- 观察和指导学生的按摩技巧,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4. 总结归纳(10分钟)- 学生分享按摩的体验和感受。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
5.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简单的自我按摩,并记录体验和效果。
- 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按摩技巧和手法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反馈,评估其对保健按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进行小组或个人形式的讨论,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保健按摩师培训教学计划一、培训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保健按摩师,使其能够独立从事保健按摩服务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通过系统的教学与实践训练,学员将能够掌握保健按摩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在实践中培养专业的服务意识和技巧。
二、课程设置1. 专业理论课程1.1 基础理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1.2 保健按摩原理:按摩的基本原则和效应1.3 按摩技法:推拿、揉捏、拍打、按压等技术要点1.4 经络学:理解经络的流向和相关穴位1.5 穴位理论:学习常用的保健穴位及其按摩法1.6 保健按摩常见疾病: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保健按摩方法2. 实践技能课程2.1 基本按摩技法的实操训练:包括推拿、揉捏等2.2 穴位按摩实操:通过指导和实践锻炼学员定位和按摩穴位的能力2.3 保健按摩综合实操:实践操作不同的按摩手法,掌握实际操作技巧三、培训进度安排根据课程设置和学员的学习进度,将培训分为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和实际案例分析三个阶段。
1. 理论教学阶段:前期重点进行专业基础理论的讲解和授课。
时间:30小时。
2. 实践训练阶段:安排系统的实践技能训练,学员将进行基本按摩技法的练习,并逐步掌握穴位按摩技能。
时间:50小时。
3. 实际案例分析阶段:学员将学以致用,通过现实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操作,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间:20小时。
四、考核要求1.理论考核:通过闭卷考试对学员的理论知识进行测验。
2.实践考核:学员需进行实操考核,包括基本按摩技法和穴位按摩技能的操作能力。
3.综合案例考核:通过解决实际案例,评估学员的问题解决和操作能力。
五、教材及学习资料本课程教材包括相关的按摩学教材、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理论教材,以及保健按摩实操辅导书。
学员还可根据需要补充其他相关教材和学习资料。
六、学员要求1.具备一定的医学、生物学基本知识;2.有一定的体力和耐力,能够胜任按摩工作的要求;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4.学员需自备按摩工具(按摩床、按摩油等)。
保健按摩师技能培训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一)教材情况拟选用的教材为《保健按摩师初中高级合订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二)教学计划一、说明本培训计划是参照保健按摩师专业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并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而编写。
二、培训目标1、理论知识:了解医学基础知识并掌握按摩基本手法,能够从事保健行业及其常见的颈肩腰腿疼疾病的治疗手法。
2、操作技能:了解按摩用品、用具和器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按摩器械、用品和用具。
三、培训对象1.城镇失业人员:A.城镇登记失业人员;B.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的城镇未继续升学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贫困家庭子女、复退军人等。
2.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主要包括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的本市、县农村劳动力和外地农村劳动力。
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需要,可将农业劳动力视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农林牧渔类专业技能培训。
3.企业下岗失业退役军人:民政部门确定的企业下岗退役军人。
四、培训时间年月日——年月日五、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授课与实操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动手训练。
六、课程设置和培训要求1、理论知识培训:60学时。
熟悉按摩服务程序、岗位责任和规范要求。
掌握按摩的基本要求、卫生及意外救护,掌握人体主要骨骼、关节、肌肉、脏腑及十四经络的起止点和简略的按摩源流及一般的保健知识。
掌握推、拿、按、摩、揉、搓、拨、理、点、抖、拍、啄、击、叩、颤等十五种手法的施术要领和作用。
了解按摩用品、用具和器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职业道德,礼节礼仪,劳动法,就业知识。
2、操作技能培训:60学时。
通过“望”诊,判断宾客身体状况的能力。
掌握人体各部位肌肉、穴位施术的一般手法,做到用力得当,选穴基本准确,并能医治一般的软组织损伤。
能按照施术要领,熟练运用推、拿、按、摩、揉、搓、拨、理、点、抖、拍、啄、击、叩、颤等十五种基本手法解除五种以上常见身体不适症,能正确使用按摩器械、用品和用具。
保健按摩教学大纲(精选5篇)第一篇:保健按摩教学大纲保健按摩师教学大纲一、培养目标:为了使就业人员,失业人员能够多掌握一门技能,本校按国家规范标准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实施,使不同层次的学习人员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保健按摩知识基本手法,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当中,使其成为保健按摩服务行业的技术人才。
二、学制及课程设置学制:初级保健按摩师课程设置:基础理论及专业技术操作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基础理论及技能操作课:了解懂得职业道德及修养,人体解剖学知识,中医基础知识,按摩中适应症及禁忌,保健按摩基本手法运用要领及作用,常见软组织损伤检查及判断,按摩基本用具和用品。
2、技能操作:掌握保健按摩基本技能,运用专业手法解除五种常见身体不适症等。
3、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规范标准技法,使不同学员及时掌握技能及运用。
4、结业班工作:结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做到以教材为主,制定系统的、科学的教学工作计划。
第二篇:保健按摩!保健按摩学1.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孙络、浮络组成。
2.十二经络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叫十二正经。
3.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等经脉的总称。
4.腧穴是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针灸推拿治病的施术点。
3.腧穴分为经穴、经外穴、阿是穴三类。
4.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
5.经外穴是指没有归属于十四经,但有穴名、定位、主治的一类腧穴。
6.阿是穴是指无定名,又无定位,而是以压痛点或反应点作为腧穴的。
又叫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
7.腧穴的治疗作用有: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
8.近治作用是指所有腧穴都能够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
9.远治作用是指十四经腧穴的一些穴位不仅能治局部病证,而且对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和脏腑的病证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一、培训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
保健按摩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为满足社会对保健按摩师的需求,特制定本培训教学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使学员掌握保健按摩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
2. 培养学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 提高学员在保健按摩行业中的竞争力,为学员就业和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三、培训对象1. 对保健按摩有兴趣的社会人士。
2. 想从事保健按摩行业的人员。
3. 已从事保健按摩行业,希望提高技能水平的人员。
四、培训时间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教学,第二阶段为实践教学,共计2个月。
五、培训内容第一阶段:理论教学(1个月)1. 保健按摩基本理论:了解保健按摩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作用及适用范围。
2.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
3. 解剖生理学基础:掌握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各系统之间的关系。
4. 保健按摩手法:学习按摩六大类手法及组合手法,包括摩擦类、挤压类、摆动类、振动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等。
5. 保健按摩应用:了解常见病症的按摩治疗方法和操作技巧。
第二阶段:实践教学(1个月)1. 实操训练: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熟练掌握各类按摩手法。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保健按摩在临床中的应用。
3. 模拟操作:模拟真实场景,进行保健按摩服务,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考核:通过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果。
六、培训方式1. 课堂授课:邀请资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确保学员掌握基础知识。
2. 实操训练: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使学员了解保健按摩在临床中的应用。
4. 模拟操作: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培训师资1. 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的资深教师担任主讲。
保健按摩师培训教学计划为了提高保健按摩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我们制定了一份全面且系统的培训教学计划。
该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保健按摩师,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健康服务的需求。
一、培训大纲1. 理论课程- 解剖学:包括人体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
- 生理学:涵盖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人体生理功能的相关理论。
- 病理学:了解常见疾病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及治疗原则。
- 按摩技法:学习按摩的基本手法、穴位按摩、经络理论等实用技能。
2. 实践课程- 临床实习: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际操作按摩技法,熟练掌握各类按摩手法。
- 体验课程:体验不同的按摩项目,提高对按摩效果和方法的认识,拓展思维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按摩相关理论知识:深入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掌握疾病诊断及治疗原则,为按摩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 熟练掌握按摩技法:熟练掌握经络穴位的按摩技巧,结合实际操作提升按摩水平。
3. 培养职业素养:注重道德伦理培养,提高学员服务意识和职业操守,做到诚信、尊重、责任。
三、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配合,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2. 分层教学:根据学员不同基础和需求,设立初级、中级和高级课程,分层培养学员。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引导学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估标准1. 理论考核:定期进行理论知识测试,确保学员掌握理论知识。
2. 技能考核:设置技能考核环节,评估学员按摩技法的熟练程度。
3. 实践评估:通过实习表现和案例分析评估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和综合能力。
五、培训成果通过本培训教学计划的实施,学员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胜任各类保健按摩工作。
同时,学员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为社会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本培训教学计划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全面的教学内容为学员提供了一个系统、高效的培训平台,旨在培养出色的保健按摩师,为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做出贡献。
保健按摩师(中级)教学计划及大纲一、编制说明本培训计划依据《保健按摩师》职业标准编制,适用于保健按摩师(四级)职业技能培训。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中级保健按摩师必要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按摩基本手法完成全身按摩操作任务。
三、模块课时分配表1、按摩基础 32课时2、人体解剖 32课时3、经络腧穴 40课时4、按摩手法 40课时5、全身操作 96课时6、足部保健按摩(或指压按摩) 64课时7、特色按摩术训练 24课时8、辅导与机动 32课时总课时 360课时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模块1 按摩基础1、培训要求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中级保健按摩师的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
(2)使学员能区别与治疗性推拿的关系,掌握保健按摩的禁忌症,熟悉保健按摩师的操作和个人卫生注意事项。
(3)熟悉我国历代保健按摩的历史。
(4)熟悉保健按摩的作用原理,能向宾客作介绍,并能对下级保健按摩师作讲解。
(5)了解美容按摩、美发按摩、瘦身按摩、沐浴按摩、运动按摩、旅游按摩、踩蹒按摩法、拍打按摩法的一般方法与作用;掌握手足反射按摩法,熟悉指压按摩法。
(6)了解按摩介质的剂型,了解10种常用按摩介质的应用;掌握拔罐法和热敷法,熟悉刮痧法。
(7)了解常用保健按摩器械的种类和各类按摩器械的一般功能,熟悉保健按摩器械的使用与保养。
(8)熟悉按摩感觉心理学知识;熟悉按摩服务心理学知识,能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按摩服务质量。
2、培训主要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1.1保健按摩师职业道德与岗位规范1.2保健按摩基础知识1.3中国保健按摩史1.4保健按摩的基本作用1.5各类保健按摩法1.6保健按摩常用介质及辅助方法1.7按摩器械1.8按摩心理学基础1.9实用英语会话3、培训方式建议(1)理论教学:培训方式采用一般常规课堂教学形式。
模块2人体解剖1、培训要求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1)熟悉神经系统、血管结构解剖学知识(2)熟悉手部和足部的局部解剖知识2、培训主要内容(1)理论主要内容1.1中枢神经系统1.2周围神经系统1.3动脉、静脉、毛细血管1.4手部和足部的局部解剖知识模块3经络腧穴1、培训要求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1)了解经络系统的构成(2)熟悉十二经络和任、督二脉的体表循行(3)掌握57个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其主要保健作用(4)了解保健按摩的穴位选取原理(5)掌握57个常用腧穴的位置,能用手指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正确触摸定位2、培训主要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1.5经络系统的构成1.6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体表循行1.7常用腧穴2操作技能2.1腧穴模型定位训练。
保健按摩培训教学计划第一部分:培训目标和背景1.1 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培养具备保健按摩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使学员能够掌握保健按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了解人体穴位和经络的基本知识,掌握保健按摩的具体操作技巧,具备独立开展基本保健按摩服务的能力,具备一定的保健按摩实践经验,能够胜任相关保健按摩工作。
1.2 培训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保健按摩正逐渐被认识和接受。
保健按摩是利用一定的按摩手法、经络穴位理论和中医养生理念,对人体进行保健和调理,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因此,培养一批掌握基本保健按摩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对于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人们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课程设置2.1 课程名称:基础保健按摩理论与技能2.2 课程目标:使学员掌握基本保健按摩理论和操作技能,具备独立进行保健按摩的能力。
2.3 课程内容(1) 保健按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人体穴位和经络的基本知识(3) 保健按摩的操作技巧(4) 保健按摩的常见疾病保健方法(5)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2.4 课程名称:特色保健按摩技法2.5 课程目标:使学员掌握特色保健按摩技法,为学员个性化服务提供更多选择。
2.6 课程内容(1) 推拿按摩(2) 拔罐保健按摩(3) 足底按摩(4) 刮痧保健按摩(5) 美容保健按摩第三部分:师资力量3.1 主讲老师本培训课程由具备国家相关资质认证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授课。
老师具备丰富的保健按摩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员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3.2 助教老师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辅导和学员实践操作的指导,将安排资深保健按摩师担任助教,负责协助主讲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和学员操作指导。
第四部分:培训过程安排4.1 培训方式本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4.2 培训时间本课程为期3个月,每周安排2次课程,每次2小时。
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与大纲引言:保健按摩作为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养生技术,自古以来就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和健康意识的提升,保健按摩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出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保健按摩师,我们特编写本教学计划与大纲,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第一章:课程目标与背景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保健按摩的基础知识,掌握主要按摩技法,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有效的保健服务。
1.2 学习背景保健按摩作为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养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保健按摩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因此,培养具备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保健按摩师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教学计划2.1 课程设置本课程共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保健按摩的基础理论知识- 主要按摩技法及其应用- 常见病症的按摩治疗- 实践操作与技巧培养2.2 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见教学大纲附表。
第三章: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内容仅供参考,实际编写需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变动)3.1 保健按摩的基础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概述- 保健按摩的历史与发展- 保健按摩的基本原理-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基础- 穴位学与经络系统- 保健按摩的禁忌与注意事项3.2 主要按摩技法及其应用- 推拿按摩技法- 揉捏按摩技法- 摩擦按摩技法- 敲打按摩技法- 指压按摩技法- 拔罐按摩技法- 其他特殊按摩技法3.3 常见病症的按摩治疗- 颈椎病按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按摩治疗- 肩周炎按摩治疗- 失眠按摩治疗- 高血压按摩治疗- 胃痛按摩治疗- 其他常见病症的按摩治疗3.4 实践操作与技巧培养- 实践操作准备- 常用操作技巧训练- 指压力度与力度掌握- 触诊与辨证能力培养- 实践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结语: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与大纲的编写旨在为培养保健按摩师提供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方案。
保健按摩师教学计划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保健按摩行业逐渐受到广泛的。
保健按摩师作为提供按摩服务的重要角色,其技能和知识水平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教学计划旨在为想要成为保健按摩师的人提供全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为行业的规范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计划目标1、培养学员掌握基础的保健按摩理论和技能;2、增强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各种保健按摩操作;3、提高学员的服务质量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4、培养学员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践中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合适的按摩方案。
三、教学内容1、保健按摩基础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经络腧穴学、按摩原理等;2、保健按摩技能:包括各种按摩手法、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3、常见疾病的按摩疗法:针对常见疾病如颈椎病、腰肌劳损、头痛等提供有效的按摩方案;4、客户服务与沟通技巧:培养学员与客户的有效沟通,提高服务质量;5、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培养学员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员全面了解保健按摩的基本理论和技能;2、实践操作:在模拟客户身上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各种按摩手法和操作流程,提高技能水平;3、临床实习:安排学员进入实际工作场所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客户需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综合考核:对学员进行全面的综合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客户满意度评价等,确保教学质量。
五、教学计划安排1、第一阶段:保健按摩基础知识(2周)2、第二阶段:保健按摩技能学习(3周)3、第三阶段:常见疾病的按摩疗法(1周)4、第四阶段:客户服务与沟通技巧(1周)5、第五阶段: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培养(1周)6、第六阶段:实践操作与临床实习(2周)7、第七阶段:综合考核与毕业典礼(1周)六、总结本教学计划旨在为想要成为保健按摩师的人提供全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提高服务质量。
6按法:以手指举的不同部位或肘尖,置于经穴或其它部位,逐渐用力加压按而留之的手法或按法。
7拍法: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处微屈曲,用手腕部摆动,带动虚掌着力于按摩部位,平稳而有节奏地反复拍打的手法。
第六章全身按摩
全身保健按摩手法繁多,这是保健按摩方面的基本功,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
全身保健按摩的顺序:一般从头部做起,然后按胸、腹、下肢,再次背、腰、下肢后部,上肢的顺序依次进行。
按摩体位是仰卧和俯卧。
一头面部保健按摩顺序
1开天门法:
(1)体位、仰卧位,按摩师坐其头前
(2)操作:按摩师以双手拇指指腹,置于顾客两眉间的印堂穴处,自印堂穴向上直推到前发际出的神庭穴止,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20次-30次。
(3)两手拇指指腹用力均匀一致,柔和有力,以局部微红为度。
(4)按摩后局部有温热感及头目轻爽的感觉。
2抹双柳(推坎弓)
(1)体位同上。
(2)操作: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指端点按双侧攒竹穴处,两手指腹自攒竹穴。
沿眉弓,自内向外,从印堂经眉梢止太阳,推揉之,往返1-2分钟
(3)要领
①此手法循行眉弓毛发之中,由内向外推揉,不可逆行,速度与缓慢。
②推揉时双手拇指同时对称用力。
③按摩后眼前豁亮,头脑清醒。
3、揉太阳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按摩师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做环转揉动1-2分钟,再以双手起于四肢用力自头维穴起向外下方经太阳穴分推至耳门穴止,反复推摩1-2分钟。
(3)要领
①指揉时用力宜轻、摩动时少用力。
②按摩时局部酸胀放射至额前,按摩后头脑清醒。
4、推正顶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按摩师以拇指指腹端,自鼻尖部的素髎穴,经鼻向上沿头部正中线,经印堂神庭、百会、推至凤池及哑门穴反复推揉2-3分钟。
(3)要领
①往上推摩时沿经穴位应配合点按按压穴位局部有酸胀感,按摩后有面部清爽之感。
二、胸部保健按摩秩序
(1)分推法
①体位、仰卧位,按摩师立其侧
(2)操作、按摩师两手拇指分置于胸骨柄的两侧俞府穴,其余四指抱定胸部两侧,沿肋骨间隙由内向外分推到腹部中线止。
其余四指由上而下,分推各肋骨间隙至乳根穴平高处止。
反复分推2-3分钟。
(3)要领
①顾客应自然呼吸,分推时两手指用力均匀一致、轻柔缓慢。
②按摩时有心胸舒适及清爽感,按摩后呼吸舒畅,头脑轻松精神愉快。
三、腹部保健按摩秩序
1、腹部横摩法
(1)体位、仰卧位、按摩师站其侧
(2)操作、按摩师以一手或两手的掌侧置于腹部左侧或右侧、章门、关门、太乙、商曲横摩至另一侧的腹哀穴、章门穴至反复横摩上腹部3-5分钟,然后按摩师以一手掌指置于患者下腹部左髋骨或右髋骨内的五枢、府舍、经水道、气海、关元、横摩至另一侧五枢、府舍止反复3-5分钟。
(3)要领
①以横摩上腹部的腹哀穴、章门穴及下腹部的水道、气海、关元手法宜少重做到持久均匀柔和有力。
②下腹部横摩较上腹部用力少轻。
③按摩时肌肉有牵拉微胀感,按摩后全腹轻松有温柔感。
四、下肢部保健按摩程序
1、拳顶合揉法
(1)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
(2)操作按摩师双手握拳四指紧贴掌心,以拳顶置于下肢肌肉的两侧自脾关、承扶的高度,到梁丘的高度,自阴陵泉、阳陵泉的高度到悬钟的高度,做两拳对合旋转揉动,同时自上而下逐步移动,边揉边移,反复进行。
(3)要领
①拳揉移动时,应慢而有力。
②拳揉动作要灵活、重而不滞、以顺时针方向为主,动作应有节律,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③大腿部施重手法,小腿施轻手法。
④身体虚弱者可用空拳。
2下肢抖动法
(1)体位,按摩师坐其旁。
(2)操作:
①嘱咐宾客两下肢自然伸直,肌肉放松,按摩师双手握其足掌前部两手同时用力,抖动约1-2分钟。
②顾客膝屈曲90度,按摩师以双手一并放置膝关节内外侧,向左右方向旋转抖动约1-2分钟
(3)要领
①肢体的位置,肌肉要自然放松。
②抖动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五背部保健按摩程序
(1)拿肩井穴,背部分推法
①体位,仰卧位,按摩师站其侧。
②操作:按摩师以双手拇指指腹,分置脊椎两旁的大抒穴平高处。
其余四指置其两侧,自内向下方沿背部肋间隙,分推至左右腋窝中线止自上而下至胃腧穴平高处止,反复分推3-5分钟。
(3)要领
①分推时令顾客自然呼吸。
②分推用力均匀,止腋中线时,手法稍轻柔,手指均要伸直。
③按摩师背部温热,按摩后背部轻松,精神倍增之感觉。
2部按揉法
(1)体位,俯卧位,按摩师站其旁。
(2)操作:按摩师以右手掌心,置顾客背部大椎穴,自上而下至长强穴,沿脊椎两侧的膀胱
经点按相应腧穴。
反复按揉3-5分钟。
(3)要领:
①按揉时手法易轻柔,掌心紧贴皮肤,旋转按揉,缓缓而下,以皮肤表面温热为度。
②按摩后背部轻松舒适。
六腰部保健按摩程序
1推按腰背法
(1)体位,俯卧位,按摩师站立位
(2)操作:按摩师将双手交叉横置于顾客脊椎两侧(左手横置于左侧,右手横置于右侧,掌心向内,手指向外伸直),同时向腰部两侧反方向用力推按,由上而下,逐步按程序移动,反复推按2-3分钟。
(3)要领:
①推按时用力缓慢连贯,双手用力均匀一致。
②按摩师操作时身体前倾以增加力度。
2双龙点肾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按摩师以双手拇指端置于双侧肾腧穴同时用力对点,并略向上斜点而合之,以连续对点三次为宜。
(3)要领
①体位,俯卧位。
②操作:按摩师以同时用力由浅入深不可乱点。
③点按方向是由内略向上斜点,相对用力。
3橫摸腰骶法
(1)体位,俯卧位,按摩师站其侧。
(2)操作:按摩师以一手拳掌用力于顾客左侧或右侧臀部的胞盲穴处,自胞盲经八髎穴横推到对侧的胞盲穴处止。
反复横推3-5分钟。
(3)要领
①按摩时全手掌紧贴腰骶部皮肤。
②按摩师腰骶部有紧压感,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按摩后腰骶部有温热感。
③全手掌合并叩击放松法。
④按摩师双手握其足举前部,两手同时用力,上下抖动约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