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保健按摩步骤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按摩技术,旨在促进身体健康和放松。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的程序和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中式全身保健按摩之前,确保按摩室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
为了提供更好的按摩体验,可以使用柔软的按摩床垫或垫子,以及舒适的按摩油。
2. 沟通和了解客户需求在开始按摩之前,与客户进行简短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身体状况和按摩需求。
确保客户没有任何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高血压等。
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健康状况,调整按摩计划。
3. 开始按摩按摩师应在进行按摩之前,先将双手洗净并涂抹适量的按摩油。
按摩师应确保手部温暖,以提供更舒适的按摩体验。
4. 按摩程序中式全身保健按摩通常从上半身开始,然后逐渐转移到下半身。
以下是按摩的一般程序和步骤:4.1. 背部按摩按摩师可以使用指压、揉捏、推拿等技巧,从脊柱两侧开始按摩背部。
按摩师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对客户造成不适或疼痛。
4.2. 肩颈按摩按摩师可以使用揉捏、推拿、轻拍等技巧,缓解客户的肩颈紧张和疼痛。
按摩师应特别关注颈部和肩部的压力点,并在这些区域进行适度的按摩。
4.3. 手臂按摩按摩师可以使用揉捏、推拿等技巧,按摩客户的手臂。
重点按摩手臂的肌肉群,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
4.4. 腿部按摩按摩师可以使用揉捏、推拿等技巧,按摩客户的腿部。
特别关注大腿、小腿和脚踝的肌肉群,并在这些区域进行适度的按摩。
4.5. 足部按摩按摩师可以使用指压、揉捏、推拿等技巧,按摩客户的足部。
足部按摩可以刺激足底穴位,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放松。
5. 结束按摩按摩的最后阶段是缓慢结束按摩,让客户的身体逐渐恢复平静。
按摩师可以使用柔和的手法,以及舒缓的音乐来帮助客户放松。
6. 喝水和休息在按摩结束后,建议客户喝一些温水,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同时,客户可以休息一会儿,让身体适应按摩的效果。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是一种综合性的按摩技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提高身体的健康和舒适感。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舒缓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以帮助您进行全身保健按摩。
1. 准备工作在开始按摩之前,确保您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您可以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放上柔和的音乐,调暗灯光,以营造放松的氛围。
准备好按摩油,可以选择植物油或按摩油,以便手部更容易滑动在皮肤上。
2. 开始按摩按摩通常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按摩至脚部。
以下是按摩不同部位的具体步骤:头部按摩:- 使用指腹轻轻按摩头皮,以放松头部肌肉。
- 用指腹按压太阳穴,以缓解头痛和紧张感。
面部按摩:- 用指腹轻轻按摩额头,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 用指腹按摩眉骨周围,以缓解眼部疲劳。
- 用指腹轻轻按摩颧骨,以放松面部肌肉。
颈部按摩:- 用手指轻轻按摩颈部两侧,以缓解颈部紧张。
- 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摩颈椎周围的肌肉,以放松颈部肌肉。
肩部按摩:- 用手掌揉捏肩部肌肉,以缓解肩部紧张。
- 用手指沿着肩胛骨轻轻按摩,以放松肩背肌肉。
背部按摩:- 用手掌从上至下按摩背部,以促进血液循环。
- 用手指沿着脊柱两侧轻轻按摩,以缓解背部疼痛。
- 用手掌揉捏腰部,以缓解腰部紧张。
手臂按摩:- 用手掌揉捏手臂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
- 用手指轻轻按摩手腕周围,以缓解手部疲劳。
腿部按摩:- 用手掌从大腿开始按摩至小腿,以缓解腿部肌肉紧张。
- 用手指轻轻按摩膝盖周围,以缓解膝关节疼痛。
- 用手掌揉捏脚底,以放松脚部肌肉。
3. 结束按摩在完成全身按摩后,可以进行一些收尾工作来帮助身体恢复平静。
以下是一些建议:- 轻轻拍打全身,以促进血液循环。
- 用双手揉搓手掌,以放松手部肌肉。
- 深呼吸几次,以帮助放松身心。
总结: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放松身心的方法。
按摩不仅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通过按摩,您可以获得全身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幼儿园保健按摩技巧文案幼儿园保健按摩技巧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正处于身体、智力和情感上的快速发展阶段,保健按摩技巧是维护他们身体健康、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关键。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都能通过简单的按摩技巧,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幼儿园保健按摩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轻揉轻揉是指双手用指尖沿着肌肉纤维方向轻轻揉搓的按摩方式,它能够增加肌肉血流量,促进代谢,缓解疲劳。
在幼儿园保健按摩中,轻揉是最基础的技巧之一,它适用于全身的肌肉组织,尤其是颈部、肩膀和背部,对于常年弯腰或支撑头部的孩子来说,轻揉可以缓解酸痛和僵硬的肌肉,防止因肌肉疲劳引起的颈椎病或腰椎病。
按摩步骤:1. 将孩子放在平躺或仰卧的姿势,双手分别放在腰部。
2.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颈部两侧的肌肉,沿体表纤维方向顺序揉捏,一定要轻柔、不用力。
3. 在肩膀和背部的揉捏部位,也要沿着体表纤维方向顺序揉捏,直到肌肉组织变得柔软为止。
二、按压按压是指按摩者用手的一部分,如大拇指或手掌,按压或挤压孩子的软组织,以便增加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
在幼儿园保健按摩中,按压是用于直接影响孩子的肌肉、骨骼或内脏的技巧之一。
它特别适用于孩子上肢、下肢和腹部等部位。
按摩步骤:1. 将孩子放在平躺或仰卧的姿势,双手分别放在腰部。
2. 用手掌或大拇指按压孩子身体的特定部位,如肚脐周围、肩部、臀部和脚底。
3. 针对肚脐周围的按摩,要从上想下按压,同时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圈按摩肚脐周围的穴位。
4. 针对下肢和脚底的按摩,按压要先从膝盖处往下,在脚底按摩时,可用大拇指从脚跟处往前按压。
5. 每次按压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按压按摩的力度要轻柔、平缓,切忌用力过猛。
三、搓揉搓揉是指双手将孩子的肌肉集中到手心中,然后用环形或椭圆形的运动方式进行匀速、连续、有节律的搓揉。
搓揉适用于缓解孩子身体疲劳,降低肌肉张力,使孩子精神焕发、活力满满。
在幼儿园保健按摩中,搓揉是一种常见的按摩技巧,适用于孩子肩部、背部、腰部、腿部等部位。
谷岱峰的《按摩保健》之床上八段锦《保健按摩》一书出版后,根据读者反映,有些人因病而着重单独练某一功或加做某一功,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例如,有人鼻涕多,就经常加做浴鼻功,不是做十几次或几十次,而是做几百次;又如有人腰痛,则加做搓腰功,加到五百多次,又如有人臂痛、患耳疾或眼疾,则也相应地加做相应的功,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是这本小册子出版以后读者们创造的经验。
作者过去只知加做几次某一功就有助于治疗某种病,但加做到几百次,直到汗出才止,这还是个发展和创造。
八段锦历史悠久,分为站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
这套八段锦属于坐式,其特点是以按摩动作为主。
一、基本要求(一)姿势:床上八段锦可以坐在床上做,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做,还可以卧着做,这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但无论是坐着或卧着按摩,最好裸体进行(或上体、四肢裸露进行)。
如果平时坚持锻炼,由春夏坚持练到秋冬,而且身体健康情况又好,则在寒冷时仍应坚持裸体坐着做。
这样做,不仅能收到按摩之效,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空气浴作用。
如果平时缺乏锻炼或身体健康情况不好,不能适应寒冷的刺激,则可以躺在被窝内做,不过,这时有些动作不能做,或做不好(如搓脚心、浴腿等)但这也无妨,仍可产生一定效用。
坐或卧要根据个人健康情况而定,不可勉强,否则会引起感冒等病,对身体反而不利。
卧着做时,头部功要仰卧抬着头做,搓脚心要穿好衣服坐起来做,搓腰眼则可侧卧轮流用一只手搓。
(二)意念:坐好或仰卧好以后,即排除杂念,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静神凝,意守肚脐,即只想着肚脐那个地方,别的一概不想。
肚脐位腹中部,而腹部是脏腑杂聚之所,因此意守此处,作用甚大。
(三)呼吸:姿势和意念调整好了之后,即可进行几次深长呼吸。
呼吸是用自然的腹式呼吸进行的。
腹式呼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凹下,同时胸部外鼓,这叫做逆式腹呼吸;另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这叫做自然的腹式呼吸。
这两种腹式呼吸都可用,但开始时最好用自然的腹式呼吸,因为逆式腹呼吸比较激烈。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保健按摩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已经络、气血、精髓、津液、皮肉、筋腱、骨骼、五官、九窍、四肢、百胲等为物质基础,采用按摩手法施于受术者提标之上,以刺激人体进而促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头部保健按摩头面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教会的部位,又居于人体的最高处,故称“诸阳之会”;属于奇恒之腑的“脑”居于其中,人之九窍有七窍——五官,在头面部开通,是接受外界事物和刺激、引起人体反应、表达人之情感、调节人体机能的枢纽;面部又是人类心灵外露之窗,代表着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它又是美貌的象征;体现着机体精气神的盛衰。
因此对头面部进行按摩保健的主要的是振奋人体阳气、保持人的青春长驻。
施术时,手法应非常的轻柔缓和,手法的走形方向应充分注意面部肌肉的结构,原则上在眼和口唇周围多座圆形或半圆形的运行轨迹;垂直于皱纹施手法;顺行于眉毛定方向。
再配以适合的介质,起到美容保健的双重作用。
受术者取仰卧位,并可随施术者手法的进行变换为侧卧位、俯卧位。
术者取坐位,于受术者的头侧,面对受术者的颠顶部。
1、面部保健按摩在面部行保健按摩,其目的在于保护并保持受术者的容貌、调节人的精神、维护五官的功能。
1.1前额部的施术1.1.1开天门:术者以两手拇指腹着力,轻柔缓和的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上星穴,共12次。
1.1.2分推眉弓: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轻柔的从眉头之攒竹穴开始,沿眉弓向两侧分推至眉梢的丝竹空穴,共12次。
1.1.3 分推前额:术者用两手拇指的桡侧(自指根至指端)着力,同时至于任脉两侧,然后分别向两侧颞部分推,共六次。
注意,两拇指的桡侧着力要均匀1.1.4 按揉鱼腰穴:术者用两手拇指腹至于鱼腰穴,按揉6次。
注意按揉要轻柔。
1.1.5 揉太阳穴:术者以两拇指指腹置于受术者两太阳穴上,轻柔的向耳后果方向揉12次1.2 眼部的施术:1.1.1揉睛明穴:术者以两手中指指端置受术者两睛明穴处,做轻柔和缓的揉动6次。
白领保健按摩方法白领保健按摩方法一、鼠标手穴位:鱼际穴鼠标手多是腕关节劳损,这是因工作性质所引起的慢性劳损,或因直接、间接暴力引起腕关节外伤的后遗症,为职业病的一种。
鼠标手主要表现为腕关节常常痛苦,用腕稍多则痛苦加重,甚至腕部肿胀、活动受限、关节无力、关节弹响、局部压痛等。
按摩鱼际穴,对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职业病“鼠标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按摩时,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鱼际穴四周上下推动,或双手鱼际穴相互敲击,至掌侧发热即可。
按摩的次数依据身体状况确定,一般每天1—2次,时间掌握在10分钟左右。
二、颈椎病穴位:大杼穴大杼穴位置,找到第七颈椎〔颈椎下部最高的骨头尖〕,再往下的一个骨头尖是第一胸椎的棘突,从第一胸椎棘突下骨头缝之间旁开大约两横指的肌肉凹陷处。
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
腰眼穴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
中医认为,按摩腰眼穴是防治腰背痛的一个不错的方法。
另外,按摩腰眼穴除了可防治腰背痛外,还具有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成效。
穴位按摩方法: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
每次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
三、眼疲惫穴位:承泣穴无论是由于脾胃失调所致的眼病,还是其他缘由引起的眼病,或是日常对眼的保养,我们都可以通过按摩承泣穴来解决。
这是由于中医里讲“穴位所在,主治所及,所以常常按摩承泣穴,会使眼部气血旺盛,眼睛得到足够的血液滋养。
而目得血能视,它有了血才能看东西。
常常揉这个穴位,可预防近视眼,缓解眼部疲惫。
四、慢性胃肠炎穴位与部位:神阙穴:即肚脐;天枢穴:神阙穴旁开两寸处;大横穴:神阙穴旁开4寸处;足三里穴:髌骨外下缘之下3寸处。
方法与步骤:1、取坐位或仰卧位。
双手掌重叠,以神阙穴为圆心,顺时针按摩腹部5—10分钟。
2、右手中指端点揉天枢、大横穴3—5分钟。
3、两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两足三里穴1—3分钟。
五、头痛穴位与部位:印堂部:即前额部;印堂穴:两眉中点处;太阳穴;百会穴:头顶部中点处。
背部按摩手法详细图解1、把你的右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左手放在背上部;闭上眼睛,深呼吸;把精神集中在你的手上,放松;2、现在,把你的右手移向左臀部的侧面,另一只手还留在她的背上部;用掌根部轻轻地开始摇,把她的身体向外推;3、继续摇,同时把你的左手带到右手旁边;轻轻地摇;4、继续摇,把你的左手逐步沿整个背部移动由左向右;缓缓地停止摇;5、把盖在伙伴身上的毛巾向下折叠到她的臀部;要保证她感到舒服;6、双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脊柱的两侧,由下而上慢慢向颈底部推行,然后向两肩推,再沿背的两侧推回;7、回滑到腰部时,向上和向里拉;dd重复步骤6和7,直到背部均匀地抹上油并感到发热为止;8、从背下部开始,双手用游泳的动作在背的两边划交叠的大圈;向上划到肩部,再从两侧直下;重复几次;9、把右手放在脊柱的底部,手指朝向头部;左手叠加在右手上,加大力度向颈部推动;10、移开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脊柱的两边;左右手交替进行,向背下部按压;11、从臀部开始,手掌交替,沿身体的曲线向上拉身体的两侧;在最高处时,把手指拉过肩膀向颈部移动;然后再回到臀下部;双手应紧密相随,使手与身体的接触不会中断;12、双手靠拢,平放在臀部;手指伸展指尖略微上翘;向着肩膀的方向,来回搓动,以使肌肉发热;对肩胛骨和位于肩胛骨与脊柱之间的部位多加注意;再返回到臀下部;13、揉捏臀部的肌肉;双手交替抓和挤肌肉,并逐步加大压力;向背上部推进,揉捏到臂的上部;用拇指和食指捻动肩部肌肉;轻捏颈背部;沿脊柱和肩胛骨之间下移;14、两拇指交替从脊柱向肩胛骨作向外划圈横推;在你加大对肌肉的压力时,让伙伴把感觉反馈给你;这种手法产生一种“舒畅的疼痛”和释放紧张的快感;在肩胛骨上按摩;15、双掌并拢,把你的前臂横在伙伴背部的中间;16、很慢地把前臀向两边推开,掌心朝下滚动你的前臂;右臂应在脊柱的底部停下来,而左臂在颈的顶部停下来;利用身体的重量施加压力;17、现在,在背的一侧以对角线方向重复这一动作;你的左臂应推到肩部,而右臂则推到对侧的臀部;18、双手沿同一个方向放在臀部,用交叉的、绞扭的动作向背部移;用掌根和手指抵住背部,在用一只手向前推的同时,用另一只手向后拉;双手不停地交替向两个方向轮流动作;19、回到伙伴的左侧;双手在双肩的顶部滑动,在肩部和颈底部轻轻地揉;用拇指和手指挤压和捻动肌肉;20、左手持伙伴的左肘,右手提起她的手;把她的肘弯曲,提起前臂带过背部,让它停留在此位置;21、把你的左手放在伙伴的左肩;并拢手指,作划圈运动,按摩肩部和脊柱之间的肩胛骨和肌肉;22、找出肩胛骨的顶部边沿,从颈部起用拇指和手指向外挤压肌冈;23、手指并拢把掌侧放在肩胛骨顶部的内侧;略提高肩部,把手向下推;重复步骤24、回到伙伴的左侧,在她的右背进行按摩;用拇指和手指拿捏肌肉,从臀部起向上到肩,以及臂的顶部;25、轻握拳头,双手交替捶打右臀部;26、放松手指,两掌相对,快速劈两臀部;27、双手成杯状,从臀部开始叩打;动作正确的话,会发出真空吸气的声音;在整个右背部做,包括臂顶部;28、再次从臀部开始,双手放松,用手背轻轻拍打;用此手法按摩整个右背部和上臂;29、双手轻放在脊柱两侧手指朝向脚;缓慢地利用身体的重量从颈部向脊柱底部推;30、从脊柱底部开始,用掌根划波浪形向上收,向外推到身体两侧、向内推到脊柱;31、继续划波浪形直到肩部,到达颈部对把手伸到肩的底下;32、双手向内温柔地挤压颈的两侧;把手指放在颅骨的底部边缘,向内压;33、把双手放在肩部脊柱的两侧,向外划大圈、同时用拇指在同样的方向划圈并压入肌肉;用稳定的压力向背下部进行按摩;34、用同样的手法,从臀部顶向外侧把拇指压进肌肉;以长滑波回到肩部,挤压至颈部结束;35、把双手的手指和拇指张开成v形,放在脊柱的两侧;从肩部开始,向下压肌肉,就像是要把肌肉摊平;用长的滑波推回到头部;36、从颈底部开始,在脊柱两侧向下用拇指划外圈;其他手指保持放松;到背顶部时加大压力,随着向下运动,压力递减;用滑波回到上部;37、双手平放在伙伴的肩部;双手交替在整个背部划大圈,然后覆盖到臀部;38、用指尖,如拨弄琴弦状从脊柱底部开始向上抚摸整个背部;到肩部时、双手并拢抚摸颈,并摩擦头顶部;按摩的基本手法按摩疗法,大致有如下两种:一种是主动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自己的一种保健方法;另一种是被动按摩,是由医生掌握用于患者的医疗法,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按摩疗法;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应该知道,上述八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1按法: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2摩法:摩,就是抚摩的意思;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3推法: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象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我们看的姿式,是用拇指与食指夹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单手推摩法;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不过手指面积太小,操作时,我们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个手指进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中医流传下来的推拿小儿方法,实际上就是用的推摩法;推摩的手法是多样的;把两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两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动,叫作双手集中推摩法,这种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种手法了4拿法: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图7;如果患者因情绪紧张、恼怒,突然发生气闷,胸中堵塞,出现类似昏厥的情况,可在锁骨上方肩背相连的地方,用单手拿法,把肌肉抓起来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钟拿两下的速度,连拿二十次,稍为休息,再连拿二十次,则胸中通畅,气息自渐调和了;5揉法:医生用手贴着患者皮肤,作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单手揉和双手揉;象太阳穴等面积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对于背部面积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不有单手加压揉法,比如揉小腿处,左手按在患者腿肚处,右手则加压在左手背上,进行单手加压揉法;肌肉丰厚的小腿肚上,则可使用下面的双手揉法;揉法具有消瘀去积,调和血行的作用,对于局部痛点,使用揉法十分合适;6捏法: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做捏法;捏法和拿法,有某些类似之处,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捏法则着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轻些;捏法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本手法,它常常与揉法配合进行;捏法,实际包括了指尖的挤压作用,由于捏法轻微挤压肌肉的结果,能使皮肤、肌腱活动能力加强,能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浅浅捏来,可去风寒,可化瘀血,深深捏来,可以治疗肌腱和关节囊内部及周围因风寒湿而引起的肌肉和关节的疼痛;常用的有单手捏法,和双手前进捏法.7颤法:是一种振颤而抖动的按摩手法;动作要迅速而短促、均匀为合适;要求每秒钟颤动10次左右为宜,也就是一分钟达到600次左右为宜;颤法与"动"分不开,所以又叫它颤动手法;将大拇指垂直地点在患者痛点,全腕用力颤动,带动拇指产生震颤性的抖动,叫单指颤动法;用拇指与食指,或食指与中指,放在患者疼处或眉头等处,利用腕力进行颤动叫双指颤动法.8打法:打法又叫叩击法;临床上多配合在按摩手术后来进行;当然,必要时也可单独使用打法;打法手劲要轻重有准,柔软而灵活;手法合适,能给患者以轻松感,否则就是不得法;打法主要用的是双手;常用手法有侧掌切击法,平掌拍击法,横拳叩击法和竖拳叩击法等:侧掌切击法:把两手掌侧立,大拇指朝上,小指朝下,指与指间,要分开一厘米许,手掌落下时,手指合拢,抬手时又略有分开,一起一落,两手交替进行;平掌拍击法:两手掌平放在肌肉上,一先一后在节奏地拍打;横拳叩击法:两手握拳,手背朝上,拇指与拇指相对,握拳时要轻松活泼,指与掌间略留空隙;两拳交替横叩;此法常用于肌肉丰厚处,如腰腿部及肩部.竖拳叩击法:两手握拳,取竖立资式,大拇指在上,小拇指在下,两拳相对;握拳同样要轻松活泼,指与掌间要留出空隙;本法常用于背腰部.以上四种打法,主要用子肌肉较丰厚的地方,如项、肩、背、腰、大腿、小腿等处;叩打的力量,应该先轻后重,再由重而轻;当然,这里所谓重,也不是用极重的力量,而是相对地稍稍加劲的意思;总之,要使患者有舒服感就算合适;在打法的速度上,一般是先慢而后快,慢时一秒钟两下,快时逐渐加到六下或八下;应该记住,无论使用那一种打法,开头第一下都不能使大劲,应当软中有硬,刚柔相济,而后逐渐转强;两手掌落下时,既要有力,又要有弹性,使患者感觉舒服;叩打时间一般是1~2分钟,或3分钟就可以了;极个别情况下,根据病情,延长一些时间,或缩短一些时间;这种手法,也可在按摩后来配合进行,也可同按摩手法夹杂进行.一些按摩常用手法直观的动画演示推法直推;分推;旋推推法为按摩常用手法之一;分直推、分推、旋推三种;有旋推为补,直推为清为泻向指根方向;屈其指直推力补,直其指直推为泻;往上推为清,往下推为补等说法;1.直推法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腹,或以掌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直线向前推动;2.分推法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3.旋推法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运法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运转;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转止泻等说法;揉法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1.指揉法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回环揉动,称指揉法;2.掌揉法用掌根大、小鱼际部着力在穴位上回环旋转揉动,称掌揉法;3.鱼际揉法仅用大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称鱼际揉法;按法用拇指腹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操作时常与揉法结合而用,称按揉;摩法摩法是按摩常用手法之一;分指摩法、掌摩法和旋摩法三种;有顺摩为补,逆摩为泻;掌摩为补,指摩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等说法;1.指摩法用食、中、无名等三指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连续的回旋抚摩,称指摩; 2.掌摩法用掌心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回旋抚摩,称掌摩;3.旋摩法用双手全掌指面着力,自患儿下腹部开始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解剖方向,两手一前一后作交替旋转运摩,称旋摩法;掐法掐法为按摩常用手法之一;用拇指甲用力掐入穴内以不掐破皮肤为宜;拿法拿法是小儿按摩常用手法之一;用拇指指端和食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力提捏筋腱;后者又称五指拿;捏法捏法正位手势捏法为按摩常用手法;分捏脊法和挤捏法两种;1.捏脊法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在操作时,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2. 挤捏法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挤捏,使局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搓法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挟住一定部位,然后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搓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称为搓法;擦法用拇指外侧缘或用食、中、无名指面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来回摩擦;擦法又分指擦、掌擦和鱼际擦三种;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面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移为抹法; 捻法用拇指、食指面,捏住一定部位,作对称的用力捻动,称为捻法;。
全身保健按摩手法(俯卧位)一、首先从颈部开始:(第一条线)沿着督脉从第二颈椎到第七颈椎自下而上单拇指揉、按、拨各三遍。
(第二、三条线)沿着颈椎两侧竖脊机从肩中穴起自下而上单拇指揉、按、拨、理各三遍。
(第四、五条线)沿着颈椎两侧胆经从肩井穴起自下而上单拇指揉、按、各三遍。
(手法要轻,两侧有大量的血管)二、头部:(第一条线)从风府穴开始沿着督脉揉、按、拨各三遍到百会穴停止深压30秒。
(第二、三条线)从天柱穴开始沿着两侧膀胱经揉、按、拨各3遍到络却穴停止深压15秒。
(第四、五条线)从风池穴开始沿着两侧胆经揉、按、拨各3遍到承灵穴停止深压15秒。
(第六、七条线)从翳风穴开始沿着两侧三焦经揉、按、拨各3遍到角孙穴停止深压15秒。
劲头部的放松手法:多指揉拿颈部、大鱼际揉颈部、捎裳头部(慎用)三、肩部:推(单掌推或双手同时推)肩颈部及肩胛骨周围。
揉(指柔、掌揉、肘揉)肩颈部三角区,主要以肩中俞、肩外俞、肩井三个穴位为重点。
按(指按、掌按、肘按)肩颈部三角区,主要以肩中俞、肩外俞、肩井三个穴位为重点。
肩部的放松手法:大鱼际滚法、叩击滚法、双手拇食指提拉肩颈部、叩击。
注:揉、按要根据患者的受力程度来运用。
四、腰部:主要针对脊柱两侧竖脊机(膀胱经)手法步骤:1、推(单掌推、双掌同时推)2、揉(指柔、掌揉、双掌同时揉、肘揉)注意腰底部髂前上棘上方的缝隙,一定要揉到。
3、拨、理(指拨、掌拨、肘拨、指理、肘理)注意脊柱与手法的距离。
点穴:第三胸椎旁开1.5寸肺俞第五胸椎旁开1.5寸心俞第七胸椎旁开1.5寸膈俞第九胸椎旁开1.5寸肝俞第十胸椎旁开1.5寸胆俞第十一胸椎旁开1.5寸脾俞第二腰椎旁开1.5寸肾俞4 按(指按、掌按、肘按)5 拿(同时拿)6 滚(大鱼际滚、指关节滚)7 扣(单掌扣、小鱼际扣)五、腿部:从秩边穴开始沿着膀胱经一直到足小指的至阴穴手法步骤:1、推(单掌推、双掌同时推)2、揉(指柔、掌揉、肘揉)3、拨、理(指拨、掌拨、指理)注意脊柱与手法的距离。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是一种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按摩技巧的保健方法,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舒缓疲劳,促进身体健康。
以下是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的一般程序和步骤:
1. 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好按摩床或按摩垫,保持室温适宜,准备好按摩油或按
摩膏。
2. 洗脚:首先请客人洗脚,可以使用温水和洗脚盆,或者使用湿巾擦拭。
3. 背部按摩:请客人平躺在按摩床上,用按摩油或按摩膏涂抹在手掌上,然后
用手指和掌心轻轻揉捏和推拿客人的背部,从上到下,从脊椎两侧向外推。
4. 腿部按摩:用手指和掌心轻轻揉捏和推拿客人的腿部,从大腿根部开始,向
下推至小腿和脚踝。
5. 手臂按摩:用手指和掌心轻轻揉捏和推拿客人的手臂,从肩膀开始,向下推
至手腕。
6. 脚部按摩:用手指和掌心轻轻揉捏和推拿客人的脚部,从脚踝开始,向上推
至脚底。
7. 腰部按摩:用手指和掌心轻轻揉捏和推拿客人的腰部,可以采用揉腰、推腰
等技巧。
8. 头部按摩:用指腹按摩客人的头部,从头顶开始,向下按摩至颈部。
9. 脸部按摩:用指腹按摩客人的额头、眉间、太阳穴、面颊等部位,可以采用
轻拍、按摩等技巧。
10. 结束工作:按摩结束后,让客人休息片刻,帮助客人慢慢起身,提供温水
或茶水。
以上是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的一般程序和步骤,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客人的需求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在进行按摩时,注意保持手法柔和,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不适或伤害。
中级保健按摩手法中级保健按摩手法共52个步骤时间:30分钟仰卧位:一头面部按摩1、分抹印堂至太阳5-10次。
2、轻摩眼眶3-5圈。
3、推摩鼻翼至颧髎3-5次。
4、推抹水沟至地仓3-5次。
5、轻摩下额至颊车3-5次。
6、轻柔颊车至太阳穴3-5次。
7、点揉印堂至百会3-5次。
8、点揉攒竹至百会各30秒。
9、勾压风池、风府穴各1-2分钟。
10、梳理头皮2-3分钟。
11、轻柔耳廓,牵拉耳垂1-2分钟。
二胸腹部按摩1、掌根按压双肩5-6次。
2、分推胸部至两胁3-5次。
3、全掌揉腹部2-3分钟。
4、轻拿腹直肌3-5次。
5、点压上脘、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穴各1分钟。
6、摩腹30次。
三上肢部按摩1、拿揉上肢3-5遍。
2、轻揉腕关节1-2分钟。
3、点按曲池、手三里、内关、神门、合谷、劳宫穴各30秒。
4、推按手掌3-5次并拔伸指关节。
5、抖动上肢1-2分钟。
6、摇肩关节。
顺时针逆时针各3-5次四下肢前、内、外侧部按摩1、直推下肢前、内、外侧3-5次。
2、拿揉下肢前、内、外侧3-5遍。
3、按压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2分钟。
4、抱揉膝关节1-2分钟。
5、拍打下肢前、内、外侧各3-5次。
6、推摩足背10-20次。
7、活动裸关节顺时针逆时针各5-8圈俯卧位:五颈、肩部按摩1、拿揉颈项部2-3分钟。
2、指压棘突两侧2-3遍。
3、拿揉肩部2-3分钟。
4、按压肩井、秉风、天宗各1-2分钟。
5、滚肩部2-3分钟。
六背腰部按摩1、按揉背腰部3-5遍。
2、弹拔足太阳膀胱经3-5次。
3、按压足太阳膀胱经3-5遍。
4、滚脊柱两侧2-3分钟。
5、拍打背腰部1-2分钟。
6、按揉肾俞穴1-2分钟。
7、搓命门1-2分钟。
8、直推背腰部3-5次。
七下肢后侧部按摩1、拿揉臀部及下肢后侧3-5分钟。
2、滚臀部及下肢后侧3-5分钟。
3、按压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穴各30秒。
4、拿揉昆仑、太溪1-2分钟。
5、叩击臀部1-2分钟。
6、抱揉下肢后侧2-3遍。
全身保健按摩步骤1.热身:在开始按摩之前,先使用热毛巾或热水浸泡双脚和手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身体。
也可以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例如转动手腕和脚踝,扭动头部和颈椎,以准备好身体。
2.头部按摩:用指腹轻轻按摩头皮,可以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
从前额开始,逐渐按摩到头顶和后颈部,然后两手掌覆盖在头部上,用轻柔的双手按揉头部。
3.面部按摩:使用指尖轻轻按摩面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紧致皮肤。
从额头开始,由内向外按摩,然后按摩太阳穴和眉毛周围,以及鼻翼和下巴。
4.颈部按摩:用双手掌从颈椎上方向下按摩颈部,以缓解颈椎周围的紧张和僵硬。
可以用指腹揉搓颈椎两侧的穴位,然后再从下往上按摩颈部。
5.肩部按摩:用手掌从肩膀上方向下揉搓肩部,以放松肩膀周围的肌肉。
可以使用双手的指腹用力按摩肩胛骨周围的穴位,以缓解肩膀的疼痛和压力。
6.背部按摩:可以使用双手或按摩工具按摩背部,以缓解整个背部的压力和疲劳。
按摩的动作可以包括揉搓、轻拍和推压等,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要进行调整。
7.臀部按摩:用手掌轻轻按摩臀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坐骨神经痛。
可以用指腹按压臀部的穴位,以缓解臀部的紧张和疼痛。
8.腿部按摩:从膝盖开始,用手掌向上按摩大腿和小腿,以缓解肌肉疲劳和促进血液循环。
可以使用揉搓、抚摸和推压等不同的按摩手法,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选择。
9.脚部按摩:用手掌轻轻按摩脚底,以刺激穴位和促进血液循环。
特别是按摩足底的穴位,可以有效地缓解疲劳和放松身体。
10.结束:按摩结束后,可以用湿毛巾或热水擦拭身体,以清除按摩油和汗水。
然后静坐片刻,让身体得到放松和休息,以达到最好的保健效果。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保健按摩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经络、气血、精髓、津液、皮肉、筋腱、骨骼、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为物质基础,采用按摩手法施于受术者体表之上,以刺激人体,进而促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头部保健按摩头面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会的部位,又居于人体的最高处,故称“诸阳之会”;属于奇恒之腑的“脑”居于其中,人之九窍有七窍——五官,在头面部开通,是接受外界事物和刺激、引起人体反应、表达人之情感、调节人体机能的枢纽;面部又是人类心灵外露之窗,代表着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它又是美貌的象征;体现着机体精气神的盛衰。
因此对头面部进行按摩保健的主要目的是振奋人体阳气、保持人的青春长驻。
施术时,手法应非常的轻柔缓和,手法的走形方向应充分注意面部肌肉的结构,原则上在眼和口唇周围多座圆形或半圆形的运行轨迹;垂直于皱纹施手法;顺行于眉毛定方向。
再配以适合的介质,起到美容保健的双重作用。
受术者取仰卧位,并可随施术者手法的进行变换为侧卧位、俯卧位。
术者取坐位,于受术者的头侧,面对受术者的颠顶部。
1、面部保健按摩在面部行保健按摩,其目的在于保护并保持受术者的容貌、调节人的精神、维护五官的功能。
1.1前额部的施术1.1.1开天门:术者以两手拇指腹着力,轻柔缓和的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上星穴,共12次。
1.1.2分推眉弓: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轻柔的从眉头之攒竹穴开始,沿眉弓向两侧分推至眉梢的丝竹空穴,共12次。
1.1.3 分推前额:术者用两手拇指的桡侧(自指根至指端)着力,同时至于任脉两侧,然后分别向两侧颞部分推,共六次。
注意,两拇指的桡侧着力要均匀1.1.4按揉鱼腰穴:术者用两手拇指腹置于鱼腰穴,按揉6次。
注意按揉要轻柔。
1.1.5揉太阳穴:术者以两拇指指腹置于受术者两太阳穴上,轻柔的向耳后方向揉12次1.2 眼部的施术:1.1.1揉睛明穴:术者以两手中指指端置于受术者两睛明穴处,做轻柔和缓的揉动6次。
养生馆按摩流程
养生馆按摩流程如下:
1.客人平躺于床上,技师站于客人右侧,告知客人项目服务的时长及大概流程。
2.做身体的正面、背面,从头到脚的穴位按摩,全身的拍打放松。
3.先做腹部,给客人放松一下,用舒缓放松手法(八字掌)双掌叠加正面按压客人肚脐及周围,按压8秒左右,顺时针按揉36下,力度以客人能够承受为宜。
4.按揉完毕,告知客人现在来点按一下腹部穴位,按照脐上、脐下、脐两侧的顺序进行。
5.操作完肚子,之后操作两条胳膊,先右后左,持续按压合谷穴,按揉曲池穴、臂臑、肩颈穴,之后拍打按揉位置。
6.按揉小腿及脚上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太冲穴,放松膀胱经,拍打按揉,最后做臀部穴位按揉。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保健按摩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已经络、气血、精髓、津液、皮肉、筋腱、骨骼、五官、九窍、四肢、百胲等为物质基础,采用按摩手法施于受术者提标之上,以刺激人体进而促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头部保健按摩头面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教会的部位,又居于人体的最高处,故称“诸阳之会”;属于奇恒之腑的“脑”居于其中,人之九窍有七窍——五官,在头面部开通,是接受外界事物和刺激、引起人体反应、表达人之情感、调节人体机能的枢纽;面部又是人类心灵外露之窗,代表着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它又是美貌的象征;体现着机体精气神的盛衰。
因此对头面部进行按摩保健的主要的是振奋人体阳气、保持人的青春长驻。
施术时,手法应非常的轻柔缓和,手法的走形方向应充分注意面部肌肉的结构,原则上在眼和口唇周围多座圆形或半圆形的运行轨迹;垂直于皱纹施手法;顺行于眉毛定方向。
再配以适合的介质,起到美容保健的双重作用。
受术者取仰卧位,并可随施术者手法的进行变换为侧卧位、俯卧位。
术者取坐位,于受术者的头侧,面对受术者的颠顶部。
1、面部保健按摩在面部行保健按摩,其目的在于保护并保持受术者的容貌、调节人的精神、维护五官的功能。
1.1前额部的施术1.1.1开天门:术者以两手拇指腹着力,轻柔缓和的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上星穴,共12次。
1.1.2分推眉弓: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轻柔的从眉头之攒竹穴开始,沿眉弓向两侧分推至眉梢的丝竹空穴,共12次。
1.1.3 分推前额:术者用两手拇指的桡侧(自指根至指端)着力,同时至于任脉两侧,然后分别向两侧颞部分推,共六次。
注意,两拇指的桡侧着力要均匀1.1.4 按揉鱼腰穴:术者用两手拇指腹至于鱼腰穴,按揉6次。
注意按揉要轻柔。
1.1.5 揉太阳穴:术者以两拇指指腹置于受术者两太阳穴上,轻柔的向耳后果方向揉12次1.2 眼部的施术:1.1.1揉睛明穴:术者以两手中指指端置受术者两睛明穴处,做轻柔和缓的揉动6次。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保健按摩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已经络、气血、精髓、津液、皮肉、筋腱、骨骼、五官、九窍、四肢、百胲等为物质基础,采用按摩手法施于受术者提标之上,以刺激人体进而促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头部保健按摩头面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教会的部位,又居于人体的最高处,故称“ 诸阳之会” ;属于奇恒之腑的“ 脑” 居于其中,人之九窍有七窍——五官,在头面部开通,是接受外界事物和刺激、引起人体反应、表达人之情感、调节人体机能的枢纽;面部又是人类心灵外露之窗,代表着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它又是美貌的象征;体现着机体精气神的盛衰。
因此对头面部进行按摩保健的主要的是振奋人体阳气、保持人的青春长驻。
施术时,手法应非常的轻柔缓和,手法的走形方向应充分注意面部肌肉的结构,原则上在眼和口唇周围多座圆形或半圆形的运行轨迹;垂直于皱纹施手法;顺行于眉毛定方向。
再配以适合的介质,起到美容保健的双重作用。
受术者取仰卧位,并可随施术者手法的进行变换为侧卧位、俯卧位。
术者取坐位,于受术者的头侧,面对受术者的颠顶部。
1、面部保健按摩在面部行保健按摩,其目的在于保护并保持受术者的容貌、调节人的精神、维护五官的功能。
1.1 前额部的施术1.1.1 开天门:术者以两手拇指腹着力,轻柔缓和的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上星穴,共 12 次。
1.1.2 分推眉弓: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轻柔的从眉头之攒竹穴开始,沿眉弓向两侧分推至眉梢的丝竹空穴,共 12 次。
1.1.3 分推前额: 术者用两手拇指的桡侧 (自指根至指端)次。
注意,两拇指的桡侧着力要均匀着力,同时至于任脉两侧,然后分别向两侧颞部分推, 共六1.1.4 按揉鱼腰穴:术者用两手拇指腹至于鱼腰穴,按揉6 次。
注意按揉要轻柔。
1.1.5 揉太阳穴:术者以两拇指指腹置于受术者两太阳穴上,轻柔的向耳后果方向揉12 次1.2 眼部的施术:1.1. 1 揉睛明穴:术者以两手中指指端置受术者两睛明穴处,做轻柔和缓的揉动6 次。
中级保健按摩操作步骤中级保健按摩师全身各部位按摩手法步骤简表体位项目步骤助记口诀1 仰卧位头面部1.推抹印堂至神庭2.分推印堂至太阳3.大鱼际揉前额4.揉印堂穴5.揉太阳穴6.捏眼眶7.点揉眼周穴位8.推抹鼻翼至颧髎9.推抹水沟至地仓 10.拿揉五经11.揉捏耳廓12.振耳推分揉三部,捏点抹两旁,五经须侧头,揉捏振耳忙。
胸腹部1.按压双肩2.分推胸部3.掌根按揉中府4.点揉期门、章门、京门5.推、点上脘、中脘、下脘6.点按天枢、气海、关元7.拿捏腹直肌8.全掌揉腹9.全掌摩腹按肩推胸揉中府,三门三脘天气关,拿腹揉腹再摩腹,开胸顺气脏腑安。
上肢部1.推上肢2.拿揉上肢3.按揉腕关节4.点揉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劳宫5.推揉掌心6.摇手腕7.拔伸指关节8.抖动上肢9.摇肩关节推拿揉腕点五穴,揉掌摇腕拔指节,抖臂摇肩分顺逆,力度柔和松臂肩。
下肢前、内、外侧1.滚下肢前、内、外侧2.按揉下肢法3.拨膝眼4.抱揉膝关节5.点揉足三里、血海、三阴交6.拨足阳明胃经7.叩击下肢8.推摩足背9.摇踝关节滚揉拨抱点三穴,拨经扣推摇足踝。
2 俯卧位颈肩部1.拿揉颈项部2.按揉棘突两侧3.拿揉肩部4.点揉肩井、秉风、天宗穴5.滚肩部6.叩击肩部拿揉按揉项两侧,拿肩点穴滚叩肩。
背腰部1.分推背腰部2.晃背腰部3.拨揉夹脊穴4.按揉足太阳膀胱经5.滚背腰肌6.捏脊7.点按肾俞穴8.擦命门9.擦八髎10.直推背腰部11.叩击背腰部分推晃腰拨揉滚,捏点擦推叩背腰。
下肢后侧1.推下肢2.按揉臀部及下肢后侧3.滚臀部及下肢后侧4.叩击臀部及下肢后侧5.按压下肢穴位6.搓揉臀部7.抱揉下肢后侧8.点揉昆仑、太溪9.拔伸跖趾、趾关节10.叩足跟11.推足底推揉滚叩按五穴,搓臀抱点拔叩推。
3.足部保健:简单做几步足部保健。
中级保健按摩师全身各部位按摩助记口诀 1.仰卧位头面部推分揉三部,捏点抹两旁,五经须侧头,揉捏振耳忙。
2.仰卧位胸腹部按肩推胸揉中府,三门三脘天气关,拿腹揉腹再摩腹,开胸顺气脏腑安。
自检报告按摩按摩作为传统的健康保健方式,可追溯至古代。
它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在现代,按摩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放松和康复方式。
本篇文章将提供一个自检报告按摩的步骤指南,帮助读者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按摩之前,确保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关闭嘈杂的声音,调暗灯光,放上柔和的音乐,使身心得以放松。
在按摩之前,也建议先洗个热水澡或者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待按摩部位,以帮助肌肉放松。
步骤二:选择按摩油按摩油可以帮助按摩师的手在皮肤上滑动更加顺畅,同时还能提供额外的滋润。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肤质的按摩油,如橄榄油、甜杏仁油或葡萄籽油等。
将按摩油倒在手心,然后搓热后再涂抹在待按摩的部位。
步骤三:自检报告按摩技巧1. 揉捏用拇指和其他四指轻轻揉捏待按摩部位的肌肉。
以适量的力度和速度进行揉捏,以达到舒适的程度。
这一步的目的是放松肌肉。
2. 推拿用手掌和指关节以推动和滑动的方式按摩待按摩部位。
以线性或圆周运动的方式进行推拿,刺激经络和血液循环。
3. 敲打用手掌的切面轻轻拍打待按摩部位,以较快的速度进行。
敲打可以刺激神经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
4. 按压用拇指或手掌适度的压在待按摩部位,然后用旋转或上下运动的方式进行按压。
按压可以刺激穴位,促进能量流动和舒缓肌肉紧张。
步骤四:自我体验按摩的最终目的是让身心得到放松和舒缓。
在自检报告按摩结束后,静坐片刻,倾听自己的身体。
注意身体的感受和变化,是否感觉到肌肉放松,疼痛减轻,身心更轻松。
结论自检报告按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经络和穴位,达到舒缓和康复的效果。
根据本文的步骤指南,读者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自检报告按摩,享受健康和放松的效果。
注意:本文中未出现“AI人工智能”等字样,以满足要求。
全身保健按摩程序
一、头部:
1、开天门:
(1)操作:坐在前头,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两眉门的印堂穴,自印堂穴向上直抹到前发际处的神庭穴止,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
(2)要领:两拇指指腹用力要均匀一致,和缓有力,经局部微红为度,局部有酸胀感,有温热及头目轻爽感觉。
2、抹双柳:
(1)操作:以两手拇指指端掐双侧攒竹穴,再以指腹自攒竹穴沿眉弓自内向外,经鱼腰穴至眉梢丝穴穴止,推而抹之,往反数次;
(2)要领:循环眉弓毛发之中,由内向外推抹,不可逆行,速度宜缓慢,双拇指同时对称着力。
3、掐鱼腰:
(1)操作:以两手拇指掐两眉弓中点的鱼腰穴1—2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自攒竹穴经鱼腰穴,丝竹空穴摩到上关穴止。
(2)要领:摩动时循环眼眶上缘,用力宜缓慢,均匀有力,掐鱼腰穴后局部有不适感,可配合轻微指揉来消除。
4、揉太阳:
(1)操作:以两手拇指桡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太阳穴,做上下、左右、前后环转揉动,再以两手拇指指腹同时用力自头维穴起向外下方经太阳穴分推至耳门穴止。
(2)要领:揉用力宜轻,摩动时稍着力。
5、掐白:
(1)操作:以两手拇指掐视白穴,再以手拇指指腹自白穴分推致瞳子髓;
(2)要领:力度要轻,用力均匀。
6、掐睛明,点巨骱:
(1)操作:掐睛明穴,点巨骱,再以拇指指腹自四白,迎香,巨骱到颧骱,耳门止,反复推摩。
(2)要领:由轻致重,微红。
7、推颊车:
(1)操作:用两手拇指指腹按揉颊车穴,然后以拇指置于两耳前下方面军听会穴,沿上颌外缘,经颊车穴至大迎穴。
(2)要领:推动宜轻,按揉时用力应从重。
8、双揪铃铛:
(1)以两手拇指与食指揉捏两侧耳部,并向下方揪耳垂。
(2)要领:方向不能反。
9、分推前额:
(1)操作:以两拇指偏峰置于前额正中线,向两侧分推到太阳穴、头维穴。
10、推正顶:
(1)操作:自鼻尖的素骱穴,经鼻向上沿上沿头部正中线往印堂,神庭,百会强间推摩到哑门穴止。
(2)要领:往上推摩时,沿经穴位应配合点按。
11、点按百会:
(1)操作:点按百会穴,后掐四神陪穴。
(2)要领:由轻到重,按压方向应垂直。
12、分抹五经:
(1)操作:以五指分开自前额向上推摩,经印堂,百会等到枕部风府穴。
(2)要领:用力均匀。
13、干洗头:
(1)操作:双手十指略分开,自然屈曲以指腹着力于两侧耳上发际交叉搓动。
(2)要领:用力均匀和缓,抓挠搓动有序,移动有序,移动缓慢,手法自如。
14、扫散少阳:
(1)操作:经五指分开,自太阳穴头维穴扫至风池穴,或用拇指推揉后以五手指端有节奏地叩击头部,保持垂直方向。
15、揉捏池颈:
(1)操作:从上向下揉捏颈肌到大椎,再在一侧颈肌经肩膀中俞到局部揉捏。
(2)要领:轻柔,平衡,客头不可偏。
16、点揉风池:
(1)要领:点按时向上用力不宜太重。
二、胸部:
1、按压中府,云门:以四指并置一侧胸大肌,胸骨缘沿肋间隙向外梳摩至中府,云门穴数次,再以两手四指置中府,云门穴,着力长按3—5分钟。
2、分肋法:两手拇指分置于胸骨柄两侧的俞府穴,其余四指抱定胸部两侧,沿肋间隙至乳根穴平高处止,反复分推。
3、点按胸骨法:点按璇玑。
华盖,紫官,玉堂,膻中,中庭,鸠尾等穴。
4、点按膻中:揉摩,顺,逆30次。
5、开胸顺气:以掌心分置于胸背的璇玑穴,大椎穴,自上向下沿胸背正中线抚摩到中庭穴,至阳穴止,反复几次。
6、宽胸法:以掌握推摩渊腋穴至大包穴,在呼气时点揉天池穴,食窦穴。
三、腹部:
1、腹部横摩:以掌侧并置于腹部左右上下来回横摩。
2、腹部斜摩:以掌侧并置于左右季肋下,自上向对侧下方斜摩。
3、按上腹:以四指并置季肋下缘自上向下点按幽门,阴都穴,至育俞穴止。
4、脐周团摩:以神阙(脐)为中心,顺,逆时针团摩。
5、狮子滚绣球:双手拇指自然伸直,余四指并拢,略屈曲,呈半圆,以小鱼际着力于腹部正中央,进行顺、逆时针放置滚揉,渐渐扩大。
6、按腹中法:点按鸠尾,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绝骨穴。
7、点按天枢,气冲:着力长按。
四、手臂:
1、肩周摩按:掌侧经肩井,肩峰摩按至肩胛区。
2、双手揉球:双掌心对合于肩关节前后,一前一后,一上一下,旋转揉动,然后揉捏三角肌。
3、双手搓臂。
4、双龙点肩:点抬肩俞,相对点按。
5、点按上肢:点尺泽,手三里,内外关,大陵,劳宫,神门。
6、摇臂伸抖:
7、捋抖十指:
8、抖动上臂。
六、下肢:
1、股内侧揉捏:两手置于股内侧上方阴廉穴,五里穴,自上向下揉捏到阴陵泉止。
2、按股前:分别点按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上、下巨墟,自上向下长按到解浮为止。
3、拳顶合揉:双手握拳置于下肢肌肉两侧对合旋揉动,自上向下移动,反复进行。
4、拿股内侧:双手分别置于阴廉穴,五里穴的前后,半股内侧肌掐紧反复拿提,移动到整个大腿内侧。
5、下肢抖动:
6、膝周揉法:指揉血涛,阴陵泉,膝眼,再以掌心放在膑骨上揉。
7、揉足三里。
七、背部:
1、拿肩井:
2、背部分推:两手拇指指腹分置脊椎两旁向腋中线分推。
3、掌推肩胛:用掌根部自肩中俞穴,沿肩胛骨的脊柱缘,经膏肓穴向外下方斜推至腋中线止。
4、按肩胛内缘:点、按肩胛内上缘肩中俞,渐渐下移,经魄户穴膏肓至肩胛下角。
5、双滚肩背:
6、直推背部:从大杼穴向下沿脊柱两侧直推至大肠俞。
7、提拿夹背:双手拇指与四指对合,夹挤脊柱两侧肌肉。
8、顺藤摸瓜:从肩部直推至足跟,反复几次。
9、按脊中:点、按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合、至阳等穴。
10、背部按揉:
八、腰部:
1、腰部横摩:从一侧带脉穴横摩到另一侧带脉穴。
2、推按腰背肌:交叉推按。
3、拿揉腰肌:着力于俞穴拿揉。
4、叠掌按腰:双手掌重叠于腰部命门穴,有节律的按压。
5、双龙点肾:双拇指伸直置于两侧肾俞穴,同时着力对点。
6、温肾补气:双手掌搓热后,迅速置于肾俞穴做快速振颤。
7、搓骱点强:以掌声面着力于八骱穴搓揉,待有局部温热时点长强穴。
8、按压环跳:
9、腰骶拳揉:空拳揉,移动要缓慢。
10、叩击腰部:
九、后下肢:
1、提拿腿后侧:揉捏提拿腿后侧肌肉。
2、点按下肢:点、按承扶、委宁、承山、昆仑等穴。
3、股后揉捏法:做钳形揉捏,由承扶穴、委中、承山、昆仓穴止。
4、抽打后下肢:
5、推后下肢:自承扶穴开始,推至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