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近现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40
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总结
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是对传统学前教育理念的延续和创新,注重儿童发展的全面性、个性化、趣味性和社会参与性。
以下是对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总结:
首先,近现代学前教育强调儿童发展的全面性。
传统的学前教育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而近现代学前教育更加关注儿童的身心、语言、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它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综合的、相互关联的,各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教育应该全面培养儿童的各个方面能力。
其次,近现代学前教育强调儿童发展的个性化。
近现代学前教育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其发展速度和方式各不相同,教育应该因势利导,注重挖掘和发展每个孩子的潜能,根据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第三,近现代学前教育强调儿童学习的趣味性。
学前教育应该注重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活动,让儿童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
只有让儿童感到学习是愉快的、有趣的,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创造力。
最后,近现代学前教育强调儿童的社会参与性。
学前教育应该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和成长。
近现代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儿童成为社会的积极参与者。
综上所述,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注重儿童全面发展、个性化、趣味化和社会参与性。
它是对传统学前教育理念的延续和发展,旨在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机会,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智能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外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2. 掌握外国近代几位主要学前教育思想家的理论。
3. 分析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介绍。
2. 外国近代几位主要学前教育思想家的理论阐述。
3.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外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和主要思想家的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相关书籍和论文。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外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外国近代几位主要学前教育思想家的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2. 思考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启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
2.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特别是论文的深度和思考的广度。
3. 知识掌握评估:通过课后小测验或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
七、拓展学习1. 推荐学生阅读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家的原著,以更全面地理解其理论。
2. 鼓励学生研究外国近代学前教育在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其成功与不足。
3. 引导学生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思考如何运用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创新教育实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考虑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3. 思考如何将新的教育思想和技术融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总结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总结学前教育是指为孩子在开始上学之前提供教育服务的体系。
各国根据自身文化背景、教育理念和社会需求,形成了不同的学前教育思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1. 蒙台梭利教育法(意大利):蒙台梭利教育法主张根据儿童的自主发展特点提供教育服务。
教师是观察者和指导者,而孩子则是主动参与者。
蒙台梭利教育法注重孩子自我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提供有自主性的学习环境,以满足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2. 弗罗贝尔教育法(德国):弗罗贝尔教育法注重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促进儿童的发展。
该教育法主张让孩子主动参与、自由表达和创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的角色是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和环境,并引导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
3. 雅典娜哲学(美国):雅典娜哲学强调儿童在社会环境中的全面发展。
该教育思想认为,儿童通过与他人互动学习,并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来发展社会技能和价值观。
教师应当激励儿童参与社会、身体和智力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学习和教育经验。
4. 教育重建主义(英国):教育重建主义强调儿童作为主体的教育过程。
该教育思想认为,儿童在学习中具有独特的兴趣和需求,教育应当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程度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儿童掌握学习技能,并以孩子主导的方式进行教育。
5. 爱因斯坦教育思想(以色列):爱因斯坦教育思想主张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该教育思想认为,儿童通过探索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世界。
教师应当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验和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总的来说,外国学前教育思想强调儿童的个体化、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者的角色是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材料,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学习并发展他们的潜能。
这些思想对于培养儿童的社会、情感、身体和认知能力都具有积极影响,并为儿童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授课教案首页20 ~20 学年第学期授课教案【思维导图】【内容导读】夸美纽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基于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儿童观、泛智教育思想以及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对教育的目的、作用和教学原则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肯定了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和巩固性等教学原则。
夸美纽斯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卢梭: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法国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裴斯泰洛齐:十九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他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代表作有《隐士的黄昏》《林哈德和葛笃德》。
福禄培尔:德国教育家,幼儿园之父。
他创办了第一所称为“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机构,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导着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向。
代表作有《人的教育》《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幼儿园教育学》。
从17世纪30年代初开始,夸美纽斯从事“泛智”教育的研究。
所谓“泛智”,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能为一切人所掌握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的大全。
1650年,他应邀到匈牙利担任沙洛斯—波托克地方的教育顾问,并创建了一所“泛智学校”,以实验他的泛智主义教育思想。
这几年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世界图解》《泛智学校》《论天赋才能的培养》等。
其中《世界图解》是儿童看图识字课本,此书被译成欧亚各国十几种文字,保持其教科书地位近二百年。
1654年,夸美纽斯再度重返波兰,继续进行泛智教育的研究。
1656年,瑞典入侵波兰,夸美纽斯被迫移居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1657年,他的《教育论著全集》陆续出版。
二、泛智主义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三本主要著作中,具体包含如下内容:(一)教育观和儿童观(二)泛智教育(三)遵循自然(四)论教学原则教学理论在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有关教学原则的论述则是其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10月17.1837年,福禄培尔开办了一所学龄儿童教育机构——“儿童活动学校”,创办地在A.勃兰根堡 B.柏林C.巴登-符腾堡 D.萨尔18.《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作者是A.皮尔斯 B.詹姆士C.杜威 D.卢梭19. 蒙台梭利创办的“幼儿之家”最显着的特色是重视幼儿的A.初步文化知识培养 B. 感官训练C.日常生活练习 D.肌肉训练25.多元智能30.简述克鲁普斯卡娅论幼儿教育的内容。
32.试评述福禄培尔“恩物”。
19.杜威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做中思B.做中学C.教材D.教法正确答案:B(1分)20.提出利用“恩物”使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是【】A.蒙台梭利B.福禄培尔C.欧文D.麦克米伦姐妹正确答案:B(1分)26.“思维五步骤”正确答案:教材P223这是杜威提出的。
(1分)杜威强调教学活动应该激起儿童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习惯,思维就是一种明智的学习方法。
(2分)关于思维的过程,杜威强调按照顺序分成五个步骤:第一,观察各方面情境设定疑难的情境;第二,确是疑难的所在,并从疑难中提出问题;第三,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引起观察,心智活动以及搜集事实材料;第四,推断哪一种假设能够解决问题并进行推理;第五,通过实验、验证或修改假设。
(2分)30.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正确答案:教材P225(1)认为儿童的各种潜能和需要都是先天的、固有的;(2分)(2)强调环境在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作用;(2分)(3)关于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1分)(4)反对对儿童进行纪律约束。
(1分)2014年10月34.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三个方面,即自然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
正确答案:人的教育。
教材P41435.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有三个重要观点,分别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正确答案:教育即生长。
教材P47739.“恩物”正确答案:教材P449是福禄倍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
---------------------------------------------------------------最新资料推荐------------------------------------------------------2019年版学前教育史第十章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第十章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第一节卢梭的学前教育理论一、论自然教育教育有三个来源:来自自然、来自周围的人群和来自事物环境。
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就是强调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
卢梭的教育目地是培养自然人。
在他看来这种自然人是体态匀称、身心发达、理智聪明、品德善良、活泼可爱、天性发展的新人。
培养自然人是在现实社会中学习做人,把自己看作是国家和社会的一份子,这样的人即使合格的公民又是自然人。
自然人是体态匀称、身心发达、理智聪明、品德善良、活泼可爱、天性发展的新人。
培养自然人是在现实社会中学习做人,把自己看作是国家和社会的一份子,这样的人即使合格的公民又是自然人。
二、论教育年龄分期(一)婴儿期(初生~2 岁)(二)儿童期(2~12 岁)(三)少年期(12~15 岁)(四)青年期(15~20 岁)三、论自然教育法则(一)多给孩子真正的自由(二)合理的养护和锻炼(三)注意语言教育(四)注重感官教育(五)1 / 15反对体罚第二节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理论福禄培尔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提出了一整套学前教育理论,对德国队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故人们称其为幼儿教育之父。
福禄培尔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提出了一整套学前教育理论,对德国队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故人们称其为幼儿教育之父。
一、论自由教育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原则是在人生上具有发展的四种天赋本能:一是活动的本能;二是认识的本能;三是艺术的本能;四是宗教的本能。
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总结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总结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至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是培养儿童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下面将对一些外国学前教育思想进行总结。
1.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意大利)蒙台梭利教育由意大利医生玛利亚·蒙台梭利创立,她认为每个孩子天生具有的巨大潜能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来激发。
蒙台梭利教育注重环境的创设和教育材料的运用,通过提供有序和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该教育思想强调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2. 情感教育思想(瑞典)瑞典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和社会能力,关注儿童与他人的互动和情感表达。
瑞典的学前教育环境强调平等、尊重和包容性,并致力于培养儿童的民主价值观。
瑞典教育思想认为,只有在和睦、富有温情和尊重的环境中,儿童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社会与情感能力。
3. 游戏教育思想(德国)德国学前教育注重游戏的重要性,强调儿童通过游戏来学习和发展。
德国教育将幼儿园视为学习和社交的场所,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发掘和表达自己的兴趣和才能,通过与同伴互动和合作,培养社交和沟通能力。
游戏教育思想认为儿童的学习应该是自由、有趣和有意义的。
4. 基于项目的教育思想(美国)美国学前教育注重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将儿童的兴趣和经验融入课程设计中。
项目教育提供了实践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机会,鼓励儿童主动参与和解决问题。
这种教育思想强调儿童的参与度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强调儿童的自我导向学习和持续的探究。
5. 多元文化主义教育思想(加拿大)加拿大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尊重不同文化的能力。
这种教育思想旨在帮助儿童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培养他们的包容心和文化敏感度。
加拿大学前教育强调儿童的多元身份和观点的积极发展,使他们成为和谐共处的社会成员。
综上所述,外国学前教育思想在培养儿童自主性、情感与社会能力、游戏性学习、项目导向学习以及多元文化意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理念。
近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总结近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弗洛贝尔幼儿园理论和雷滋教育理论。
这些思想在现代学前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儿童身心发展及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是由意大利医生玛利亚·蒙台梭利创立的一种学前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相信孩子在早期是天才,并提倡按照儿童自身的节奏和需求来进行教育。
她提倡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环境,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强调通过实际经验的积累来促进儿童的认知、语言以及感官和运动的发展。
弗洛贝尔幼儿园理论是由德国教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弗洛贝尔提出的一种儿童教育理念。
弗洛贝尔强调通过在幼儿园中开展各种活动,如游戏、手工、音乐等,来帮助儿童发展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多方面的素质。
他认为幼儿园应该是一个充满快乐、互动和探索的学习场所,通过自主活动和与他人的合作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雷滋教育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家伊兹贝拉·雷滋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
雷滋主张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索精神和创造力,鼓励幼儿通过身体活动来学习和发展。
她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参与,并通过自身的实践与环境进行积极互动。
雷滋的理论主张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在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对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这些理论共同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将儿童视为具有独特需求和潜力的个体,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教育。
其次,这些理论都注重儿童的身体发展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可以促进儿童的综合发展。
同时,这些理论也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认为自主探索和与他人的互动可以促进儿童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然而,近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这些理论的创始人往往是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提出的,其教育理念不完全适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
《现代国外学前教学》现代国外学前教学学前教育是指儿童在正式入学之前接受的教育,这个阶段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国外,现代国外学前教学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育理念。
目标现代国外学前教学的目标是全面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和潜力。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课程设置,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情感能力和创造力,为其将来的研究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教育理念现代国外学前教学融合了多种教育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儿童中心教育。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兴趣,提供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活动。
通过充分发挥儿童自主性和主动性,激发其研究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方法现代国外学前教学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游戏教学、探究式教学、绘本教学等。
游戏教学有助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交能力培养,探究式教学可以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绘本教学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设置现代国外学前教学的课程设置注重以儿童为主体,贴近儿童的兴趣和实际需求。
早期社交技能、语言发展、数学基础、艺术创造等方面都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同时,注重通过实践活动和真实情境的设置来培养儿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评价现代国外学前教学强调综合评价,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研究成绩评价。
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方式,全面了解和评价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情况。
这样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发现儿童的潜力和发展需求,为个性化的教学提供参考。
结束语现代国外学前教学注重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儿童的教育质量和幸福感。
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总结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总结写1000字。
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其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近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下文将从荷兰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美国教育家杜威和苏联教育家瓦尔多等人的贡献与思想出发,对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蒙特梭利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幼儿教育家之一。
她提出了“自由发展”理论,主张让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探索学习。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是完整的个体,有独立的思维和学习能力,教育者只需为其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引导孩子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蒙特梭利还强调了儿童生活自理技能的培养,提倡通过实际操作和感知经验来培养儿童的生活能力。
其次,杜威提出了“经验主义”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应该通过自我探索和亲身体验来学习。
杜威主张儿童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合作能力。
他强调儿童要从真实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教师应该是儿童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杜威还强调了儿童个体差异的重要性,主张教师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来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最后,瓦尔多提出了“综合发展”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综合的,不仅包括智力和认知方面,还包括情感、道德、体魄等多个方面。
瓦尔多主张在教育中注重儿童的身体锻炼、艺术欣赏和社会活动,通过这些综合发展的学习活动来促进儿童个体全面而均衡的发展。
综上所述,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蒙特梭利的“自由发展”理论、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瓦尔多的“综合发展”教育思想。
这些思想注重儿童的自主性、实践性和综合发展,强调儿童应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教师应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工具,引导儿童主动学习。
同时,这些思想也强调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教师应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
这些思想对于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支持。
近代各国的学前教育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学前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各国的学前教育也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变化。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其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 19 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一些慈善性质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是为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照顾和简单的教育。
这些机构条件简陋,教育内容也较为单一。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学前教育逐渐得到重视。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对英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其学前教育开始注重儿童的游戏和活动,强调通过自然和生活来教育儿童。
法国在近代学前教育领域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19 世纪 80 年代,法国政府开始积极干预学前教育,逐步建立起公立的学前教育机构。
法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感官和语言能力,教学方法较为灵活多样。
同时,法国的学前教育也强调艺术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绘画、音乐等形式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德国在学前教育方面的发展也不容忽视。
福禄贝尔在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他提出的“恩物”和“游戏教学法”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德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发展,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在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展现出了实用主义的特点。
19 世纪后期,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逐渐增多,教育内容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儿童的实用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同时,美国的学前教育也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
日本在近代化的进程中,积极借鉴西方的学前教育经验。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开始引入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结合本国的文化传统,发展出具有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
日本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品德和纪律意识,同时也重视儿童的身体锻炼和智力开发。
俄国在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中,经历了从模仿西方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19 世纪后期,俄国开始出现一些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内容包括语言、数学、自然常识等。
第十章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第一节卢梭的学前教育理论一、论自然教育教育有三个来源:来自自然、来自周围的人群和来自事物环境。
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就是强调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
卢梭的教育目地是培养“自然人”。
在他看来这种“自然人”是体态匀称、身心发达、理智聪明、品德善良、活泼可爱、天性发展的新人。
培养“自然人”是在现实社会中学习做人,把自己看作是国家和社会的一份子,这样的人即使合格的公民又是自然人。
二、论教育年龄分期(一)婴儿期(初生~2岁)(二)儿童期(2~12岁)(三)少年期(12~15岁)(四)青年期(15~20岁)三、论自然教育法则(一)多给孩子真正的自由(二)合理的养护和锻炼(三)注意语言教育(四)注重感官教育(五)反对体罚第二节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理论福禄培尔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提出了一整套学前教育理论,对德国队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故人们称其为“幼儿教育之父”。
一、论自由教育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原则是在人生上具有发展的四种天赋本能:一是活动的本能;二是认识的本能;三是艺术的本能;四是宗教的本能。
人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上述四种本能的基础上实现内部和外部统一的过程。
一切真正的发展、所有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自导的过程,这是人类文明和前进的要旨。
福禄培尔相信儿童的自由发展,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由教育。
对于自由教育的解释,福禄贝尔说:儿童是需要引导和训练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他们的幼稚的活动将沦为无目地的游戏,而不是为生活做准备的工作。
但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则是帮助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将成人安排附加于他们的个性。
二、人的发展和阶段性的教育福禄培尔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和少年阶段。
三、创造性的活动福禄贝尔鼓励婴儿进行感官和四肢的活动,在幼儿期则以游戏活动为主。
他认为游戏是由内心的需要和冲动而来的内部表现,是儿童的天性。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章节一: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1. 简介夸美纽斯的教育背景和其在教育学领域的地位。
2. 解析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观念,包括自然适应性原则和感官教育。
3. 分析《大教学论》中对学前教育的论述和提出的教育方法。
4. 探讨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章节二:洛克的学前教育思想1. 介绍洛克的教育观念及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贡献。
2. 解析洛克的白板说和绅士教育观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 分析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对学前教育的论述和提出的教育方法。
4. 探讨洛克学前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章节三: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1. 简介卢梭的教育观念及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地位。
2. 解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 分析卢梭在《爱弥儿》中对学前教育的论述和提出的教育方法。
4. 探讨卢梭学前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章节四: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1. 介绍福禄贝尔的教育观念及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贡献。
2. 解析福禄贝尔的幼儿园教育观念和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 分析福禄贝尔在《人的教育》中对学前教育的论述和提出的教育方法。
4. 探讨福禄贝尔学前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章节五: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1. 简介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念及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地位。
2. 解析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和自我教育观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 分析蒙台梭利在《蒙台梭利教学法》中对学前教育的论述和提出的教育方法。
4. 探讨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章节六:裴斯泰洛齐的学前教育思想1. 介绍裴斯泰洛齐的教育观念及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贡献。
2. 解析裴斯泰洛齐的爱的教育和和谐发展观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 分析裴斯泰洛齐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中对学前教育的论述和提出的教育方法。
4. 探讨裴斯泰洛齐学前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章节七:斯宾塞的学前教育思想1. 简介斯宾塞的教育观念及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地位。
学前教育史
本课程知识框架
学前教育史总体框架
第八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
第九章:近现代西方各国学前教育实践
第十章: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
第七章: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
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本章重难点分析
本章知识结构
第二节古代的胎教
例题
例题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知识框架
第三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第四节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例题
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