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和措施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75.31 KB
- 文档页数:2
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方法:2019.2-2021.5,抽取106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依循单双数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基础护理和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结局。
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治疗期间实施精细化护理,可加速症状缓解,提升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基础护理;精细化护理;症状改善时间;护理满意度新生儿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肺部感染性疾病,但病情变化速度较快。
若疾病发展至重度,有很高几率会扩张病灶范围,诱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后,需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抢救,若抢救不及时或是治疗不准确,则会威胁新生儿患儿的生命安全。
临床认为,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不仅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还需配合精细科学的护理干预,两者联合才能提升疾病整体治疗效果[2]。
本文主要分析不同护理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9.2-2021.5,抽取106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依循单双数法分组。
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1例,年龄大小1-28天(11.67±0.7)天。
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大小1-29岁(10.96±0.5)天。
两组基础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基础护理),维持病房环境清洁干燥、舒适温馨,定时遵医嘱进行治疗操作,密切监测患儿的各项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的存在并进行处理,适当安抚患儿家属的情绪,让患儿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干预。
观察组(精细化护理),第一,强化疾病认知。
基于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以及文化水平,为患儿家属提供个体化教育,发放疾病知识手册,或在病房内播放疾病知识视频,或由护士对新生儿家属实施一对一教育,达到提升新生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促使新生儿家属准确看待疾病,明确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通气原因等,提升治疗依从性。
浅析精细化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发表时间:2018-02-07T14:31:00.7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5期作者:赵真珍孙霞[导读] 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精细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的各项血气指标,降低再插管和死亡率.济南市儿童医院 250022摘要:目的:探析精细化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各40例。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儿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氧分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死亡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精细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的各项血气指标,降低再插管和死亡率,提升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新生儿时期身体免疫力差,患病率高,其中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时期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需立即给予机械通气和针对性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科学、全面、系统、精细的护理干预,可辅助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1-2]。
本研究以8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精细化护理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7例;日龄为9~27d,平均日龄为(17.48±2.26)d。
观察组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8例;日龄为10~27d,平均日龄为(17.38±2.59)d。
在统计学软件中录入两组新生儿的各项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观察目的探究在重症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疾病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小儿6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入精细化护理。
分别测定和记录两组小儿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包括SaO2、PaCO2、PaO2和PH值,并对患儿的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
结果对患儿实施不同的护理后,对照组中SaO2、PaO2和PH值均低于護理组,PaCO2比护理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中患儿家属对护理临床满意度明显低于护理组的家属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重症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临床采用精细化护理对小儿的临床表现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护理满意度也比一般护理要高。
标签:精细化护理;新生儿;肺炎;呼吸功能不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小儿6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各34例,男女分别为48例和20例,年龄大约在15-30d,患儿体重大约2.5-4.6kg。
所有患儿均被确诊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各34例。
1.2临床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入精细化护理[1]。
实施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呼吸道护理新生儿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在临床上没有采取的合适的体位很容易发生舌根后坠的现象,引起喉梗阻的现象发生。
可见对小儿的护理体位应根据其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更换,对患儿实行仰卧位时要把头向上抬15-30°的幅度,预防发生窒息的现象。
患儿进行体位引流、拍背和翻身时要密切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的畅通,及时对口鼻内的分泌物进行清除,对于患儿发生痰多的现象时,可采用轻柔吸痰或者雾化进行治疗。
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精细化护理措施与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精细化护理措施与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8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各40例,A组-常规护理,B组-精细化护理,观察A/B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B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A组,护理满意评价高于A组(P<0.05)。
结论: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利于儿童疾病预后,可临床实践。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精细化护理;效果新生儿重症肺炎发生多由于患儿肺部换气功能障碍,导致其气体无法进行交流,形成二氧化碳潴留,引发多种并发症,呼吸衰竭作为新生儿重症肺炎常见并发症,对儿童的生命安全造成重要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救治及造成儿童死亡[1]。
精细化护理作为临床现代化护理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依据儿童实际病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儿童治疗过程中引发不良情况风险因素,保证儿童疾病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研究纳入医院收治8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2020年7月-2021年12月),观察精细化护理的临床可实施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8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各40例。
A组男/女25/15,日龄12-30d,平均日龄(18.25±2.28)d;B组男/女24/16,日龄13-30d,平均日龄(18.26±2.24)d。
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
研究获批医学伦理委员会书面同意。
研究获得家属以及监护人同意,签字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重症肺炎诊断;同意临床观察;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疾病;合并重大脏器损伤;存在传染性疾病;不同意临床观察。
1.2方法A组:采用常规护理,为患儿提供充足氧气支持为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以及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做好病房温度湿度调节,定期病房卫生清洁,保证病房环境无菌性。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及肺部功能的影响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起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并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案进行分组,其中5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余下50例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纳入观察组,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肺部功能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动脉血气相关指标更理想,提示后者肺部功能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精细化护理,具有更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部功能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不仅具有致死率高和感染性强的特点,而且还有极高风险引起并发症。
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1],重症肺炎的病变范围会随着时间扩大,一旦发生呼吸衰竭,若抢救不及时或是治疗措施不得当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从目前情况来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重症肺炎若同时存在呼吸衰竭[2],患者就会有体温升高、严重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后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旨在探讨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起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
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1.24±4.33)岁;病程3-12d,平均病程(7.10±1.25)d;病情程度包括Ⅰ型呼吸衰竭者28例,Ⅱ型呼吸衰竭者22例。
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患者中,选择重症肺炎伴随呼吸衰竭的新生儿120例进行本次研究,120例新生儿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分析精细化护理在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O2水平为(96.25±11.25)%。
PH值为(7.85±0.26),PaO2水平为(69.61±8.51)mmHg,PaCO2水平为(54.59±6.39)mmHg,对照组患者SaO2水平为(88.24±14.25)%。
PH值为(7.82±0.24),PaO2水平为(58.36±7.71)mmHg,PaCO2水平为(58.93±7.82)mmHg,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实验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度为7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为重症肺炎伴随呼吸衰竭的新生儿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儿的护理效果,还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指标,有利于促进患儿身体康复,改善病情的同时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避免医患纠纷,促进患儿预后。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护理效果儿童肺炎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病情复杂且危重,给患儿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需要给予患儿精细化护理,保证患儿治疗效果,提高预后。
要改善患儿病情,跳治疗效果,需要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注意保证新生儿患儿的呼吸道顺畅,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率[1]。
精细化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 PICU)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65 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精细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两组干预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水平降低,pH、动脉血氧分压( PaO2) 、氧合指数( PaO2/FiO2) 水平升高,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机械通气、住 PICU 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28 d 病死率分别为0、3.03%,低于对照组( 18.75%、25.00%) 。
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 水平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 Fbg)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D 二聚体( D-D) 水平低于对照组。
结论精细化护理可改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通气、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引言新生儿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为新生儿肺炎,尤其是重症肺炎,对新生儿的危害程度高,不仅影响其肺部健康,亦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缺氧症状,病情重的新生儿会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呼吸衰竭、急性肺损伤,甚至是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猝死。
此外,由于新生儿的肺部功能发育不全,致使气体无法进行有效交换,可引发严重症状,例如:最常见的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等,致使新生儿发生代谢功能和生理功能紊乱,故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可以保障其生命安全,反之病情得不到控制,并发呼吸衰竭是最常见的一种,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基于此,本研究将精细化优质护理运用到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旨在积累丰富护理工作经验的同时,更好地为该类新生儿进行服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 2018. 12 ~ 2020. 12 收治的 65 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为对象。
精细化护理干预实施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的效果评价目的观察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予以精细化护理干预的功效。
方法选出2014年9月到2017年8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106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53例患儿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53例患儿施以精细化护理干预,比照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与亲属的总体满意率。
结果组二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与亲属的总体满意率都好于组一,P<0.05。
结论精细化护理运用于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予以护理,能够促使患儿的临床表现得以好转,并提升总体满意率。
标签: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精细化护理干预;价值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病情尤为危重,对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传统的护理方式尽管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不过,长时间的成效较差。
所以,应改变护理方式,借助高效的护理对策以挽回患儿的生命。
细心且全方位的精细化护理对策能够提升患儿的预后,并增强患儿亲属的总体满意率。
文章调研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予以精细化护理干预的功效,并总结结果如下:相关资料与方式一、相关资料选出2014年9月到2017年8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受并治疗的10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当作本次研究的样本,并参照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
组一收入了患儿53例,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分别27例、26例;患儿的年龄最大28d,最小10d,平均年龄为(19±2.33)d;组一患儿施以常规的护理。
组二收入了患儿53例,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分别31例、22例;患儿的年龄最大27d,最小11d,平均年龄为(19±3.78)d;组二患儿施以精细化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进行对比发现,P>0.05。
二、方式组一患儿辅以常规的护理:定时对患儿所住的病房开展消毒与换气,维持病房处在适当的温湿度中,定时换置轻柔纸质的尿布、擦洗皮肤等。
组二患儿在组一患儿予以护理的前提之下予以精细化护理干预:(1)科学予以喂养: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年龄均极小,在予以喂养期间,应运用母乳喂养的方法。
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男7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156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
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前者均明显由于后者,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相对比,P<0.05。
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病情较重,给予精细化护理措施利于患儿恢复,值得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效果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需给予抗生素治疗,然给药方式与其他普通患儿不同,不是静脉滴注,而是输液泵,我们要对其输液速度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其他护理,如采取正确的体位,在喂养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保持皮肤干燥等,以免出现其他并发症,如喉部阻塞、溢奶、鹅口疮及脐部感染等[1],上述即为精细化护理。
精细化护理方式可将患儿出现并发症的机率降低。
现对我院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行精细化护理,将具体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4男7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156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
对照组,男40例,女38例,日龄为9-28d,平均日龄为(17.39±6.91)d,体重为2.1-4.1kg,平均体重为(3.51±0.61)kg;观察组,男41例,女37例,日龄为8-28d,平均日龄为(17.92±7.03)d,体重为2.2-4.2kg,平均体重为(3.09±0.81)kg,这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及肺部功能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探究其临床疗效以及对肺部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均给予对症综合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精细化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肺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 96.67% 比对照组 73.33% 高,差异比较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且观察组 PH 值(7.41±0.05)、PaO2(动脉血氧分压)(69.3±7.9)mmHg 以及 SaO2(血氧饱和度)(95.6±2.3)% 等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PaCO2(二氧化碳分压)(41.2±6.4)mmHg 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
结论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精细化护理;肺部功能肺炎为临床常见疾病类型,对于发生严重低氧血症、急性呼吸衰竭,需要给予通气支持治疗,或是有低血压、休克等循环衰竭表现、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的肺炎患者,可以诊断为重症肺炎[1-3]。
呼吸衰竭是重症肺炎患者常见临床表现,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
研究显示,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4]。
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例,探讨了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采取精细化护理模式的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新生儿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设为对照组,接受精细化护理的30例设为观察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从血气分析指标上看,观察组患儿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6.67%,从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上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实施精细化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精细化护理新生儿重症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重症疾病,通常会伴有呼吸衰竭等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因此,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关注,如何能提升护理的质量成为了临床上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有效的护理模式进行探究,找出可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价值的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0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新生儿,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接受精细化护理,两组各有患者30例。
对照组:新生儿男18名,女12名,最小年龄9天,最大年28天,平均年龄为(20.01±1.11)天。
观察组:新生儿男17名,女13名,最小年龄10天,最大年28天,平均年龄为(20.11±1.02)天。
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的运用体会发布时间:2021-01-07T11:18:34.6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4期作者:刘恒芳[导读] 分析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行以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刘恒芳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急诊门诊 272000摘要:目的分析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行以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10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并随机予以分组研究,对照组(50例)新生儿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新生儿行以精细化护理,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从症状改善时间来看,研究组咳嗽、气促以及哮鸣音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早,P<0.05;从血气分析指标来看,护理后研究组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pH值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
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行精细化护理的疗效确切,不仅具备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作用,而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精细化护理;运用重症肺炎新生儿因肺部功能发育不全,使得气体无法有效交换,因此会出现严重症状,如二氧化碳潴留、缺氧等,进而导致生化代谢功能紊乱、生理代谢功能紊乱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则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并发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新生儿的健康及安全。
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积极采取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因此本研究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则探究分析了精细化护理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为研究时间区间,从中共计选取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50例)新生儿中,男26例,女24例,新生儿择取日龄范围为5-26天,平均(16.82±3.13)天,新生儿择取体重范围为2.2-5.2kg,平均(3.18±0.61)kg。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及其肺部功能影响评价何春【摘要】目的:针对新生儿肺炎同呼吸衰竭症状行以精细化护理干预产生的作用展开分析和讨论。
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7月期间接诊的肺炎同呼吸衰竭症状患儿中抽取100名,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50),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则联合精细化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O2值、PaCo2值、SaO2值),并分析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做以讨论。
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的患儿在各项肺功能指标上均显著好于参照组,存在P<0.05;另外,在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患儿家属高于参照组,存在P<0.05。
结论:临床中针对患有重症肺炎联合呼吸衰竭症状的患儿行以有效的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改善患儿的症状,令患儿家属更加满意。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新生儿;精细化护理;肺部功能临床中新生儿重症肺炎联合呼吸衰竭的症状比较危重,很可能会威胁到新生儿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1]。
对其行以恰当的治疗方案能够及时挽救生命,但有效、细致的护理干预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新生儿改善预后,并有效提升护理临床满意程度[2]。
因此,本文将针对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联合呼吸衰竭症状的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旨在指导该病的临床护理工作。
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7月期间接诊的肺炎同呼吸衰竭症状患儿中抽取100名,均满足新生儿重症肺炎联合呼吸衰竭症状的临床判定指标,将其依照抽签的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50),实验组中包括男性27名以及女性23名,日龄均在10天到27天之间,体质量均在2kg到5kg之间;参照组中包括男性26名以及女性24名,日龄均在10天到28天之间,体质量均在2kg到5kg之间。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研究。
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实施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时期)收治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新生儿63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设置为对照组。
2017年1月,我院实施精细化护理运用于(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时期)收治另64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精细组。
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血气指标与肺部功能指标对照。
结果:疗程结束后精细组总有效率为100.00%,治愈率为51.56%,对照组为85.71%,治愈率为19.05%,治疗后精细组血气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而言,采取精细化护理,可明显提高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改善肺部功能,效果理想。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精细化护理;临床效果分析新生儿常发重症肺炎,严重时引发呼吸衰竭。
临床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2017年1月,我院实施精细化护理运用于(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时期)收治另64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旨在为此类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方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时期)收治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新生儿63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设置为对照组,男33例,女30例,日龄6-43d,平均(19.5±3.7)d,早产儿23例。
2017年1月,我院实施精细化护理运用于(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时期)收治另64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精细组。
男33例,女31例,日龄6-45d,平均(20.3±3.8)d,早产儿22例。
两组资料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用药指导、抗感染、雾化吸入、退烧、吸氧以及祛痰等基础护理。
精细化优质护理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的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1-11-24T08:20:02.61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9期作者:王丹王晶屈曼菲[导读] 新生儿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为新生儿肺炎,尤其是重症肺炎,对新生儿的危害程度高,不仅影响其肺部健康,精细化优质护理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的效果研究王丹王晶屈曼菲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 100089摘要:新生儿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为新生儿肺炎,尤其是重症肺炎,对新生儿的危害程度高,不仅影响其肺部健康,亦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缺氧症状,病情重的新生儿会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呼吸衰竭、急性肺损伤,甚至是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猝死。
本文研究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精细化优质护理的效果,旨在给予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精细化优质护理,不仅能提升救治成功率,同时为新生儿尽快恢复打下夯实基础。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优质护理引言:由于新生儿的肺部功能发育不全,致使气体无法进行有效交换,可引发严重症状,例如最常见的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等,致使新生儿发生代谢功能和生理功能紊乱,故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可以保障其生命安全,反之病情得不到控制,并发呼吸衰竭是最常见的一种,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积极采取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因此本研究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则探究分析了精细化护理的临床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
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日龄10~27d,平均(17.35±1.23)d;体质量2.5~4.7kg,平均(3.36±1.22)kg。
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日龄10~26d,平均(17.25±1.20)d;体质量2.5~4.6kg,平(3.33±1.21)kg。
分析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
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抽取96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8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分析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O2、PaCO2、SaO2)。
结果: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精细化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影响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太过脆弱且没有完全发育,在产前产后均容易受到感染引发新生儿肺炎因其肺泡数量少、肺内含气量较少,容易被痰液阻滞从而导致新生儿肺炎转化成重症肺炎,且多数伴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症状其病情进展速度极快,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死亡率高,对新生儿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研究对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有效改善了术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了患儿康复[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抽取96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8例,对于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男50例,女46例,日龄2~28天,平均日龄(15±13天;两组患者日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对照组患儿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1)呼吸道管理,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没有发育完全还很脆弱,在护理过程中体位不正确很容易引起患儿舌根后坠,导致患儿呼吸道受阻,引发窒息的危险,使对患儿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随时检测患儿体位,定时对其体位进行调整患位,仰卧位时应当注意患儿头部高于身体15°~30°避免患儿舌根后坠,呼吸道受阻而引起窒息。
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和措施观察
发表时间:2018-11-15T17:22:06.4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李富兰[导读] 促进患儿肺功能的恢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患儿不良时间发生率,提高家长对我院工作满意度,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和措施。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组别对照组,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的组别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的PaO2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新生儿,PaCO2、HR、RR水平及PH值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新生儿肺部功能恢复及治疗总时间均显著长于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新生儿(P<0.05);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
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治病,促进患儿肺功能的恢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患儿不良时间发生率。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效果和措施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404-01 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常见急危重症,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进行优质高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1],此次研究我院对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展开探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新生儿作为分析对象,此次研究已活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20例,日龄5~27(14.39±3.38)d;观察组男患儿24例,女患儿19例,日龄6~28(14.86±3.51)d。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2],病房环境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吸氧护理等。
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呼吸道护理:新生儿呼吸道尚未发育完全,体位不当极易引起舌根后坠发生后梗阻,保持新生儿适宜、舒适的体位,预防舌后坠;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定时进行翻身、拍背及体位引流,痰多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②心理护理:及时安抚家属恐惧、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向家长说明新生儿情况,耐心解答新生儿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家长是配合与支持。
③喂养及口腔护理: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日龄、体重及病情计算其所需奶量;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患儿自觉有饱感即可停止喂食,注意控制奶量,积极预防溢奶、吐奶引起呼吸道阻塞;同时要加强新生儿口腔护理,不能自主进食者通过鼻饲方式进食。
④抗感染护理:遵医嘱对新生儿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好患儿输液量及输液速度,观察患儿大小便情况,并对患儿出入量进行详细记录,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⑥出院指导:加强出院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患儿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嘱家长定期带患儿到院复查,对异常情况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指标、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IBM SPSS Statistics 19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以95%为可信区间。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PaO2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新生儿,PaCO2、HR、RR水平及PH值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注:P<0.05。
2.3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58%(11/43),家长护理满意度为81.14%(35/43);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98%(3/43),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35%(4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的治疗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推广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通过呼吸道护理、喂养管理及抗感染护理等措施能够减少呼吸道阻塞,有利于病情的缓解,减少患儿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3];同时精细化护理能够促进患儿家长与医护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帮助患儿家长了解患儿病情,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提高家长对我院护理工作满意度。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治病,促进患儿肺功能的恢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患儿不良时间发生率,提高家长对我院工作满意度,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韩海玲, 淡云, 卫文峰. 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 2016, 13(7):94-97.
[2]董岩, 孟晓丽. 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20):221-223.
[3]马楠. 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研究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40):7805-7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