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承载板法)
- 格式:xls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现场土基回弹模量检验报告(承载板法)一、检测目的及背景土基回弹模量是评估土壤地基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土体的压缩性和变形特性。
通过回弹模量检验,可以判断土壤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检验旨在对现场土基回弹模量进行测定,采用常用的承载板法。
二、检测方法和步骤1.实地勘察:选择代表性的土壤取样点,并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基坑开挖情况、土壤状况等。
2.土壤取样:根据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土样取样点,在土基深度范围内取样。
3.取样处理:将取得的土样进行打包,放置在密封袋中,并标明采样点编号和深度。
4.回弹模量测定:将采集好的土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回弹模量测定。
首先将土样进行分级筛分,并测定其含水率。
然后将土样填充到承载板上,并用载重器施加压力,记录下承载板受载前后的弹性回弹量。
根据回弹量和施加压力的关系,计算得出土基的回弹模量。
5.结果分析与评价: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给出土壤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评价。
三、检测结果与评价经过本次回弹模量检验,得到了以下结果:1.采样点编号:XXX,深度:XXm,回弹模量:XXXMPa;2.采样点编号:XXX,深度:XXm,回弹模量:XXXMPa;3.采样点编号:XXX,深度:XXm,回弹模量:XXXMPa;4.采样点编号:XXX,深度:XXm,回弹模量:XXXMPa;5.采样点编号:XXX,深度:XXm,回弹模量:XXXMPa。
根据回弹模量的测定结果,可以对土壤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进行初步评价。
回弹模量越大,表示土壤的变形能力越小,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越高;相反,回弹模量越小,土壤的变形能力越大,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越低。
四、建议和措施根据土基回弹模量的测定结果,为了保证基坑开挖和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进行,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对于回弹模量较小的土壤,应考虑增加地基处理措施,例如灰浆加固、深层加固等。
2.对于回弹模量较大的土壤,虽然土壤的稳定性较高,但仍需根据实际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地基处理和加固。
一、承载板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土基表面,通过承载板对土基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变形值,经过计算求得土基回弹模量。
(2)本方法测定的土基回弹模量可作为路面设计参数使用。
2.仪具与材料(1)加载设施:载有铁块或集料等重物、后轴重不小于60kN的载重汽车一辆。
在汽车大梁的后轴之后约80cm处,附设加劲小梁一根作反力架。
汽车轮胎充气压力为0.50MPa。
(2)现场测试装置,由千斤顶、测力计(测力环或压力表)及球座组成。
(3)刚性承载板一块,板厚20mm,直径为Φ30cm,直径两端设有立柱和可以调整高度的支座供安放弯沉仪测头,承载板放在土基表面上。
(4)路面弯沉仪两台,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其支架组成。
(5)液压千斤顶一台,80~100KN,装有经过标定的压力表或测力环,其容量不小于土基强度,测定精度不小于测力什量程的1/1oo。
(6)秒表。
(7)水平尺。
(8)其他:细砂、毛刷、垂球、镐、铁锹、铲等。
3.试验前准备工作(1)根据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测点,测点应位于水平的路基上,土质均匀,不含杂物;(2)仔细平整土基表面,撒干燥洁净的细砂填平土基凹处,砂子不可覆盖全部土基表面避免形成一层。
(3)安置承载板,并用水平尺进行校正,使承载板置水平状态。
(4)将试验卒置于测点上,在加劲小梁中部悬挂垂球测试,使之恰好对准承载板中心,然后收起垂球。
(5)在承载板上安放千斤顶,上面衬垫钢圆筒,并将球座置于顶部与加劲横梁接触。
如用测力环时,应将测力环置于千斤顶与横梁中间,千斤顶及衬垫物必须保持垂直,以免加压时千斤顶倾倒发生事故并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6)安放弯沉仪,将两台弯沉仪的测头分别置于承载板立柱的支座上,百分表对零或其他合适的初始位置。
4.测试步骤(1)用千斤顶开始加载,注视测力环或压力表,至预压0.O5MPa、稳压1min,使承载板与土基紧密接触,同时检查百分表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然后放松千斤顶油门卸载,稳压1min,将指针对零或记录初始读数。
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不同湿度和密度的细粒土。
二、主要仪器杠杆压力仪、承载板、试筒、量表、秒表.三、主要试验步骤1、按照击实试验的方法制备试样。
根据工程的要求选择轻型和重型法视最大粒径用小筒或大筒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然后用最佳含水量用上述试筒击实制备试件。
2、安装仪器3、欲压:用最大的预定单位压力p进行欲压,含水量大雨塑限的土,p=50~100Kpa,含水量小于塑限的土,p=100~200Kpa。
欲压进行1~次,每次欲压1分钟,欲压之后调整承载板位置,让试件恢复变形,4、测定回弹模量。
将预定单位回弹模量分为4~6份,作为每一及加载的压力,每级加载时间为1分钟,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卸载让试件恢复变形,卸载1分钟时再次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施加下一及荷载,如此逐级加载卸载并记录千分表读数,直到最后一级的荷载,为了使试验曲线开始的部分比较准确、第一,第二级荷载可用每一份的一半。
试件的最大压力可以略大于预定的压力。
四、计算1、各级荷载下的回弹变形回弹变形=(加载后读数平均值-卸载后读数平均值)×弯沉仪杠杆比2、各级荷载下的土基回弹模量Ei=πD×Pi(1-μ2)/4*L1Ei:相对与各级荷载下的土基回弹模量μ:土的泊松比D :承载板直径Pi:承载板压力L1:相对于荷载Pi的回弹变形(cm)3、土基回弹模量E0=πD×∑Pi(1-μ2)/4*∑L1E0:土基回弹模量μ:土的泊松比D :承载板直径Pi:承载板压力L1:相对于荷载Pi的回弹变形(cm)五、注意。
EXC-19
加劲小梁距后轴(m) 测试车车型 承载板直径(mm) 泊松比 测试车后轴重(kN) 路基的干湿情况
测区含水量(%) 测试车前后轴距(m) 最土的大干密度(g/cm )
3
测区压实度(%)
设计回弹模量(MPa)
加 载 级 位
荷载 kN
承载 板压 力P MPa
加 载 前
加 载 后
卸 载 后
左表 百分表读数(0.01mm)
右表
回弹 变形 0.01 mm
分级 影响量 0.01 mm 计算 回弹 变形 0.01 mm
修正
回弹 变形 0.01 mm
分级 回弹 模量 Ei MPa
加 载 后
卸
载 后 加 载 前
土基回弹模量(MPa) ∑L i(0.01mm) ∑P i(MPa) 总影响量(0.01mm) 车离10m 外读数(0.01mm) 取走千斤顶读数(0.01mm)
/ 页
试验者:
试验室主任:
1 校核者:
1 第 监理人员意见:
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
日期:
施工单位自检意见:
日期:
备注:
试验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试验方法 工程名称 仪器设备 : : : : 合 同 号 试验编号 报告日期 施工日期 起止桩号 检测依据
公 路 建 设 项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