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37.00 KB
- 文档页数:61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学习任务1.熟悉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
2.了解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的解题方法。
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知识框架诗词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诗歌作者的背景与风格注释对我们的提示作用试题类型的归类诗词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如:王维《过香积寺》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等。
诗歌作者的背景与风格太白诗,激越豪放;少陵诗,沉郁凝重;摩诘诗,形象如画;乐天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谲幻;阆仙诗,清寒峭瘦;牧之诗,旷达绰约;义山诗,含蓄典雅;李煜词,颓蘼伤感;晏殊词,明朗疏淡;永叔词,清丽明媚;希文词,苍凉悲壮;耆卿词,缠绵自然;东坡词,雄浑豪放;少游词,小巧真切;鲁直词,流畅自然;易安词,凄苦绰约;放翁诗,雄浑厚重;稼轩词,壮阔雄奇;姜夔词,清峭秀远。
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即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要素。
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重中之重,诗歌的内容和手法始终围绕着思想感情来做文章。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
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
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
“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
因此,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不可不从“意象”开始。
诗歌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借物所言之“志”为主观之“意”。
在诗歌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意象”。
注释对我们的提示作用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注释: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