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反馈补充练习题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7
负反馈练习题by Zhangwei 2012.4.26
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并降低其输入电阻,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什么类型的负反馈?答:( D )
(A)串联电压负反馈(B)并联电流负反馈(C)串联电流负反馈(D)并联电压负反馈
2. 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并提高其输入电阻,下面哪个原理框图所引入的负反馈能够实现?答:(A )
(A)(B)(C)(D)
3.(∨)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虽然降低了电路的放大倍数,但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却增强了。
4.判断图3-4所示的电路中,反馈电阻
f
R引入的反馈类型是:
(1)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答:负反馈
(2)是电流反馈还是电压反馈?答:电流反馈
(3)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答:串联反馈
u i
u o
图3-4
5.判断图2-4所示的电路中,反馈电阻
f
R引入的反馈类型是:
(1)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答:负反馈
(2)是电流反馈还是电压反馈?答:电流反馈
(3)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答:并联反馈
u o E
图2-4
R引入的反馈类型是:
6.判断图3-3所示的电路中,反馈电阻
f
(1)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答:负反馈
(2)是电流反馈还是电压反馈?答:电流反馈
(3)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答:并联反馈
u i
图3-3
R引入的反馈类型是:
7.判断图3-2所示的电路中,反馈电阻
f
(1)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答:负反馈
(2)是电流反馈还是电压反馈?答:电流反馈
(3)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答:串联反馈
R
u
o
图3-2。
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负反馈电路)一、选择题: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为F A A A f +=1 ,当11>+F A时,表明放大电路 引入了( )。
A . 负反馈B . 正反馈C . 自激振荡 D.干扰2、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条件是( )A .F A=1 B .F A = -1 C .F A >1 D. F A <1 3、在放大电路中,为稳定输出电压、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展宽通频带,可引入:( )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4、在单级共基放大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为正弦波形,则v o 和v i 的相位( )。
A.同相B.反相C.相差90度D.不确定5、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6、差分放大电路由双端输入变为单端输入,则差模电压增益( )。
A.增加一倍B.为双端输入时的1/2C.不变D.不确定7、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
A.无负载B.无信号源C.无反馈通路D.无电源8、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如果反馈信号和输出电压成正比,称为( )反馈。
A.电流B.串联C.电压D.并联9、对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当f = f L 时,o U 与iU 相位关系是( )。
A.+45˚ B.-90˚ C.-135˚ D. -180˚10、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11、在某放大电路中,测得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 V ,-10 V ,-9.3 V ,则这只三极管是( )。
A .NPN 型硅管 B.NPN 型锗管 C. PNP 型硅管 D.PNP 型锗管12、 放大管的导通角是0180的放大电路是( )功率放大电路。
第5章自测题、习题解答自测题5一、填空题1.图T5-1所示理想反馈模型的基本反馈方程是A f =( )=( )=( )。
2.图T5-1中开环增益A 与反馈系数B 的符号相同时为( )反馈,相反时为( )反馈。
3.图T5-1若满足条件( ),称为深度负反馈,此时x f ≈( ),A f ≈( )。
4.根据图T5-1,试用电量x (电流或电压)表示出基本反馈方程中的各物理量: 开环增益A =( ),闭环增益A f =( ),反馈系数B =( ),反馈深度F =( ),环路传输函数T =( ).图T5-15.负反馈的环路自动调节作用使得( )的变化受到制约。
6.负反馈以损失( )增益为代价,可以提高( )增益的稳定性;扩展( )的通频带和减小( )的非线性失真。
这些负反馈的效果的根本原因是( )。
7.反馈放大器使输入电阻增大还是减小与( )和( )有关,而与( )无关。
8.反馈放大器使输出电阻增大还是减小与( )和( )有关,而与( )无关。
9.电流求和负反馈使输入电阻( ),电流取样负反馈使输出电阻( )。
10.若将发射结视为净输入端口,则射极输出器的反馈类型是( )负反馈,且反馈系数B =( )。
解:1、1A AB +,1AT +,A F 2、负,正 3、1F >>,sx,1B4、0/i x x ,0/s x x ,0/f x x ,/s i x x ,/f ix x5、取样信号6、闭环、闭环、闭环增益、取样信号、负反馈环路的自动调节功能使取样信号的变化受到制约7、求和方式、反馈极性,取样方式8、取样方式、反馈极性,求和方式9、减小、增加10、电压串联、1二、单选题1.要使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化较小,且放大器吸收电压信号源的功率也较少,可以采用()负反馈。
A. 电压串联B.电压并联C.电流串联D.电流并联2.某传感器产生的电压信号几乎没有带负载的能力(即不能向负载提供电流)。
反馈及负反馈放⼤电路-习题集解答负反馈典型例题6.4 如图T6.4所⽰,它的最⼤跨级反馈可从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引出,接到的基极或发射极,共有4种接法(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③、②和④相连)。
试判断这4种接法各为何种组态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设各电容可视为交流短路。
图T 6.46.5 已知⼀个负反馈放⼤电路的510=A ,3102?=F 。
求: (1) fA =? (2) 若A 的相对变化率为20%,则f A 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6.6 电路如图T6.6所⽰。
试问: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Z U 作为输⼊电压,则当2R 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O U 的调节范围是多少?VD OVD OOVD图T 6.6 图解T 6.6 (a )图解T 6.6 (b )6.7 在图P6.2的各电路中,说明有⽆反馈,由哪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_o+-u o u s (a) (b) (c)-u ou s o CC-o (d) (e) (f)6.8在图P6.8的各电路中,说明有⽆反馈,由那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a) (b) (c)(d) (e)图P 6.8【解6.4】简答①和③相连:电压并联组态,负反馈;①和④相连:电流并联组态,正反馈;②和③相连:电压串联组态,正反馈;②和④相连:电流串联组态,负反馈。
详解:(a )①和③相连:如图解T 6.4(a ),⽤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端来看:f i id i i i -=,净输⼊电流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信号在同⼀节点,表现为电流的形式,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正⽐,为电压反馈。
总之,①和③相连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b )①和④相连:如图解T 6.4(b ),⽤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输⼊端f i id i i i +=,净输⼊电流增加,反馈极性为正,且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反馈信号不与输出电压成正⽐,⽽与输出电流成正⽐,为电流反馈。
负反馈放大电路 4 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1.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D ),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
A. 输入电阻增大B. 输出量增大C. 净输入量增大D. 净输入量减小2.需要一个阻抗变换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应选用( A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B. 电压并联C. 电流串联D. 电流并联3.为了将输入电流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输出电压,应引入深度( B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B. 电压并联C. 电流串联D. 电流并联4.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是为了( D )。
A. 提高放大倍数B. 稳定输出电流C. 稳定输出电压D. 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5.构成反馈通路的元器件( D )。
A. 只能是电阻元件B. 只能是三极管、集成运放等有源器件C. 只能是无源器件D. 可以是无源器件,也可以是有源器件6.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D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B. 电压并联C. 电流串联D. 电流并联7.理想集成运放具有以下特点:( B )。
A.开环差模增益A u d=∞,差模输入电阻R i d=∞,输出电阻R o=∞B. 开环差模增益A u d=∞,差模输入电阻R i d=∞,输出电阻R o=0C. 开环差模增益A u d=0,差模输入电阻R i d=∞,输出电阻R o=∞1D. 开环差模增益A ud=0,差模输入电阻R id=∞,输出电阻R o=08.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C )负反馈。
A. 直流B. 交流电流C. 交流串联D. 交流并联9.要求输入电阻大,输出电压稳定,应选用( A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B. 电压并联C. 电流串联D. 电流并联10.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C )负反馈。
A. 直流B. 交流电流C. 交流电压D. 交流并联11.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 B )负反馈。
A. 直流B. 交流C. 串联D. 并联12.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C )运算电路。
正反馈和负反馈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正反馈调节?()A. 体温调节B. 血糖浓度调节C. 分娩过程D. 血液pH调节2.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是维持系统的()A. 稳定性B. 持续性C. 变化性D. 随机性A. 心脏跳动B. 呼吸C. 胃肠蠕动D. 分娩二、填空题1.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__________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__________。
2. 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__________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__________。
三、判断题1. 正反馈调节在人体生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如排尿、排便等。
()2. 负反馈调节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机制。
()3. 正反馈调节会使受控部分的活动越来越弱。
()4. 负反馈调节过程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方向相反。
()四、简答题1. 请举例说明正反馈在人体生理过程中的应用。
2. 简述负反馈调节在维持血糖浓度稳定中的作用。
3. 论述正反馈和负反馈在人体生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1. 某患者因感染导致体温升高,请分析体温调节过程中正反馈和负反馈的作用。
2. 在分娩过程中,请描述子宫收缩、胎儿娩出等环节的正反馈机制。
六、论述题1. 试述正反馈和负反馈在人体生理过程中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2. 结合实际,谈谈正反馈和负反馈在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七、匹配题请将下列正反馈和负反馈的例子与其对应的生理过程匹配:A. 正反馈B. 负反馈1. 血小板聚集2. 体温调节3. 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4. 心脏搏动频率的调节5. 分泌乳汁八、计算题1. 假设一个负反馈调节系统的目标是维持某物质的浓度在10mg/L,当前浓度为12 mg/L。
如果负反馈机制可以每小时降低该物质浓度1 mg/L,请问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将该物质浓度降至目标值?2. 在一个正反馈过程中,初始信号为100 units,每次反馈增加信号20 units。
一、A型题1. 下列属于正反馈的是(E)A.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Na+的再生性循环B. 血液凝固C. 排尿反射D.分娩E. 以上全是2.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D )A. 排尿反射B. 排便反射C. 血液凝固D. 减压反射E. 分娩3.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B)A. 细胞内液B. 细胞外液C. 组织液D. 血液E. 淋巴液4.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A. 负反馈调节B. 自身调节C. 正反馈调节D. 体液性调节E. 前馈调节二、填充题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2.以细胞膜为界将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 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称为(负反馈)4.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
5. 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一致,起到促进或加强原效应作用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三、名词解释1. 内环境2. 稳态3. 自身调节4. 正反馈5. 负反馈四、问答题1.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2. 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一、A型题1. O2和CO2的转运是通过(A)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E、入胞2. 下列经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是(E)A、葡萄糖B、氨基酸C、Na+和K+D、Ca++和Cl-E、CO2和O23. 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细胞膜外移动是通过(B)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作用E、入胞作用4. 通道的特性是()A、高度结构特异性B、饱和现象C、竞争性抑制D、在一定条件下“开放”和“关闭”E、转运葡萄糖和氨基酸5.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钠泵每活动一个周期可使( C)A.2个Na+移出膜外B.2个K+移入膜内C.3个Na+移出膜外,同时2个K+移入膜内D.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3个K+移入膜内E. 3个Na+移出膜外,同时3个K+移入膜内6. 细胞膜在静息情况时,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 )A.K+B.Na+C.Ca2+D.Cl-E.Mg2+7.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A. 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B. 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C. 细胞外高Na+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 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E. 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8. 静息电位大小接近于( B )A.Na+平衡电位B.K+平稳衡电位C.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D. 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差E.以上都不对9. 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B )A.K+B.Na+C.Ca2+D.Cl-E.Mg2+10. 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作( B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E.超射11. 安静时膜电位处于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 A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E.反极化12. 钠泵活动的意义在于(E)A、保持细胞膜内高K+、膜外高Na+的不均衡分布B、每移入2个K+的同时、移出3个Na+C、建立一个势能贮备D、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源E、以上全对@二、填充题1.正常状态下细胞内K+浓度__高于___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_高于__细胞内。
中级电工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3题,每题1分,共53分)1.电压负反馈会使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A、为零B、不变C、增大D、减小正确答案:D2.反馈极性的判断一般采用()方法A、瞬时极性B、通直隔交C、通交隔直D、续断续断正确答案:A3.X62型万能铣床限位开关安装前,应检查限位开关()。
A、绝缘性能B、是否完好C、操作性能D、易操作性正确答案:B4.可用于门窗防盗的是()开关。
A、电感式接近B、对射式光电C、电容式接近D、磁性正确答案:D5.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其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穿过导体横截面的()代数和。
A、电流B、电量(电荷)C、电流强度D、功率正确答案:B6.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人端电阻”时,应将内部的电动势()处理。
A、可作任意B、作开路C、作短路D、不进行正确答案:C7.检修接触器,当线罔T作电压在()%Un以下时交流接触器动铁芯应释放,主触点自动打开切断电路,起欠电压保护作用。
A、50B、30C、85D、90正确答案:C8.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压过高将导致()。
A、触点电流显著减少B、触点电流显著增加C、线圈电流显著增加D、线圈电流显著减少正确答案:C9.按下复合按钮时,触点动作顺序是()。
A、常开先闭合B、只有常开闭合C、常闭先断开D、同时动作正确答案:C10.两根平行导线通过同向电流时,导体之间相互()。
A、产生涡流B、产生磁场C、吸引D、排斥正确答案:C11.RL1系列熔断器的熔管内充填石英砂是为了()。
A、散热B、灭弧C、防护D、绝缘正确答案:B12.X62A型万能铣床进给运动时,升降台的上下运动和工作台的前后运动完全由操纵手柄通过行程开关来控制。
其中,行程开关SQ3用于控制工作台向前和()的运动。
A、向左B、向右C、向上D、向下正确答案:D13.在纯电感电路中,没有能量消耗,只有能量()。
A、增强B、变化C、交换D、补充正确答案:C14.X62A型万能铣床控制电路中,将转换开关SA4扳到()位置,冷却泵电动机启动。
负反馈测试题1. 负反馈在生物体中通常起到什么作用?A. 促进生长B. 抑制过度反应C. 增强免疫反应D. 促进细胞分裂2. 一个典型的负反馈机制例子是:A. 胰岛素分泌B. 肾上腺素分泌C. 甲状腺激素分泌D. 所有上述选项3.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素的作用是:A. 增加血糖水平B. 降低血糖水平C. 保持血糖水平不变D. 没有作用4. 在生态系统中,负反馈机制有助于维持:A. 生物多样性B. 物种数量的增加C. 环境的污染D. 生态系统的平衡5. 负反馈调节通常涉及到:A. 单一因素的调节B. 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C. 外部环境的直接干预D. 以上都不是6. 以下哪个不是负反馈调节的例子?A. 体温调节B. 血压调节C. 肌肉收缩D. 激素分泌7. 负反馈机制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可能:A. 促进疾病的发展B. 抑制疾病的进展C. 没有影响D. 导致疾病的恶化8. 在生物体的稳态调节中,负反馈机制通常:A. 导致系统状态的不稳定B. 维持系统状态的稳定C. 使系统状态不断变化D. 没有作用9. 负反馈调节的典型特征是:A. 快速响应B. 持续响应C. 反应的自我限制D. 反应的无限放大10. 在生物体的负反馈调节中,如果调节因子的浓度过高,通常会导致:A. 进一步增加调节因子的产生B. 减少调节因子的产生C. 调节因子浓度的不变D. 调节因子的消失正确答案:1. B2. A3. B4. D5. B6. C7. B8. B9. C10. B。
第四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一、填空1.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有()()()三种。
2.通常把放大器在放大倍数允许波动范围内所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
3.反馈是指放大器的输出端把输出信号的()或者全部通过一定方式送回到放大器的()的过程。
4.反馈放大器是由()和反馈网络两部分组成的,反馈网络是跨接在()和()之间的电路。
5.对共射极电路而言,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上,称作()反馈,若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接在三极管的基极上称为()反馈。
从输出端来看,反馈网络接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上称为()反馈。
反馈从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出,称作()反馈。
6.电压负反馈能稳定(),使放大器的输出电阻();电流反馈能稳定(),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7.为了增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应引入()负反馈,为了减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应引入的是()负反馈。
8.凡反馈信号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称为正反馈,凡是反馈信号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称为负反馈。
9.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只与()有关,而与三极管的()无关。
10.直流负反馈只能稳定放大器的(),交流负反馈才能()放大器的性能。
11.射极输出器的特性归纳为:(1)电压放大倍数();(2)输出电压相位与输入电压相位();(3)输入电阻();(4)输出电阻();(5)具有一定()放大能力和()放大能力。
12.射极输出器作为输入级,是利用()大的特性,放在输出级是利用它的()小的特性。
二.判断1.多级放大器的通频带比组成它的每级放大器的通频带都窄。
()2.共集电极电路它具有很高的输入电阻和很低的输出电阻。
()3.两个单独使用的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50、60,将这两个放大器组成一个两级放大器后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3000。
()4.多级放大电路常采用负反馈来提高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
()5.为了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可采用电流反馈。
()6.为了稳定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可以采用电压反馈。
()7.多级放大电路无论采用哪种耦合方式,静态工作点都不会受到影响。
典型例题和考研试题解析自测题及解答【解】1.√ 2. × 3. ①√ ②× 4.× 5.× 6. √ 7.× 8.× 9.× 10.×【解】1.电流串联负反馈 2.电压串联负反馈 3.电流并联负反馈 4.电压并联负反馈5.电压串联负反馈6.负反馈7.交流负反馈8.直流负反馈9. FA 1 10. 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一部分,通过一定的电路(网络)送回输入回路,与输入量(电压或电流)进行比较。
选择题【解】1. B. 2. B. 3. B. 4. B. 、C 9. A 、C 、E如图所示,它的最大跨级反馈可从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引出,接到的基极或发射极,共有4种接法(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③、②和④相连)。
试判断这4种接法各为何种组态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设各电容可视为交流短路。
图T【解】简答①和③相连:电压并联组态,负反馈; ①和④相连:电流并联组态,正反馈; ②和③相连:电压串联组态,正反馈; ②和④相连:电流串联组态,负反馈。
详解:(a )①和③相连:如图解T (a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端来看: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减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流的形式,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正比,为电压反馈。
总之,①和③相连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b )①和④相连:如图解T (b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输入端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增加,反馈极性为正,且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非电压输出端引回来,反馈信号不与输出电压成正比,而与输出电流成正比,为电流反馈。
总之,①和④相连为电流并联正反馈;(c )②和③相连:如图解T (c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回路来看:f i id u u u ,净输入电压增加,反馈极性为正;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不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压的形式,为串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成正比,为电压反馈。
第5章自测题、习题解答自测题5—、填空题1. 图T5-1所示理想反馈模型的基本反馈方程是Af=()=( )=( )。
2. 图T5-1中开环增益A与反馈系数B的符号相同时为()反馈,相反时为()反馈。
3. 图T5-1若满足条件( ),称为深度负反馈,此时X f~( ) ,A f ~( )。
4. 根据图T5-1,试用电量x (电流或电压)表示出基本反馈方程中的各物理量:开环增益A=( ),闭环增益A f=( ),反馈系数B=( ),反馈深度F=(),环路传输函数T =( ).5. 负反馈的环路自动调节作用使得( )的变化受到制约。
6. 负反馈以损失( )增益为代价,可以提高( )增益的稳定性;扩展( )的通频带和减小( )的非线性失真。
这些负反馈的效果的根本原因是( )。
7. 反馈放大器使输入电阻增大还是减小与( )和( )有关,而与( )无关。
8. 反馈放大器使输出电阻增大还是减小与( )和( )有关,而与( )无关。
9. 电流求和负反馈使输入电阻( ),电流取样负反馈使输出电阻( )。
10. 若将发射结视为净输入端口,则射极输出器的反馈类型是( )负反馈,且反馈系数B =( )。
解:A A A1、1 AB , 1 T , F2、负,正1图T5-13、F 1, x s, B4、X o/x , X o / X s, x f /x o , X s/x , x f /x5、取样信号6、闭环、闭环、闭环增益、取样信号、负反馈环路的自动调节功能使取样信号的变化受到制约7、求和方式、反馈极性,取样方式8、取样方式、反馈极性,求和方式9、减小、增加10、电压串联、1二、单选题1. 要使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化较小,且放大器吸收电压信号源的功率也较少,可以采用()负反馈。
A. 电压串联B. 电压并联C. 电流串联D. 电流并联2. 某传感器产生的电压信号几乎没有带负载的能力(即不能向负载提供电流)。
要使经放大后产生输出电压与传感器产生的信号成正比。
第三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填空题1、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为倍数为6000。
2、多级放大电路常用的耦和方式有100,第二极电压放大倍数为容抗、直接60,则总的电压放大和变压器三种形式。
3、阻容耦合的缺点是不适合传送频率很的或变换缓慢的信号。
4 、在多级放大电路里,前级是后级的输出端后级是前级的负载。
5、反馈放大电路是由放大电路和反馈电路两部分组成。
反馈电路是跨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6、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有下列几方面的影响:使放大倍数降低,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___提高 _______ ,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改善,通频带宽度加宽,并且改变了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7、对共射极电路来说,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三极管发射极上,与输入信号串联起来,称为串联反馈;若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三极管的集极上,与输入信号并联起来,称为并联反馈。
8、射极输出器的特性归纳为:电压放大倍数约1,电压跟随性好,输入阻抗___大________,输出阻抗小,而且具有一定的电流放大能力和功率放大能力。
9、设三级放大电路,各级电压增益分别:20dB, 20dB, 20dB。
输入信号电压为 u i =3mV,求输出电压u O=。
10、使放大电路净输入信号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使净输入信号增加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11、判别反馈极性的方法是瞬时极性法。
12、放大电路中,引入直流负反馈,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引入交流负反馈,可以稳定电压放大倍数。
13、为了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引入串联负反馈;为了在负载变化时,稳定输出电流,可以引入电流负反馈;为了在负载变化时,稳定输出电压,可以引入电压负反馈。
14、射极输出器的集电极为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公共端,所以它是一种共集放大电路。
15、射极输出器无电压放大作用,但有电流放大和功率放大作用。
16、为了放大缓慢变化的非周期信号或直流信号, 放大器之间应采用( C )A. 阻容耦合电路B.变压器耦合电路C.直接耦合电路D.二极管耦合电路17、两级放大器中各级的电压增益分别是20dB 和 40dB 时,总的电压增益应为( A )。
【例5-1】电路如图 (a)、(b)所示。
(1)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2)求出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
图(a) 图(b)【相关知识】负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解题思路】(1)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根据反馈网络求电路的反馈系数。
【解题过程】(1)判断电路反馈极性及类型。
在图(a)中,电阻网络构成反馈网络,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反馈电压,输入电压与串联叠加后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管的);当令=0时,=0,即正比与;当输入信号对地极性为♁时,从输出端反馈回来的信号对地极性也为♁,故本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在图(b)电路中,反馈网络的结构与图(a)相同,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也时串联叠加,但反馈网络的输入量不是电路的输出电压而是电路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反馈极性与图(a)相同,故本电路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2)为了分析问题方便,画出图(a) 、(b)的反馈网络分别如图(c)、(d)所示。
图(c) 图(d)由于图(a)电路是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即输出电压信号近似恒压源,内阻很小,计算反馈系数时,不起作用。
由图(c)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压在电阻上的分压。
即故图(a)电路的反馈系数由图(d)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流的分流在电阻上的压降。
故图(b)电路的反馈系数【例5-2】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从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有通路引回其输入回路,则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
(2)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正反馈,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直流反馈,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交流反馈。
(4)既然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即负载上的电压,那么它也就稳定了负载电流。
(5)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与反馈电压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串联负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与反馈电流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并联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