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反馈调节图解
- 格式:ppt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3
1213223 张绪
生态系统反馈调节
要了解正负反馈对系统的作用,首先我们要了解何谓生态系统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的数量;而正反馈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它一系列的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
负反馈的作用实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而正反馈的效果是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以养鱼池生态系统为例,负反馈体现在,例如由于养鱼池被生活污水污染,水体将会富营养化,导致浮游动植物数量增多,从而以它们为食的鱼类的数量增多,抑制了浮游动植物的持续增多导致的水化等现象,浮游动植物数量的减少又反过来抑制了鱼类数量的增多,从而使鱼塘生态系统一直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状态;
正反馈在鱼塘生态系统中则表现为,例如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
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的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这只是对鱼塘生态系统反馈调节比较浅显的理解,因为整个鱼塘生态系统十分复杂,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相互影响这些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统一体,这就是池塘的生态系统。
它们在正常情况下其内部结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保持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
电子工程师必备—九大系统电路识图宝典
1.1.1 反馈、
正反馈和负反馈1.放大器信号传输
通常放大器的信号传输全过程是:信号从放大器输入端输入,通过放大器放大后从放大器输出端输出,其输出信号加到后级电路中,这一输出信号不再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
图1-1所示是放大器信号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1-1 放大器信号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1-2 反馈方框图
图1-3电路中的三极管VT1构成一级放大器,基极
是这一放大器的输入端,集电极是放大器的输出端,VT1管集电极与基极之间接有电阻R1,R1构成了反馈电路。
图1-3 举例电路
反馈电路使原本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不
相连的电路构成了一个闭合回路,如图1-4所示,图1-4 闭合回路
重要提示
反馈电路具有下列几个明显的电路特征。
(1)输出信号中的一部分通过反馈电路加到了放大器输入端,与原输入信号进行混合。
(2)反馈电路与放大器构成了一个闭合的回路。
3.正反馈概念
重要提示
反馈电路在放大器输出端和输入端的接法不同会对电路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
果(指对输出信号的影响),所以反馈电路有两种:正反馈电路和负反馈电路,这。
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体内的控制系统包括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但大纲只要求掌握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分负反馈控制系统和正反馈控制系统。
在正常人体内,大多数情况下为负反馈调节。
负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控制系统比例大多数情况下的控制机制少数情况下的控制机制定义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作用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举例①减压反射②肺牵张反射③动脉压感受性反射④代谢增强时O2及CO2浓度的调节⑤甲亢时TSH分泌减少①排尿反射、排便反射②血液凝固过程③神经纤维膜上达到阈电位时Na+通道开放④分娩过程⑤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feedback control system)是一种“闭环”系统,即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指示受控部分活动,而受控部分的活动可被一定的感受装置感受,感受装置再将受控部分的活动情况作为反馈信号送回到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可以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调整对受控部分的指令,因而能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可见,在这样的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之间形成一个闭环联系。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的活动可发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受控部分活动的调节。
如果经过反馈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这种方式的调节称为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调节;相反,如果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继续加强向原来方向的活动,则称为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调节。
在正常人体内,绝大多数控制系统都是负反馈方式的调节,只有少数是正反馈调节。
(一)负反馈控制系统当一个系统的活动处于某种平衡或稳定状态时,如果因某种外界因素使该系统的受控部分活动增强,则该系统原先的平衡或稳定状态遭受破坏。
在存在负反馈控制机制的情况下,如果受控部分的活动增强,可通过相应的感受装置将这个信息反馈给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经分析后,发出指令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减弱,向原先的平衡状态的方向转变,甚至完全恢复到原先的平衡状态。
负、正反馈的辨别反馈电路按照大类来划分有以下两种:一是正反馈电路,一是负反馈电路。
1.反馈电路方框图图3—20所示是反馈电路方框图。
放大器电路的信号传输是从放大器输入端传输到输出端,而反馈电路要将放大器输出端的一部分信号再返回到放大器的输入端,让这些部分信号与原输入信号相混合再送人放大器中,这样的电路称为反馈电路。
从图3—20中可以看出,放大器进行放大后输出信号一部分加到下一级放大器中,一部分信号经过反馈电路后作为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合并,作为净输入信号加到放大器中。
2.6反馈概念正反馈可以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通俗地加以说明。
例如,吃某一种食品,由于很可口,所以在吃了之后更想吃,这是正反馈过程。
图3—21所示是正反馈过程示意图q当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位时,两个信号混合是相加的关系。
所以净输入放大器的信号比输入信号更大,而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没有变化,这样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比不加入反馈电路时的大,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加入正反馈http://www.ebv.hk/atmel之后的放大器,输出信号越反馈越大,当然不会无限制地增大,这一点在后面的振荡器电路中介绍,这是正反馈的特点。
正反馈电路在放大器中通常不用,通常用于振荡器中,也有出现一些放大器的局部电路中,例如oTL功率放大器中的自举电路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
3.负反馈概念负反馈也可以举一例说明,当人的手指不小心接触到热水时,手指很快缩回,而不是继续向里面伸,手指的回缩过程就是负反馈过程*图3—22所示是负反馈过程示意图。
当反馈信号和相位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时,它们混合的结果是相减,结果净输入放大器的信号比输入信号要小,使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减小,引起放大器这种反馈过程的电路称为负反馈电路。
4.反债量负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放大器的信号变小,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减小,这就等效成放大器的增益(放大倍数)在加入负反馈电路之后减小。
加入的负反馈信号越大,负反馈电路造成的净输入信号越小,即负反馈量越大,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越小;反之负反馈量越小,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越大。
负反馈电路正反馈电路反馈电路图反馈是电子线路中的重要内容,反馈的类型判断包括交、直流反馈的判断,正、负反馈的判断,电压、电流反馈的判断,串联、并联反馈的判断,迅速,准确判断反馈的类型,有利于我们正确的分析电路的功能,有利于我们在电路设计中利用反馈来改善电路的性能。
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引入负反馈后,虽然放大倍数降低了,但是换来很多好处,在很多方面改善了放大电路的性能。
例如,提高了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善了波形失真;尤其是通过选用不同类型的负反馈,来改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以适应实际的需要。
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负反馈的判断一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
以下为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
1、判断反馈回路的元件电路的放大部分就是晶体管或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电路。
而反馈是把放大电路输出端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的一条回路。
这条回路通常是由电阻和电容构成。
寻找这条回路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直接经过电源端和接地端,例如图1如果只考虑极间反馈则放大通路是由T1的基极到T1的集电极再经过T2的基极到T2的集电极;而反馈回路是由T2的集电极经R1至T1的发射极。
反馈信号Uf=Ve1影响净输入电压信号ube1。
任何同时连接着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并且影响着输入回路的元件,都是反馈元件。
所以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电路的方法,很快地辨认出电路的反馈元件。
例如课件图2所示,图2a)中电阻Rf是反馈元件;而图2b)中电阻Rf就不是反馈元件,因为它只连接到输入端的接地点,并没有对输入端起到任何影响。
2、反馈类型的判断2.1 交直流的判断根椐电容“隔直通交”的特点,我们可以判断出反馈的交直流特性。
如果反馈回路中有电容接地,则为直流反馈,其作用为稳定静态工作点;如果回路中串联电容,则为交流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特性;如果反馈回路中只有电阻或只有导线,则反馈为交直流共存。
如图3所示:2.2 正负反馈的判断正负反馈的判断使用瞬时极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