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弯曲菌病(精)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弯曲菌感染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弯曲菌肠炎,弯曲杆菌感染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传染科病症体征:发热,肝肿大,腹痛,腹泻疾病介绍:弯曲菌感染是怎么回事?弯曲菌是一种能活动的,弯曲的微嗜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可引起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假体脓毒性关节炎和腹泻,据信有3种弯曲菌对人有致病作用,胎儿弯曲菌能典型地引起成人菌血症,常发生于同时伴有好发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或恶性肿瘤的病人,这些细菌也可引起复发性感染,若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有缺陷则这种复发性感染很难治疗症状体征:弯曲菌感染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弯曲菌感染的症状介绍:最常见的表现为肠炎。
与沙门菌病及志贺菌病相似,肠炎可发生于各年龄人群,但1~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
腹泻为水泻,有时呈血性。
粪便涂片经染色后可见白细胞。
虽然腹痛和肝肿大也很常见,但复发后或间歇发作的发热(体温38~40℃)是全身性弯曲菌感染唯一始终有的症状。
这种感染还可表现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脓毒性关节炎,脑膜炎或无痛性不明原因发热(FUO)。
必须作微生物学检查才能作出诊断,特别需要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
应用标准培养基可从血液和各种体液中分离出弯曲杆菌,但若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则需用选择性培养基:应用7%溶解的马血清琼脂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和甲氧苄氨嘧啶(TMP)的SKIRROW培养基。
化验检查:弯曲菌感染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弯曲菌感染的检查介绍:1、常规检查粪便检查可为水样便或为粘液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脓细胞等。
血常规种可见有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加。
2、病原检查:(1)粪便土建直接检查经革兰染色或瑞氏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纤细的S 形、螺旋形、逗点或海鸥展翅形杆菌,也可采用粪便悬滴,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动力。
(2)粪便培养将粪便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在42C微氧环境下培养可获得病原菌。
3、血清学检查应采用血清作凝集实验,检查O、H个K抗体。
恢复期血清抗体销价有4倍以上增长者有诊断。
牛、羊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弯曲杆菌病弯曲杆菌病又称弧菌病,是由弯曲杆菌所引起的人和动物的不同疾病的总称。
与人、畜有关的主要有两种病型:由胎儿弯曲杆菌引起牛、羊暂时性不育和流产;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人、马、牛、羊等的急性肠炎。
1、弯曲杆菌性流产弯曲杆菌性流产是由胎儿弯曲杆菌性病亚种和胎儿弯曲杆菌脸儿业种引起的疾病。
前者寄生在牛/羊的生殖器官中,可引起牛/羊不育、流产;后者寄生在牛/羊的肠内,可引起牛/羊流产。
【流行特点】发病母牛/羊和带菌公牛/羊康复后的母畜是传染源。
病菌存在于母牛/羊的生殖道、流产胎盘和胎儿组织中,以及公牛羊的阴茎上皮和包皮的穹窿部。
公牛/羊可带菌数月,甚至数年。
带菌时间往往与年龄有关,3岁以上的公羊和5岁以上的公牛一般带菌时间长。
母牛/羊感染1周即可从阴道子宫颈黏液中分离到病菌,感染后3周至3个月菌数最多,3~6个月后多数自愈。
本病几乎全部由于交配和人工授精而传播。
成年母牛/羊和公牛/羊易感性高。
【典型临床症状】公牛/羊一般无明显症状,精液也正常,但可带菌。
母牛/羊呈现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
表现阴道黏膜发红,黏液分泌增多。
发病母牛/羊的发情周期不规律,配种受胎率高低差异大流产多发生于妊娠的第5~7个月(80%以上),流产率为5%~10%。
早期流产,胎衣常随之排出;后期流产,往往胎衣滞留、水肿。
【典型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胎膜粗糙、水肿、严重充血或有出血点,并覆盖一层脓性纤维蛋白物质;胎盘有些地方呈现浅黄色或覆盖有灰色脓性物;子宫内膜呈卡他性炎症或化脓性内膜炎;流产胎儿的肝脏脾脏和淋巴结呈现程度不同的肿胀,甚至有时可见散布着炎性坏死小病灶。
发病母牛/羊常有输卵管炎、卵巢炎或乳腺炎。
发病公牛/羊的精囊常有出血和坏死病灶,睾丸和附睾坏死,呈灰黄色。
【防治措施】牛群暴发本病时,暂停配种3个月,并用抗生素治疗,特别要注意局部的治疗,如对公牛/羊,在硬脊膜轻度麻醉后,拉出阴茎,连同包皮用多种抗生素制成的软膏(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涂搽阴茎和包皮黏膜。
羊病综合防疫羊弯曲菌病诊疗技术山羊弯曲菌病原名山羊弧菌病,由弯杆菌属中的胎儿弯杆菌引起妊娠母羊流产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主要是病羊暂时性不育、流产、胎儿死亡、早产和乳腺炎。
【流行病学】山羊弯曲菌病主要通过消化道、生殖道感染,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传播。
病母羊和带菌母羊为主要传染源,病原除存在于流产胎盘及胎儿胃内容物之外,尚可存在于感染人和动物(如鸡、鸭、鹅等)的血液、肠内容物及胆汁之中,并能在人、羊肠道和胆囊里生长繁殖。
病母羊在流产时或流产后,病菌只局限于胆囊而成为带菌者,也是传染源之一。
本病多呈地方性流行,在传染过程中,常具有在一个地区流行1~2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后,停息1~2年又重新发病的规律。
【临床症状】病初常见母羊阴道黏液分泌增多,可持续1~2个月,黏液常清澈,偶尔稍混浊。
母羊生殖道病变导致妊娠胎儿早期死亡并被吸收,从而不断虚假发情,不少羊发情周期不规则和延长。
如果母羊妊娠的胎儿死亡较迟,则发生流产。
病母羊流产多发生于妊娠后的第三个月,分娩出死胎、死羔或弱羔。
开始时,山羊群中流产数不多,一周后迅速增加,流产率平均5%~20%。
多数流产的母羊无先兆症状,有的山羊流产前后,精神沉郁,阴户肿胀,并流出带血的分泌物。
大多数流产母羊可很快恢复,少数母羊由于死胎滞留而发生子宫炎、腹膜炎或子宫脓毒症,最后死亡,病死率约为5%。
山羊经第一次感染痊愈后,一般对感染具有抵抗力,因此,本病一般不会造成习惯性流产。
【病理剖检】病死母羊病理剖检可见:阴道呈卡他性炎、黏膜发红,特别是子宫颈部分,可见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腹膜炎。
胎衣水肿,绒毛叶充血,有时可见坏死灶。
流产胎儿的腹部皮下组织呈红色水肿,胸腹腔内有大量深红色的液体,偶见心冠部斑状出血,肺脏覆有灰黄色伪膜,有的可见斑状瘀血。
肝脏稍肿大,可见肝脏表面有直径为1~3厘米的圆形溃疡,少数病例可见瘀血斑。
肾脏呈深红色。
淋巴结稍肿大。
胃内有大量浅红色的胶状物。
【诊断要点】根据妊娠山羊流产及产出弱胎或死胎、流产胎儿皮下水肿、肝脏坏死、子宫蓄脓等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
养殖与饲料2020年第12期牛弯曲菌病的防控韩聃吉林省通榆县草原管理站,吉林通榆137200摘要牛弯曲菌病是养牛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细菌病,感染牛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母牛感染后可出现繁殖障碍;病牛和隐性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交配也能传播本病,寒冷季节多发;预防本病必须把好饲料和饮水关,防止病从口入,同时提升牛场的管理水平;本病对于大多数牛都能耐过,症状表现严重的可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
关键词牛;弯曲菌病;防控收稿日期:2020-08-07韩聃,女,1979年生,畜牧师。
1弯曲菌弯曲菌是一种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的肠道菌,感染后经常寄生在牛的空肠和结肠部位。
本菌末端弯曲,呈螺旋状或S 形,两端或一端有1根鞭毛,运动性较强,呈螺旋运动。
本菌对自然界的抵抗力较差,不耐干燥,阳光直射条件下很容易将其杀灭,对大多数消毒剂都敏感,58℃环境中孵育5min 即可被灭活,沸水中瞬间被杀灭[1]。
室温环境下,在干草、粪便和土壤中能存活10d 左右。
除了牛之外,猪、鸡、犬等也能感染。
弯曲菌的抗原结构比较复杂,已知的有O 、H 和K 抗原,不同的抗原又组合成了不同的血清型,目前报道的血清型已经达到50多种。
弯曲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3种毒素,即细胞紧张性毒素、细胞毒素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对肠黏膜造成较强的毒害[2]。
2流行病学本病在寒冷的冬季发病率较高,病牛和隐性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消化道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感染牛通过粪便向环境中排毒,对饲料、饮水、环境等造成污染,健康牛接触后很容易被感染。
除了消化道传播外,弯曲菌也能经配种传播,且无论是公牛感染还是母牛感染,交配时都能通过生殖器官传至对方。
母牛感染后,弯曲菌也可进入到牛奶中,犊牛吮乳后可造成感染。
另外,本菌也能影响奶制品的安全,国外经常有饮用未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而暴发本病的报道。
3临床症状及病理表现牛感染后,疾病初期体温上升,粪便恶臭,呈棕色水样的稀粪,偶尔混有血液,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病牛由单纯的消化道症状转为全身症状,表现精神萎靡,对外界反应迟钝,采食量下降或废绝,经常弓背,毛焦肷吊,鼻镜干燥,经常打寒颤,走路不稳,喜独卧一角,反刍频率明显降低,病程3~4d ,感染严重的牛最终可因脱水而死亡,轻症牛大部分能耐过。
健康域公卫弯曲菌是一类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包括多个亚种,其中有10余种可导致人类疾病,本文将为您介绍弯曲菌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预防弯曲菌感染。
常见的弯曲菌种类空肠弯曲菌这是弯曲菌属中最为出名的一种,也是导致食物传播疾病的主要原因。
它通常通过未煮熟的肉类或受污染的水传播。
感染后通常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以及其他胃肠疾病症状。
结肠弯曲菌与空肠弯曲菌相似,结肠弯曲菌也能引起胃肠感染。
虽然病症和传播途径与空肠弯曲菌类似,但结肠弯曲菌在某些动物(例如猪)中更为常见。
弯曲热带菌这种菌是另一种能够造成人类疾病的弯曲菌属成员,能够引起食物中毒症状。
弯曲胎菌这种菌主要影响免疫系统较弱的个体,如老年人或有慢性疾病者。
这种细菌能够导致系统性感染,包括败血症和感染性关节炎。
弯曲乳茵菌这种菌也能够引起人类暂时性胃肠感染,通常通过与动物(特别是猫和狗)接触传播。
弯曲菌的形态特性弯曲菌呈逗点状、螺旋状、S形或弧形,大小通常在0.2—0.8微米宽和0.5—5微米长。
它们是单极或双极带有单一鞭毛的细菌,能够通过鞭毛快速旋转来运动。
弯曲菌没有胞外荚膜,不形成芽孢。
弯曲菌的生存环境弯曲菌是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微生物,它们能在多种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以下是弯曲菌所适应的几种生存环境:水域环境很多弯曲菌在水生环境中都能生存,包括淡水和海水。
湿润的条件为这些细菌提供了繁衍的理想环境。
宿主体内很多弯曲菌是寄生性的,它们在人类或动物的体内部分器官、细胞中生存。
例如,白喉杆菌寄生于人类的咽喉,梅毒螺旋体等弯曲菌可在人类的生殖系统中生存繁衍,鼠疫耶尔森菌主要存在于啮齿类动物,以鼠蚤为传播媒介。
土壤环境土壤也是某些弯曲菌的生存场所,尤其是那些有机物丰富的土壤。
这些弯曲菌通过土壤与植物、动物或人类相互作用。
院内环境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可能成为耐药性弯曲菌的滋生地,因为这些地方经常使用抗生素,为耐药菌株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极端环境有些弯曲菌具有极其强的适应能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例如高盐环境、高温环境,乃至放射性环境。
弯曲菌感染的症状
一、弯曲菌感染的症状二、弯曲菌感染怎么治疗三、弯曲菌感染护理
弯曲菌感染的症状1、弯曲菌感染的症状
最常见的表现为肠炎。
与沙门菌病及志贺菌病相似,肠炎可发生于各年龄人群,但1~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
腹泻为水泻,有时呈血性。
粪便涂片经染色后可见白细胞。
虽然腹痛和肝肿大也很常见,但复发后或间歇发作的发热(体温38~40℃)是全身性弯曲菌感染唯一始终有的症状。
这种感染还可表现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脓毒性关节炎,脑膜炎或无痛性不明原因发热(FUO)。
2、弯曲菌感染的病因
据信有3种弯曲菌对人有致病作用,胎儿弯曲菌能典型地引起成人菌血症,常发生于同时伴有好发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或恶性肿瘤的病人.这些细菌也可引起复发性感染,若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有缺陷则这种复发性感染很难治疗。
空肠弯曲菌可引起婴儿的脑膜炎,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可引起任何年龄人群的腹泻。
弯曲菌是普遍能分离获得的细菌性病原菌,感染的腹泻病人中>90%可分离获得空肠弯曲菌。
与野生的或家养的感染动物接触。
摄入被污染的食品(特别是未烧熟的禽类食品)和水可引起暴发流行,但散发病例的传染源常不清楚。
夏季空肠弯曲菌性腹泻的暴发流行与其后发生的(可达30%的病例)Guillain-Barré综合征之间存在相关性。
3、弯曲菌感染的检查
3.1、常规检查
粪便检查可为水样便或为黏液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脓。
弯曲杆菌弯曲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使得它在细菌界中独树一帜。
本文将介绍弯曲杆菌的基本特征、分类、生态环境以及在人类和动物中的感染与病原性。
弯曲杆菌得名于其细胞形态的特殊特征。
正常情况下,弯曲杆菌的细胞形状呈现弧形或螺旋形,因此被称为弯曲杆菌。
它们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大小一般在0.5-1.0微米左右。
弯曲杆菌的细胞壁上具有包裹着的粘多糖,这可能是它们在不良环境中生存的重要保护机制。
根据生物学特征,弯曲杆菌被分为多种不同的属,包括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螺旋菌属(Helicobacter)等。
其中,弯曲杆菌属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属,包括了许多引起人类和动物感染的致病菌。
弯曲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多种环境中,尤其是水体和土壤中。
它们可以在动物的消化道中或其排泄物中存活生长,因此常被认为是食物中的一种污染源。
此外,它们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如人际接触和接触受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从而引起感染。
在人类中,弯曲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肠道感染。
人们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尤其是家禽、生肉和未经充分烹煮的食物)或饮用受污染的水源而感染。
感染后,患者表现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除了肠道感染外,弯曲杆菌也可以引起其他感染,如胆囊感染、胆道感染和尿道感染等。
此外,弯曲杆菌还可以导致一些系统性疾病,如关节炎、淋巴结炎和脑膜炎等。
这些感染多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相关。
在动物中,弯曲杆菌感染同样常见。
特别是家禽和家畜中的感染,不仅会引起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数百万人因弯曲杆菌感染而生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弯曲杆菌感染,一些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加强食品安全控制,特别是对畜禽产品的监测和处理。
其次,加强卫生教育,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的意识。
此外,适当的烹饪和消毒也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
总之,弯曲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病原微生物,引起了许多人类和动物的感染。
《传染病学》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与常规:弯曲菌
感染
2018年《传染病学》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与常规:弯曲菌感染
一、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发病前密切接触过带该菌小动物(如小活鸡等)的儿童;全年均可发病,但感染高峰在夏秋季,偶可引起暴发流行。
2.临床表现:潜伏期长短不一,平均3~5日。
(1)胃肠道症状:主要为腹痛、腹泻,大便水样或粘液样,有恶臭,重症病人有粘液血便。
部分有呕吐、全身乏力、发热等。
(2)少数病人出现败血症或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
(3)病程数日至数周,平均为10~14日。
3.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大便为水样便或粘液脓血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或多量红细胞及脓细胞。
血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有轻度增加。
(2)病原学检查:粪便标本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42~43℃微氧条件下培养,可获得病原菌阳性。
(3)血清学检查:取患者双份血清作凝集试验,若恢复期血清较急性期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二、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对中重度病人脱水者,须补液及维持电解质平衡。
2.抗菌治疗:常选用红霉素口服,成人每日0.8~1.2g,小儿每日40mg~50mg/kg。
或多西环素、四环素、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等。
有
败血症时可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三、预防
注意食品管理和饮水卫生,防止家禽、家畜的粪便污染;做好牛奶消毒和病人排泄物的严格消毒。
卫生资格考试。
鸡曲折杆菌病症状及医治方法鸡曲折杆菌病只感染鸡,母鸡中比较常见,其它阶段鸡群很少感染此病。
该病的症状有的一开始并不明显,但当发觉时一样病情都较为严重,不过患鸡若能得到及时医治,是可以治愈的。
另外,夏季气温高,注意加强管理,可有效减少疾病的产生。
鸡曲折杆菌病是怎么流行的?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鸡和火鸡,较常见于初产或已开产数月的母鸡,偶然也产生于雏鸡。
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
病原菌随粪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用具,被健康鸡采食后而感染。
多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
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般为2%-5%。
鸡曲折杆菌病的症状有哪些?本病多呈慢性经过,病鸡表现精神不振,体重减轻,鸡冠皱缩并常有水泻,排黄色粪便。
该病进展缓慢,但也有很肥壮的鸡急性死亡,死前48-72小时内还在产蛋。
鸡群不能到达预期的产蛋高峰,产蛋率降落25%-35%。
仔鸡发育受阻,腹围增大,并显现贫血和黄疽。
鸡曲折杆菌病如何医治?该菌对各种消毒药较敏锐,5%过氯酸钠的1:200000稀释液,0.25%福尔马林溶液可在15分钟内杀死本菌;0.15%有机酚,1:50000季胺化合物及0.125%戊二醛均可在1分钟内杀死本菌。
对发病鸡群可用链霉素,每只5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逐日2次。
也可用四环素或土霉素拌料,每千克饲料加2克,连喂3-5天。
高温天气养鸡应注意什么?高温环境易造成蛋鸡体热散发受阻、食欲减退、产蛋量降落,严重的会导致中暑乃至死亡。
因此,夏季饲养蛋鸡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特别是在开放式鸡舍里笼养的蛋鸡,由于被“困”在笼内,不能挑选环境,更应注意避免高温的影响。
1、绿化鸡舍周围:在鸡舍四周,特别是西、南两侧,应搭设凉棚;鸡舍周围地面种植草皮、蔬菜等,尽量不使地面袒露。
另外,鸡舍房顶上面及墙壁用白漆或石灰乳之类刷白,可减少舍内热量的吸取。
2、加强透风换气:高温情形下,打开开放式鸡舍通道两端的门,使空气能沿鸡舍长轴方向活动。
有条件的可在鸡舍长轴方向增设高速风机或风扇,排出舍内余热和有害气体。
家畜弯曲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家畜弯曲杆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由弯曲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感染多种动物,如牛、猪、绵羊、马等。
人类也可感染此病,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对家畜弯曲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家畜弯曲杆菌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家畜弯曲杆菌病的主要病原菌是家畜弯曲杆菌,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或直接接触感染动物体液(如胎盘、流产物、尿液)而传播。
人类也可通过与感染了弯曲杆菌的动物密切接触、饮用未经消毒的乳制品等渠道感染此病。
二、家畜弯曲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分析诊断1. 临床症状家畜弯曲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抖动、减食、乳汁减少、流产和生殖障碍等。
牛类感染后还可出现关节炎、瘤胃炎等症状。
2. 分析诊断(1)动物实验诊断:通过小白鼠、小鼠或兔子等实验动物接种家畜弯曲杆菌,观察是否出现病原体存在的症状,如红、青或褐色环膜反应。
(2)血清学检测:家畜血清学检测主要采用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卡氏试验等,通过检测动物血清中抗体的存在来确定是否感染了家畜弯曲杆菌。
(3)细菌学检测:通过病畜组织或体液的分离培养,鉴定是否存在弯曲杆菌的菌落和形态特征。
三、家畜弯曲杆菌病的防治方法1. 疫苗预防针对家畜弯曲杆菌病,可以选择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动物的抗体水平,减少感染的发生。
2. 环境清洁定期清洗、消毒饲养环境,防止弯曲杆菌污染,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3. 隔离患病动物一旦发现有家畜感染家畜弯曲杆菌病的症状,应立即隔离患病动物,并进行及时治疗。
4. 严格的动物交易检疫制度加强动物交易时的检疫工作,防止弯曲杆菌病的传播。
5. 科学饲养管理注重动物的饲养管理,保证其充足的营养摄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6. 指导群众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对弯曲杆菌病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不食用未经消毒的生乳制品和肉类,避免直接接触流产物和胎盘。
家畜弯曲杆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
弯曲菌病
一、学习要点
弯曲菌感染是由弯曲菌属细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人和动物均可被感染,主要引起腹泻、肠道外器官的局灶感染和菌血症。
感染人并导致疾病的弯曲菌主要有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和胎儿弯曲菌。
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主要引起急性肠炎;胎儿弯曲菌多为机会性感染,可引起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
弯曲菌为微需氧菌,应用含抗生素的选择培养基更适合于空肠弯曲菌的分离。
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大多数感染的动物(包括野生和家养)可终生带菌也可成为弯曲菌感染的传染源。
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等密切接触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发展中国家发病者主要为2岁以下的儿童,随年龄增长发病数减少。
全年均可感染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空肠弯曲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严重的小肠结肠炎。
发热可为首发症状,伴全身不适。
腹痛腹泻为最常见症状。
大便为水样或粘液便,重症者可有粘液血便。
少数病例可出现腹膜炎、胆囊炎、关节炎及阑尾炎等。
胎儿弯曲菌感染多表现为肠道外症状,常见临床类型为败血症或菌血症。
新生儿和老年人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可根据流行病学史,腹痛腹泻等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确诊有赖于粪便病原学检查(包括粪便涂片直接显微镜检或粪便培养)。
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注意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病原治疗,空肠弯曲菌感染,首选红霉素,也可选用多西环素、四环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及氨基糖甙类抗菌素等。
胎儿弯曲菌感染,可选用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或氨苄青霉素等其它敏感抗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