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各区规划详细图[业界荟萃]
- 格式:ppt
- 大小:12.40 MB
- 文档页数:7
项目名称:《璧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12年修改编制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覃继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彭瑶玲(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设计总负责:赵芾(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所长:赵芾(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石力(工程师)项目编制人员:规划专业:石力(工程师)余焱(工程师)道路专业:马俊波(工程师)管网专业:陈忠(工程师)项目审查人员:规划专业:赵芾(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管网专业:陈治刚(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道路专业:蒋航(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目录第一部分总体规划局部修改说明 (1)一、修改背景 (1)(一)西永微电园拓展区快速发展的需求 (1)(二)规划建设用地时序适时调整 (2)二、修改的依据 (3)三、修改的原则 (3)(一)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量不变的原则 (3)(二)不改变强制性内容的原则 (3)(三)城市建设时序协调的原则 (4)(四)远期预留控制原则 (4)四、修改的目的 (4)五、修改内容 (4)六、修改前后各组团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情况 (5)七、修改前后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情况 (7)八、原总体规划文本的修改 (9)第二部分附表 (16)第三部分相关图纸 (21)第一部分总体规划局部修改说明一、修改背景2006年,《璧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2009年璧山县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局部修改,为璧山县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施以来,该总体规划有效地指导了璧山的城市建设。
近期,由于市级重点项目的实施和用地需要,西永微电园拓展区笔电配套产业的发展需求,需要对原总规进行修改。
经市政府同意后开展《璧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2012年修改》方案编制工作。
(一)西永微电园拓展区快速发展的需求璧山西永微电园拓展区是我市在“十二五”期间按照2+10”产业链集群建设方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全力建设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的主要配套产业园区。
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2.21•【文号】国函〔2024〕32号•【施行日期】2024.02.2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3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重庆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是直辖市之一,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等功能,更加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重庆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重庆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664.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064.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92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79.9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保护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重庆市主城区走马功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主城区走马功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一、规划背景1二、现状概况1三、规划依据1四、规划原则1五、规划区性质与规模2六、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2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2八、道路交通规划3九、工程管网规划4十、城市设计导则6十一、古镇风貌保护规划6十二、环境保护规划7十三、防灾规划8十四、相关规划说明8十五、规划实施9一、规划背景本规划区位于九龙坡区走马镇,西部槽谷地带的中南部。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确定将位于缙云山与中梁山之间的西部片区作为重庆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并依据走马独特的资源优势,将其定位为以居住功能为主,主要发展都市旅游服务业的功能区。
同时,走马镇因其优越的区位关系、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城镇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速,城镇自身也具有了加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外部宏观环境优势以及内部城镇自身发展动力的促进下,走马的开发条件日趋成熟,急需编制走马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指导走马的规划管理与开发建设。
二、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规划区属于九龙坡区走马镇,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部,地处中梁山与缙云山之间的西部槽谷中南部。
规划区北部为金凤,南部为江津双福、九龙坡巴福,东部则为白市驿、石板,西临缙云山。
规划区北部有成渝高速公路贴界而过,东部有在建外环高速公路经过,西部则有走津线,交通联系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二)规划区范围规划范围东以走马老镇区东部边界线为界,南以规划32米城市次干道的道路中心线为界,西以走津线的道路中心线为界,北以规划的走白路的道路中心线为界。
其用地属九龙坡区走马镇行政辖区范围。
规划面积89.71公顷。
(三)用地条件规划区地貌属风化剥蚀浅切丘陵地貌。
规划区内地势呈明显的中部山脊突起,两侧地势较为平坦的地貌特征。
最高点在规划区中部山脊线上,地面标高425.47米,最低点在规划区东北部,地面标高346.90米,相对高差78.57米。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一、总则(一)编制背景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对指导重庆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部分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经过直辖以来的建设,重庆已整体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2004年3月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特编制《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市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规划期限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四)规划范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重庆市行政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都市区规划范围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九个行政区,面积5473平方千米。
(五)规划区都市区的规划区范围与都市区范围一致。
都市区以外的各城市、镇、乡、村庄的规划区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二、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一)城市性质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二)发展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机遇,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蔡家组团城市规划鸟瞰效果图规划详解:一轴、一带、六廊、四板块一轴:规划在蔡家组团中心地区设置一条长5公里的东西向城市综合服务轴线,其沿线以商务商贸、酒店办公、创智产业、文化基地、公园广场、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功能为主,形成蔡家地区具有核心领导作用的“综合功能景观轴”,成为紧密串联蔡家组团中心区与蔡家组团滨江休闲娱乐场所的主要空间。
一带:滨江生态景观带和公共服务景观带。
沿嘉陵江滨江地区布局以现代服务业、高层次休闲业、科技研发和高品质商住业为主的综合型城市功能,打造嘉陵江滨江地区的绿色产业带,同时,与滨江绿化生态带结合,建设重庆主城北部地区城市滨江景观带。
六廊:控制六条通江景观廊道。
在功能区与功能区之间,利用河流、沟谷、山崖等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的地区,打造六条绿化通廊贯穿南北,建设名副其实的“生态宜居新城”。
四板块:根据绿化廊道、道路分隔等划分成以高品质生态居住、商务商贸办公、高新技术产业等四大板块。
四大板块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蔡家组团蔡家组团于2004年纳入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是重庆主城21个大型聚居区之一,也是重庆市规划建设的21个城市组团之一。
组团位于重庆市主城北部,东连两江新区悦来组团,南接两江新区北部新区,西承沙坪坝区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西永微电园,北靠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处于四区经济联动和功能衔接的枢纽位置,是重庆主城区拓展的最佳空间。
蔡家组团行政区划主要涉及北碚区蔡家岗、施家梁镇,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4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人。
根据重庆两江新区三大板块、十大功能区规划,蔡家组团处于先进制造业和都市综合功能区两大板块,是两江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生态智慧新城”,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商务业、高层次休闲业、高品质生态居住业等“四高”特色产业,重点打造LED及绿色照明基地、国家功能材料研发基地、软件产业基地,着重发展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功能材料、软件及服务外包等产业。
1、万州区: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
全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辖52个镇乡、街道。
万州是重庆第二大城市和渝东北中心城市!万州区是原四川省万县市的所在地,辖3区8县,重庆直辖后,改名为万州区,原万县市天城区,龙宝区,五桥区合并成立重庆市万州区,万州区总人口171.7万,在重庆40个区县中人口最多;城市建成区面积5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8万,城市规模除主城以外全市最大;动态移民26.3万,占三峡库区的五分之一,占重庆库区的四分之一,在库区区县中移民任务最重。
2、涪陵区:涪陵区是重庆第二大工业城市和第三大城市,涪陵区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多葬于此而得名,全区人民正在朝着五个涪陵建设既港城涪陵,工业涪陵,安商涪陵,人文涪陵和宜居涪陵,把涪陵建成国家山水园林城市!重庆市涪陵区,邑枕长、乌两江,素为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有渝东南门户之称,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榨菜之乡”。
全区幅员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私营经济示范区和4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13万,主城区常住人口53万。
是重庆第三大城市,和第二大工业城市。
涪陵区自然条件好,人文资源丰富。
涪陵榨菜、涪陵水牛、涪陵红心萝卜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大特产;程朱理学“点易洞”、水底碑林白鹤梁是名闻中外的名胜古迹。
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
2000多年前,巴围存此设郡,秦、汉、晋时设枳县,自唐以来一直为州所在地。
新中国成立后为涪陵地区,辖10个县,1995年撤地设涪陵市(地级),下辖两区一市三县,l998年重庆直辖后改设涪陵区。
地形地貌:以低山浅丘为主。
3、渝中区:是重庆市的母城和中心城区。
她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幅员面积23.71平方公里,人口逾66万,是著名的“山城”、“江城”、“不夜城”;她拥有3000多年历史,是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和红岩精神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