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两江新区总体规划1119136574
- 格式:pptx
- 大小:9.92 MB
- 文档页数:35
两江新区规划图、重庆两江新区范围、重庆两江新区地图(最新全面解读)[ 编辑:某兮 | 时间:2012-08-28 11:41:22 | 浏览:13445次 | 来源: | 作者: ]重庆两江新区范围涵盖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
规划总控制范围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水域、不可开发利用的山地及原生态区共650平方公里。
其中:重庆两江新区范围行政规划图 江北区涉及街镇为:石马河、大石坝、观音桥、华新街、五里店、江北城、寸滩、铁山坪、郭家沱、复盛、鱼嘴镇; 渝北区涉及街镇为:龙溪、龙山、龙塔、双凤桥、双龙湖、回兴、悦来、人和、鸳鸯、天宫殿、翠云、大竹林、木耳、礼嘉、龙兴、石船、古路、玉峰山镇; 北碚区涉及街镇为:水土、复兴、蔡家岗、施家梁镇。
两江新区规划图两江新区规划图 重庆保税港区:由寸滩港、江北国际机场和出口加工区三部分构成,采取‘水港+空港’的模式,组建一个‘一区双功能’的内陆型保税港区。
”水港功能区面积6.00平方公里,空港功能区面积2.37平方公里,分为两个地块。
其中地块一面积1.04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硚田村七社,南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新华村十社,西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新华村十一社,北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硚田村九社;地块二面积1.33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渝北区古路镇荣华村八社,南至渝北区古路镇荣华村六社,西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黎家村十六社,北至渝北区古路镇荣华村七社。
重庆寸滩码头 重庆两江新区工业园区: 位于两江新区东部,是两江新区成立后首次多区联动建设新区的试点,对今后新区建设具有示范意义。
该园区规划建设用地约170平方公里,区内主要包括龙石先进制造功能区和鱼复现代物流功能区两大功能区。
其中,龙石先进工业区规划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区内将重点打造国家级重大电力装备基地风电发电机组系统集成,重点发展关键零部件及配套零部件制造;布局薄膜光伏产业集群,制造核电零部件,适时发展主装备和相关输配电设备;打造船舶制造基地,重点发展不锈钢化学船舶,液化石油及天然气船、中高档游艇等特种船舶及动力配套产品。
重庆两江新区最新规划图范围面积1200平方公里横跨“三北”两江新区涵盖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
规划总控制范围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水域、不可开发利用的山地及原生态区共650平方公里。
其中:江北区涉及街镇为:石马河、大石坝、观音桥、华新街、五里店、江北城、寸滩、铁山坪、郭家沱、复盛、鱼嘴镇;渝北区涉及街镇为:龙溪、龙山、龙塔、双凤桥、双龙湖、回兴、悦来、人和、鸳鸯、天宫殿、翠云、大竹林、木耳、礼嘉、龙兴、石船、古路、玉峰山镇;北碚区涉及街镇为:水土、复兴、蔡家岗、施家梁镇。
六大功能两江新区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部署,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功能类似、政策比照”,是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及广大内陆地区的综合类开发“新区”。
功能定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中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内陆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总体目标10年后GDP逾6000亿元到2020年,两江新区将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在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中发挥核心和引擎作用。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10000亿元,分别占全市1/4以上;直接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量和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市1/3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40万标箱,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达4500万人次,常住人口规模400万人左右。
管理体制搭“三拖一”开发平台据了解,两江新区将采取“1+3”的管理体制,即在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两江新区管委会及江北、渝北、北碚3个行政区,分别作为开发主体协同推进。
在开发平台上,将采取“三拖一”模式。
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是市政府直属派出机构,市委、市政府将委托两江新区管委会在业务上进行统一管理,此外,鱼石片区(鱼嘴、复盛、龙兴、石船)由两江新区管委会直接领导的两江新区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三个平台拉动两江新区发展。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功能规模及布局 (2)第三章土地利用控制 (3)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第五章城市交通规划 (4)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4)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 (7)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8)第九章防灾减灾规划 (9)第十章附则 (9)附表一土地利用汇总表 (10)附表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强化对城市空间资源的管理,优化和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使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沙坪坝区滨江地带双碑-井口段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特编制《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沙坪坝区滨江地带双碑-井口段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重庆市规划标准与准则(重庆市城乡规划导则)》、《重庆市加油(气)站布点规划(2005-2020)》、《重庆市都市区邮政设施专项规划(2008-2020)》、《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重庆市双碑组团A、B、C、D、E、F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沙坪坝组团A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对《重庆市统筹城乡规划综合改革试验方案(纲要)》意见的函》(建规函[2008]261号)、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条规划范围为:东至嘉陵江,西以遂渝铁路为界,南起磁器口古镇,北至规划井口水厂。
第四条在规划范围内开展的与城市规划有关的设计、管理及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五条文本中第十、十二条、十三条、十五条、十六条、三十九至四十五条及分图图则中确定的土地用途、容积率、公共绿地面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为强制性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展望重庆两江新区由重庆市直管的两江新区管委会负责领导和管理,是重庆市实施城市战略发展的重要窗口。
该区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是重庆市实施内陆开放战略的核心地区之一。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重庆两江新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重庆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开发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该市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相邻,沟通西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重要通道。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庆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创新精神。
这不仅为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重庆两江新区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重庆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
通过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重庆的产业地位,加强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
根据《重庆两江新区发展规划纲要》,重庆两江新区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庆两江新区还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重庆两江新区的产业发展还受益于中国政府对内陆地区开放的政策。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西部地区开放和发展,为内陆地区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
重庆两江新区被评定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享受与沿海经济特区同等的政策待遇。
这将进一步加速重庆两江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重庆两江新区还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目前重庆两江新区的产业结构仍然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工业为主。
区域发展还需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并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重庆两江新区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人才的能力,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经济体制,提高市场化资源配置的效率。
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2.21•【文号】国函〔2024〕32号•【施行日期】2024.02.2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3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重庆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是直辖市之一,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等功能,更加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重庆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重庆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664.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064.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92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79.9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保护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两江新区范围引言两江新区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管理区域,位于中国重庆市主城区,是重庆市政府于2010年设立的国家级新区。
该区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成为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两江新区的范围,并探讨该区域的发展前景。
1. 范围概述两江新区的范围主要包括重庆市主城区的北部和南部,涵盖了沙坪坝区、渝北区、江北区以及南岸区。
总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
该区域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 区域特点由于两江新区的地理位置特殊,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同时,两江新区还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了长江经济带和西南地区,为外部经济交流提供了便利。
此外,两江新区还拥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
3. 经济发展两江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该区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并成为了许多知名企业的总部所在地。
两江新区的产业结构多元化,涉及了制造业、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多个领域。
此外,该区域还注重创新和科技发展,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4. 城市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推动两江新区的发展,重庆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城市发展规划。
这些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人才引进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规划等。
通过这些规划,两江新区将进一步提升其发展和竞争力。
5. 发展前景两江新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其次,两江新区在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方面取得的成就,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重庆市政府对两江新区的关注和支持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结论两江新区作为一个新兴的管理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
该区域具备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裕的地区的潜力,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持续的投资和创新,两江新区有望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两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两江镇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十二月目录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 (1)1.1耕地保护目标 (1)1.2建设用地保障目标 (2)2.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调整 (3)2.1耕地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3)2.2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 (5)2.3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6)2.4生态保护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8)2.5土地整治布局优化调整 (9)3.保障措施 (10)附图 (11)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4〕94号)和上级审定下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控制目标指标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对《两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原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形成《两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以下简称《本方案》),《本方案》为2015年修订,所采用的土地利用数据为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年度变更数据,其他数据为权威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
本次规划调整完善仅对《原规划》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容进行修订,经报原规划批准机关后成为土地用途管制依据,对原规划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予以保留,并沿用原规划作为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现将本次规划调整完善的内容阐明如下。
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1.1耕地保护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采取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数量不低于武鸣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指标,质量有保障并逐步提高。
《原规划》全镇耕地保有量目标为5813.42公顷。
《本方案》全镇耕地保有量目标为5796.71公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07•【字号】渝府发[2011]91号•【施行日期】2011.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11〕9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1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一月七日重庆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录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发展环境(二)指导思想(三)发展目标二、打造“大产业”,建设内陆高端产业的核心集聚区(一)形成“一心四带”产业空间格局(二)打造八大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三)打造六大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四)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五)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创新中心三、构建“大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区(一)打造“一心两城多组团”城市空间格局(二)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加快城市重点功能区建设四、汇集“大人群”,建设民生幸福的宜居新区(一)建设九大人口聚居区(二)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五、推进“大开放”,建设内陆开放的枢纽门户(一)构筑内陆开放平台(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三)加强区域合作六、创立“先行区”,领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一)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二)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率先突破(三)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七、实施机制和要素保障(一)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二)强化要素保障附件:两江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重庆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实现国家战略定位突破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两江新区抓住机遇,“乘大势创大业”,提速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高标准高水平推动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6月18日,在重庆直辖13周年的历史时刻,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了。
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国家推进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突破口和发展新引擎。
不少人甚至认为,两江新区就是国家启动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开篇之作。
重庆对“两江新区”的战略定位是: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国内外,形成“一门户两中心三基地”,即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开发建设两江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两江新区”,因位于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而得名,规划面积1200 km2,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 km2。
国务院在《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国函〔2010〕36号)中指出,“设立重庆两江新区,有利于探索内陆地区开发开放新模式,提升重庆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两江新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改革开放前30年,国家实施了3个大的开发开放战略: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进入新世纪又开发了滨海。
国家批准设立的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都承担着构成增长极“内核”、带动区域发展的使命。
595 km2的深圳特区开发,带动了18万km2、8000万人口的珠三角加速崛起;530km2的浦东新区,带动了21万km2、9000万人口的长三角迅猛发展;2270 km2的滨海新区,带动了33万km2、1亿人口的环渤海奋起直追。
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10年的时候,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
1200 km2的两江新区,将争取辐射带动“西三角”(重庆—成都—西安)乃至680万km2、4亿多人口的西部地区开发开放,从而改变西部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地位。
重庆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28•【字号】渝府发〔2021〕44号•【施行日期】2021.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渝府发〔2021〕44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1年12月28日重庆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2021年12月目录第一章开启“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新篇章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环境第三节指导思想第四节基本原则第五节主要目标第二章构建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第一节深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第二节建立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制度第三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第四节优化“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空间格局第五节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第三章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第一节推进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第二节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第三节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第四节建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第四章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第一节优化生态安全总体格局第二节加强生态整体保护第三节推进生态系统修复第四节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第五章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第一节严格耕地保护责任第二节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第三节巩固提升耕地质量第四节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第六章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第一节提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第二节强化高质量发展用地供给第三节优化土地供应审批管理第四节加强土地出让统筹管理第七章推动矿产资源有序绿色开发第一节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总体布局第二节强化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第三节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第四节推进矿业绿色发展第八章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第一节推进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第二节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第三节强化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第四节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合力第九章提升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能力第一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第二节加强新型测绘服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第三节深化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第四节推进空间资源数据融通共享第十章推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节全面深化规划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第二节强化规划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第三节建立健全规划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第四节强化规划自然资源能力建设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第一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第二节增强自然资源保护修复合力第三节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第四节加强规划宣传引导重庆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为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体系,根据国家《“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两江新区简介新华网2011-10-26 10:39:08 评论(0)条随时随地看新闻(一)两江新区设立背景及战略定位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3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北部新区、保税港区,规划总面积1200 km2,其中可建设用地550 km2,新开发用地400 km2,常住人口160万人。
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三个,也是内陆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党中央、国务院对设立重庆两江新区高度关注。
200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314"总体部署为重庆定向导航。
2008年4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向温家宝总理汇报工作时请求国家给予重庆更多支持,温家宝总理责成国家发改委牵头进行专题研究;2008年6月,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200多人到重庆调研,提出设立"两江新区"的想法。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明确认真研究设立"两江新区"问题。
2009年4月,重庆市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报告两江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其间,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先后3次对设立两江新区作重要指示。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国函〔2010〕36号),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
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两江新区是国家推进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突破口,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新载体"。
国家对两江新区寄予厚望,赋予了五大功能定位:一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二是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三是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四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五是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2011年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将两江新区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并列,并对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提出了明确要求。
重庆两江新区最新规划图(全面解读)2010年6月19日摘要: 市长黄奇帆认为,就目前重庆金融业的增速和辐射力来看,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既有现实可行性,又有长远的前瞻性。
国家批准重庆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优先支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
... . ...9 m! Y" E3 x4 A7 \+ |, Y+ l+ t% Y9 h两江新区全球贸易版图重庆两江新区区位图两江新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H0 Y- U3 Z6 q/ a* _/ ]9 W8 @7 X8 o% q. G新定位! Q" u: Y. g, w) \' A/ [6 v●城乡统筹先行区! ?6 y7 m* k$ S6 d& q9 t- P0 i; K9 `" I' `/ P重庆市将按照统筹城乡的基本要求,争取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民工制度建设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的先行区。
解读: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发《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重庆重任在肩,如何“啃”掉这个骨头,需要政策改革。
! l$ u+ _) h7 J# \/ ^/ K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国家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实施,需要先在一个区域进行试验,以便为大面积的政策展开提供示范,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应该承担起这个职责。
: F- `/ ]! ~- }$ p7 ?“城乡统筹必须依靠城市化来推动,两江新区的设置,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承接东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转移,也就是说两江新区能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这是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推进城乡统筹的现实路径选择。
”重庆大学教授蒲永健说。
9 ~/ `' M/ Y7 B3 B4 d' u! W$ l●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 _. v2 g. B# T9 L% a1 q) i/ @9 c7 o4 e! X3 O两江新区将作为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构架现代产业体系,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集中打造鱼石片区万亿工业基地,建成西部会展中心,形成西部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