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 格式:ppt
- 大小:3.56 MB
- 文档页数:7
专题05 遗传的规律及应用(基础题+提升题+创新题三位一体)1.(2024届·广东湛江·一模)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MYO7A基因与遗传性耳聋密切相关,图1为一个遗传性耳聋的家系图,进一步对家系部分成员进行基因检测,用限制酶BamHI处理MYO7A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将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进行电泳,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两图中的Ⅱ-5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8为正常女孩或男孩C.Ⅱ-7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Ⅱ-1或Ⅱ-2D.Ⅱ-8与Ⅱ-1的基因型相同【答案】C【分析】根据电泳图分析,Ⅱ-6号为患者,只有一种条带,说明该条带为致病基因的电泳条带,则1.25×104的条带为正常基因的条带,Ⅱ-5为正常男性,带有两种基因的条带,说明正常基因控制显性性状,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电泳图可知,Ⅱ-5是含有正常和致病基因的表型正常的男性,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根据电泳图可知,Ⅱ-8为杂合子,所以表型正常,但是女孩、男孩不确定,B正确;CD、根据电泳图可知,Ⅱ-2不含致病基因,Ⅱ-7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Ⅱ-2,Ⅱ-7的致病基因来自Ⅱ-1,Ⅱ-8与Ⅱ-1均携带致病基因且均不患病,二者均为杂合子,因此Ⅱ-8与Ⅱ-1的基因型相同,C错误,D正确。
故选C。
2.(2024届·广东汕头南澳中学·一模)雌雄异株植物大麻的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
若用大麻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亲本都必须是纯合子B.抗病和不抗病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无论杂交还是自交都需要人工授粉D.用大麻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流程比豌豆的短【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考查对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验证方法的理解。
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可以用自交方法,也可以用测交方法。
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家蚕为ZW的性别决定类型,ZZ为雄性个体,ZW为雌性个体。
在研究家蚕的某一性状时,发现存在隐性纯合(Z a Z a、Z a W)致死现象。
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A、a,这对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
现用杂合的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杂交,产生的F1自由交配,则F2中雌雄性的比例为()A.3:4B.1:1C.4:3D.6:7答案:A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由题意可知,亲本雄性的基因型为Z A Z a,雌性的基因型为Z A W,杂交产生的F1为Z A Z A、Z A Z a、Z A W、Z a W,其中Z a W致死,F1产生雄配子中Z A:Z a=3:1,雌配子中Z A:W=1: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Z A Z A:Z A Z a:Z A W:Z a W=3:1:3:1,其中Z a W致死,因此雌雄之比为3:4,A正确。
故选A。
2、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
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3种,基因型有4种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6种表现型C.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约为1/3,而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4 D.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中红色花瓣的植株占3/8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植物花瓣的大小为不完全显性,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而花瓣颜色为完全显性,R对r为完全显性,但是无花瓣时即无颜色。
《基因在染色体上》知识清单一、萨顿的假说1、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2、依据萨顿观察蝗虫配子减数分裂时发现,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
3、方法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需要注意的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1)实验材料:果蝇。
果蝇具有相对性状明显、繁殖速度快、易于饲养等优点,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
(2)实验过程及现象①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 全为红眼。
② F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 中红眼∶白眼= 3∶1,且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
(3)实验分析①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② F1 全为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
③ F2 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 3∶1,符合分离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④ F2 中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说明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2、摩尔根的假说(1)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用 w 表示)在 X 染色体上,而 Y 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2)亲本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WXW,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wY。
(3)F1 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WXw,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
(4)F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WXW∶XWXw∶XWY∶XwY = 1∶1∶1∶1,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 2∶1∶1。
3、摩尔根的验证(1)方法:测交实验,即让F1 中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
(2)结果:测交后代中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 1∶1∶1∶1,证明了摩尔根的假说。
2021年人教版(2019)必修2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30分,)1.将紫茉莉某红花品系与白花品系杂交,得到F1后进行自交。
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1B.紫茉莉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白花个体一定为纯合,红花可能为杂合C.F2中红花和粉红花随机交配,后代中红花和粉红花的比例为1∶1D.紫茉莉花色基因可能位于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中,也可能位于线粒体中2. 在孟德尔豌豆高茎与矮茎杂交实验中,将F1代高茎植株与矮茎豌豆进行测交后,其子代中矮茎豌豆占比为()A.100%B.50%C.25%D.12.5%3. 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鼠的毛色由两对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天竺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
则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A.9∶4∶3B.9∶3∶4C.9∶1∶6D.9∶6∶14. 某动物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 B、b独立遗传,只有A显性或B显性的胚胎不能成活。
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A.1/4B.1/5C.1/9D.1/105.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①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②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后对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③运用统计学方法④实验工具较先进⑤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6. 下列表示纯合子基因型的是()A. AaX B X BB.AABbC. AAX B X BD. aaX B X b7.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猫的白毛与蓝眼B.人的身高与体重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D.兔的长毛与短毛8.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B.避免小球的丢失C.避免小球损坏D.小球可再次使用9.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摘要: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是两类重要的遗传学问题,本文首先阐明了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念,然后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哈迪-温伯格定律,利用数学工具,推导了连续自交和连续自由交配(逐代淘汰/不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概率计算公式(推论I-IV),并用以指导育种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自交自由交配基因的分离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育种基因的分离定律内容为: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与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关的两类遗传学问题: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拟根据遗传学原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哈迪-温伯格定律)并结合数学工具,分别对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问题进行探究,并将之应用到育种工作中。
一、自交的概率计算自交是遗传学术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自交仅限于植物,指来自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此时该同一个体,既是父本,又是母本。
显花植物的花,有两性花和单性花之分。
两性花的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单性花的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单性花又分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两种情况。
显花植物的交配系统可以自交,异交或两者兼有。
自交是指植物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植株花的柱头上的受精过程,而异交指一株植物的花粉传送到另一株植物的花的胚珠或柱头上的受精过程。
交配方式与植物的性别系统有很大关系,如果某种植物为雌雄异株,那就都是异交了。
自然界中存在一些由于开两性花而专性自交的植物。
如大麦、小麦、大豆、水稻等开两性花,雌、雄蕊接近,花粉易于落到本花的柱头上。
另外如豌豆和花生,是严格的自交,自花传粉闭花受精,在花尚未开放时,花蕾中的成熟花粉粒就直接在花粉囊中萌发形成花粉管,把精子送入胚囊中受精。
再比如玉米开单性花雌雄同株,同一植株上的异花传粉,也为自交。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重点学校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16.0分)1. 基因型为Aa的豌豆自交过程中产生的配子情况如下,正确的是()A. 雌配子:雄配子=1:1B. 雌配子:雄配子=1:4C. AA:aa=1:1D. A:a=1:12. 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A. EeFf×EeFfB. EeFf×eeFfC. eeff×EeFfD. eeFf×eeff3. 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A. 132B. 116C. 18D. 144. 如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b表示。
图中个体Ⅱ3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 bbB. BbC. X B X bD. X b X b5. 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B. 一个四分体中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于减数分裂Ⅰ后期C. 一个四分体中含有四条染色体和四个DNA分子D. 一个四分体中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也可能会出现等位基因6. 如图为某种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乙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B. 甲细胞分裂后形成精细胞或极体C. 丙细胞不可能是乙细胞分裂的结果D. 丙中M、m的产生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7.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的影响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 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一般是相同的C. 精子游向卵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D. 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8.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Ⅰ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可发生染色体互换和基因重组B. Ⅱ过程中由于雌雄配子的数目相等,它们彼此结合的机会也是均等的C. 受精卵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具有重要意义9.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
⾼中⽣物学必修知识点总结⾼中⽣物学业⽔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必修1 知识点1.⽣命离不开细胞。
细胞是⽣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即使病毒,也只有依赖寄主细胞⽣活。
⽣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态系统→⽣物圈(以动物为例)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成形的细胞核(核膜)或(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举例差异性统⼀性原核细胞细菌、蓝藻、放线菌⽆成形的细胞核(⽆核膜——拟核)⽆染⾊体(只有环状的DNA)只有⼀种细胞器——核糖体1.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2.都有核糖体真核细胞草履⾍、酵母菌、植物、动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染⾊体有多种细胞器1)蓝藻是原核⽣物,⽆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所以能进⾏光合作⽤,是⾃养⽣物。
如念珠藻、颤藻、蓝球藻、发菜等都属于蓝藻。
菌前带“杆、螺旋、球、弧”字的⽣物属于细菌3.使⽤⾼倍物镜时应注意哪些:1)对光:调反光镜和光圈,光线暗时⽤凹⾯镜,⼤光圈2)只有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才能转⾄⾼倍镜,调粗准焦螺旋,要把物像移动中间,物象在哪⾥就要移向哪个⽅向,例:物象在右上⽅,要移到中间,要把玻⽚移向右上⽅3)⾼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使⽤粗准焦螺旋4 .组成细胞的元素:①⼤量元素: C、H、O、N、P、S、K、 Ca、Mg ②微量⽆素: Fe、Mn、Zn、Cu、 B、Mo ③主要元素: C、H、O、N、P、S ④基本元素: C、H、O、N 最基本元素(⽣命元素) C ⑤细胞⼲重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为C、 O、N、H ,鲜重中含最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为 O 、C、H、N5、统⼀性:构成⽣物体的元素在⽆机⾃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种是⽣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物体的元素在⽣物体体内和⽆机⾃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
⽣物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质6、⽣物体内各种化合物的检测:待测化合物指⽰剂现象还原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斐林试剂砖红⾊沉淀脂肪苏丹Ⅲ(或苏丹Ⅳ)橘黄⾊(红⾊)蛋⽩质双缩脲试剂紫⾊DNA 甲基绿绿⾊RNA 吡罗红红⾊线粒体健那绿蓝绿⾊酒精酸性重铬酸钾灰绿⾊⼆氧化碳CO2溴麝⾹草酚蓝澄清⽯灰⽔蓝变到绿再变到黄⾊⽯灰⽔变混浊是氨基酸,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 R基的不同。
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比例
假定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AaBBDD×AaBbdd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二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a×Aa→1AA、2Aa、1aa,子代中,杂合体占。
【师说考问】考问1 孟德尔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请分析作答(1)“假说—演绎法”中“假说”与“演绎”的内容:①“假说”内容:a.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c.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②“演绎”内容: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
(2)孟德尔运用“遗传因子”解释了豌豆杂交实验现象,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开发生在什么时候?提示:杂种子一代在产生配子时,即F1的性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考问2 “演绎”是否就是测交实验?孟德尔的演绎推理结果与实验结果分别是多少?是否吻合?提示:“演绎”不同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在大田中进行杂交实验验证。
孟德尔演绎推理结果为Dd×dd→子代显隐性性状之比为1:1,其测交实验验证结果为,这与理论推导比例基本吻合。
考问3 填写完成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的相关种类和比例(1)F1(Dd)的配子种类和比例:2种(D、d),1:1。
(2)F2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3种(DD、Dd、dd),1:2:1。
(3)F2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2种(显性、隐性),3:1。
(4)F1的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2种(Dd、dd),1:1。
(5)F1的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和比例:2种(显性、隐性),1:1。
考问4 观察下列图示,填相应内容(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C。
(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4)适用范围①真核(填“原核”或“真核”)生物有性(填“无性”或“有性”)生殖的细胞核(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
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5)适用条件⎩⎪⎨⎪⎧ a.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活力相同b.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c.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d.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e.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题组跟进】 高考题组——研考向 考向一 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的多角度判断 1.[2017·全国卷Ⅲ]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 .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 .O 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 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解析: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身高不同,反之,基因型不相同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身高相同,A 正确;在缺光的环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影响而变黄,B 正确;O 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均为ii ,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ii ,表现为O 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 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 错误。
高一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中,最简单、最有力反驳融合遗传观点的操作步骤及其现象的是()A.高茎与矮茎杂交,高茎作母本的正交,F1全部表现高茎B.高茎与矮茎杂交,高茎作父本的反交,F1全部表现高茎C.杂种高茎自交,后代出现高茎与矮茎之比为 3:1D.纯种高茎自交,后代全部表现为高茎【答案】C【解析】高茎与矮茎杂交,高茎作母本的正交,F1全部表现高茎,后代表现亲本的性状,不能最有利的反驳融合遗传的观点,A 错误;高茎与矮茎杂交,高茎作父本的反交,F1全部表现高茎,后代表现亲本的性状,不能最有利的反驳融合遗传的观点,B错误;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高茎与矮茎杂交,F1出现的性状必然是父母在双方之一的性状,即高茎性状,F1高茎自交,后代应该依然是高茎性状,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杂种高茎自交,后代出现矮茎,出现了F1代没有的性状,这与融合遗传是矛盾的,有力的反驳了融合遗传,C正确;纯种高茎自交,后代为高茎,仍然表现的是亲本性状,不能最有利的反驳融合遗传的观点,D错误。
2.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答案】B【解析】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符合“同种生物”、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3.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和纯合子杂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B.杂合子和纯合子杂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C.纯合子基因型中不会同时出现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D.杂合子基因型中可以出现一对或多对基因结合现象【答案】D【解析】纯合子和纯合子杂交的后代也会出现杂合子,如基因型AA和aa的杂交后代均为杂合子Aa,A错误;杂合子和纯合子杂交的后代会出现纯合子,如基因型Aa和aa的杂交后代中既有杂合子Aa也有纯合子aa,B错误;纯合子基因型中不会同时出现同一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但可以出现在不同对等位基因中如基因型AAbb,C错误;杂合子基因型中可以出现一对或多对基因相同现象,如基因型AABb、AABBCc,D正确。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A卷(人教版)生物·全解全析1.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控制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
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型判断出性别的是A.♀Yy×♂Yy B.♀Yy×♂yy C.♀yy×♂YY D.♀yy×♂yy【答案】C【分析】性染色体上的的基因控制性状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从性遗传是指相同基因型在不同的性别中表现为不同表现型的现象;它与伴性遗传的区别为控制从性遗传的基因一般位于常染色体,而不是性染色体。
【详解】A、由题干可知,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且黄色对白色为显性,若杂交组合为♀Yy×♂Yy,则子代是YY(♂黄色、♀白色)、Yy(♂黄色、♀白色)、yy(♂白色、♀白色),白色表型可能雌性也可能是雄性,不能从其子代表型判断出性别,A错误;B、若杂交组合为♀Yy×♂yy,则子代是Yy(♂黄色、♀白色)、yy(♂白色、♀白色),白色表型可能雌性也可能是雄性,不能从其子代表型判断出性别,B错误;C、若杂交组合为♀yy×♂YY,则子代均是Yy(♂黄色、♀白色),白色为雌性,黄色为雄性,C正确;D、若杂交组合为♀yy×♂yy,则子代是yy(♂白色、♀白色),白色表型可能雌性也可能是雄性,不能从其子代表型判断出性别,D错误。
故选C。
2.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AAaX b 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aX b,Y,Y B.X b,aY,YC.AX b,aY,Y D.AAaX b,Y,Y【答案】A【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
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总结孟德尔定律由奥地利帝国遗传学家格里哥·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
他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11、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 →F2:1YyRr:1Yyrr:1yyRr:1yyrr。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适用范围有: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细胞核遗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例,卷发与直发为一对相对性状,且卷发为显性,直发为隐性。
父母俱为卷发,如基因型俱为Aa,则有可能生出直发(aa)的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自由组合通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只适用于不连锁基因。
例,卷发直发(A或a)与双眼皮单眼皮(B或b)两种形状互不干扰,各自遗传。
卷发、双眼皮为显性,直发、单眼皮为隐性。
俱为卷发、双眼皮的夫妇,若其基因型俱为AaBb,其子女表现性有卷发单眼皮,直发单眼皮,卷发双眼皮,直发双眼皮四种可能。
连锁互换定律: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
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换,就会使位于交换区段的等位基因发生互换。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例,有一种叫做指甲髌骨综合症的人类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NP表示)与ABO血型的基因(IA,IB或i)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在患这类疾病的家庭中,NP基因与IA基因往往连锁,而NP的正常等位基因np与IB基因或i基因连锁,又已知NP和IA之间的重组率为10%.由此可以推测出,患者的后代只要是A型或AB型血型(含IA基因),一般将患指甲髌骨综合症,不患这种病的可能性只有10%。
因此,这种病的患者在妊娠时,应及时检验胎儿的血型,如果发现胎儿的血型是A型或AB型,最好采用流产措施,以避免生出指甲髌骨综合症患儿.。
四川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两豌豆植株杂交,其子代表现型所占比例统计如图所示。
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 D.YyRr×yyRr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
根据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
D正确。
故选D。
2、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花粉所含淀粉遇碘呈蓝色,糯性品系花粉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色。
将W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w基因用蓝色荧光标记。
现将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F1未成熟花粉,若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可作为分离定律的直接证据B.观察F1未成熟花粉,若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可判断该细胞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C.将F1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D.将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3:1答案:D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中的过程。
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配子中只存在等位基因中的其中一个。
杂合子的测交和杂合子的配子种类能够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实质。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基本知识过关训练单选题1、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选择红花植株(RR)与白花植株(rr)进行杂交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的表现型不能反映它基因型B.F2中粉红色花所占比例的理论值为1/3C.基因R对基因r为完全显性D.金鱼草花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答案:D分析: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2 .分析题图可知:亲本红色是RR,白色是rr,F1是Rr,F2是RR:Rr:rr=1:2:1。
A、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RR:Rr:rr=1:2:1,分别表现为红花、粉红花、白花,因此表现型可以反映它的基因型,A错误;B、子二代粉红花是Rr,占1/2,B错误;C、由于Rr表现为粉红花,RR红花、rr白花,因此R对r为不完全显性,C错误;D、由题意知,金鱼草花色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D。
2、兔的相对性状白毛和黑毛分别由基因A、a控制,白毛为显性。
将杂合白毛个体杂交得F1,F1中白毛个体随机交配得F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1中无性状分离B.F2中黑毛个体占1/4C.F2中纯合子与杂合子之比是4:5D.将F2中黑毛个体与白毛个体杂交,可推断白毛个体的基因组成答案:D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A、杂合白毛个体(Aa)杂交得F1,F1基因型为AA、Aa、aa,发生性状分离,A错误;B、F1中白毛个体(1/3AA、2/3Aa)随机交配得F2,F2中黑毛个体比例为2/3×2/3×1/4=1/9,B错误;C、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2中杂合子Aa比例为2×2/3×1/3=4/9,故纯合子与杂合子之比是5:4,C错误;D、将F2中黑毛个体(aa)与白毛个体(AA或Aa)杂交,通过后代表现型可推断白毛个体的基因组成,D正确。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解题技巧总结单选题1、下列关于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B.“若F1(Aa)与aa杂交,能产生两种子代,且显性:隐性=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D.“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过程答案:A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A、“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属于实验中发现的问题,A错误;B、“F1(Aa)与aa杂交的后代会产生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B正确;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C正确;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D正确。
2、已知某品种油菜粒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aBb的黄粒油菜自交,F1中黄粒∶黑粒=9∶7。
则 F1黑粒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A.1/2B.3/16C.3/7D.1/3答案:C解析:已知某品种油菜粒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型为AaBb的黄粒油菜自交,F1中黄粒∶黑粒=9∶7,这是“9∶3∶3∶1”的变式,所以黄粒的基因型为A_B_,黑粒的基因型为A_bb、aaB_和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