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
- 格式:pptx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6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五课文化创新
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优化总结知识架构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优化总结知识架构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优化总结
知识架构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单元优化总结知识架构。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复习课导学案【编写人】鞠丽【审核人】鞠丽刘晓梅【领导审核】王鹏【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背着说出提纲中知识点。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与探究案训练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懂得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预习案】【学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预习内容”部分,学生识记第四单元知识要点,独立构建本单元知识体系,限时40分钟2.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概念、问题请及时填写在“我的问题”部分。
【预习内容】任务一: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要点1、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及原因:特点: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
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给我们文化生活带来“喜”与“忧”:“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
“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3、人们对文化需求的特点及启示: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启示:要发展大众文化。
即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4、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表现: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
态度:需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改造和剔除。
5、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态度: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6、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及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及作用:地位: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依据(原因):P96最后一段,三相“适.衔.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路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P98最后一段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紧紧抓住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WhatWhyHow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含义:P96倒数第二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P98先进文化,科学发展,强基固本,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历史证实:全盘西化、文化复古主义无法复兴中华文化,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强国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P97 4个决定二为,二百,三贴近,两效,改革PP7专家点评Why 搞好了----; 搞不好---- P100What 培育四有公民(根本任务)How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国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个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Why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其中心环节How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深化精神文明.推动学习雷锋.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 P106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P107相关链接Why 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要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需要加强两个修养How 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Why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How 4“教”2“扬”P107What 灵魂主题精髓基础Why 兴国之魂决定发展方向根本标识本质体现P105-106How 坚持树立弘扬倡导倡导P106。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再认传统文化的含义;解释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2、举例说明传统文化的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推论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5、回忆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解释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6、推论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二、重点与难点: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知识清单1、传统文化的含义?2、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4、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5、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6、说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7、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传统文化就是本土文化。
( )说明:2、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 )说明:3、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 )说明:4、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 )说明:5、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3广东汕尾一模)30.近10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革命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
这表明() A.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实践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C.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前进动力2、(2013·山东卷)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
这说明()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2013·北京卷·25题)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
人教版职高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教案《文化之旅》一、导入在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四单元的课文,同学也在课外学习了《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明湖居听书》。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四单元。
二、单元提示本单元教学主题是文化之旅,通过对多种文化现象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文化的内涵、表现形式,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懂得文化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选编课文都是通过当地的物或人的特点来展示文化特点,领略文化的艺术魅力。
三、课文回顾《胡同文化》1、课文导析2、重点与难点(1)北京胡同的特点是怎样的呢明确:走向──正;名称──俗;数目──多;环境──静;生活──方便安静(2)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北京人或者说是我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
胡同的衰落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新北京正在崛起,北京在前进,中国也在前进!所以我们很高兴地和胡同再见吧。
《浪漫的灵魂》1、课文导析是一篇惟美的艺术散文。
展现的是异国的文化,作家冯骥才向我们描绘西方国家的浪漫情结。
文章通过奥地利人酷爱音乐,崇尚高贵,阐述了“音乐通过灵魂能够改变人生的一切”的道理。
本文的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和对比、衬托、比喻等修辞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2、重点与难点灵魂浪漫(2)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是如何理解“行为的浪漫不过是表面的波澜,真正的浪漫是灵魂的浪漫。
”这句话的《西安这座城》1、课文导析2、写作思路:写作特色:3、重点与难点明确并板书:古都历史(理解为古都本身演变历史)、古建筑群、文化习俗、西安人(2)“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是一个旧的文物,有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
”为什么说是旧的文物为什么说是新的象征明确:旧的文物是指西安城到处透出古意,蕴积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的积淀。
具体来说古城墙、方正有序的大街小巷、秦兵马俑等等。
新的象征是指科学家、各类奇人异士的不断涌现,西安人创新开拓以及西安人的关心国事。
2021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高考热度★★)1.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2.大众文化就是指先进文化,流行文化就是指经典文化。
3.文化企业在把经济企业放在首位的同时,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4.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5.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是当务之急。
6.市场化才能提高电影产品质量。
7.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8.经典文化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9.英雄家书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10.传统习俗就是指落后文化。
11.公益广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2.我们要坚持文化产品多样化以促进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13.新农村建设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14.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承袭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15.文化建设应当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16.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17.建设先进文化有赖于传媒发展。
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高考热度★★)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1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1.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2.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3.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24.文化创新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25.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把精神文明放在首位,物质文明放在次要位置。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近年来,网络年货在我国悄然流行。
往年,各电商平台主打的都是以米面油、当地特产等食品为主的传统年货,今年一些电商平台创新加入文化元素,推出年夜饭、书店购书券、瑜伽健身券等新兴年货。
材料说明( )①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更加色彩斑斓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们文化选择的空间③文化市场的发展决定人们文化消费方式的改变④文化产品借助现代传播手段缩短了被人们认知的时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
材料主要说明电商平台为人们的文化消费提供了便捷的方式,①②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政治、经济决定文化,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2.针对网络文化中的乱象,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开展“扫黄打非·净网”专项行动,重拳出击,向散播、传播色情暴恐信息,影响儿童阅读、视听的网站亮剑。
开展“净网”行动( )①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的表现②会限制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③有利于克服文化市场的缺陷和不足④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选D。
面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国家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这有利于克服文化市场的缺陷和不足,①③符合题意;开展“净网”行动不会限制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②说法错误;开展“净网”行动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但不起决定作用,④说法错误。
3.2020年元旦、春节期间,为丰富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H市举办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
假如我们对此事进行报道,最合适的标题是( )A.传播区域特色文化,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稳定性C.发展健康有益文化,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D.建设中国特色文化,保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解析:选C。
题意表明,H市举办的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目的是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C正确;题目没有涉及区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没有涉及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且“保证”一词表述不妥,A、B、D不选。
学案类型:复习课课时数:共3课时课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前复习案】考点展示: 1.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 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3.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6.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8.加强思想道德建设9.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复习内容:默写下列知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3.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的内容?【课堂探究案】【探究1】31.材料: 2013年1月2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停止播出“肝病治疗仪”、“毛主席翡翠金钻国表”、“纤体收腹衣加雅莉”、“姜老太鼻康膜”、“凯撒金首饰”、“北京京坛医院胎记靶向清除术”等55条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短片广告。
存在夸大夸张宣传,误导消费等内容;含有明令禁止播出的治疗肝病的广告,总局61号令明令禁止的使用国家领导人领袖人物形象等内容,明令禁止播出的丰胸减肥产品广告等。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材料中的文化低俗化现象?【探究2】材料:某班同学就“文化需求与文化消费”情况对本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差,部分调查内容及统计结果如下:(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说明该校学生应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品味。
课堂检测:1. 回顾2013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不仅要有中国制造,更要有中国创造;不仅要有中国声音,更要有中国价值。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②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 2013年3月5日,潍坊市开展“学雷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