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体系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1
高二一部政治2015.09.18《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框架【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基础工程: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主要内容 地位 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主要内容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如何加强 (地位主要内容作用) 加强修养追求目标①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有喜有忧,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交汇、融合中,我们要奏响主旋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先 Why 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 进文化 展的必然要求。
③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How ③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在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⑤How思想道德修养与 知识文化修养解决思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关系 什么是知识文化修养?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 二者关系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①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我们要不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一、文化生活现状:1、特点及原因:〔1〕色彩斑斓〔类型、风格、形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与流通成为可能,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色彩斑斓。
〔2〕喜忧并存〔影响〕;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的忧虑现象。
〔3〕有阳光有阴影〔良莠不齐〔性质〕;现阶段依然存在的原因:课本92页2.如何看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1〕落后文化。
①含义:指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②表现: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等,是文化糟粕。
③处理方法〔态度〕: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2〕腐朽文化。
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③处理方法〔态度〕:必须依法取缔,坚决抵抗。
二、面对文化生活的现状,应该怎样做?〔如何应对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国家角度〕①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要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奏响主旋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
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抗腐朽文化。
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⑥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文化生产者角度〕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等。
(公民个人角度〕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区分能力,抵御不健康文化。
要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三观”;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等等。
第4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复习案考纲考点考情分析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本课近三年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影响、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本课内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近几年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考查有所增加,非选择题主要立足文化的作用、文化与人的关系,考查文化环境净化、公民文化权益保障等。
2014年高考命题可能结合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调控,综合考查传媒商业化的影响;结合一些优秀的影片、电视剧、作品说明应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从而正确看待大众文化和发展大众文化;结合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说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危害。
课前复习案【考点梳理】依据下列问题,整理教材相关内容。
考点一、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1、文化生活多样化的原因2、文化生活中的可喜变化和存在问题(1)“喜”的原因:。
主要表现:①②③④(2)“忧”的原因:。
主要表现:①②③(3)对策: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加强。
(同解决落后腐朽文化的措施)❖提示:文化多角度思考: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①国家要对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进行管理,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大力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
②个人要增强识别和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正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③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承担社会责任。
考点二、发展大众文化1、现阶段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特点: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的特点。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成员考点96 主权国家考点97 国际组织考点98 联合国(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考点99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考点100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考点101 时代的主题考点102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考点103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考点104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考点105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考点106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考点107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家组织1.主权国家⑴地位: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⑵划分:①按国家性质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②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③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⑹地区:国际上还有一些区域因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被称为地区2.国际组织:⑴地位: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⑵产生: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
国际行政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组织的迅猛增加,则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⑷.分类①联合国:一般性、世界性、政府间②欧盟、东盟、非盟、上合组织:一般性、区域性、政府间③国际奥委会:专业性、世界性、非政府间④石油输出国组织:专业性、世界性、政府间⑤世贸、世卫、世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专业性、世界性、政府间⑥世界红十字会:专业性、世界性、非政府间⑦亚太经合组织:专业性、区域性、政府间⑧成立较早的国际组织:国际电报联盟(1865年)万国邮政联盟(1874年)国际铁路货运联盟(1890年)⑨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1920年)⑩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1945年)⑸机构:①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是议事和决策机构,享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审核财政预算和决算、选举执行机构成员和最高行政官员、制定和修改组织章程、接纳新成员、审议各机构的年度报告等。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详细)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8、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9、消费结构的含义?变化趋势?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0、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