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搭船的鸟(第1课时)
- 格式:pptx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4
第15课《搭船的鸟》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15 搭船的鸟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父、啦"等5个生字,会写“搭、亲”等12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
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习重难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做所做的细致观察,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情分析本文文字浅显,对于有着一定阅读经验的三年级孩子来说理解课文内容并不太难。
但作为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编者选文是以服务习作指导为目的的。
因此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本文教学目标应指向习作指导。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语文要素1.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留心观察"。
了解“留心观察”的方法,感受“留心观察"的乐趣,做一个“乐于观察”的小学生。
2.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能够积累生活素材,作文时有内容科协,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激发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或场景的愿望,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仔细观察带来的好处,拓宽习作的选材思路。
3.(出示翠鸟的图片)多漂亮的鸟儿啊!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对,翠鸟。
一次,一只翠鸟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做什么呢?让我们走进《搭船的鸟》去寻找答案吧!4.资料链接。
翠鸟又叫鱼狗,属中型水鸟。
翠鸟体形大多矮小短胖,羽毛主要为亮蓝色,腹部为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为赤红色。
从远处看很像啄木鸟。
因背部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而通称翠鸟。
翠鸟以食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
15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所做的观察。
3.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教学重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所做的观察,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教学难点】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1、孩子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猜猜我从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呢?2、是的,李老师就是来自这所美丽的碟子湖学校,我们学校前段时间举行的运动会上,有2个可爱的吉祥物,它们就是碟宝和湖宝,和它们打打招呼吧!3、今天李老师还特意把他们带来了安义,带到了我们的课堂,表现出色的孩子,就可以得到它哦。
4、刚才李老师介绍了我的学校,介绍了2个可爱的吉祥物,下面谁能给我介绍下你们的学校,说说你们学校有哪些美的地方?|5、李老师也发现了一些美——“凤鸣楼、凤美楼、凤德楼、还有一座精美的雕塑叫火凤腾翔,老师发现这些好听的名字中都带有一个‘凤’字,我猜你们的老师一定希望你们都像这只展翅的火凤一样腾空飞翔。
6、好了,孩子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二、初读感知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李老师发现我们三()班的孩子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第五单元的主题就是“观察与发现”,在这个单元里我们要学习:1)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15 搭船的鸟。
看看作家郭风对周围事物是如何留心观察的。
二、初读感知1、出示课题——搭船的鸟。
指导书写“搭”字,师范写,生书空。
齐读课题。
你们觉得李老师这个“搭”字写得怎么样?2、,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为什么搭船?搭船去哪?搭船的鸟是什么样的?)2、理解“搭船”:谁知道,搭船是什么意思?三、细读品味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鹦、鹉”等6个生字,会写“搭、翠”等9个字,会写“搭船、翠绿”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文中写了哪些关于鹦鹉的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主题:通过描述搭船的鹦鹉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 课文结构: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描述了作者与鹦鹉相遇、互动、观察和别离的情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插图、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鹦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鹦鹉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不懂的词语,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课文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鹦鹉的印象深刻的画面,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六、板书设计1. 课题:15 搭船的鸟2. 课文结构:作者与鹦鹉相遇→互动→观察→别离3.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优美句子,积累词语。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动物,用一段话描述它们的特点,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较好,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中的词语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词语讲解。
三年级语文上册-15《搭船的鸟》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搭船的鸟》通过写一只翠鸟的外形和翠鸟捕鱼的经过,反映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心和对自然的爱,突出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生字“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4.观看视频,迁移写作方法,记录观察所得,体会观察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翠鸟的外形和捕鱼时的动作。
2、感受翠鸟的美丽和捕鱼时速度之快,体会大自然的奇妙、美丽。
教学难点:对翠鸟捕鱼动作冲、衔、吞的理解。
四、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丰富的想象力,经过统编版教材的学习及生活经验,已积累了许多通过观察感受到美好事物的词句。
但是学生的观察容易停留在无意识的“看”的层面,观察方法和角度也较为单一,引发习作缺少素材等问题。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以点拨、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体会不同的观察方法,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的能力和意识,为下阶段的自主观察活动做铺垫。
五、说教法学法1.以读代讲:展示一个以读为主线的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引导学生感受翠外形的美丽和动作的敏捷。
2.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自主合作探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先学后教,自主探究。
同桌合作、小组合作,教师放手多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
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质疑1、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郭风去观察去发现。
齐读:搭船的鸟。
搭在字典中有几种意思,你们觉得选哪一种,用你们的手指告诉我。
搭船就是坐船、乘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