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标准协议代码
- 格式:docx
- 大小:33.33 KB
- 文档页数:12
802.11nWi-Fi联盟在802.11a/b/g后面的一个无线传输标准协议,为了实现高带宽、高质量的WLAN服务,使无线局域网达到以太网的性能水平,802.11任务组N(TGn)应运而生。
802.11n标准至2009年才得到IEEE的正式批准,但采用 MIMO OFDM 技术的厂商已经很多,包括D-Link,Airgo、Bermai、Broadcom以及杰尔系统、Atheros、思科、Intel等等,产品包括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等,而且已经大量在PC、笔记本电脑中应用。
目录产生在当今各种无线局域网技术交织的战国时代,WLAN、蓝牙、HomeRF、UWB等竞相绽放,但IEEE802.11系列的WLAN是应用最广泛的。
自从1997年IEEE802.11标准实施以来,先后有802.11b、802.11a、802.11g、802.11e、802.11f、 802.11h、802.11i、802.11j等标准制定或者酝酿,但是WLAN 依然面临带宽不足、漫游不方便、网管不强大、系统不安全和没有杀手级的应用等。
就像当今VoIP应用中一个全新的领域VoWLAN那样,虽被业内人士看作是WLAN最有希望的杀手级应用,却因为这四个“不”,很难进一步发展。
600Mbps的美妙前景,100Mbps的净吞吐量;应用在传输速率方面,802.11n可以将WLAN的传输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供到300Mbps甚至高达600Mbps。
得益于将MIMO (多入多出)与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相结合而应用的MIMO OFDM技术,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也使传输速率得到极大提升。
在覆盖范围方面,802.11n采用智能天线技术,通过多组独立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可以动态调整波束,保证让WLAN用户接收到稳定的信号,并可以减少其它信号的干扰。
因此其覆盖范围可以扩大到好几平方公里,使WLAN移动性极大提高。
IEEE 802.11协议,IEEE 802.11协议标准作为全球公认的局域网权威,IEEE 802工作组建立的标准在过去二十年内在局域网领域内独领风骚。
这些协议包括了802.3 Ethernet协议、802.5 Token Ring协议、802.3z 100BASE-T快速以太网协议。
在1997年,经过了7年的工作以后,IEEE发布了802.11协议,这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议。
在1999年9月,他们又提出了802.11b“High Rate”协议,用来对802.11协议进行补充,802.11b在802.11的1Mbps 和2Mbps速率下又增加了5.5Mbps和11Mbps两个新的网络吞吐速率,后来又演进到802.11g的54Mbps,直至今日802.11n的108Mbps。
利用802.11b,移动用户能够获得同Ethernet一样的性能、网络吞吐率、可用性。
这个基于标准的技术使得管理员可以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局域网技术来构造自己的网络,满足他们的商业用户和其他用户的需求。
和其他IEEE 802标准一样,802.11协议主要工作在ISO协议的最低两层上,也就是物理层和数字链路层(见图1)。
任何局域网的应用程序、网络操作系统或者像TCP/IP、Novell NetWare都能够在802.11协议上兼容运行,就像他们运行在802.3 Ethernet上一样。
802.11b的基本结构、特性和服务都在802.11标准中进行了定义,802.11b协议主要在物理层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加入了高速数字传输的特性和连接的稳定性。
802.11 工作方式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是通过一台PC机器加上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的,另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它的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
一个无线接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的网络接口(802.3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1d桥接协议。
IEEE802.11ad标准中LDPC编译码的研究2013年初推出的新一代WLAN协议-IEEE802.11ad技术标准,目标是用于家庭多媒体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为家庭音视频信号的无线通信提供新的方案,同时为迎接物联网发展的到来做铺垫。
LDPC码是一种性能非常接近香农极限的“好”码,能提供约8dB的编码增益,同时具有低的译码复杂度和高的吞吐率等优点,成为继Turbo码之后信道编解码领域又一研究热点。
本文对LDPC码在IEEE802,11ad标准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首先,认识IEEE802.11ad标准。
从系统层面和物理层两方面介绍此标准,给出标准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系统结构框图,重点描述标准中物理层的特征,总结出IEEE802.11ad标准的重要特点和关键技术。
其次,研究和实现两种LDPC编码器。
根据IEEE802.1l ad标准中LDPC码H矩阵的特点,设计一种高效的QC-LDPC 编码器,完成FPGA的实现。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LDPC编码结构——π-旋转LDPC码,对π-旋转LDPC编码器结构进行探究,完成它的仿真和FPGA实现。
再次,研究LDPC译码算法并实现译码器。
根据IEEE802.11ad标准的要求,通过仿真分析和比较了6种LDPC码软判决译码算法的性能,最后选取Normalized Min-Sum算法作为系统硬件实现的算法,通过仿真确定Normalized Min-Sum算法的相关参数。
分析IEEE802.11ad标准中LDPC码H矩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FPGA 的高吞吐量、低存储的LDPC译码器实现结构。
最后,对标准中的LDPC编译码器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分析。
通过功能测试验证LDPC编译码器性能的正确性,同时给出了硬件资源利用率的报告,分析编译码器的整体性能。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流程是:第一步:查阅文献资料调研。
前期查阅文献,对LDPC码的编码方式、译码算法、译码器实现结构的种类进行调研,选取适合本标准的LDPC编码方式、译码算法和译码器结构。
IEEE802.11⽆线局域⽹标准简介IEEE802.11⽆线局域⽹标准简介⽆线局域⽹是计算机⽹络与⽆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利⽤射频(RF)技术,取代旧式的双绞铜线构成局域⽹络,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的所有功能,⽹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也能够随需移动或变化。
使得⽆线局域⽹络能利⽤简单的存取构架让⽤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化、便利⾛天下”的理想境界。
WLAN是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与⽆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使⽤⽆线信道来接⼊⽹络,为通信的移动化,个⼈化和多媒体应⽤提供了潜在的⼿段,并成为宽带接⼊的有效⼿段之⼀。
⼀、IEEE802.11⽆线局域⽹标准1997年IEEE802.11标准的制定是⽆线局域⽹发展的⾥程碑,它是由⼤量的局域⽹以及计算机专家审定通过的标准。
IEEE802.11标准定义了单⼀的MAC层和多样的物理层,其物理层标准主要有IEEE802.11b,a和g。
1.1 IEEE802.11b1999年9⽉正式通过的IEEE802.11b标准是IEEE802.11协议标准的扩展。
它可以⽀持最⾼11Mbps的数据速率,运⾏在2.4GHz的ISM频段上,采⽤的调制技术是CCK。
但是随着⽤户不断增长的对数据速率的要求,CCK调制⽅式就不再是⼀种合适的⽅法了。
因为对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来说,为了取得较⾼的数据速率,并达到扩频的⽬的,选取的码⽚的速率就要更⾼,这对于现有的码⽚来说⽐较困难;对于接收端的RAKE接收机来说,在⾼速数据速率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良好的时间分集效果,要求RAKE接收机有更复杂的结构,在硬件上不易实现。
1.2 IEEE802.11aIEEE802.11a⼯作5GHz频段上,使⽤OFDM调制技术可⽀持54Mbps的传输速率。
802.11a与802.11b两个标准都存在着各⾃的优缺点,802.11b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廉,但速率较低(最⾼11Mbps);⽽802.11a优势在于传输速率快(最⾼54Mbps)且受⼲扰少,但价格相对较⾼。
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1. 引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局域网。
它是现代网络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无线网络接入方式。
无线局域网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一系列的协议标准,本文将介绍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2. 802.11系列协议标准802.11系列是无线局域网的主要协议标准,由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制定和管理。
以下是802.11系列协议标准的简要介绍:2.1 802.11a802.11a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之一。
它在5 GHz频段工作,提供了高速的无线传输速率,最高可达54 Mbps。
然而,由于其频段较高,穿墙能力较差。
2.2 802.11b802.11b是较为广泛应用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之一。
它在2.4 GHz频段工作,提供了最高11 Mbps的无线传输速率。
由于其频段与其他设备(如蓝牙设备、微波炉等)冲突较多,因此会造成干扰。
2.3 802.11g802.11g是在802.11b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协议标准。
它在2.4 GHz频段工作,提供了最高54 Mbps的无线传输速率。
与802.11b相比,802.11g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兼容性。
2.4 802.11n802.11n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之一。
它在2.4 GHz和5 GHz频段都可工作,提供了更高的无线传输速率和更好的信号质量。
802.11n支持多天线技术(MIMO),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性能。
2.5 802.11ac802.11ac是进一步改进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
它主要工作在5 GHz频段,提供了更高的无线传输速率和更好的网络覆盖范围。
802.11ac采用了更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可以支持更大的带宽,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应用。
.4C H A P T E R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主要内容IEEE 802.11的基本原理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协议载波侦听多址访问/冲突避免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安全有线等效保密WEP (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协议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在一个建筑物内访问一般在100m以内(室外增大功率可达300m) 提供LAN和Internet的接入提供高速数据速率802.11b 11Mbps802.11b/g 54 Mbps支持移动性成本低无线局域网的主要标准HIPERLANHigh Performance Radio LAN(高性能无线LAN) 欧洲标准(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下的宽带无线电接入网络BRAN小组制定的),HiperLan1和HiperLan2两个标准,物理层最高速率为54Mpbs(网络层25Mpbs)。
IEEE 802.11美国标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主导市场本课程中主要讨论802.11标准IEEE 802.11 的两种模式基础设施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 终端与访问点AP (Access Point)通信无基础设施模式(Ad Hoc Mode)终端进行对等网(peer-to-peer)通信(不需要AP)IEEE 802 协议层OSI参考模型各层功能物理层对物理信号的编解码前同步码的产生与去除透明比特传输介质访问控制(MAC) 层发送端:数据打包成帧进行传输接收端:拆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实现和维护MAC协议协调用户对共享介质的访问(寻址)逻辑链路控制(LLC) 层向高层协议提供服务接口,建立和释放数据链路层的连接 进行流控制和错误控制给帧加上编号物理层802.11 支持3种物理传输介质红外(Infrared)实现简单,成本低传输距离短,可视距离射频(2 种)跳频扩频(FH-DS)直接序列扩频(DSSS)覆盖范围较大(比如,可以穿透墙壁)如何访问一个网络?基础设施模式加入网络的四个步骤1.发现可用网络比如,基本服务集(BSS)2.选择一个网络(BSS)3.认证(Authentication)4.结合(Association)步骤1:发现可用网络被动扫描AP周期地发送信标帧(Beacon frame),其中包括: AP的MAC地址,网络名称(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Identifier,即SSID)等。
1.MAC层协议,数据包通信过程,加密认证过程,代码理解(80211,wpa_supplicant)物理层:参考:802.11a:最高54Mbit/s,播在5GHz,在52个OFDM副载波中,802.11b:其载波的频率为2.4GHz,可提供1、2、5.5及11Mbit/s的多重传送速度。
11个频段,每个频段为22M, DSSS802.11g: 共14个频段,原始传送速度为54Mbit/s, OFDM调制方式802.11i: 填补802.11脆弱的安全加密功能(WEP), 其中定义了基于AES的全新加密协议CCMP (CTR with CBC-MAC Protocol)802.11n: 2.4 GHz or 5 GHz bands;速率:300 Mbit/s (20MHz*4 MIMO) 或者600Mbit/s(40MHz*4 MIMO);802.11ac:更宽的RF带宽(提高至160 MHz),更多的MIMO空间流(spatial streams)(增长到8),多用户的MIMO,以及高密度的解调变(modulation,最高可达成256 QAM)。
Wifi的整个信道列表:下图是2.4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事实上OFDM是MCM Multi-Carrier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
其重要思想是:将信道提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
64-QAM:256-QAM:FHSS(frequency-hopping spread-spectrum):调频展频DSSS(direct-sequence spread-spectrum):直接序列展频OFDM():正交频分复用MAC层协议MAC层的功能:扫描,接入,认证,加密,漫游,同步。
MAC层面临的问题:隐藏节点的问题如图3-2 所示,节点2 可以之间跟节点1 和节点3 通信,但是某些因素导致节点1 与节点3 无法直接通信。
802.11无线网络标准详解1990年,早期的无线网络产品Wireless LAN在美国出现,1997年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颁布,对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无线网络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不同厂家的无线网络产品的互通互联。
1999年无线网络国际标准的更新及完善,进一步规范了不同频点的产品及更高网络速度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一、1997年版无线网络标准1997年版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规定了三种物理层介质性能。
其中两种物理层介质工作在2400——2483.5 GHz无线射频频段(根据各国当地法规规定),另一种光波段作为其物理层,也就是利用红外线光波传输数据流。
而直序列扩频技术(DSSS)则可提供1Mb/S及2Mb/S工作速率,而跳频扩频(FHSS)技术及红外线技术的无线网络则可提供1Mb/S传输速率(2Mb/S作为可选速率,未作必须要求),受包括这一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多数FHSS技术厂家仅能提供1Mb/S的产品,而符合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并使用DSSS直序列扩频技术厂家的产品则全部可以提供2Mb/S的速率,因此DSSS技术在无线网络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介质接入控制层功能无线网络(WLAN)可以无缝连接标准的以太网络。
标准的无线网络使用的是(CSMA/CA)介质控制信息而有线网络则使用载体监听访问/冲突检测(CSMA/CA),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均是为了避免通信信号冲突。
2.漫游功能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允许无线网络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无线网桥网段中使用相同的信道,或在不同的信道之间互相漫游,如Lucent的WavePOINT II 无线网桥每隔100 ms发射一个烽火信号,烽火信号包括同步时钟、网络传输拓扑结构图、传输速度指示及其他参数值,漫游用户利用该烽火信号来衡量网络信道信号质量,如果质量不好,该用户会自动试图连接到其他新的网络接入点。
3.自动速率选择功能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能使移动用户(Mobile Client)设置在自动速率选择(ARS)模式下,ARS功能会根据信号的质量及与网桥接入点的距离自动为每个传输路径选择最佳的传输速率,该功能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应用环境设置成不同的固定应用速率。
IEEE802协议集介绍(802.1~802.21)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 网间网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 地址解析协议1980年2月成立IEEE802委员会(IEEE -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lectronics Engineers INC,即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该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局域网标准,称为IEEE802标准。
按IEEE802标准,局域网体系结构由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和逻辑链路子层LLC(Logical Link Control)组成。
IEEE委员会为局域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IEEE802标准。
IEEE802.1 —局域网概述、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网络互联IEEE802.2 —逻辑链路控制LLCIEEE802.3—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标准:IEEE802.3 —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标准和物理层规范:定义了四种不同介质10Mbps以太网规范:10BASE2、10BASE5、10BASET、10BASEFIEEE802.3u — 100Mbps快速以太网标准,现已合并到802.3中IEEE802.3z —光纤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IEEE802.3ab —传输距离为100米的5类无屏蔽双绞线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IEEE802.4—Token Passing BUS(令牌总线)IEEE802.5—Token Ring(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6—城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7—宽带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与建议实施IEEE802.8—光纤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IEEE802.9—综合声音/数据服务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10 —安全与加密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包括: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c 和IEEE802.11q标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802.11标准协议代码
篇一:802.11协议
802.11b/g/n协议
一、符合ieee的移动通信技术
二、802.11四种主要物理组件
1.工作站(station)
构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工作站间传送数据。
所谓工作站,是指配备无线网络接口的计算设备,即支持802.11的终端设备。
如安装了无线网卡的pc,支持wlan的手机等。
2.接入点(accesspoint)
802.11网络所使用的帧必须经过转换,方能被传递至其他不同类型的网络。
具备无线至有线的桥接功能的设备称为接入点,接入点的功能不仅于此,但桥接最为重要。
为sta 提供基于802.11的接入服务,同时将802.11mac帧格式转换为以太网帧,相当于有限设备和无线设备的桥接器。
3.无线媒介(wirelessmedium)
802.11标准以无线媒介在工作站之间传递帧。
其定义的物理层不只一种,802.11最初标准化了两种射频物理层(2.4ghz和5ghz)以及一种红外线物理层。
4.分布式系统(distributionsystem)
当几个接入点串联以覆盖较大区域时,彼此之间必须相互通信以掌握移动式工作站的行踪。
分布式系统属于802.11的逻辑组件,负责将帧传送至目的地,将各个ap连接起来的骨干网络。
三、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类型
infrastructure网络架构可以实现多终端共用一个ap。
需要ap提供接入服务,ap负责基础结构型网络的所有通信。
这种网路可以提供丰富的应用,较多的sta接入数量。
ad-hoc网络没有有线基础设施,网络节点由移动主机构成,无线网卡之间的通讯,不需要通过ap。
一般是少数几个sta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一种暂时性网络,又称特设网络。
注意:
bss(basicserviceset)基本服务集由能互相通信的sta 组成,是802.11网络提供服务的基本单元;
ess扩展网络由多个bss构成,是采用相同ssid的多个bss形成的更大规模的虚拟bsss,是为了解决单个bss覆盖范围小的问题而定义的;ssid(服务集标识),标识一个ess 网络,相当于网络的名称;bssid是ap的mac地址,用来标
识ap管理的bss。
bss和ess的关系如下图:
四、802.11-层次和功能
各种phy层技术的区别在于不同的编码调制方式、不同的速率以及不同的phy层帧格式。
802.11基本物理层(2.4ghz频段)
dsss:1,2mbps
Fhss:1,2mbps
iR:1,2mbps
802.11b(2.4ghz频段)
hR/dsss:dbpsk:1,dqpsk:2mbps,cck:5.5,
11mbps802.11g(2.4ghz频段)--eRp(extendedRatephy)eRp-dsss/cck:1,2,5.5,11mbps
eRp-oFdm:6,9,12,18,24,36,48,54mbps
eRp-pbcc(可选):22,33mbps
dsss-oFdm(可选):6,9,12,18,24,36,48,54mbps
802.11n(2.4ghz、5ghz频段)
mimo-oFdm
802.11与iso对比
802.11协议主要工作在iso协议的最低两层上。
802.11phy分层结构
物理层管理实体plme
(physicallayermanagemententity)
与mac层管理相连,上层通过该模块对phy进行管理、控制,主要是phymib寄存器。
篇二:802.11标准列表
ieee802.11标准列表
ieee802.11,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播在2.4ghz)。
ieee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播在5ghz)。
ieee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播在2.4ghz)。
ieee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桥接(maclayerbridging)。
ieee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ieee802.11e,对服务等级
(qualityofservice,qos)的支持。
ieee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app,inter-accesspointprotocol),20xx年2月被ieee批准撤销。
ieee802.11g,20xx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播在2.4ghz)。
ieee802.11h,20xx年,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室内(indoor)和室外(outdoor)信道(5ghz频段)。
ieee802.11i(802.11标准协议代码),20xx 年,无线网络的安全方面的补充。
ieee802.11j,20xx年,根据日本规定做的升级。
ieee802.11k,该协议规范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络频谱测量规范。
该规范的制订体现了无线局域网络对频谱资源智能化使用的需求。
ieee802.11l,预留及
准备不使用。
ieee802.11m,维护标准;互斥及极限。
ieee802.11n,更高传输速率的改善,基础速率提升到
72.2mbit/s,可以使用双倍带宽40mhz,此时速率提升到150mbit/s。
支持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
ieee802.11o,针对Vowlan(Voiceoverwlan)而制订,更快速的无限跨区切换,以及读取语音(voice)比数据(data)有更高的传输优先权。
ieee802.11p,这个通信协议主要用在车用电子的无线通信上。
它设置上是从ieee802.11来扩充延伸,来符合智能型运输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its)的相关应用。
ieee802.11q:ieee802.11r:快速bss切换(Ft)(20xx)ieee802.11s:meshnetworking,extendedservic eset(ess)(july20xx)ieee802.11t:wirelessperformancep rediction(wpp)—testmethodsandmetricsRecommendationcancelledieee802 .11u:improvementsrelatedtohotspotsand3rdpartyauthor izationofclients,e.g.cellularnetworkoffload(Februar y20xx)ieee802.11v:wirelessnetworkmanagement(Februar y20xx)ieee802.11w:protectedmanagementFrames(septemb er20xx)ieee802.11x:ieee802.11y:3650–
3700mhzoperationintheu.s.(20xx)ieee802.11z:extensio nstodirectlinksetup(dls)(september20xx)ieee802.11-2
0xx:anewreleaseofthestandardthatincludesamendmentsk
,n,p,r,s,u,v,w,yandz(march20xx)ieee802.11aa:Robusts treamingofaudioVideotransportstreams(june20xx)ieee8 02.11ab:ieee802.11ac,802.11n的潜在继承者,更高传输速率的改善,当使用多基站时将无线速率提高到至少1gbps,
将单信道速率提高到至少500mbps。
使用更高的无线带宽(80mhz-160mhz)(802.11n只有40mhz),更多的mimo流(最多
8条流),更好的调制方式(qam256)。
目前是草案标准(draft),预计正式标准于20xx年晚些时间推出。
quantenna公司在
20xx年11月15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只采用802.11ac的无
线路由器。
broadcom公司于20xx年1月5日也发布了它的
第一支支持802.11ac的芯片。
ieee802.11ad:Veryhighthroughput60ghz(december20xx)-seewigig
ieee802.11ae:prioritizationofmanagementFrames(20xx
年3月)
篇三:01-802.11协议
1.mac层协议,数据包通信过程,加密认证过程,代码
理解(80211,wpa_supplicant)
物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