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信号与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4
814光耦的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光耦(Optocoupler)是一种电子器件,它由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敏二极管(光电晶体管或光电二极管)组成。
光电二极管接收来自LED 发出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光与电的相互隔离与耦合。
通过这种方式,光耦可以在不同电路之间传递信号,同时有效地隔离它们,以防止信号干扰和电气噪声的影响。
光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电子设备和电路的各个方面。
它常常被用于电源隔离、信号传输、调节和控制等功能。
一方面,光耦可以实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电气隔离,从而保护接收电路免受输入电路可能带来的电气噪声、干扰或高电压的损害。
另一方面,光耦可以实现不同电平之间的信号转换,将一个电路的信号转换为另一个电路所需要的电平,以便实现不同功能的电路之间的协调和联动。
光耦在工业控制、通信设备、医疗仪器、电力系统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工业控制领域,光耦常被用于隔离高电压和低电压电路,以确保工业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通信设备中,光耦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和光模块等设备中,以实现高速信号的传输和隔离。
在医疗仪器中,光耦可以实现对生物电信号的测量和隔离,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在电力系统中,光耦可以用于电力调节、继电保护和故障检测等功能,确保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未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光耦的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引入,光耦的性能和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高速、高频率和大带宽的需求也将推动光耦技术的发展,使其在数据通信、光电子器件和光学传感等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此外,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光耦也将扮演重要角色,为这些领域的设备和系统提供可靠的隔离和传输功能。
综上所述,光耦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在电子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光与电的耦合,实现了不同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和隔离,保障了电路的稳定工作和可靠性。
2018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考研复试通知复试时间复试分数线复试经验启道考研网快讯:2018年考研复试即将开始,启道教育小编根据根据考生需要,整理2017年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考研复试细则,仅供参考:一、复试科目(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二、复试通知(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一)资格审查所有列入学科、专业复试名单的考生,均须通过网上交费平台及时缴费(支付宝账号),复试费标准为90元。
完成缴费后,考生可适时在网上下载打印《复试资格审查合格单》,并持《复试资格审查合格单》及准考证、身份证原件、毕业证原件(应届本科生持学生证)进行资格审查。
参加复试前,考生将加盖好印戳的《复试资格审查合格单》交学院复试集中地点老师审验。
综合面试环节由学院审验成绩单(往届生若无原件需复印件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复试资格审查合格单》复试后,交学院复试集中地点老师审验。
(二)复试内容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
专业能力考核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和专业课笔试;综合素质考核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和综合面试。
所有达到我院复试线全日制(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除外)的考生需登陆我院网址,进行网上选择“复试的方向及复试的笔试科目”;对于非全日制(电气工程)专业考生需填写纸质版的“复试的方向及复试的笔试科目”选择表,否则都无法参加复试。
复试安排如下:1.专业能力考核:(1)外语听说能力测试采用面试方式进行,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
听说能力测试内容一般包括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
(2)专业课笔试主要测试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考试时间一般为90分钟,笔试科目按照考生报考专业所规定的科目进行。
调剂考生的专业课笔试科目由我院确定。
2.综合素质考核:(1)实验(实践)能力测试,采用笔试或操作方式进行。
(2)综合面试由参加复试的老师直接提问或由考生当场抽题作答。
西安邮电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学术型和专业型)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拟招人数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001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01 宽带无线通信02 宽带通信网03 现代通信理论及技术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01 通信信号处理02 视频图像处理与识别03 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0810Z1 信息安全01 网络安全02 数据安全0810Z2 移动互联网01 移动云计算02 移动互联网的资源管理03 移动IP技术0810J1 光通信与光信息技术01 超高速光通信技术02 非线性光纤光学03 光宽带接入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140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22通信原理或824信号与系统同上同上同上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22通信原理或824信号与系统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22通信原理或824信号与系统① 光纤通信系统② 信息网技术③ 移动通信④ 数字信号处理①②③④选一同上① 网络安全基础② 数字信号处理①②选一① 光纤通信系统② 信息网技术③ 移动通信④ 数字信号处理①②③④选一① 光纤通信系统② 信息网技术③ 移动通信④ 数字信号处理①②③④选一数字信号处理① 信息论基础② 高频电路同上同上同上① 信息论基础② 高频电路① 信息论基础② 高频电路002电子工程学院080300 光学工程01 光通信器件02 光电传感与测量03 声光电交叉学科的理论及应用 100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21光学或824信号与系统① 光纤通信② 数字信号处理①②选一① 应用光学② 高频电路0803Z1 光电子技术及光子学01 信息光电子技术02 非线性光学及其应用技术0803Z2 光学仪器及技术01 光学仪器结构设计02 光学镜头与系统设计0803J1 光通信与光信息技术01 光通信技术02 全光信号处理技术0803J2 微波光子工程01 微波光子学理论与技术02 光子集成理论与技术080901 物理电子学01 发光器件与显示技术02 光量子信息技术03 光电信息器件技术080902 电路与系统01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现02 图形图像处理电路与系统03 嵌入式电路与系统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1 电子材料与器件02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1 现代天线技术与应用02 微波电路与系统03 微波测量理论与技术0809Z1 集成电路系统设计01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02 大规模并行处理体系结构及片上系统 同上同上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21光学或824信号与系统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21光学或824信号与系统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23电子技术基础或824信号与系统同上同上同上同上① 光电子学② 数字信号处理①②选一同上① 光纤通信② 数字信号处理①②选一① 光电子学② 电磁场与电磁波①②选一① 光电子学② 电路分析基础①②选一① 数字信号处理② 电路分析基础①②选一① 半导体物理② 电路分析基础①②选一① 电磁场与电磁波② 电路分析基础①②选一① 数字信号处理② 电路分析基础①②选一同上同上① 应用光学② 高频电路① 应用光学② 高频电路① 信息论基础② 高频电路同上同上同上同上03 射频、模拟/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0809Z2 导航与定位01 卫星导航技术02 捷联惯性导航技术03 移动定位技术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同上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23电子技术基础或824信号与系统同上电路分析基础同上① 信息论基础② 高频电路003计算机学院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01 高性能并行处理器体系结构02 嵌入式系统设计和测试03 Web Service技术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1 通信专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02 软件测试理论与测试平台03 3G手机应用软件开发与测试技术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01 网络与多媒体通信02 数字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03 网络信息安全0812Z1 云计算理论与应用01 云存储理论及技术02 云安全理论及技术03 云终端应用技术083500 软件工程01 可信软件技术02 嵌入式系统与软件03 网络计算理论与技术04 计算智能与数据挖掘 90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25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或826数据结构同上同上同上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26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同上同上同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① 计算机组成原理② 数据库原理同上同上同上① 操作系统② 数据库原理0835Z2 分布式并行计算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835J1 大数据处理与高性能计算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85211 计算机技术▲00 不区分研究方向同上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26数据结构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25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或827计算机网络同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同上① 操作系统② 数据库原理① 计算机组成原理② 数据库原理004自动化学院0812Z2 计算机控制系统01 计算机控制技术、理论与方法02 计算机控制系统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01 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02 工业工程03 项目管理04 电子商务05 物流工程与管理20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28自动控制原理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12运筹学① 单片机原理② 计算机控制技术①②选一现代企业管理① 可编程控制器② 传感器原理① 系统工程② 统计学005经济与管理学院020201 国民经济学01 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02 技术创新经济与管理0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020202 区域经济学01 区域产业集聚研究02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020204 金融学01 金融市场与投资02 网络金融与电子银行03 计算金融 70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3数学三④ 811经济学同上同上管理学概论同上同上① 管理学原理② 统计学同上同上020205 产业经济学01 产业规划与信息产业发展02 产业组织与管制03 网络经济与移动商务020210 国防经济01 国防信息化02 国防企业组织与发展战略03 国防预算与管制120202 企业管理01 通信企业运营管理02 市场营销与商务策划0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4 会计与财务管理125100 工商管理▲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同上同上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3数学三④ 813管理学①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 204英语二同上同上经济学概论同上同上① 管理学原理② 统计学006管理工程学院085239 项目管理▲01 IT项目管理02 工程项目管理03 金融项目管理04 通信项目运营管理05 政府项目管理085240 物流工程▲01 邮政快递网络组织与规划02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仿真03 物流企业运营管理04 物流设施设计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01 管理决策与系统分析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3 企业经营管理04 工业工程05 电子商务与物流 25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3数学三④ 814项目管理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3数学三④ 815物流学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3数学三④ 813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① 系统工程② 统计学① 系统工程② 统计学① 系统工程② 统计学007理学院077401 物理电子学01 量子信息调控02 光纤传感理论与技术03 计算物理0774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1 固体系统中电子的动力学研究02 小尺寸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分析03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077501 计算机系统结构01 高性能并行处理器体系结构02 VLSI 设计的形式化验证方法03 Web Service技术0775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1 软件可信性及软件测试理论02 云计算相关理论与应用03 计算智能与数据挖掘077503 计算机应用技术01 数字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02 网络与信息安全03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201Z1 智能计算与决策分析01 智能计算理论与方法02 模糊统计与智能决策25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601高等数学④ 829普通物理同上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25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或826数据结构同上同上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3数学三④ 812运筹学① 量子力学② 光电子学③ 半导体物理④ 数字信号处理①②③④选一同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同上同上① 计算方法② 经济学概论①②选一① 普通光学② 理论力学同上① 计算机组成原理② 数据库原理同上同上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② 离散数学010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 20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67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④ 87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②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02 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研究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问题研究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研究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1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02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0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价值论研究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01 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02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03 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04 互联网发展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研究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1 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研究02 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变迁研究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011数字艺术学院0835Z1 交互式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01 媒体信息数字化技术02 数字娱乐与动画技术03 虚拟现实技术5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26数据结构①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② 交互式网络多媒体技术①②选一① 计算机组成原理② 数据库原理014物联网与两化融合研究院0812J1大数据处理与高性能计算01 大数据采集与分析02 大数据存储03 大数据高性能处理04 大数据搜索技术5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25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或826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① 计算机组成原理② 数据库原理注:标▲为硕士专业学位。
格瑞斯教育旗下天津考研网,专注考研专业课资料与考研专业课辅导!
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考研专业目录2019年与2018年对比一览表
相信在备考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的同学一定知道专业目录是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制定的培养规划。
各
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依据专业目录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具体包含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计划人数、考试科目等相关信息。
是考研学子们选择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唯一指定官方文件。
然而,各大高校的专业目录均在9月中旬左右才公布,对按照前一年的专业目录来准备的研友们来说可谓姗姗来迟。
借此,我们天津考研网特别推出专业目录的对比、变化情况的系列专题,以此来消除学子们的复习误区,使复习更加合理化,让学子们尽早把握报考院校拟定专业的招生动态,为考研学子的专业选择之路指明方向!
格瑞斯教育旗下天津考研网,专注考研专业课资料与考研专业课辅导!
以上是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的考研专业目录2019年与2018年的对比情况,从对比文件可以看出,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考研专业目录发生变化。
所以,报考该校的研友们依据现状合理调整复习计划。
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考研资料请到天津考研网官网咨询查看。
814 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
814《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核要求《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信号的描述方法、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理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对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要求考生既要掌握信号与系统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又应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1、信号表示与线性时不变系统基本概念2、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3、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性质、采样定理4、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5、傅里叶变换应用于系统分析6、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7、系统函数8、离散傅立叶变换9、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原理算法,用FFT进行卷积运算的方法10、IIR、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11、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12、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考研专业课大纲-814《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核要求
《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信号的描述方法、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理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对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要求考生既要掌握信号与系统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又应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1、信号表示与线性时不变系统基本概念
2、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
3、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性质、采样定理
4、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5、傅里叶变换应用于系统分析
6、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7、系统函数
8、离散傅立叶变换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原理算法,用FFT进行卷积运算的方法
10、IIR、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11、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12、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命题科目试题招生专业:考试科目:信号与线性系统 考试时间:14:00-17:00试题编号:814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长安大学自主命题试题考场注意事项:一、考生参加考试必须按时进入考场,按指定座位就坐。
将有关身份证件(准考证、身份证)放在桌面左上角,以备查对。
二、闭卷考试,考生进入考场,不得携带任何书刊、笔记、报纸和通讯工具(如手机、寻呼机等),或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如已携带,必须存放在监考老师指定的地方)。
考生只准带必需的文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或根据考试所需携带的用具。
能否使用计算器,及开卷考试时允许携带的书籍及用具等由任课教师决定。
三、考生迟到30分钟不得入场,逾时以旷考论;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者,必须事前请假,并经研究生部批准,否则作旷考论。
考试开始3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
答卷时,不得中途离场后再行返回。
如有特殊原因需离场者,必须经监考教师准许并陪同。
答卷一经考生带出考场,即行作废。
四、考生拿到试卷后,应先用钢笔填写好试卷封面各项,特别是学号、姓名、学院名称、课程名称等,不到规定的开考时间,考生不得答题。
五、考试期间,考生应将写好的有答卷文字的一面朝下放置,考生必须按时交卷,交卷时应将试卷、答卷纸和草稿纸整理好,等候监考老师收取,未经许可,不得将试卷、答卷纸和草稿纸带出场外。
六、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
提前交卷的考生,应立即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
七、考生答题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蓝、黑色)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
答案书写在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八、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问的,不得向监考老师询问。
但在试题分发错误或试卷字迹模糊时,可举手询问。
长安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一)科目代码: 814 科目名称: 信号与线性系统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案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无效!一、(本题10分)对于下述的连续信号,输入为e (t ),输出为r (t ),T[e (t )]表示系统对e (t )的响应,试判断下述系统是否为:(1)线性系统(2)非时变系统(3)因果系统(4)稳定系统。
814信号与系统考试内容范围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信号与系统是通信、电信、电科、计算机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内各高校相应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要求考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程所讲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利用这些经典理论分析、解释和计算一些相关的问题。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一)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10〜20%)1、信号及其描述方法;2、信号的运算;3、线性系统的基本性质。
(二)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10〜20%)1、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及其性质;2、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3、卷积、卷积的性质及卷积的计算方法;4、系统响应的求取方法(三)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40〜50%)1、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2、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3、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4、抽样信号、抽样信号的频谱、抽样定理及其应用;5、周期和非周期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6、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7、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S域分析;8、拉普拉斯变换与傅立叶变换的关系;9.解析信号及其应用;10.傅立叶分析应用。
(四)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10~20%)1、离散时间信号(序列)的描述及其运算;2、离散卷积及其性质;3、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特性及其描述方法;4、差分方程的建立及其解法;5、Z变换及其性质,逆Z变换;6、离散系统的Z变换分析法(五)系统函数(10~20%)1、系统函数的零极点与响应的关系;2、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其判断;3、系统的方框图、信号流图表示法及系统模拟三、试卷题型及比例试卷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包括简单计算和综合计算)四种类型,其中选择题占15~20%,填空题占15~20%,简答题占10~20%,计算题占50~60%,o四、主要参考书目吴大正主编。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信号与系统》面向课程达成度的教学设
计
《信号与系统》是数字信号处理应用最终阶段的重要课程,学生可以从信号检测、分析、编码等方面深入地了解信号处理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对各种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有着深刻的理解,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相关知识,掌握信号处理方法和技术,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信号与系统》,主要涉及的知识有简单的数学和信号的理解,把它用在信号处理的数学建模中,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要求,在实践当中有一定的困惑,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以达到教学达成度、培养学生分析、系统性思维能力等为目的,就必须采取特定的教学策略。
首先,在教学开始时要通过讲解、练习,让学生基本掌握算数操作、向量、图形和函数等数学知识,对学生有个初步的熟悉,然后让同学们系统地学习信号的各种性质,及其在不同物理场景下的表现特
征;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数学建模中最重要的内容;最后在教学实践当中逐步帮助学生掌握信号和系统中空间、时间和频率等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其次,要开展有益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以培养学生系统分析、实践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PPT访谈、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练习实验、进行答疑交流、合作展示学习成果,形成一种去而复来的学习环境。
最后,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发布具体的作业任务,在课堂的新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实践能力,督促学生课堂外的阅读和具体应用领域内的实验与演示,设计符合国家或本次课程题目要求的具体实验实践,最终根据任务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深入理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14科目名称:信号与系统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学科、通信学科、网络学科以及信号和信息分析与处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考查考生对信号、系统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对信号分析和系统特性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的程度;考查考生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基本要求“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任务是研究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认识如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基本分析、求解方法,并对所得结果赋予物理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数学工具正确分析典型的物理问题,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1、理解信号、系统的概念及分类;2、掌握典型信号的定义及其波形表达;3、理解和掌握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的定义、特点(性质)及两者的关系;4、了解信号的不同分解形式;5、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线性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含义,并能做出正确判断;6、熟练掌握信号的时域运算,理解运算对信号的影响结果;7、了解系统模型的意义,掌握由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绘出系统模拟框图或系统模拟框图写出系统微分方程的方法。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理解0-和0+时刻系统状态的含义;2、理解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意义,至少掌握一种时域求解方法;3、掌握系统全响应的两种求解方式: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4、会分辨全响应中的瞬态响应分量和稳态响应分量;5、掌握卷积积分的定义、代数运算规律和主要性质、会用卷积积分法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6、了解系统微分方程的算子表示。
第三章傅立叶变换1、掌握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方法;2、理解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函数的概念、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与区别;3、理解信号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之间的关系、抽样信号的频谱特点与抽样定理;4、能利用傅立叶变换的定义和性质求解信号的频谱并绘制频谱图;5、掌握经典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并能灵活运用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对信号进行正、反变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4
科目名称:信号与系统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学科、通信学科、网络学科以及信号和信息分析与处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考查考生对信号、系统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对信号分析和系统特性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的程度;考查考生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基本要求
“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任务是研究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认识如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基本分析、求解方法,并对所得结果赋予物理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数学工具正确分析典型的物理问题,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1、理解信号、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典型信号的定义及其波形表达;
3、理解和掌握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的定义、特点(性质)及两者的关系;
4、了解信号的不同分解形式;
5、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线性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含义,并能做出正确判断;
6、熟练掌握信号的时域运算,理解运算对信号的影响结果;
7、了解系统模型的意义,掌握由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绘出系统模拟框图或系统模拟框图写出系统微分方程的方法。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理解0
-和0
+
时刻系统状态的含义;
2、理解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意义,至少掌握一种时域求解方法;
3、掌握系统全响应的两种求解方式: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4、会分辨全响应中的瞬态响应分量和稳态响应分量;
5、掌握卷积积分的定义、代数运算规律和主要性质、会用卷积积分法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6、了解系统微分方程的算子表示。
第三章傅立叶变换
1、掌握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方法;
2、理解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函数的概念、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与区别;
3、理解信号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之间的关系、抽样信号的频谱特点与抽样定理;
4、能利用傅立叶变换的定义和性质求解信号的频谱并绘制频谱图;
5、掌握经典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并能灵活运用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对信号进行正、反变换。
第四章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1、理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概念;
2、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卷积定义的意义及它们的应用;
3、元件s域等效模型、电路s域等效模型的等效方法;
4、掌握用s域变换求解单位冲激响应、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及全响应的方法;
5、深刻理解系统函数H(s)的定义及其零极点位置与时域响应的关系、零极点位置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零极点位置与系统频响特性的关
系,并掌握有关的分析方法;
6、理解系统稳定性的定义;
7、掌握系统微分方程、模拟框图、系统函数三者间的相互转换方法;
8、理解拉普拉斯变换与傅立叶变换的关系,并能根据系统函数正确写出系统频谱特性函数。
第五章傅立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
1、能用系统函数H(jω)求响应;掌握无失真传输系统的特点及条件;理解理想低通滤波器的特点。
第七章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
2、了解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差分方程的方法;
3、掌握差分方程的迭代解法与时域经典解法;
4、能熟练地由系统差分方程画出系统的模拟框图;
5、掌握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及有限序列卷积和的计算。
第八章 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1、理解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的概念;
2、掌握z变换的性质、z变换及其逆z变换的计算方法;
3、掌握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
4、理解系统函数H(z)的定义;
5、掌握H(z)与离散系统的因果性、稳定性的关系、会求离散系统的频响特性。
第十二章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1、了解状态变量、状态向量、状态、初始状态、状态空间、状态方程、输出方程、系统方程等概念的定义与内涵;
2、能根据已知的(或给定的)系统结构图、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转移函数H(s)或H(z)、模拟框图,正确地选择状态变量,列写出系统
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一般来说,对概念、原理、理论知识等,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词表述;对计算方法、应用方面,可用“会”、“应用”、“掌握”等词。
2、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的,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每种比例规定可有3分以内的浮动幅度,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2)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第一章 15%第二章 15%第三章 10%第四章 23%第五章 5%第七章 13%第八章 15%第十二章4%
(3)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4)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知识”占15%,“理解(熟悉、能、会)”占40%,“掌握(应用)”占45%。
(5)试题主要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解答题等三种题型。
(6)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程度要适当。
一般应使本学科、专业本科毕业的优秀考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绩。
(7)题型举例
●填空题:30%
1、连续信号f(t)的频带宽度为10kHz,经均匀采样后,构成一离散时间信号,为了保证能够从离散时间信号恢复原信号,则采样周期的值最大不得超过 s。
●单项选择题:25%
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冲激响应曲线如图所示,该系统微分方程的特征根是()。
A.常数 B.实数 c复数 D.实数+复数
●解答题:45%(由5-6个小题组成,含说明题或证明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