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二十五项反措(汽轮机部分)
- 格式:ppt
- 大小:588.00 KB
- 文档页数:168
1、防止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1.1防止汽轮机油系统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1.1.1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螺母连接,禁止使用铸铁、铸铜阀门。
1.1.2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
宜采用厚度为1~2mm的隔电纸、青壳纸或其它致密耐油、耐热和耐酸的材料,抗燃油系统的密封圈应使用高质量的氟橡胶或丁晴橡胶。
1.1.3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明火作业时要办理动火工作票,并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的保温应紧固完整,并包好铁皮。
1.1.4禁止在与系统连接或未经清洗干净的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
在拆下的油管上进行焊接时,拆下的油管必须事先冲洗干净,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绝措施,近油源侧的法兰应拆开通大气。
1.1.5油管道法兰、阀门及旋转设备、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如有漏油应及时消除,严禁漏油渗透至下部蒸汽管、阀门等热体保温层内。
1.1.6油管道法兰、阀门的周围及下方,如敷设有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这些热体保温必须齐全,保温外面应包铁皮,并定期检查保温层情况。
1.1.7检修时如发现保温材料内有渗油时,应消除漏油点,并更换保温材料。
1.1.8事故排油阀应设两个串联钢质明杆截止阀,其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有两上以上的通道,其一次阀为常开阀,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
事故排油应排到主厂房外的事故油池内。
1.1.9室外事故油池内应明显无积水,应密封,不渗漏雨水,其排油路应畅通,并应定期检查,做好记录。
1.1.10汽轮机主油箱排油烟管道应按规定引至厂房顶外或厂房外无火源处,并避开上下方有发电机出线或变压器的地方,并设禁火标志。
排油烟管出口应装护罩或朝下,以防止雨水或异物进入没烟管道内。
1.1.11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应保证油管道自由膨胀。
1.1.12机组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绝处理的或热力管道已渗入油的,威胁机组安全时应立即停机处理。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300MW机组实施细则(试行)批准:审核:编写:霍煤鸿骏铝电公司自备电厂发电二分厂2008年10月10日目录1 防止人身伤害事故措施 (3)2 防止汽轮机火灾事故措施 (8)3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措施 (11)4 防止汽轮机进水事故措施 (12)5 防止汽轮机轴承烧损事故措施 (13)6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措施 (16)7 防止汽轮机超速事故措施 (19)8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措施 (21)9 防止直接空冷系统结冻措施 (24)1 防止人身伤害事故措施1.1 通则1.1.1工作场所照明充足(包括手电筒),现场设施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1.1.2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出控制室外必须戴好安全帽,长发必须盘在安全帽。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拖鞋、凉鞋,女工作人员禁止穿裙子、穿高跟鞋。
运行人员酒后和精神不振禁止上班工作。
1.1.3生产现场作业,杜绝无票作业和无票操作。
1.1.4认真搞好安全活动,提高安全意识杜绝违章现象发生。
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掌握现场急救和自救常识以及常见事故的预防掌握事故应急预案,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1.1.5一切生产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及《运行规程》。
1.1.6真正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的“三不伤害”原则。
1.2 防止机械伤害1.2.1禁止在运行中清扫、擦拭和润滑机械的移动和转动部分。
1.2.2清扫设备时,禁止带手套以及将抹布缠在手上,清扫卫生使用抹布不准乱甩。
擦拭转机时不准戴手套,不准把抹布缠在手上或手指上使用。
1.2.3检修工作开工之前,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共同检查安全措施正确,方可在工作票上签字履行发票手续。
1.2.4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
1.2.5现场照明应充足,盖板及围栏应完整、齐全、坚固。
1.2.6转动机械的防护装置应完好,否则应及时联系处理。
操作中正确使用F板手,开关阀门应站在侧面。
汽轮机二十五项反措汽机油系统防火汽机油系统防火包括:a)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连接,禁止使用铸铁阀门。
b)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
c)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明火作业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的保温应紧固完整,并包好铁皮。
d)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
在拆下的油管上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
e)油管道法兰、阀门及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如有漏油应及时消除,严禁漏油渗透至下部蒸汽管、阀保温层。
f)油管道法兰、阀门的周围及下方,如敷设有热力管道或其它热体,则这些热体保温必需齐全,保温外面应保铁皮。
g)检修时如发现保温材料内有渗油时,应消除漏油点,并更换保温材料。
h)事故排油阀应设两个钢质截至阀,其操作手轮应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有两个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
i)油管道要保证机组在各种运行工况下自由膨胀。
j)机组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绝处理的或热力管道渗入油的,应立即停机处理。
防止炉外管道爆破防止炉外管道爆破包括:k)加强对炉外管道的巡视,对管系振动、水击等现象应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当炉外管道有漏气、漏水现象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若不能与系统隔离进行处理时,应立即停炉。
(汽机专业参照执行)l)定期对导汽管、汽联络管、水联络管、下降管等炉外管道以及弯管、弯头、联箱封头等进行检查,发现缺陷(如表面裂纹、冲刷减薄或材质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m)加强对汽水系统中的高中压疏水、排污、减温水等小径管座焊缝、内壁冲刷和外表腐蚀现象的检查,发现问题即使更换。
n)按照(DL/T 438-2016)《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对汽包、集中下降管、联箱、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弯管、弯头、阀门、三通等大口径部件及其相关焊缝进行定期检查。
黄岛发电厂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细则1. 防止火灾事故防止火灾事故重点要求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汽机油系统防火1.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连接,禁止使用铸铁阀门。
2.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非耐油石棉垫。
3.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明火作业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的保温坚固完整,并包好铁皮。
4.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
在拆下的油管上进时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
5.油管道法兰、阀门及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如有漏油应及时消除,严禁漏油渗透至下部蒸汽管、阀保温层。
6.油管道法兰、阀门的周围及下方,如敷设有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这些热体保温必须齐全,保温外面应包铁皮。
7.检修时如发现保温材料内有渗油时,应消除漏油点,并更换保温材料。
8.事故排油阀应设两个钢质截止阀,其操作手轮应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有两个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
9.油管道要保证机组在各种运行工况下自由膨胀。
10.机组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绝处理的或热力管道已渗入油的,应立即停机处理。
防止氢气系统爆炸着火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中“氢冷设备和制氢、储氢装置运行与维护”的有关规定。
2.氢冷系统和制氢设备中的氢气纯度和含氧量必须符合《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85)。
3.在氢站或氢气系统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时,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明火作业的地点所测量空气含氢量应在允许范围内,并经批准后才能进行明火作业。
4.制氢场所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按时检查和试验。
5.密封油系统平衡阀、压差阀必须保证动作灵活、可靠,密封瓦间隙必须调整合格。
6.空、氢侧备用密封油泵应定期进行联动试验。
解读2023版二十五项反措:防止汽轮机超速事故(一)新版二十五项反措大家比较关系的重点是汽轮机相关章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汽轮机相关问题都是电厂防控的重点。
虽然日常缺陷方面锅炉较多,但是汽轮机出现的问题往往需要停机处理,出现事故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2023版对原有部分进行了修订,防止汽轮机、燃气轮机事故的重点要求部分共有7个大项,包含了汽轮机超速、大轴弯曲等重要部分。
本篇对汽轮机超速事故部分进行分解,与2014版进行对照,解读变化的来龙去脉。
2023版8.1.1条与2014版8.1.1条相同,主要强调的是汽轮机调速系统问题,说白了就是对DEH系统的要求。
在我写的文章里,和DEH系统相关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在电厂工作,尤其是热控专业,有三个重点和难点,DEH系统、PID调节以及CCS系统。
对于调速系统,不管是不是采用的电液调节,反措要求首先维持额定转速运行,其次保证甩负荷后转速升高不能超过保护动作值。
维持额定转速运行,在硬件方面要求的是调速系统的伺服阀动作灵敏可靠,相关LVDT指示准确,在软件方面需要我们的转速PID逻辑参数设置合理。
尤其是相关流量曲线的标定,必须符合汽轮机实际运行状况。
而要做到甩负荷不超速,必须要保证主汽门和调节门的关闭动作迅速、到位、不卡涩,调速系统迟缓率、转速不等率在正常范围内等。
想要保证上述几点,相关试验必须到位,包括主汽门、调门严密性试验,拉阀试验,主汽门活动试验、打闸试验、甩负荷试验等。
2023版8.1.2条与2014版8.1.15条相同,强调的是控制逻辑的要求,上面我们也提到了保护联锁逻辑的重要性。
这里提到了机组启动逻辑、保护逻辑和限制启动条件,启动逻辑主要指的是相关流量计算作用到调门上的逻辑,包括使用了一键启动的机组,要保证相关启动曲线的合理性。
保护逻辑也就是ETS逻辑,包括相关逻辑计算的条件和使用的参数的计算,要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如超速保护使用的DEH转速是采用三取中还是取大,振动延时时间设置等等。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300MW机组实施细则(试行)批准:审核:编写:霍煤鸿骏铝电公司自备电厂发电二分厂2008年10月10日目录1 防止人身伤害事故措施 (3)2 防止汽轮机火灾事故措施 (8)3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措施 (11)4 防止汽轮机进水事故措施 (12)5 防止汽轮机轴承烧损事故措施 (13)6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措施 (16)7 防止汽轮机超速事故措施 (19)8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措施 (21)9 防止直接空冷系统结冻措施 (24)1 防止人身伤害事故措施1.1 通则1.1.1工作场所照明充足(包括手电筒),现场设施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1.1.2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出控制室外必须戴好安全帽,长发必须盘在安全帽内。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拖鞋、凉鞋,女工作人员禁止穿裙子、穿高跟鞋。
运行人员酒后和精神不振禁止上班工作。
1.1.3生产现场作业,杜绝无票作业和无票操作。
1.1.4认真搞好安全活动,提高安全意识杜绝违章现象发生。
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掌握现场急救和自救常识以及常见事故的预防掌握事故应急预案,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1.1.5一切生产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及《运行规程》。
1.1.6真正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的“三不伤害”原则。
1.2 防止机械伤害1.2.1禁止在运行中清扫、擦拭和润滑机械的移动和转动部分。
1.2.2清扫设备时,禁止带手套以及将抹布缠在手上,清扫卫生使用抹布不准乱甩。
擦拭转机时不准戴手套,不准把抹布缠在手上或手指上使用。
1.2.3检修工作开工之前,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共同检查安全措施正确,方可在工作票上签字履行发票手续。
1.2.4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
1.2.5现场照明应充足,盖板及围栏应完整、齐全、坚固。
1.2.6转动机械的防护装置应完好,否则应及时联系处理。
操作中正确使用F板手,开关阀门应站在侧面。
二十五项反措实施细则汽机部分3、加强EH油质监督工作,确保电液伺服阀工作正常。
4、机组启动前应进行调速系统静态、动态试验,确认调速系统动作正常。
在调速系统工作不正常的情况下,禁止机组启动。
5、正常停机时,在打闸后,应先检查有功功率到零、主汽门、调门及各抽汽逆止门关闭正常后再将发电机解列或采用逆功率保护动作解列。
严禁带负荷解列发电机。
6、机组启动并网时,再热汽压力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的压力值。
7、在任何情况下汽轮机不可强行挂闸冲转。
8、各主汽门、调门、抽汽逆止门、电动门应保证联锁动作正常、关闭严密,防止抽汽倒流引起汽轮机超速。
9、严格按规定进行主汽门、调门、各抽汽逆止门活动试验,确保动作正常。
严格按规定进行主汽门、调门严密性试验,确保关闭严密。
严格按规定进行危急保安器喷油试验,保证危急保安器动作正常。
10、运行中发现主汽门、调门卡涩时,要及时消除。
停机前要有防止超速的措施,主汽门卡涩不能立即消除时,要停机处理。
11、在机组运行中,注意检查调门开度和负荷的对应关系,若有异常仔细检查并立即汇报,采取必要的措施。
12、加强蒸汽品质监督,防止蒸汽带盐门杆结垢,造成卡涩。
13、机组大修后、甩负荷试验前、危急保安器解体检查后,必须做超速试验。
试验时必须有防止超速的技术措施。
14、运行人员应熟知超速的象征(如声音异常、转速上升、振动增大等),遇到超速情况应按规定进行破坏真空紧急停机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15、机组大修后,甩负荷及超速试验前必须做汽门严密性试验。
16、运行人员,必须熟知DEH的相关控制逻辑、功能及运行操作。
一、防止轴系断裂1、机组主、辅设备的保护必须正常投入,尤其是超速保护。
2、机组正常运行轴承振动不超过30um、超过80um应立即打闸停机;启动时中速暖机转速之前,轴承振动超过30um时应立即打闸停机;启动时过临界时轴承振动不超过100umm,超过时立即打闸停机。
启动及正常运行中轴振超过250um时,轴振大保护应正常动作,否则打闸停机。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300MW机组实施细则(试行)批准:审核:编写:霍煤鸿骏铝电公司自备电厂发电二分厂2008年10月10日目录1 防止人身伤害事故措施 (4)2 防止汽轮机火灾事故措施 (9)3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措施 (13)4 防止汽轮机进水事故措施 (14)5 防止汽轮机轴承烧损事故措施 (16)6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措施 (19)7 防止汽轮机超速事故措施 (22)8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措施 (24)9 防止直接空冷系统结冻措施 (27)1 防止人身伤害事故措施1.1 通则1.1.1工作场所照明充足(包括手电筒),现场设施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1.1.2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出控制室外必须戴好安全帽,长发必须盘在安全帽内。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拖鞋、凉鞋,女工作人员禁止穿裙子、穿高跟鞋。
运行人员酒后和精神不振禁止上班工作。
1.1.3生产现场作业,杜绝无票作业和无票操作。
1.1.4认真搞好安全活动,提高安全意识杜绝违章现象发生。
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掌握现场急救和自救常识以及常见事故的预防掌握事故应急预案,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1.1.5一切生产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及《运行规程》。
1.1.6真正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的“三不伤害”原则。
1.2 防止机械伤害1.2.1禁止在运行中清扫、擦拭和润滑机械的移动和转动部分。
1.2.2清扫设备时,禁止带手套以及将抹布缠在手上,清扫卫生使用抹布不准乱甩。
擦拭转机时不准戴手套,不准把抹布缠在手上或手指上使用。
1.2.3检修工作开工之前,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共同检查安全措施正确,方可在工作票上签字履行发票手续。
1.2.4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
1.2.5现场照明应充足,盖板及围栏应完整、齐全、坚固。
1.2.6转动机械的防护装置应完好,否则应及时联系处理。
操作中正确使用F板手,开关阀门应站在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