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立体裁剪立体裁剪__省道立体转移
- 格式:pdf
- 大小:3.97 MB
- 文档页数:31
《立体裁剪》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立体裁剪》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单位重点建设专业群重点建设课程之一,也是服装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采用立体造型的手段,在人体或人体模型架上,直接进行服装三维立体设计,解决平面结构设计难以解决的不对称、多皱糟的复杂造型,从而把设计艺术转化为实用服装,是集服装设计、面料使用、裁剪制作和审美、技术、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学习领域课程,直接培养学生的立体结构设计能力和样板获取能力。
依据企业生产实际制板人员应用立体裁剪技术制作服装样板时所需要的岗位能力要求,教会学生熟练应用立体裁剪技术圆满完成制作样板的工作任务,具备相应的岗位任职能力。
《立体裁剪》是服装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立体裁剪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制版方向)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
其功能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知识、具各处理立体裁剪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达到服装制版人员相应的上岗标准。
立体裁剪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造型、裁剪,面对人体模型,直接感受面料的特征及可塑性,并可做出平面裁剪所无法做到的造型,不仅可独立操作,而且可以与平面裁剪相结合,达到完美的效果,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体形特征,加深学生对服装立体性的理解,明确人体对服装的基本要求,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方法,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与其他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纸样》、《服装工艺实训》。
在后续课程《服装CAD制板》、《女装技术项目》、《毕业设计》及企业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时与学分64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职业行动能力,坚持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
立体裁剪(课程代码)》课程标准(适用专业: 服装与服饰设计)一、课程定位【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服装结构设计专业拓展课,类型为理实一体化课程。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立体裁剪空间理论有初步的认识,熟练掌握上衣原型裁剪,学习上衣及裙装的各种应用设计。
为今后服装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课程衔接】本课程与平面制版课程在结构设计方面内容上有交叉,但前者侧重于直观表现设计后者侧重于数据经验。
该课程前续课程为《服装工艺基础》《服装结构基础》,后续课程为《创意立体裁剪》《女装系列设计》等。
二、参考学时及学分本课程共3学分、64学时。
其中,32学时为理论学时,32学时为实践学时。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学生通过立体裁剪知识的学习和实训,了解服装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构的变化规律. 熟练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有目的的服装立体裁剪的操作。
具备分析服装结构、进行服装造型创作、完成平面样板的基本能力,以达到从事服装设计专业、服装制版专业工作的职业素质要求。
(二)具体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服装立裁的概念与目的,以及服装立裁的发展趋势。
(2)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方法。
(3)对服装立裁的方法要素和技能要素有深刻的认识掌握。
(4)能够熟练运用到实践中。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把握好特定空间的想象范围,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2)实践过程中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结合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服装立体裁剪的创新能力。
3. 素质目标(1)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2)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主动适应团队工作要求;(3)形成良好的工艺设计理念。
四、设计思路根据基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开发思路,本学习领域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
立体裁剪的应用范围立体裁剪技术广泛地运用服装生产、橱窗展示和服装教学中。
1用于服装生产的立体裁剪服装生产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即产量化的成衣生产和单件的度身定制形式,因此,立体裁剪在服装生产中也常常也因生产性质的不同而采用的技术方式一种为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利用平面结构制图获得基本板型,再利用立体裁剪进行试样、修正;另一种为直接在标准人台上获得款式造型和纸样。
立体2用于服装展示的立体裁剪立体裁剪因其在造型手段上的可操作性,除用于生产同时也较多地运用于服装展示设计,如橱窗展示、面料陈列设计、大型的展销会的会场布置,其夸张、个性化的造型在灯光、道具和配饰的衬托下,将款式与面料的尖端流行感性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体现了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3用于服装教学的立体裁剪在服装教学中,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学习与运用外,应更加注重造型能力和材料的运用能力的潜能的开发,通过设计、材料、裁剪和制作等环节的研究,逐步掌握立体裁剪的思维方式和手工操作的各种技能,从而熟练地将创作构想完美地表达出来。
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大胆实践,从造型到材料的选择都应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同时建立造型、材料和缝制间的相互联系,并对其进行相关评价。
1平面结构的优势(1)平面结构是实践经验总结后的升华,因此,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2)平面结构尺寸较为固定,比例分配相对合理,具有教强的操作稳定性和广泛的可操作性。
(3)由于平面结构的可操作性,对于一些定型产品而言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有效方式,如西装、笳克、衬衫以及职业装等。
(4)平面结构在松量的控制上,能够有据可依,例如,1/4B+5,5即为松量,便于初学者掌握与运用。
2立体裁剪的优势(1)立体裁剪是以人台或模特为操作对象,是一种具象操作,所以具有较高的适体性和科学性。
(2)立体裁剪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二次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裁剪的集合体,操作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美感体验的过程,因此立体裁剪有助于设计的完善。
省是服装制作中对余量部分的一种处理形式,省的产生源自于将二维的布料置
于三维的人体上,由于人体的凹凸起伏、围度的落差比、宽松度的大小以及适体程度的到低,决定了面料在人体的许多部位呈现出松散状态,将这些松散量以一种集约式的形式处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产生使服装造型由传统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立体造型。
省的转移是省道技术运用的拓展,使适体装的设计走向多样化,立体裁剪中省道转移的原理实际上遵循的就是凸点射线的原理,即以凸点为中心进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围绕胸高点的设计可以引发出无数条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领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围绕着突点部位即胸高点对余缺处部位进行的处理形式——省的表现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结合设计进行省道转移。
原型的立体裁剪一、教学要求了解与掌握原型立体裁剪的原理、操作步骤与方法;了解制板的方法;了解布料的使用纱向对服装成形与板型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提要1. 原型的立体裁剪2. 立体裁剪中省的运用1. 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胸省及变化的操作方法;掌握衣身立体造型的手法及板型制作。
2.解决方法:给学生做示范,并安排4学时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
四、课时安排12学时五、检测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实际操作六、教学内容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1、基本确定服装款式。
2、根据穿着者的体形选择人台,必要时适当地补正人台。
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具,在人台或人体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初步造型。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5、平面布样整理。
6、假缝。
7、试样修改。
8、划样、裁剪、缝制。
第一节原型的立体裁剪与制版(4学时) 原型衣是指覆盖人体躯干,且位于腰节线以上部分的纸样造型。
它既不是人体体表的展开,也不是服装的具体款式,而是构成各种服装造型的基本型,是服装样板设计的基础。
胸部是衣身设计的重点,胸、背部的自然形态为其结构的依据。
立体裁剪原型衣的目的,旨从根本上了解原型结构的真正由来,使我们对服装结构设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熟悉立体裁剪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过程,也为掌握成衣的立体裁剪奠定基础。
1原型的立体裁剪1.1布料的准备1、确定长度:根据需要决定衣长,可按模型上的颈肩点到腰节处的长度为基本长度,再加上3~4cm(缝份与松份)。
2、确定宽度:按模型1/4胸围为基本宽度,再加上6~8cm(前中心的预留量、松份与缝份)。
3、整理布纹:按布料纵横向打剪口并将布边用手撕开,同前一章整理布纹的方法把布纹整理好,保证布料的丝绺横平竖直。
4、标记基准线:用2B铅笔在布料上标记出相应基准线。
前衣片的基准线有前中线、胸围线,后衣片的基准线有通过肩胛骨最高处的水平线、后中线、背宽线。
《服装立体裁剪》考核标准
“服装立体裁剪”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技能课程。
该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装设计、服装打版等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将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入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将服装设计意图转化为成衣或工业样版的能力以及款式创新的能力。
为能达到教学目标,特制定本课程的考核标准。
1.职业能力目标
①能熟练利用立体裁剪技术进行高级成衣的设计和制作;
②提高成衣组合与立体造型能力及板型调整技巧;
③能运用立体裁剪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服装的创意设计和制作;
④提高艺术服装立体裁剪创作能力及审美能力。
2.考核标准制定的基本思路
①突出项目制作的过程评价,使学生在课堂就有独立进行生产性实训的机会,自己克服、处理在立体裁剪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采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其中包括考勤10%,学习态度10%。
②强调项目成果评价,占总成绩的80%,项目成果的评价由企业专家与教师共同完成,注重项目成果的实用性。
3.项目名称及评分标准。
服装立体裁剪_浙江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基本衣身立裁时,需要加放适当松量,其中前胸宽与前腰围处各加放()cm松量。
答案:0.3 0.62.以下前衣身袖窿弧线画法错误的是()。
答案:A3.以下图示的大头针别法为()。
答案:折缝针法4.准备基本衣身和公主线衣身的前片布料时,胸围线距离布料上边缘距离为:乳上长+()cm。
答案:55.对于公主线衣身,如果是无袖款式,其袖窿底点加放的松量为:袖窿下落()cm;加大()cm。
答案:1.3 0.66.立裁平领时,领片前中线的布料丝缕为()。
答案:斜丝缕7.衣片立体造型完成后,在衣片上做标记,需要用圆点(不是十字)做标记的为()。
答案:领圈中间部位的点8.褶裥、塔克、碎褶是省道的其他形式,缝制方法不同,其样板上的标记和连线方法不同。
下图所示省道变化形式从左到右依次为( )。
答案:碎褶、塔克褶、褶裥9.从侧颈点开始,过胸高点量至腰线的距离称之为()。
答案:前长10.立裁连衣立领时,将前片胸省、后片肩省转移至转移至()。
答案:领口11.以下为基本袖立体造型的主要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1 拷贝、裁剪袖片2 测量衣身袖窿弧线长度3 绘制基本袖样板4 别合袖下缝线、折进袖口缝份,缩缝袖山头5 装袖检查答案:2-3-1-4-512.若基本衣片袖窿弧线长为AH,则基本袖的袖山高可通过下式估算:答案:1/3AH13.如下图所示,用普通白坯布为材料制作领子时,为防止领子缝合线外露,领面外口线要比领里多加放0.2~0.3 cm的量。
领里和领面的差量随着面料厚度而改变,若使用羊毛织物或天鹅绒等较厚重的面料,领里和领面的差量需要()。
答案:增大14.如下图所示,立裁六片裙过程中,各裙片拼缝从臀围线到底摆用大头针固定时采用的针法为()。
答案:掐缝针法15.下图所示的斜襟衣身,领口线处布料丝缕应采用()。
答案:直丝缕16.关于波浪裙立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服装立体剪裁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第一章测试1.立体裁剪是一种将面料披覆在人台或人模上,边裁剪边造型的服装接受设计方法。
参考答案:对2.立体裁剪诞生于西装的平面裁剪时期。
参考答案:错3.立体裁剪比平面裁剪更高级。
参考答案:错4.我国高校开始设置立体裁剪课程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
参考答案:错5.人台贴标志线是立体裁剪的必备工作。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省道转移是指省道围绕着人体凸点可以做360度旋转,转过的距离相等,达到的立体效果相同。
参考答案:错2.立体裁剪的第一个步骤是准备面料。
参考答案:错3.立体裁剪的面料上不需要标注丝缕方向、布纹线。
参考答案:错4.初步造型的时候可以一次性把缝份清剪到1cm。
参考答案:错5.省道转移和松量把控是女装结构设计的核心技术。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合体的直身裙臀部一般放4-6cm松量。
参考答案:对2.波浪的制作技法只有一种。
参考答案:错3.褶裥也可以解决胸凸量、腰臀差。
参考答案:对4.做有碎褶造型的部分准备的面料要适当多留。
参考答案:对5.立体口袋无侧缝裙底摆的收口量可以无限的小。
参考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领子的根本设计原理是领底曲线决定领子造型参考答案:对2.立领分为内倾型立领和外倾型立领两种参考答案:错3.企领分为分体企领和连体企领参考答案:对4.驳折领立体裁剪中最重要的是“三翻”操作参考答案:对5.领子与脖颈之间一般要留一指的松量参考答案:对第五章测试1.合体女西装的胸围松量控制在8-12cm参考答案:对2.做西装时候,腰线适当上提可以让人显得修长参考答案:对3.初次造型的时候,缝份不平整处可以适当打剪口参考答案:对4.翻折领领面比领座要大至少2cm参考答案:错5.西装装袖子假缝的时候用的是藏针法参考答案:对。
最新资料欢送阅读2021 智慧树,知到?衣饰立体裁剪?章节测试【完满答案】智慧树知到?衣饰立体裁剪?章节测试答案见面课:衣身立体裁剪1、问题 : 衣饰立体裁剪的操作主要工具是人体模型、白坯布、大头针和剪刀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问题 : 衣饰立体裁剪相对衣饰平面裁剪在衣饰款式造型操作中更加直观和正确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问题: 要使衣饰的廓形表现为合体的状态,在结构设计上能够经过收省和切割线来实现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问题 : 衣身立体裁剪包含衣领和袖子部位的造型选项:A:对B:错答案 :【错】5、问题 : 衣身的省道线仅具备功能性,不具备装饰性选项:A:对B:错答案 :【错】6、问题 : 下面属于衣饰立体裁剪操作过程的是: ( )选项:A:款式解析B:整理坯布纱向C:组装试穿D:工业生产答案 :【款式解析;整理坯布纱向;组装试穿】7、问题 : 在衣饰款式造型设计中具备装饰性手法的是: ( )选项:A:收省B:切割线C:折叠D:编织答案:【收省;切割线;折叠;编织】8、问题 : 衣饰立体裁剪的操作过程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 )选项:A:立体裁剪操作过程必然要标准B: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调整款式设计C:在结构设计上必定采用收省的方法D: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方能获取技术上的提升答案 : 【立体裁剪操作过程必然要标准 ; 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方能获取技术上的提升】第一章1、衣饰立体裁剪的产生于西方衣饰造型睁开的哪个阶段?原始阶段非成型阶段半成型阶段成型阶段答案 :成型阶段2、以下哪一点属于立体裁剪的缺乏?对于人体部位的尺寸掌握不能够直观表现。
对于对面料的性能影响到衣饰的造型收效也不能够正确地感觉操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面料,操作时间较长,生产本钱较高。
在松量的控制上有据可依,便于初学者掌握与运用。
答案 :操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面料,操作时间较长,生产本钱较高。
3、立体裁剪优于平面裁剪。
第二章:上衣立体裁剪基础学时:4学时课程内容:第二节省道转移立体裁剪课程重点:省道转移女上衣立体裁剪至平面纸样的转化。
课程难点:变化省道转移立裁。
课程导入:回顾衣身原型基础的制作的关键知识点。
第二节省道转移立体裁剪一、省道转移基础衣身的肩省、胸省和腰省可以根据功能性和款式设计的需要转移至不同的部位。
当在衣服上加了一个省以后,就会改变某些结构线的位置,如腰围线、侧缝线、肩线等,都需要重新调整。
当衣身在胸围线以上(或以下)只做一个省的时候,会出现坯布横纱纱向不平直的情况,且省道会很长;当将余量分配到胸围线上下两个位置时,衣身纱线的方向会得到很好的平衡,省道的长度也会缩短。
省道转移的方法可独立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在任何情况下,省道都以胸高点为中心,向周围发散。
二、常见省道转移立体裁剪以下案例以课堂实际示范教授:1.腰省准备坯布:长度取肩顶前长+10cm,宽度取胸围位于前中心线到侧缝线+10cm的尺寸。
在裁好的坯布一侧距边缘5cm处绘制垂直线作为前中心线,取熊高点+5cm的尺寸绘制水平线作为胸围线。
具体操作如下:(1)在前中心线和BP点(胸高点,后同)处扎针固定坯布。
(2)将胸部以上部分沿横纱抚平,然后在前肩端点位置扎针固定。
(3)将袖窿底部的坯布抚平,然后在袖窿底点位置扎针固定。
(4)沿纱线方向将坯布抚平,使所用的余量形成一个腰省。
在腰围线下方必须要处打剪口。
(5)当衣身只依靠一个省道进行造型时,这个省道会较长。
为了减小所需用的空间,可以留出缝份后剪掉多余的量。
最终完成样板。
2.前腰中心省准备坯布:长度取肩颈前长+10cm,宽度取位于前中心线到侧缝线+10cm的尺寸。
在裁好的坯布一侧距边缘5cm处绘制垂直线作为前中心线,取胸高点+5cm的尺寸绘制水平线作为胸围线。
具体操作如下。
(1)在前中线和BP点处扎针,以固定坯布。
(2)将胸部以上部分沿横纱抚平,然后在前肩端点位置扎针固定。
(3)将袖窿底部的坯布抚平,然后在袖窿底点位置扎针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