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3课 色彩练习 辽海版(共12张PPT)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15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色彩练习|辽海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创造美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让学生体验和感知色彩的魅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冷暖、明暗、纯度等。
2. 色彩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方法。
3. 色彩的运用技巧和创作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情感表达。
2. 色彩的运用技巧和创作实践。
教学难点1. 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的理解和运用。
2. 色彩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方法的实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色彩样本、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色彩的魅力。
2. 新课导入:讲解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色彩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色彩的运用技巧和创作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色彩练习2. 内容: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色彩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方法;色彩的运用技巧和创作实践。
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教师进行点评。
2. 家庭作业:让学生收集一些色彩作品,分析其色彩运用和情感表达。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知识,掌握了色彩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色彩运用技巧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色彩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学美术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自由的色彩和形状》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欣赏大师作品,感受材料的特性,进行大胆的表现.2.欣赏大师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能用色彩和形状进行有趣的组合,进而完成能够表达自己的绘画主题3进行色彩和形状的组合搭配练习,根据理解创作一幅作品。
2学情分析5年级学生有较好的认知能力,空间思维想象力,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和绘画表现力,能够较好地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色彩和形状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术语言,感受形色搭配的美感教学难点,对形色绘画元素有不同理解和认识,会产生不同的搭配效果。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导入一引导学生进行形.色绘画元素的赏析。
教师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分析。
理解色彩和形状是最具感染力的美术语言,是构成一幅作品的必要元素。
用简化的色彩与形状,创作了更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1.幻灯片出示色彩与形状的图片。
使学生感受这色彩的无与伦比的美丽,引导学生说出对不同色彩的不同感受,色彩的感情语言,(1)红色,穿透力强,感知度高。
它易使人联想起太阳、火焰、热血、花卉等,感觉温暖、兴奋、活泼、热情、积极、希望、忠诚、健康、充实、饱满、幸福等向上的倾向,红色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
(2)橙色橙与红同属暖色,具有红与黄之间的色性,它使人联想起火焰、灯光、霞光、水果等物象,是最温暖、响亮的色彩。
感觉活泼、华丽、辉煌、跃动、炽热、温情、甜蜜、愉快。
(3)黄色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明度紧高的色彩,具有轻快、光辉、透明、活泼、光明、辉煌、希望、功名、健康等印象。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3课水墨练习《夸张的脸》辽海版一. 教材分析《夸张的脸》是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的第3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脸部的夸张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绘画能力。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夸张的表现手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自主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夸张脸部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颜色、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脸部结构、表情表现方面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也有待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夸张的表现手法,学会通过夸张手法创作脸部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绘画能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夸张脸部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引导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
2.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范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夸张的表现手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夸张的脸部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夸张的表现手法。
2.讲解:讲解夸张的表现手法,分析夸张脸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观察、思考和表现。
3.示范:示范创作一幅夸张脸部作品,讲解创作思路和步骤,引导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践。
4.实践:学生自主创作夸张脸部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鼓励学生发挥创新。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步骤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词语和图示呈现,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反思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缤纷的涂色游戏|辽海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激发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创造力。
学生将通过涂色游戏,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色彩知识: 讲解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以及色彩的冷暖感。
2. 涂色技巧: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颜色,如何运用不同的涂色工具,如水彩笔、蜡笔、彩铅等。
3. 创意涂色: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涂色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 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的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涂色游戏中,创作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色彩知识卡片、涂色作品示例、多媒体设备。
- 学具:水彩笔、蜡笔、彩铅、涂色纸。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涂色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知识学习: 讲解色彩的基本属性和涂色技巧,让学生对色彩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涂色游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板书设计- 五年级上册美术-第3课缤纷的涂色游戏- 内容:1.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2. 色彩的冷暖感3. 涂色工具的选择与运用4. 创意涂色的方法作业设计- 个人作业: 学生在课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涂色,要求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和涂色技巧。
- 小组作业: 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幅大型的涂色作品,要求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美术学习更具实际意义。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色彩练习|辽海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三原色、三间色以及冷暖色调。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能够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三原色、三间色、冷暖色调。
2. 色彩的情感表达: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色彩的观察和创造:观察生活中的色彩,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知识:三原色、三间色、冷暖色调。
2. 色彩的情感表达: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难点:1. 色彩的观察和创造:观察生活中的色彩,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绘画工具、颜料、画纸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颜料、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画作中的色彩。
2. 教师提问:你们能说出这幅画作中都有哪些颜色吗?这些颜色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色彩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觉和情感。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三原色、三间色、冷暖色调。
2. 教师讲解并演示如何运用三原色调配出其他颜色,以及冷暖色调的特点。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色彩调配练习,感受不同颜色之间的变化。
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快乐的一天”,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2. 学生在画纸上进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色彩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缤纷的涂色游戏|辽海版课时:2课时教材:《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涂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涂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涂色。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涂色作品范例、教学课件、画纸、彩笔等。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涂色作品范例,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觉?它们有什么共同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作品色彩丰富、搭配和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涂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顺着一个方向涂色、颜色要均匀、不要超出轮廓线等。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如:相邻色、对比色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涂色,掌握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在画纸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涂色。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3. 学生完成作品后,相互展示、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涂色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上节课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回顾涂色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如:相邻色、对比色等。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在画纸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创意涂色。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色彩练习|辽海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颜色的名称、分类及调色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创造美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使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分享和交流色彩运用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用色彩表达个性的热情。
- 通过艺术创作,增强学生审美感受,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色彩的基本知识:介绍颜色的基本名称和分类。
2. 调色技巧:学习如何通过混合不同颜色来创造新的颜色。
3. 色彩的情感表达:探索不同颜色对人们情感的影响。
4. 色彩的创意运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调色技巧。
- 能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创作美术作品。
难点- 理解色彩的情感表达,并将其融入创作中。
- 创造性地使用色彩,制作出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色彩知识卡片、调色板、颜料、画纸、多媒体教学设备。
- 学生准备:画纸、彩色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画笔。
教学过程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颜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各种颜色的名称,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知。
- 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颜色的分类和命名。
新课教授- 演示调色技巧,指导学生如何混合两种或多种颜色来创造新的颜色。
- 讲解色彩的情感表达,举例说明不同颜色可能引起的情感反应。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不同的颜色组合,要求学生通过调色创造出新的颜色。
- 学生用自己调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创作,表达一个特定的情感或主题。
小组讨论- 各小组分享调色和创作的经验,讨论色彩的使用和情感表达。
-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总结与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创作思路和用色理由。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色彩的情感表达和创意运用。
辽海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3课色彩练习》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3课色彩练习》是辽海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分类、色彩的搭配等,并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他们在色彩运用上往往凭感觉,缺乏科学的依据。
此外,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色彩搭配能力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分类和搭配方法,能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搭配方法。
2.难点:色彩的运用,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方法。
2.示范法:教师示范色彩搭配和创作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色彩练习。
4.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辽海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3课色彩练习》。
2.教具:彩色笔、水粉、画纸等绘画工具。
3.参考资料:色彩理论知识资料,优秀美术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方法,如色彩的分类(冷色、暖色、中间色)、色彩的搭配原则(对比、协调)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知识,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色彩搭配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提高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自由的色彩和形状|辽海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色彩和形状在美术创作中的自由运用,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色彩理论和形状构成原理,运用自由的方式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包括:1. 色彩理论:介绍色彩的三原色、间色、互补色等基本概念,以及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特性。
2. 形状构成:探讨几何形状、自然形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形状的组合、变化和创新。
3. 自由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和形状知识,自由发挥,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色彩理论的应用:如何运用色彩的基本知识创作出和谐、有感染力的作品。
2. 形状的自由组合:探索形状的多种可能性,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难点1. 色彩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色彩与情感的关系,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2. 形状的创新运用: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创造性地运用形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色彩和形状的示例作品。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彩铅、剪刀、胶水等美术创作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 简短介绍色彩和形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知识讲解- 讲解色彩理论的基本知识,包括三原色、间色、互补色等。
- 探讨形状的构成原理,展示不同形状的组合和创新运用。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学的色彩和形状知识,进行自由创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创作建议。
第四阶段:作品展示与评价-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色彩练习|辽海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三原色和三间色2. 色彩的搭配与运用3. 色彩的表现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认识,色彩的搭配与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画面,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
2. 演示法:通过示范,展示色彩的搭配与运用方法。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色彩练习。
2. 新课讲解(10分钟)(1)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认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橙、绿、紫)。
(2)通过示范,展示色彩的搭配与运用方法,如:邻近色搭配、对比色搭配等。
3. 学生练习(15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的搭配与运用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作实践(20分钟)(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如: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2)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思路。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
(3)评选出“最佳色彩搭配奖”、“最佳创意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概念。
(2)总结色彩的搭配与运用方法,强调色彩的表现力。
7.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运用所学色彩知识,以“我的梦想”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自由的色彩和形状|辽海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色彩和形状在美术创作中的自由运用。
-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形状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 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美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提高自信心和创造力。
- 学生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增强对美的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色彩的自由运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 学生将探索色彩的搭配和变化,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形状的自由运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形状表达自己的创意和风格。
- 学生将探索形状的组合和变化,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
创作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学生将运用所学的色彩和形状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 学生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自由运用色彩和形状进行美术创作。
- 学生能够展示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理解色彩和形状在美术创作中的自由运用。
-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形状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 形状模具和模板。
- 展示作品用的展板或墙面。
教学过程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自由运用色彩和形状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讲解与示范- 教师讲解色彩和形状的自由运用,并示范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形状进行美术创作。
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所学的色彩和形状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美术创作。
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板书设计- 板书自由的色彩和形状- 板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