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隙基准源电路的基本原理及仿真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1.59 KB
- 文档页数:4
对失调不敏感的带隙基准源带隙基准源是一种集成电路,用于提供稳定的电压基准,通常在数字和模拟电路中广泛应用。
带隙基准源的主要优点是其输出电压与温度和电源电压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带隙基准源可能对失调(或误差)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
下面将对这种敏感性进行详细讨论,并探讨如何减少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一、带隙基准源的工作原理带隙基准源依赖于硅的能带隙来产生基准电压。
硅的能带隙约为1.1eV,这个能带隙对应于约3600K的绝对温度。
带隙基准源利用了在不同温度下,双极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Vbe)与温度的关系。
通过将两个具有不同基极-发射极电压的晶体管以适当的权重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一个与温度变化无关的电压。
二、带隙基准源的失调原因带隙基准源的失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其中一些主要的因素包括:1.制造过程中的失配: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工艺限制或环境因素,可能导致晶体管的性能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带隙基准源的输出电压偏离理想值。
2.温度变化:虽然带隙基准源的设计目标是使其输出电压与温度变化无关,但实际应用中,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对基准源的输出电压产生微小的影响。
3.电源电压变化:电源电压的变化也可能对带隙基准源的输出电压产生影响。
4.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带隙基准源可能会发生老化,导致其输出电压发生变化。
三、减少带隙基准源失调的方法为了减少带隙基准源的失调,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优化制造工艺:通过改进制造工艺,可以减少晶体管之间的失配,从而降低带隙基准源的失调。
2.温度补偿:通过添加温度补偿电路,可以减小温度对带隙基准源输出电压的影响。
3.电源电压稳定:通过使用稳定的电源,可以减少电源电压变化对带隙基准源的影响。
4.老化补偿:可以通过监测带隙基准源的输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来预测其老化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
四、结论带隙基准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字和模拟电路中的电压基准源。
虽然其设计目标是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受到制造过程中的失配、温度变化、电源电压变化以及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输出电压偏离理想值。
带隙基准源原理简介带隙基准源原理简介1.1基准电压源的⼏项主要性能指标产⽣基准的⽬的是建⽴⼀个与电源和⼯艺⽆关、具有确定温度特性的直流电压。
因此,基准的设计就是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与电源⽆关的偏置和温度关系的确定。
利⽤正温度系数电压和负温度系数电压,我们可以可以设计出⼀个令⼈满意的零温度系数的基准,这就是带隙基准电压源。
下⾯我们来介绍基准电压源的⼏项主要性能指标。
1.1.1温度系数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单位ppm/oC)是基准电压源在整个扫描的⼯作温度范围内,输出电压的最⼤值和最⼩值的差值,相对于正常输出电压的变化。
温度系数表征基准电压源电路受温度变化影响的⼤⼩,性能优异的基准源电路设计具有⾮常⼩的温度系数。
温度的变化⽽引起输出电压的变化,其单位表⽰为ppm/oC,计算公式如下所⽰:(2-1)1.1.2电源抑制⽐电源抑制⽐(PSRR:Power supply Rejeetion Ratio,单位:分贝或dB)在⼩信号情况下,基准电压源的输出变化量与电源电压的变化量之⽐。
基准电压源电路的输出电压,既要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且还要受到电源电压噪声的影响。
所以性能优良的基准电压源电路,能够很好的抑制电源电压对于电路的影响。
1.1.3线性调整率在直流状态下,电源电压的波动对于基准源的影响程度。
其公式为:(2-2)1.1.4建⽴时间从电源上电到基准源输出达到正常输出电压的那段时间。
1.2传统带隙基准源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1.1 概述基准源在集成电路设计中是极其重要的基本单元电路,然后在不同的应⽤电路中经常需要设计不同的基准源。
⽐如传统的带隙基准源电路,具有较低的温度系数、较低的电源电压以及可以与标准CMOS⼯艺兼容等等特点,成为⼀种⼴泛使⽤的典型基准源电路模块。
设计基准电路的⽬的是为了建⽴⼀个与电源和⼯艺都⽆关,⽽且具有确定温度特性的电流或电压。
由于许多⼯艺参数要随温度的改变⽽改变,所以如果所设计的基准源与温度没有关系的话,那么它与⼯艺也是没有关系的。
bandgap带隙基准源电路
带隙基准源电路是一种用于产生稳定的基准电压的电路。
它基于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利用了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也称为带隙)的特性。
在带隙基准源电路中,常使用两个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如硅和镓)组成的二极管。
这两个材料的带隙不同,导致二极管在正向偏置时的电压降产生差异。
仅在这个差异电压较小的区域内工作,以增强其稳定性。
带隙基准源电路通常还包含一个负反馈电路,用于调节二极管的电流,以保持其工作点稳定。
这样可以确保带隙基准源电路提供的电压输出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带隙基准源电路常用于精密测量仪器、模拟电路和微电子器件中,用于提供标准的参考电压。
它们的优点包括高精度、低温漂移和较好的长期稳定性。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基本原理
及其应用
基本原理
带隙基准电压源是一种电源,其中一个调节因子可以调节其输出电压
的大小,从而达到一定的基准电压值。
它的工作电路是通过一个可调整芯
片和一个稳压晶体管组成的。
它能够提供准确的输出电压,例如1.2V、
2.5V、
3.3V等,但只要把调节芯片置于不同的位置,就可以产生出不同
电压。
应用
带隙基准电压源可以用在许多领域,例如,对于高精度的电源,可以
用来控制精确的电流,以及控制复杂的电子电路的正确工作。
此外,它也
可以用来控制变压芯片的输出,以便精确的调节电路的工作参数。
此外,带隙基准电压源还可以用于电子技术的计算机技术,因为它可
以精确的控制微处理器的工作,而且可以提供准确的输出电压。
这意味着
它可以提供精确和稳定的电压,而不用担心产生任何不精确和不稳定的电压,在发生系统故障时,减少系统崩溃的机会,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bandgap带隙基准源电路Bandgap带隙基准源电路是一种用于产生带隙基准电压的电路,它在模拟电路设计和集成电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带隙基准电压是一种与温度和电源电压无关的直流电压,它可以用于电路的偏置、ADC的基准、温度传感器等。
带隙基准源电路的设计原理是基于硅材料的带隙能量,它的带隙能量为1.12eV,对应于温度为273.15K。
带隙基准源电路的核心思想是将带隙能量转化为直流电压,并通过一定的放大和调节电路,得到温度和电源电压无关的基准电压。
带隙基准源电路的基本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偏置电路、带隙电压产生电路和放大电路。
其中,偏置电路用于产生一个与电源电压无关的直流电流,带隙电压产生电路用于将带隙能量转化为直流电压,并且放大电路用于调节带隙基准电压的大小和精度。
偏置电路通常采用一个PNP晶体管和一个电阻组成,PNP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作为偏置电压。
这个偏置电压具有负的温度系数,即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值会减小。
为了使整个电路的温度系数为零,需要将这个偏置电压与一个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电压进行补偿。
带隙电压产生电路通常采用两个晶体管和电阻组成,其中一个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作为带隙电压,另一个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具有正的温度系数。
通过调节两个晶体管的发射极电流比值,可以得到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带隙电压。
放大电路用于调节带隙基准电压的大小和精度。
通常采用一个高精度、低噪声的放大器,将带隙基准电压进行放大和调节。
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以确保带隙基准电压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带隙基准源电路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如电源噪声、温度范围、功耗等。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带隙基准电压,需要采用一些优化设计方法,如低噪声电源、温度补偿技术、自偏置电路等。
在实际应用中,带隙基准源电路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中,如运算放大器、比较器、ADC、DAC、PLL等。
它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基准电压,帮助这些电路实现高精度、低噪声、稳定的性能。
带隙基准电路设计与仿真带隙基准电路是一种用于产生稳定电压参考的电路,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带隙参考电压源的稳定性,将其转换为稳定的输出电压。
在电子设备中,带隙基准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稳定参考电压的场合,如模拟电路中的比较器、放大器、ADC、DAC等。
1.确定设计指标和要求:首先需要确定带隙基准电路的设计指标和要求,包括输出电压的精度、波动、温漂等。
这些指标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电路的设计和性能。
2.选择合适的带隙参考电压源:带隙参考电压源是带隙基准电路的核心部分,选择合适的电压源对于整个电路的性能至关重要。
常见的带隙参考电压源有基准二极管电压源、基准电流源和温度补偿电压源等。
3.设计和优化调整电路:调整电路用于校准输出电压,使其达到所需的精度,也可以用于调整输出电压的温度系数。
调整电路通常由运放、电阻网络和校准电压源等组成,通过合理选择和设计这些元件,可以优化整个电路的性能。
4.进行仿真和优化:在设计结束后,需要进行电路的仿真和优化。
通过仿真可以验证电路的性能,并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以满足设计指标和要求。
5.制作原型并测试:在设计和仿真完成后,可以制作原型并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将反馈给设计人员,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设计带隙基准电路需要综合考虑电路的稳定性、精度、功耗和成本等因素。
在选择和设计电路元件时,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如小信号模型分析、傅里叶级数分析、参数扫描等。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带隙基准电路时,还应考虑一些特殊因素,如温度变化、噪声干扰、工作电流等影响电路性能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
总之,带隙基准电路的设计与仿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来满足设计指标和要求。
pnp带隙基准电路
摘要:
1.PNP 带隙基准电路的概述
2.PNP 带隙基准电路的工作原理
3.PNP 带隙基准电路的主要应用领域
4.PNP 带隙基准电路的优缺点分析
正文:
一、PNP 带隙基准电路的概述
PNP 带隙基准电路,是一种基于PNP 型晶体管的基准电压源电路。
它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为电路设计者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参考,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PNP 带隙基准电路的工作原理
PNP 带隙基准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PNP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PNP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接近于线性,这使得它可以被用作电压基准源。
通过调整晶体管的偏置电阻,可以获得所需的基准电压。
三、PNP 带隙基准电路的主要应用领域
PNP 带隙基准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设计中,如电源电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等。
在这些应用中,PNP 带隙基准电路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压参考,确保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四、PNP 带隙基准电路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1.输出电压稳定,精度高;
2.电源抑制能力强,抗干扰性能好;
3.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缺点:
1.对温度敏感,输出电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动态响应速度较慢,不适合高速电路应用。
总的来说,PNP 带隙基准电路是一种具有较高精度和稳定性的电压基准源,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设计。
带隙电压基准源的设计与分析摘要介绍了基准源的发展和基本工作原理以及目前较常用的带隙基准源电路结构。
设计了一种基于Banba结构的基准源电路,重点对自启动电路及放大电路部分进行了分析,得到并分析了输出电压与温度的关系。
文中对带隙电压基准源的设计与分析,可以为电压基准源相关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可以为串联型稳压电路、A/D和D/A转化器提供基准电压,也是大多数传感器的稳压供电电源或激励源。
基准源广泛应用于各种模拟集成电路、数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和系统集成芯片中,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精度。
在模/数转换器(ADC)、数/模转换器(DAC)、动态存储器(DRAM)等集成电路设计中,低温度系数、高电源抑制比(PSRR)的基准源设计十分关键。
在集成电路工艺发展早期,基准源主要采用齐纳基准源实现,如图1(a)所示。
它利用了齐纳二极管被反向击穿时两端的电压。
由于半导体表面的沾污等封装原因,齐纳二极管噪声严重且不稳定。
之后人们把齐纳结移动到表面以下,支撑掩埋型齐纳基准源,噪声和稳定性有较大改观,如图1(b)所示。
其缺点:首先齐纳二极管正常工作电压在6~8 V,不能应用于低电压电路;并且高精度的齐纳二极管对工艺要求严格、造价相对较高。
1971年,Widlar首次提出带隙基准结构。
它利用VBE的正温度系数和△VBE的负温度系数特性,两者相加可得零温度系数。
相比齐纳基准源,Widlar型带隙基准源具有更低的输出电压,更小的噪声,更好的稳定性。
接下来的1973年和1974年,Kujik和Brokaw分别提出了改进带隙基准结构。
新的结构中将运算放大器用于电压钳位,提高了基准输出电压的精度。
以上经典结构奠定了带隙基准理论的基础。
文中介绍带隙基准源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结构,设计了一种基于Banba结构的带隙基准源,相对于Banba结构,增加了自启动电路模块及放大电路模块,使其可以自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并增加其稳定性。
1 带隙基准源工作原理由于带隙电压基准源能够实现高电源抑制比和低温度系数,是目前各种基准电压源电路中性能最佳的基准源电路。
带隙基准电路的基本原理电路核心以及误差源和抑制
比的分析
近年来,由于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基准电压源在模拟集成电路、数模混合电路以及系统集成芯片(SOC)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对高新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精度和稳定性会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因此,设计一个好的基准源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带隙基准电路的基本原理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目的是产生一个对温度变化保持恒定的量,由于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电压VBE,其温度系数在室温(300 K)时大约为-2.2 mV/K,而2个具有不同电流密度的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差VT,在室温时的温度系数为+0.086 mV/K,由于VT与VBE的电压温度系数相反,将其乘以合适的系数后,再与前者进行加权,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抵消VBE的温度漂移特性,得到近似零温度漂移的输出电压VREF,这是带隙电压源的基本设计思想。
1.1 带隙基准电压源核心电路
本文提出的电路核心结构如图1所示,在电路中双极晶体管构成了电路的。
bjt带隙基准源一、背景介绍BJT(双极性晶体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准确、稳定的电压参考源。
而bjt带隙基准源就是一种常用的电压参考源。
二、bjt带隙基准源原理bjt带隙基准源是利用PN结的温度特性来产生稳定的电压参考源。
其原理如下:1. 在bjt带隙基准源中,使用两个PN结,即基-发射结和基-集电结。
2. 基-发射结和基-集电结的温度特性是不同的,基-发射结的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基-集电结的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
3. 通过合理选取PN结的参数和电路设计,可以使得基-发射结和基-集电结的温度特性互相抵消,从而产生稳定的电压参考源。
三、bjt带隙基准源的优势bjt带隙基准源具有以下优势: 1. 稳定性高:由于利用了PN结的温度特性,bjt带隙基准源的输出电压稳定性较高。
2. 温度系数小:由于基-发射结和基-集电结的温度特性互相抵消,bjt带隙基准源的温度系数较小。
3. 成本低:bjt带隙基准源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四、bjt带隙基准源的应用bjt带隙基准源在电子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传感器:由于bjt带隙基准源的温度系数小,可以用作温度传感器的基准源,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A/D转换器:在A/D转换器中,需要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压源,以确保转换的准确性。
bjt带隙基准源可以提供稳定的参考电压。
3. 电压源:在一些需要稳定电压的电路中,bjt带隙基准源可以作为电压源使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4. 温度补偿:由于bjt带隙基准源的温度系数小,可以用作其他元件的温度补偿源,提高整个电路的稳定性。
五、bjt带隙基准源的改进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bjt带隙基准源的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法: 1. 优化PN结参数:通过改变PN结的参数,如材料类型、掺杂浓度等,可以改变PN结的温度特性,从而提高bjt带隙基准源的性能。
带隙基准的原理和应用1. 带隙基准的概念带隙基准是指能源禁带(带隙)的能量差作为基准来描述其他能级的能量。
在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器件工程中,带隙基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材料科学和电子学领域,带隙基准的理解和应用对于开发新材料和设计新型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2. 带隙基准的原理带隙是固体材料中电子能级的能带结构中出现的能量差。
在绝缘体和半导体中,带隙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晶格结构所决定的。
带隙基准的原理可以通过能带理论来解释,即根据固体结构和电子行为来描述材料的能量级。
根据能带理论,材料中的电子分为价带和导带。
在绝缘体中,带隙较大,导带与价带之间没有电子,因此电子无法在绝缘体中自由移动。
而在导电材料中,带隙较小,导带和价带之间有部分电子,因此电子可以在导电材料中自由移动。
带隙基准的原理是通过确定材料中带隙的大小来描述其他能级的能量。
带隙越大,材料的导电性越差,绝缘性越好。
带隙越小,材料的导电性越好,半导体性质越明显。
3. 带隙基准的应用带隙基准在材料科学和半导体器件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应用案例:•化学材料设计:通过带隙基准可以预测一种化学材料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质,进而引导新材料的设计和合成。
例如,在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中,通过调整材料的带隙大小可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半导体器件制造:在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带隙基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带隙基准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材料的导电性和电子特性,从而指导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和性能优化。
例如,在集成电路中,带隙基准可以帮助确定材料的选择和布局。
•能源存储与转换:带隙基准在能源存储和转换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带隙基准,可以预测材料在光伏、光催化和电池等能源转换过程中的效率和稳定性。
例如,在锂离子电池的设计中,带隙基准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正负极材料,以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
•电子行为研究:带隙基准也可以用于研究材料中的电子行为。
通过带隙基准,可以了解材料中的电子结构和激发态,进而研究材料的输运性质和光学性质。
bjt带隙基准源(最新版)目录1.概述2.原理3.应用领域4.发展趋势正文1.概述bjt 带隙基准源,全称为双极型晶体管带隙基准源,是一种基于双极型晶体管的基准电压源。
作为模拟集成电路中的一种重要元器件,bjt 带隙基准源在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原理bjt 带隙基准源的原理主要基于双极型晶体管的导通电压与带隙电压之间的关系。
双极型晶体管的导通电压由发射结和集电结的电压差决定,当发射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晶体管开始导通。
而带隙电压是指晶体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之间的电压差,当发射结电压达到带隙电压时,晶体管进入导通状态。
bjt 带隙基准源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整晶体管的结构参数,使得晶体管的发射结电压达到带隙电压,从而实现稳定的基准电压输出。
3.应用领域bjt 带隙基准源广泛应用于各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中,如电压基准源、电流基准源、比较器、振荡器等。
在实际应用中,bjt 带隙基准源具有较低的温度漂移、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优点,能够为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的基准电压,保证电路性能的可靠性。
4.发展趋势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 bjt 带隙基准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bjt 带隙基准源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更高的精度: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进步,bjt 带隙基准源的精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更高精度电子设备的需求。
(2)更低的温度漂移:通过优化晶体管结构和制造工艺,降低 bjt 带隙基准源的温度漂移,提高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3)更小的体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bjt 带隙基准源的体积将进一步缩小,以满足微型化、集成化的需求。
一、研究现状总结分析1.题目: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2.小组成员:3.所选课题电路系统的研究现状总结和分析基准源是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的用于电源管理芯片、温度传感器、数据转换器(包括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电压稳压器和存储器中。
作为整个电路或者系统的“基准”,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电路或者系统的性能。
基准源应该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如:在整个工作温度内,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在一定的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内的变化很小;受工艺影响较小等。
事实上,由于大多数工艺参数都是随着温度变化的,所以如果-一个基准是与温度无关的,那么通常它也是与工艺无关的。
所以,一般而言基准源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指标即温度特性和电源抑制特性。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的不断扩大,电路的结构和功能也日趋复杂,片上系统(SoC)必将成为大势所趋,而将如此多的电路模块集成到一起,对基准源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与此同时,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伴随着工艺的进步越来越小,相应的电源电压也越来越低,然而,阈值电压的降低却滞后于电源电压的降低,因此对基准源的设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高精度数据转换器的广泛使用,无疑也大大提高了基准源的设计难度。
综上所述,随着电路规模、精度的提高和尺寸的减小,对基准源的设计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在深亚微米条件下的高性能基准源电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低温度系数的带隙基准源低温度系数的基准源在高精度系统中具有广泛应用,如:高精度的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和线性稳压器等。
一般只采用一阶温度补偿策略的基准源能达到20-50ppm/C""l,要进一步降低温度系数,就必须采用高阶温度补偿策略。
可通过分段线性补偿的方法,它将基准源的工作温度分为若干个子区间,对每个区间分别进行补偿,从而在整个工作温度内获得较低的温度系数。
曲率补偿的方法是通过在基准源输出电压上叠加一个温度的指数函数,从而实现高阶补偿的目的。
带隙基准源电路的基本原理及仿真分析
模拟电路中广泛地包含电压基准(reference voltage)和电流基准(current reference)。
在数/模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等电路中,基准电压的精度直接决定着这些电路的性能。
这种基准应该与电源和工艺参数的关系很小,但是与温度的关系是确定的。
在大多数应用中,所要求的温度关系通常分为与绝对温度成正比(PTAT)和与温度无关2种。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当漏电流保持不变时,工作在弱反型区晶体管的栅源电压随着温度升高而在一定范围内近似线性降低。
基于该特性,带隙基准源所采用的基极-发射极结可以被工作在弱反型区的晶体管代替产生低温度系数的基准源。
文献中提到采用该设计原理的基准源,利用0.13μm工艺的低阈值电压NMOS管和衬底调整的PMOS管实现其中的放大器。
本文所采
用的基准源电路利用传统带隙基准源的核心电路原理,通过饱和状态MOS
等效电阻对PTAT电流动态反馈补偿,基本实现了基准源的稳定要求。
1 带隙基准源的基本原理
带隙基准源可以在0~70℃的温度范围内有lO ppm/℃的温度系数。
由室温下温度系数为-2.2 mV/℃的PN结二极管产生电压为VBE。
同时也产生一个热电压VT(VT=kT/q),其与绝对温度(PTAT)成正比,室温下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