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物质基础(1)
- 格式:ppt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15
全国1OO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一)第1单元绪论~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00分钟100分)第工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目前由我国科学家领衔实施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打算”,属于生物科学进展的哪个时期( ) A.分子生物学时期B.描述生物学时期C.实验生物学时期 D.纳米生物学时期2.骆驼被人们称做“沙漠之舟”,是沙漠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骆驼体内贮存有大量的某种物质,一个月不吃不喝也能照常活动,该物质是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3.组成纤维素、维生素D和生长激素的一起元素是 ( )A.C、H、0 B.C、H、O、NC.C、H、0、P D.C、H、O、N、P4。
一粒种子种下后长成了参天大树,那个进程包括 ( )①生殖②生长③发育④遗传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5.把一小块生物组织粉碎后进行化学分析,取得水、蛋白质、纤维素等。
由此可判定该组织来自于 ( ) A.小麦 B.家兔 C.鱼 D.蝗虫6.某植物体能够完成以下反映式(其中代表不同的单糖),其中代表的二糖可能是( )A.麦芽糖 B.乳糖 C.蔗糖 D.B和C7.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若是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完全水解,能够取得的水解产物要紧有 ( )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B.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C.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D.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8.海洋生物夜光虫遇机械刺激会发光,产生这一现象、决定该行为的别离是 ( )A.代谢与遗传 B.适应性和遗传性C.应激性和遗传性 D.应激性和适应性9.淀粉、淀粉酶、操纵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大体组成单位依次是 ( )A.葡萄糖、蛋白质、DNA B.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核苷酸10.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请据表判定,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细胞核中含甲类化合物 B.细胞壁中含丙类化合物C.细胞质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D.细胞膜中不含丁类化合物11.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一段时刻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现象应该是 ( ) A.无颜色转变 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12.研究发觉,水分进出细胞膜需要一种被称为“水通道”的蛋白质。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 生命的物质基础
(2011·重庆高考) 下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
(1)表中A是,B应。
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____________作用。
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
(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①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
现象①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现象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防治碘缺乏症。
【解析】(1)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又会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起到反馈抑制的作用,在缺碘人群中甲状腺激素合成较少,反馈性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因而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较高。
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是控制枢纽。
(2)成人缺碘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体现了甲状
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的物质氧化分解,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补充碘可以防治并缓解碘缺乏症。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抑制(反馈调节) 下丘脑
(2)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兴奋性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1专题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考纲盘点一、生命的物质基础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2.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二、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和液泡);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网络(如图)第1讲生命的物质基础知识细化回顾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1)最基本的化学元素是C.(2)基本元素是C、H、O、N。
(3)主要元素是C、H、O、N、P、S。
(4)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5)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2.元素种类和含量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中的关系(1)生物界内部: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在元素种类上大体相同,但在元素的含量上相差很大。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找到,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②同种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3.水的含量及功能(1)水的含量: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但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水的含量差别较大;在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器官中,水的含量也不相同。
(2)水的功能: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化学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
4.常见糖类的功能特性(1)参与生物遗传物质组成的糖是脱氧核糖、核糖.(2)能与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3)组成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板的糖是纤维素,存在于动物细胞质中的重要储存能量的糖是糖元。
5.脂质的种类和功能(1)合成脂蛋白的重要原料是磷脂,也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2)皮肤生发层细胞中经紫外线照射,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并能够预防儿童佝偻病发生,此两种物质是胆固醇、维生素D。
生物资料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名词: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
如:Fe(铁)、Mn(门)、B(碰)、Zn(醒)、Cu(铜)、Mo(母),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如:C(探)、0(洋)、H(亲)、N(丹)、S(留)、P(人people)、Ca(盖)、Mg(美)K(家)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
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①C、H、O、N、P、S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
②.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
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当植物体内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名词: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
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7、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8、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9、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
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
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与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命的起源一、地球最早出现的生物大约40亿年前,诞生了最早的生命…异养细菌,到35亿年前,出现了具有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原始大气成分发生改变,氧的含量增加;原始生物从嫌氧发展成喜氧,逐渐形成生物圈;有机体的发展增加了太阳能在地球表面的存储,改变了地球表层的组成和结构。
二、生命化学演化学说现在普遍认为原始生命的起源与发展需要经过化学演化和生物进化两个阶段,从而生命起源的最早阶段是化学演化阶段。
化学演化过程可分成以下三个阶段:1.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Stanley Miller)设计了一个实验,模拟在原始还原性大气条件下氨基酸产生的过程,并取得了成功。
由此可以看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成分在一定能量的作用下,完全可以完成从无机物向简单有机物的转化。
2.从有机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原始地球普遍存在于高于水沸点的环境中,这促进了氨基酸和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聚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就是蛋白质和核酸。
3.原始生命的诞生最初的原始生命是非细胞形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细胞形态的原核生物,进而再进化产生真核生物,由真核单细胞进化到真核多细胞。
第二节生命的物质基础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生命的世界也是物质的世界,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是化学元素,所有的生命形态,其化学元素组成基本相同。
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是基本元素,C、H、O、N、P、S是主要元素,大约共占原生质总量的97%,是生物体组成的主要物质。
生物需要量很少,但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些元素被称作微量元素,如Fe、Mn、Zn、Cu、I、B、Mo等。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作用是:1.它们可进一步组成各种化合物;2.这些化学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七年级上册生物手抄报第一单元第二章内容探索生命的
特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手抄报第一单元第二章内容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以下是部分节选内容,具体内容可能根据不同版本有所出入。
节选内容:
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这些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应激性、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等。
手抄报内容:
1. 生命的物质基础:构成生命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例如,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都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
2.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指生命体不断摄取外界的能量和物质,同时不断排除体内的废物和能量的过程。
这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生命活动得以维持的基础。
3. 应激性:生命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反应,包括趋利避害、适应环境等。
例如,植物向光生长、动物避开危险等。
4. 生长与发育:生长是指生命体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而发育
则是生命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一系列有序的变化,最终形成完整生物体的过程。
5.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生命体能将自身的性状传递给后代;而变异则是
指生命体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以上是探索生命的特点的部分内容,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一)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三鹿奶粉事件”暴露了不法分子在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其分子式为C3N6H6,含氮量为66%左右,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或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时,根本不会区分出此伪蛋白质。
长期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损害生殖泌尿系统,形成膀胱肾部结石。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牛奶和三聚氰胺,后者不会生成紫色复合物B.三聚氰胺与氨基酸组成元素相同,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可提高含氮率,使劣质食品通过质检机构的检测C.少量三聚氰胺在动物体内代谢形成含氮废物,可通过肝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D.三聚氰胺在细胞内经脱氨基后可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2.下表示研究骨的成分与特性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有机物可燃烧,实验Ⅱ与Ⅲ对照,说明骨的弹性与骨内有机物有关B.由于无机盐溶于盐酸,实验Ⅰ与Ⅲ对照,说明骨的硬度与无机盐有关C.实验Ⅰ、Ⅱ相互对照可说明骨的化学成分中含有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D.综合实验Ⅰ、Ⅱ、Ⅲ结果说明骨的性质与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所占比例有关3.下列关于细胞内的糖类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元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D.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4.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
右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请据图推断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冬季来临过程中,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B.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明显的正相关C.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D.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5.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一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
高一年级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归纳1.高一年级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归纳生命的物质基础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2.高一年级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归纳1、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质体。
2、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3、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4、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中心体、液泡。
5、生理活动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线粒体(通过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壁的合成)、核糖体(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6、与蛋白质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1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一、知识提要1、知道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存在形式、作用及分布特点。
2、知道生物体中无机盐含量、存在形式及其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3、知道生物体需要适量无机盐的科学道理。
二、基础训练:1、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
2、水在细胞中有自由水和两种存在形式。
前者是细胞内良好的、参与、运输。
代谢旺盛的细胞,_______水含量越多。
3、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________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浓度的含量太低,会出现等症状,这体现了无机盐有功能。
铁是___________的组成成分,缺乏时患,这体现了无机盐是。
如I-是______________的成分,Mg2+是____________的成分,Ca2+是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成分。
4、下列属于结合水的是()A.切西瓜流出的汁 B.挤菜馅挤出的菜汁C.蛋清里所含的水 D.刚收获的种子晒干蒸发的水5、生物体内可以将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并把废物送到有关器官排出体外的物质是()A.载体 B.无机离子 C.自由水 D.结合水6、酷暑季节,室外工作人员应多喝()A.盐汽水 B.核酸型饮料 C.蛋白质饮料 D.纯净水7、下列叙述中,最符合自由水生理功能的是()A.作为溶剂,只能使无机盐成为离子状态B.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C.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D.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8、关于细胞中水的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老年人的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少C.抗寒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高D.新陈代谢旺盛的生物体内含水量高9、下列水对于生命活动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细胞必须的浸润环境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B.提供能量C.细胞物质的良好溶剂 D.运输作用10、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通常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A.升高 B.降低 C.无变化 D.呈波动性11、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一项是()A.组成某些重要的复杂化合物 B.作为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C.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D.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12、缺铁性贫血的人,需要补充含铁的无机盐,原因是()A.Fe2+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B.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C.Fe2+对维持细胞渗透压有重要的作用 D.Fe2+是构成骨骼的重要物质13、医生给严重腹泻的病人注射一定量的0.9%的Nacl溶液,其主要目的是()A.补充无机盐 B.补充能量 C.补充水 D.供给营养14、人的红细胞必须生活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9%的Nacl溶液中,若将红细胞置于盐水(高于0.9%)中,红细胞则会失水皱缩,从而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