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并网性能测试方法》验证报告材料意见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37.74 KB
- 文档页数:24
XXXXXXXXXXXXXXXXXX5kW光伏发电项目并网验收报告2016年11月22日目录1、项目概况2、施工资质3、施工图纸4、竣工报告5、主要电气设备一览表6、组件认证7、逆变器认证一、项目概况项目概况二、施工资质三、施工图纸组件排布图支架图1支架图2四、竣工报告光伏发电工程竣工资料用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施工委托书____(以下简称甲方)自愿将工程建设任务委托给XXXXXXXX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已方),由乙方进行项目全部的施工工作。
乙方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施工,未按需求方案进行施工,由甲方或电业局提出整改意见,乙方应立即按方案进行整改设计,直至项目合格。
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工程并网成功后委托书自行终止。
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乙方:___年_月_日___年_月_日竣工报检申请表竣工验收签证工程验收报告一、施工依据____________与XXXXXXXX有限公司签订的_kW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安装服务协议及分布式住宅光伏发电系统安装验收标准,最终以电网公司要求为准。
二、施工组织机构XXXXXXXX有限公司项目经理: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现场负责人: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三、工程地点和范围安装地点:______________工程开、竣工时间工程___年_月_日开工,___年_月_日竣工。
四、工程的主要内容1、支架及其基础的制作。
2、光伏组件的安装。
3、逆变器的安装。
4、直、交流电缆的敷设。
本工程由XXXXXXXX有限公司施工,技术资料、试验报告附后。
本工程竣工后我单位会同施工部门已自检,自检合格。
施工单位: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___年_月_日光伏施工(基础)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光伏施工(电气)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接地电阻试验报告试验日期:年月日气候:温度:工程名称:接地电阻测试仪器:1、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一台2、辅助接地棒二根3、导线5m、20m、40m各一根试验类型:交接实验数据:单位(欧姆)施工检验单位:XXXXXXXX有限公司五、主要电气设备一览表主要电气设备一览表六、组件认证七、逆变器认证。
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入网试验方法(试行)北京电力公司前言为进一步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加强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电网公司等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指导文件。
北京2008年奥运会也提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号召,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规划做出具体的要求,太阳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太阳能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一种形式,除太阳能路灯、交通指示灯等外,与建筑结合的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在北京地区出现多个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示范和应用工程,如何保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和运行管理,北京电力公司会同相关单位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不少丰富的经验。
“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入网试验方法(试行稿)”是从技术角度保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电网接入对现有电网影响最小,并从电能质量和并网保护等各方面提出检验实施方法。
特别指出,本方法仅适用于低压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不适用于中压和高压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电源形式,因此本方法由于经验和认识的不足,必然有许多不足,甚至错误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不断完善和补充。
2007年8月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入网试验方法(试行稿)1 系统设臵与接线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系统接线和设备配臵应符合低压电力系统设计规范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规范。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间在联接处应有明显的带有标志的分界点,应通过变压器等进行电气隔离。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容量应不大于上级变压器容量的20%。
检测方法:对系统设计图和配臵设备清单进行检查。
2 安装、布线、防水工程检查太阳电池方阵、逆变器、并网保护装臵等设备安装应符合设计施工图的要求,布线、防水等建筑工程应符合相关要求。
检测方法:对太阳电池方阵、逆变器、并网保护装臵等设备的安装对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检查,验证是否一致;检查安装、布线、防水等工程的施工记录。
《并网光伏电站性能监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编制说明编制《并网光伏电站性能监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申请备案稿)涉及到的重要说明如下:一、编制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并网光伏电站性能监测与质量评估技术,确保光伏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编制依据本文档编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参考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实践经验。
三、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各类光伏电站的性能监测与质量评估,包括并网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等。
四、主要内容1.监测设备配置与要求:包括监测系统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通信设备等的要求及配置方式。
2.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对光伏电站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包括发电量、光伏阵列参数、逆变器参数等,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设备性能监测与评估:对关键设备(如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器、变压器等)进行性能评估,定期检测其工作状态和效率,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评估。
4.光伏电站效率评估:对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输电效率等进行评估,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并提出优化建议。
5.故障预警与诊断: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实现对光伏电站故障的预警和诊断,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确保电站的正常运行。
6.质量评估与考核:对光伏电站的性能、设备质量等进行评估和考核,制定考核指标和方法,确保电站的持续运行和质量可控。
7.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制定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要求和措施,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五、编制要求1.科学性与实用性:充分考虑光伏电站的实际运行需求和技术特点,确保规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整体性与系统性:将监测与评估技术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和规范,确保各个环节的协同和一致性。
3.可操作性与可管理性: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和管理方法,便于实施和管理人员的操作和管理。
4.普适性与可拓展性:不仅适用于当前的光伏电站监测与评估技术,还要具备一定的可拓展性,对未来新技术和新设备具有适应性。
《光伏系统并网性能测试方法》验证报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测量所2006年8月1日委托单位:北京市计科能源新技术开发公司被试设备情况:名称:SUN POWER型号:SP3000E-48出厂编号:8570155-30E0311生产厂:SOLARTECHNIK GMBH输出额定电压:220V输出额定功率:3kV A试验地点:电测量研究所电能质量实验室试验时间:2006年6月10~2006年7月28试验人员:赵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闫华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范子恒(北京市计科能源新技术开发公司) 报告编写:赵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闫华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人:宗建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光伏系统并网性能测试方法》验证报告一、电能质量试验1试验目的:光伏系统向当地交流负载提供电能和向电网发送电能的质量应受控制,在电压偏差、频率、谐波和功率因数等方面应符合国标或相应标准要求。
通过试验验证《光伏系统并网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测试方法是否可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征求意见稿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试验用仪器设备:(1)D6000型标准电能质量分析仪说明:主要功能—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谐波电压、谐波电流、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测量范围—电压600V,电流30A,谐波10kHz以上,短时间闪变和长时间闪变;技术指标—电压、电流0.05%,谐波0.1%,闪变。
(2)蓄电池说明:4只12V蓄电池串联,输出直流48V电压。
(3) 直流信号源说明:两台DC70V、70A的电源串联模拟太阳电池方阵。
(4)CALPORT200型三相多功能标准表说明:主要功能—电压、电流、功率、电能、相位等;测量范围—电压600V,电流250A、500A、1000A;技术指标—0.05%。
(5) 隔离变压器说明:在系统与所连电网之间起电气隔离作用。
额定电压220V,额定容量3kV A。
(6)滑线变阻器R1说明:由两只BX8D-2/6型滑线变阻器串联组成,每只32 ,额定电流10A。
光伏发电并网启动试运行质量监督检查监理汇报材料一、前言本次监督检查监理汇报材料旨在对光伏发电并网启动试运行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向相关部门和公司汇报检查结果。
自光伏发电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以来,我们监理团队一直以负责任的态度,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合同要求进行监督检查,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我们的监理汇报,供相关人员参考。
二、项目概况光伏发电并网启动试运行项目位于***地区,总装机容量**兆瓦,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
光伏发电并网启动试运行是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后期的运行效果。
因此,监理团队非常重视这个阶段的质量监督检查,并按计划组织了相应的工作。
三、质量监督检查内容和方法1.质量监督检查内容:对光伏电池组件、引线盒、电缆、逆变器、变压器等光伏发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设备的安装质量、接线质量、设备参数的设定、技术要求的执行情况等。
2.质量监督检查方法:采用现场检查、抽样检测、设备参数测试等方法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质量监督检查结果1.光伏电池组件:经过检查,各光伏电池组件安装牢固,无明显缺陷和破损,电池片间的排列整齐,接线端子紧固可靠。
检测结果显示,光伏电池组件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均符合设计要求。
2.引线盒和电缆:引线盒和电缆的接线质量良好,封接严密,无风化和老化现象。
检测结果显示,电缆电阻满足要求,并且无断线和短路现象。
3.逆变器:逆变器的安装平稳,接线牢固,各参数设置正确,并符合设计要求。
逆变器的输出功率稳定,无剧烈波动和异常现象。
4.变压器:变压器的安装牢固,接线质量良好,无松动和漏油现象。
变压器的工作温度和负荷电流稳定,无过载和故障。
五、问题汇总和建议在质量监督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1.光伏发电设备的接地问题:部分设备存在接地不良或接地电阻过大的情况,建议加强对光伏发电设备接地的检测和维护。
2.逆变器的防雷措施:逆变器的防雷措施不完善,容易受到雷击,建议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提高逆变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太阳能光伏系统性能测试报告一、引言太阳能光伏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能对光伏电池进行光电转换,产生直流电并经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供电的系统。
为了确保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性能的稳定性,本报告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和评估。
二、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光伏系统的各种性能指标,包括发电功率、效率、温度特性、阴影容忍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和比较,来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测试方法1. 发电功率测试:通过光伏电池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系统的实际发电功率。
测试过程中,光伏电池板的朝向、倾角和光照条件都需要控制一致。
2. 效率测试:通过发电功率和太阳能辐射能量之比计算系统的效率。
测试时,需要记录太阳能辐射强度以及系统的发电功率。
3. 温度特性测试:测试系统在不同温度下的发电功率。
通过调节外部环境温度,可分析出光伏电池对温度的响应特性。
4. 阴影容忍性测试:通过在光伏电池上设置阴影来测试系统的阴影容忍能力。
通过记录不同程度阴影下的发电功率,可评估系统的阴影容忍性。
5. 可靠性测试:通过长时间运行和监测系统,检验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测试周期至少应包括连续三个季度,以覆盖不同季节的光照条件。
四、测试结果和分析1. 发电功率测试结果:在一定光照条件和系统配置下,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发电功率为XXX kW。
该数值将作为基准,用于与其他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2. 效率测试结果:根据发电功率和太阳能辐射能量之比,系统的效率为XXX%。
该结果表明系统能够高效地光电转换,具备良好的性能。
3. 温度特性测试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系统的发电功率有所下降。
温度对系统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系统自身具备一定的温度补偿能力。
4. 阴影容忍性测试结果:系统在部分阴影条件下,发电功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阴影对系统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整体表现尚可接受。
5. 可靠性测试结果:系统在连续运行三个季度的测试中,没有出现重大故障,并且发电功率稳定。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前工程验收报告一、引言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前工程验收是对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以确保建设项目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实现安全高效运行。
本次工程验收旨在检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情况,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工程概况本次工程验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位于XX市工业园区,总装机容量为X千瓦。
工程包括光伏组件安装、逆变器安装、配电系统、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等。
三、工程验收内容1.光伏组件安装验收对光伏组件的安装进行检查,包括组件的定位、支架安装、连线布置、接地连接等。
检查标准:光伏组件安装牢固,布线合理、安全可靠。
2.逆变器安装验收对逆变器的安装进行检查,包括逆变器的固定、接线、接地等。
检查标准:逆变器安装平稳,接线正确、接地良好。
3.配电系统验收对配电系统进行检查,包括光伏直流侧的配电柜、交流侧的配电柜、电表、保护开关等设备的安装和连接情况。
检查标准:配电系统设备安装正确,连接可靠、接地良好。
4.监控系统验收对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系统进行检查,包括数据采集设备、监控软件、通信设备等。
检查标准: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数据采集准确、通讯稳定。
5.安全防护系统验收对工程的安全防护系统进行检查,包括保护装置、隔离开关、警示标识等。
检查标准:安全防护系统完备,符合相关要求。
四、工程验收结果根据对以上内容的检查,本次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前工程验收结果如下:1.光伏组件安装符合要求,布线整齐,接地可靠,验收合格。
2.逆变器安装固定牢固,接线正确且整齐,接地良好,验收合格。
3.配电系统设备安装正确,接线可靠,接地良好,验收合格。
4.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数据采集准确,通讯稳定,验收合格。
5.安全防护系统完备,符合相关要求,验收合格。
综上所述,本次工程验收结果为合格。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正式并网运行。
五、工程验收结论本次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前工程验收结果合格,工程可以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光伏系统并网性能测试方法》验证报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测量所2006年8月1日委托单位:北京市计科能源新技术开发公司被试设备情况:名称:SUN POWER型号:SP3000E-48出厂编号:8570155-30E0311生产厂:SOLARTECHNIK GMBH输出额定电压:220V输出额定功率:3kVA试验地点:电测量研究所电能质量实验室试验时间:2006年6月10~2006年7月28试验人员:赵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闫华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范子恒(北京市计科能源新技术开发公司) 报告编写:赵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闫华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人:宗建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光伏系统并网性能测试方法》验证报告一、电能质量试验1试验目的:光伏系统向当地交流负载提供电能和向电网发送电能的质量应受控制,在电压偏差、频率、谐波和功率因数等方面应符合国标或相应标准要求。
通过试验验证《光伏系统并网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测试方法是否可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征求意见稿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试验用仪器设备:(1)D6000型标准电能质量分析仪说明:主要功能—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谐波电压、谐波电流、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测量范围—电压600V,电流30A,谐波10kHz以上,短时间闪变和长时间闪变;技术指标—电压、电流0.05%,谐波0.1%,闪变。
(2)蓄电池说明:4只12V蓄电池串联,输出直流48V电压。
(3) 直流信号源说明:两台DC70V、70A的电源串联模拟太阳电池方阵。
(4)CALPORT200型三相多功能标准表说明:主要功能—电压、电流、功率、电能、相位等;测量范围—电压600V,电流250A、500A、1000A;技术指标—0.05%。
(5) 隔离变压器说明:在系统与所连电网之间起电气隔离作用。
额定电压220V,额定容量3kVA。
(6)滑线变阻器R1说明:由两只BX8D-2/6型滑线变阻器串联组成,每只32 ,额定电流10A。
(7)端子转接板说明:端子转接板有24对相同的接线端子,可以同时连接电网信号、逆变器输出、负载及测试仪器等,作为本试验中的解并列点。
(8)DWY-3A型工频相位计说明:测量范围--400V 、10A ,主要技术指标—准确度0.005︒,分辨力0.001︒。
3试验项目 3.1电压偏差 (1)试验要求依据光伏系统并网性能测试方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测试方法) 5.1及GB/T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5.1,10kV 及以下单相系统电压标称值为220V ,且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2)试验线路 试验线路见图1。
图1 光伏系统电能质量—电压、频率、谐波、闪变测试线路图(3)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a 系统正常并网工作情况下,观察电能质量分析仪的电压显示值;b 电压偏差按下式计算:%100⨯-=NNX u u u 电压偏差 (1)式中: u X —电压测量值,V ;u N —系统输出标称值,V 。
(4)试验结果u X =228.4V ,u X =220V ,则按式(1)计算得出电压偏差=+3.8%。
(5)需要注意的问题由试验结果可知逆变器输出电压为228.4V ,同时测得电网电压为218V ,也就是说逆变器在并网后为了向电网送电,其输出电压总比电网电压高10V 左右。
由于各地区电网电压各异且负载情况复杂,如果电网电压本身高达240V ,而逆变器输出电压实时跟踪电网电压,那么,逆变器并网后输出电压势必要超出测试方法的规定。
(6)验证结论电压偏差是衡量一个发电系统最基本的指标,按照测试方法要求进行该项试验是非常必要的,测试方法可行。
建议测试方法中规定的系统电压偏差指标将当地所并电网情况综合考虑。
意见1:该方法不行:并网电压的抬高,是由于电网线路内阻引起的,如果内阻小,则电压不会有大的变化。
另:ux 和un 是否为同一测量点,如果为隔离变压器原付方,而变压器容量小,漏抗压降大,其电压差为变压器的传输压降,对电网电压不会影响。
对于电流型的并网逆变电源,电压偏差的测量不合理也难以实现。
3.2频率偏差 (1)试验要求依据测试方法5.1及技术要求5.2,系统输出额定频率为50Hz ,允许偏差±0.5Hz 。
(2)试验线路试验线路见图1。
(3)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a 系统正常并网工作情况下,观察电能质量分析仪的频率显示值;b 电压偏差按下式计算:N X f f -=频率偏差(2)式中: f X —频率测量值,Hz ;f N —系统输出频率标称值,Hz 。
(4)试验结果f X =50.02Hz ,Hz Hz Hz f f N X 02.05002.50=-=-=频率偏差。
(5)验证结论按照测试方法要求进行该项试验是非常必要的,测试方法可行。
意见2:测试方法有疑问:在同一个节点处,如果测试频率不同,那么两波形会发生相移,测试时波形是否相移?系统虽然采用主动频率偏移方式测试孤岛效应,但其基波还是与电网强制同步的。
3.3电压波动和闪变 (1)试验要求依据测试方法5.2,按照GB12326-2000规定,220V 系统电压波动和闪变限值见表1、表2。
表1 电压变动限值表2 闪变限值(2)试验线路试验线路见图1。
(3)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a系统正常并网工作情况下,观察D6000型电能质量分析仪的电压波动量显示值;b对于随机性不规则的电压波动,电压变动测量值不少于50个,依95%概率大值作为判断依据。
短时间闪变值测量周期为10min,每天(24h)不得超标7次(70min);长时间闪变值测量周期为2h,每次均不得超标。
(4)试验结果见附件9。
(5)需要注意的问题a测试方法要求电压波动和闪变测试是在并网状态进行,而电压波动和闪变与负载密切相关,因此连接的电网负载可能影响测量结果;b由于逆变器具有定期巡检功能(本试验中逆变器大约每4~5分钟巡检一次),在巡检过程中逆变器输出为零,巡检完成后再并网。
这种工作特性其一容易引起电网波动,其二测量结果中包含了巡检过程产生的电压骤升骤降;c测试方法中对该条款的描述过于简洁,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
(6)验证结论电压波动与闪变对负载影响较大,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进行该项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建议细化测试方法5.2条。
3.4电压和电流畸变率(1)试验要求a依据测试方法5.3及技术要求5.3,输出的总谐波电流小于逆变器输出电流的5%;各次谐波电流满足表3、4要求,此范围内的偶次谐波应小于低的奇次谐波限值的25%。
b依据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光伏系统输出谐波电压应满足表5要求。
表4 偶次谐波电流畸变限值(2)试验线路试验线路见图1。
(3)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a系统正常工作输出约额定功率的100%时,观察电能质量分析仪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显示值并记录;b系统输出额定功率的50%时,观察电能质量分析仪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显示值并记录;c测量的谐波次数一般为2~19次,根据谐波源的特点或测试分析结果,可以适当变动谐波次数测量的范围;d测量数据不少于30个;e以测量数据的95%概率值作为判断是否超过允许值的依据。
(4)试验结果见附件5~8。
(5)需要注意的问题a谐波电压也是电网电能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b由于谐波测试是在并网状态进行,电网自身的谐波与系统输出谐波会产生交叉干扰,因此在解并列点测得的数据实际上是电网谐波与系统输出谐波以某种规律叠加的结果;c测试方法要求在系统输出额定功率的50%时谐波仍满足要求。
据了解系统输出50%是指,逆变器输入即太阳电池方阵输出额定功率的50%时系统输出功率也应为额定输出功率的50%。
本试验中采用的直流源具有自适应功能,调节输出电压时,输出电流会随之变化,无法改变其输出功率,需要专用太阳电池模拟仪器。
本试验中系统输出50%功率时测得的谐波数据是调节图1中负载使系统输出电流为额定值的50%的情况下获得的。
(6)验证结论谐波问题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按照测试方法进行该项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a建议增加谐波电压测试条款;b建议测试方法中明确如何实现系统输出额定功率的50%;c建议测试方法中给出系统并网后的电压、电流谐波与所连电网自身谐波差异的允许范围。
意见3:测试并网电流谐波较容易,电压较难。
如果是电流源型并网,则虽然电网电压有畸变,但电流畸变率可以做到很小。
如是电压源型并网,虽然并网逆变输出电压正弦,则电流可以是非正弦。
建议加限制性条款,区别对待。
3.5功率因数(1)试验要求依据测试方法5.4及技术要求5.4,系统平均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超前或滞后)。
(2)试验线路试验线路见图1。
(3)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a系统输出额定功率的100%时,观察功率因数表示值和电能表记录的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b系统输出额定功率的50%时,观察功率因数表示值和电能表记录的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c 电量法测量功率因数测试时间不少于1小时;d 按下式计算平均功率因数:22REACTIVEREALREALEEE PF +=(3)式中: PF —系统平均功率因数,无量纲; E REAL —有功电量,kWh ;E REACTIVE —无功电量,kvarh 。
(4)试验结果见附件7。
(5)验证结论按照测试方法要求进行该项试验是非常必要的,测试方法可行。
对于较稳定的系统测量功率因数只采用功率因数表即可,对于波动较大的系统最好采用有功/无功电量法计算平均功率因数。
3.6电压不平衡度(三相系统进行此项试验) (1)试验要求依据测试方法5.5及技术要求5.5,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2%,短时不得超过4%。
(2)试验线路试验线路见图2。
图2 光伏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测试线路图(3)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a 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读取CALPORT200型三相多功能标准表的三相电压幅值及相位;b 按下式计算三相电压不平衡度:%10012⨯=U U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4))30sin(2)30sin(2)30sin(2312222 -Φ-Φ++Φ-Φ--Φ-Φ+++=b c c b a c c a a b b a c b a U U U U U U U U U U (5) )30sin(2)30sin(2)30sin(2312221 +Φ-Φ--Φ-Φ++Φ-Φ-++=b c c b a c c a a b b a c b a U U U U U U U U U U (6)式中:U 2——三相电压的负序分量,V; U 1——三相电压的正序分量,V;U a —三相比较仪的A相电压值,V; U b —三相比较仪的B相电压值,V; U c —三相比较仪的C相电压值,V;Φa —三相比较仪的A相电压的相位,度; Φb —三相比较仪的B相电压的相位,度; Φc —三相比较仪的C相电压的相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