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阴阳五行及其生克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5
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关系阴阳五行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四方: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
五行生克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五行生克制化宜忌: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五行之性木主仁, 其性直, 其情和, 其味酸, 其色青. 木盛的人长得丰姿秀丽, 骨骼修长, 手足细腻, 口尖发美, 面色青白. 为人有博爱恻隐之心, 慈祥恺悌之意,清高慷慨, 质朴无伪. 木衰之人则个子瘦长, 头发稀少, 性格偏狭, 嫉妒不仁.木气死绝之人则眉眼不正, 项长喉结, 肌肉干燥, 为人鄙下吝啬.火主礼, 其性急, 其情恭, 其味苦, 其色赤. 火盛之人头小脚长, 上尖下阔,浓眉小耳, 精神闪烁, 为人谦和恭敬, 纯朴急躁. 火衰之人则黄瘦尖楞, 语言妄诞, 诡诈妒毒, 做事有始无终.土主信, 其性重, 其情厚, 其味甘, 其色黄. 土盛之人圆腰廓鼻, 眉清木秀,口才声重. 为人忠孝至诚, 度量宽厚, 言必行, 行必果. 土气太过则头脑僵化,愚拙不明, 内向好静. 不及之人面色忧滞, 面扁鼻低, 为人狠毒乖戾, 不讲信用,不通情理.金主义, 其性刚, 其情烈, 其味辣, 其色白. 金盛之人骨肉相称, 面方白净,眉高眼深, 体健神清. 为人刚毅果断, 疏财仗义, 深知廉耻. 太过则有勇无谋,贪欲不仁. 不及则身材瘦小, 为人刻薄内毒, 喜淫好杀, 吝啬贪婪.水主智, 其性聪, 其情善, 其味咸, 其色黑. 水旺之人面黑有采, 语言清和,为人深思熟虑, 足智多谋, 学识过人. 太过则好说是非, 飘荡贪淫. 不及则人物短小, 性情无常, 胆小无略, 行事反覆.四柱五行宜从事的行业与方位宜木者, 喜东方. 可从事木材, 木器, 家具, 装潢, 木成品, 纸业, 种植,养花, 育树苗, 敬神物品, 香料, 植物性素食品等经营和事业.宜火者, 喜南方. 可从事放光, 照明, 光学, 高热, 易燃, 油类, 酒精类,热饮食, 食品, 理发, 化妆品, 人身装饰品, 文艺, 文学, 文具, 文化学生, 文人, 作家, 写作, 撰文, 教员, 校长, 秘书, 出版, 公务, 正界等方面的经营和事业.宜土者, 喜中央之地, 本地. 可从事土产, 地产, 农村, 畜牧, 布匹, 服装,纺织, 石料, 石灰, 山地, 水泥, 建筑, 房产买卖, 雨衣, 雨伞, 筑堤, 容水物品, 当铺, 古董, 中间人, 律师, 管理, 买卖, 设计, 顾问, 丧业, 筑墓, 墓地管理, 僧尼等方面的经营和事业.宜水者, 喜北方. 可从事航海, 冷温不燃液体, 冰水, 鱼类, 水产, 水利,冷藏, 冷冻, 打捞, 洗洁, 扫除, 流水, 港口, 泳池, 湖池塘, 浴池, 冷食物买卖, 飘游, 奔波, 流动, 连续性, 易变化, 属水性质, 音响性质, 清洁性质, 海上作业, 迁旅, 特技表演, 运动, 导游, 旅行, 玩具, 魔术, 记者, 侦探, 旅社,灭火器具, 钓鱼器具, 医疗业, 药物经营, 医生, 护士, 占卜等方面的经营和工作.宜金者, 喜西方. 可从事精纤材或金属工具材料, 坚硬, 决断, 武术, 鉴定,总管, 汽车, 交通, 金融, 工程, 种子, 开矿, 民意代表, 伐木, 机械等方面的经营和工作.四柱五行生克中对应需补的脏腑和部位木: 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筋骨和四肢.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肝, 胆,头, 颈, 四肢, 关节, 筋脉, 眼, 神经等方面的疾病.火: 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小肠, 心脏, 肩, 血液, 经血, 脸部, 牙齿, 腹部, 舌部等方面的疾病.土: 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脾, 胃, 肋, 背, 胸, 肺, 肚等方面的疾病.金: 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大肠, 肺, 脐, 咳痰, 肝, 皮肤, 痔疮, 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水: 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脑与泌尿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肾,膀胱, 胫, 足, 头, 肝, 泌尿, 阴部, 腰部, 耳, 子宫, 疝气等方面的疾病.《三命通会》论五行五行者,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
五行相生相克的含义及规律五行相生相克的含义及规律一、阴阳和五行我们常说:阴阳五行。
阴阳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体两面。
而五行分别是:水,火,木,金,土。
那阴阳和五行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五行通论》云: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
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
可以理解为:水,火,木,金,土为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五种不同存在状态,它既是动态的又是相对静态的。
如果用数字表示就是(数字来自河图):图1,阴阳生两仪生五行我们知道,阴阳生万物,但只用阴阳两个要素,无法精细描述阴阳相交、转化、消长、对立等过程,于是产生了五行。
从五个角度去分析阴阳的变化。
我们来看看阴阳变化的其中1个规律:阳升阴降。
阴阳之气从混沌开始变化(旋转)时,产生圆心,变为中空的气柱,故为土。
阳气刚开始向上升的时候,速度慢,方向集中,分子(借分子来描述,下同)震动比较慢,为木;后来上升的速度变快,方向变发散,分子震动变快,温度变高,为火。
阴气刚开始向下下降,速度快,密度变大,慢慢凝聚,开始流动,为水;后面下降速度变慢,分子震动变慢,温度更低,密度更大,开始下沉甚至静止,为金。
可见,五行是用来描述阴阳变化的5种状态。
整体来说:木火为阳,金水为阴,土含阴藏阳。
总结一下:土:融合,生化,承载;木:生长,盘曲,聚集;火:发散,破灭,温热;金:聚敛,寒凉,粘合;水:润下,下行,流动。
我们继续看看阴阳变化的另外一些规律:阴阳转化、阴阳消长和阴阳化育。
首先,阴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土在中间,它可以上化木火,下化水金,所以说,土生万物。
那为什么是土生金呢?因为土的状态(频率)和金最接近,所以归类为土生金。
所说的相生,就是彼此相益,相互促进。
相克就是相互制约,彼此克制,有伤对方。
土的重量(密度大)、压力等,都会给金带来增益,所以土生金。
金为啥生水呢?当阴量进一步增加时,物极必反,阴中生阳。
分子震动开始变快,密度变大,温度升高,转向流动状态,故金生水。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占据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位置。
根据它,世间尘嚣都是由阴阳两极组成,并且通过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来约束、相互调和。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阴阳两极受到月亮和太阳的影响,阴和阳是相
互维持着的,都是自然现象,没有一方存在,另一方就失去了。
因此,阴阳两极是不可分割的,而五行则在这两极之间展开活动,形成一种
相互促进、调和的关系。
在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即一种相生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另一种关系即相克
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种关系也被称
作五行平衡或平衡法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以阴阳五行解释世间万物,认为宇宙之中的
事物各有其对应的阴阳、五行属性。
如果有什么物品不能做到阴阳五
行相生相克,就会发生冲突,从而影响生活、社会、农耕等各方面的
和谐与发展。
因此,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有其重要的意义,它能
够帮助人们找到营造良好状态、发展社会的道路。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何谓“五行相生”?“生”就是相生,含有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相互助长的意思。
“克”就是相克,含有相互克制相互制约相互抑制的意思。
五行的生克,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并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联系的、整体相关的。
在人体,主要用以反映正常的生理过程中各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相生,指的是木、火、土、金、水的互相资生、助长、兴奋、促进等的运动变化,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之类。
在这种相互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各自具有“生我”、“我生”的两个方面,人们把这种关系比喻为“母与子”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即:“生我”的是我母,“我生”的是我子。
以金“行”为例,因土生金,故土是金之“母”;但金生水,故金又是水之“母”,也就是说,水是金之“子”。
这就是五行相生中的母子关系。
五行相生含义: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具体联系到人身来说,中医很早就把“五脏”类比于“五行”,故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着五脏的肝、心、脾、肺、肾。
如把前述的五行相生的关系改成五脏相生,,则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
如把它联成一个“相生线”,五脏(五行)通过“相生”把人身联成一个整体,使脏腑都具有相关的资生、助长、促进或兴奋的关系。
当然,这并不是说“肝生心”就是肝能“真正”将心“生”出来。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人也确实是一个整体,每一个脏器的物质基础和功能活动都有赖于其它脏器的资生、促进,如一个脏器有病,则相关的脏器就要受到影响和损害。
单从相生的关系来看,如脾(土)有病,由对肺(金)的资生减弱,故有些患脾胃病消化不好的病人,也常易得肺病或其它呼吸道病。
阴阳五行及其生克规律中国预测学的源头在于阴阳与五行,阴阳与五行是命学的基础,所以要学好预测学,必须深刻理解与掌握最基础的理论,然后熟练运用,从中引伸出论命理论与论命技巧,再加上大量的实践与总结,才能进入到高层次的预测殿堂。
总得来说,学习之初,首先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掌握得越好越熟练,以后学习起来进步越快,断命越精准。
命学从建构过程看,阴阳与五行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阴阳讲究的是更宏观的东西,把世间万物概括性是分为对立而统一两个的方面;五行讲究的是五组不同的阴阳对形成一个既相生又相克的轮回循环系统。
然后阴阳与五行的配合,把五行细分为十干。
然后再把十干与天时十二地支两两结合,形成六十花甲子循环(见下图所示),这样命学的基本框架就形成了,五行的生克转化为天干地支的生克制化、刑冲合害,然后结合天时、地理区域,给示天干地支的定义,再类比人事、社会活动(十神),就能进行人生命理运程的分析。
—十天于---------------近k ---- 六十砧甲子十二期交 --------2)1,阴阳概念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动静等,所以阴阳的概念,一般有两种意义上的运用:一)是就个体来看,一体两面,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比如五行金做为一个个体,它的阴阳两面为庚金与辛金,我们称之为阴阳体;每个五行都是一个阴阳体。
二)是泛指宇宙间两种相互对立和作用的势力或性质,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对立,比如五行金与五行木相对对立,我们称之这阴阳对。
如果阴阳体是表达一个个体内部的对立面,那么阴阳对代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外部的对立面,或说成为阴阳对是阴阳体与阴阳体的对立。
一个代表内部的对立与统一;另一个代表外部的对立与统一,两者适用范围不同。
阴阳体用来表示自身的状态,要分阴阳,比如阴生阳死,阳生阴死等,为地利。
主要应用于天干在十二宫位的生旺死绝上,表示天干相对所在地支的自身气数的厚薄,不衡量五行的旺衰。
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阴阳五行很多人都要听说过,但是有谁真正了解了阴阳五行的最终意思呢?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阴阳五行的知识,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何谓阴阳五行阴阳是古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哲学概念。
他们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分为阴阳两大类:阳类代表光明、向上、生长、正面、外面、动、热、强、男、雄……;阴类代表黑暗、向下、死亡、反面、里面、静、冷、弱、女、雌……。
为了解释这种对自然现象的归类,古人逐渐形成了一套阴阳理论。
阴阳最早出现在《易传》的书中,上面写道:“一阴一阳谓之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易经》的太极图就是阴阳的总结和象征的标志。
古人认为阴阳的实质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全在于阴阳二气的运动和转化,这种运动和转化是按照一定的轨迹在运行。
阴阳学说在中国应用很广,如古代的易经八卦、占卜、星象、堪舆、医药、命理、相术等等,他们的理论核心都是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是继阴阳学说之后,古人又一种认识、观察客观世界的哲学观念。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由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柱命理学的形成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通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密码信号”,进行综合分析,推测其四柱命局的阴阳五行是否平衡流通,以及岁运的引发和特殊符号的变化规律,从而领悟先天运势和后天变化的微妙玄机与轨迹,通过破译其先天的“密码信号”,然后设计一套最完善的后天生存方式,以完成自己美满的人生道路。
而我们学命的目的正是此原因,易说:易若不能叫人趋吉避凶,圣人做易何用?五行生克的关系1、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这种内在的联系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是自然界的必然规律。
所谓相生,就是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有着滋生、促进与助长的作用。
五行相生表现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关系。
五行生克及规律一、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方位: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
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已、辛、癸、为阴.天干五行:甲乙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丁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戊已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庚辛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十天干五行属性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属栋梁之木;乙为阴木,属花草之木。
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属于太阳之火;丁为阴火属灯烛之火。
戊已同属土,戊为阳土,属城墙之土;己为阴土,属田园之土。
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属于斧钺之金;辛为阴金,属于首饰之金。
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属于江河之水;癸为阴水,属于雨露之水。
十天干方位: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十天干四季所属:甲乙属春、丙丁属夏、戊己属长夏,庚辛属秋。
壬癸属冬。
十天干配人体:甲为头、乙为颈,丙为肩,丁为齿、舌、目,戊已为面、鼻。
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胫、癸为足。
十天干配脏腑:甲肝、乙胆、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为大肠、辛为肺、壬为膀胱癸肾脏。
《即五脏六腑、》十天干化合: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
五行旺相休囚:春木旺,火相,土死,金囚,水休。
夏火旺,土相,金死,水囚,木休。
秋金旺,水相,木死,火囚,土休。
冬水旺,木相,火死,土囚,金休。
十二支配月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戍,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三、十二地支: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1、十二地支阴阳所属:子、寅、辰、午、申、戍为阳。
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1、简述阴阳最初的含义。
阴阳的含义最初是指日光向背,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向日的一方具有温热、明亮、向上、运动的特性;背日的一方具有寒冷、晦暗、向下、静止的特性。
后来人们由此推论阴阳的属性,凡是温热的、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强大的、功能的都属阳;凡是寒冷的、静止的、向内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弱小的、物质的都属阴。
2、阐述互根互用的含义。
互根,是指阴阳两方不仅是相互对立的,而且还是互为根本,相互依存。
即阴或阳任何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的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互用,是指阴阳之间还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促进对方势力发展壮大的关系。
如气无形主动属阳,血有形主静属阴,气能行血、摄血,血能载气、养气。
故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
3、阐述阴阳转化的含义。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从而使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发生根本的改变。
4、简述事物、现象的五行归类。
古人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运用取类比象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所有事物和现象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与五行的特性进行类比,分别归纳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
5、具体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的内容。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2、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用五行相生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促进的关系。
一、名词解释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五行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3、五行相生生,即资生、助长、促进的意思。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某一行对另外一行具有资生和助长的作用。
4、五行相克克,即克制、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某一行对另外一行具有克制、制约的作用。
二、问答题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那些?(一)对立制约(二)互根互用(三)阴阳消长(四)阴阳转化2、简述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
阴阳五⾏,相克相⽣⾦⽣⽔,⽔⽣⽊,⽊⽣⽕,⽕⽣⼟,⼟⽣⾦,此乃五⾏相⽣;⾦克⽊,⽊克⼟,⼟克⽔,⽔克⽕,⽕克⾦,此乃五⾏相克。
阴阳家认为,天地万物,不离五⾏,相⽣相克,周⽽复始,阴阳消息,五⾏转移。
阴阳五⾏,是阴阳学说和五⾏学说的合称。
阴阳学说认为我们⽣活的这个世界是在阴阳⼆⽓的相互作⽤下孳⽣着、发展着和变化着的。
⽽五⾏是⼀种⽂化,五⾏学说认为⾦⽊⽔⽕⼟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是由于这五种最基本物质之间的相互孳⽣、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构成了物质世界。
这个⾏是代表运动。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这⼀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物为战国时齐⼈邹衍。
邹衍综合阴阳五⾏饿⼆者,根据五⾏相⽣相胜说,把五⾏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统王朝的建⽴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志》著录此派著作⼆⼗⼀种,已全部散佚。
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令》,有⼈说是阴阳家的作品。
《管⼦》中有些篇也属阴阳家之作,《吕⽒春秋·应同》、《淮南⼦·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保留⼀些阴阳家的材料。
阴阳家在⾃然观上,利⽤《周易》经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论;⼜从《尚书》的「九州划分」进⽽提出「⼤九州」说,认为中国为⾚显神州,内有⼩九州,外则为「⼤九州」之⼀。
在历史观上,则把《尚书》的五⾏观改造为「五德终始」,⼜称「五德转移」。
「五德」指五⾏的属性,即⼟德、⽊德、⾦德、⽔德、⽕德。
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对应,各具其德,⽽天道的运⾏,⼈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
其⽬的在为当时的社会变⾰进⾏论证。
在政治伦理上,阴阳家认为「⽌乎仁义节俭,君⾂上下六亲之施」,赞成儒家仁义学说。
同时强调「因阴阳之⼤顺」,包含若⼲天⽂、历法、⽓象和地理学的知识有⼀定的科学价值。
以战国时期邹衍和邹爽为代表的阴阳家,其思想涉及甚⼴,⼜甚为庞杂,⼤到⾃然宇宙、阴阳消息,⼩到⼈⽣琐事、细枝末节,皆有所涉及。
第二课《易经》四大法宝第一大法宝:易理;第二大法宝:易象;第三大法宝:易数;第四大法宝:易占。
一、易理(一)《易经》三大理论精华:第一是阴阳五行学说;第二是五行生克制化学说;第三是人天合一学说;1.阴阳五行(1)阴阳对立:是古代一种朴素的认识观,是说任何事物都分为阴阳两个面,他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古代把一切积极的、向上的、发热的、前进的、阳刚的东西都归成阳的一类;把一切落后的、退步的、寒冷的、消极的、阴柔的等等这些叫做阴。
用“——”代表阴,用“”代表阳。
如男和女、昼和夜、动和静、雌和雄、上和下等都是阴阳对立的表现。
(2)阴阳互根:指阴阳的两个方面,不仅相互对立、相互矛盾,而且相互依存,彼此为用,双方必须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没有天,也就没有所谓的地,没有昼也就没有夜,《黄帝内经》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所以,如果失去了阴阳互根,一切生命将不复存在,即所谓的“阴阳离决,精气乃决”(3)阴阳消长:是指阴阳互根和阴阳对立并不是处在静止不动的状态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失和增长的运动变化之中,即“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如水变成汽,汽又变成水;冬天到夏天,夏天又到冬天等等,这即是阴阳消长。
(4)阴阳转化: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能转化为阳,阳可能转化为阴这种事物的转化,由阴阳消长的量变,到阴阳消长的质变。
《黄帝内经》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指的就是阴阳的转化,周而复始,人体生命代谢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阴阳转化过程。
(5)阳中有阴,阴中有阳:(6)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指同样属性的东西的相排斥,不同属性的东西互相吸引,这点在磁铁的正负极表现的最为明显2.五行生克: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2.人天合一:只有把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掌握的运用的很好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与天(自然)和谐统一。
图解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收了吧!易经中有阴阳五行之说,世界其实是一个模型,天干地支是整个模型的框架,阴阳五行是其模型运行的规律;阴阳是把事物分成两类,凡是积极、好的、正面的、强的等等属于阳,负面的、少的、差的、都属于阴;而五行——木、火、土、金、水,是把事物进一步的细分,五行相生相克,代表了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天干地支是夏历纪年的方法,是中国古代的历法,我们经常说的60年一甲子就是指的是干支一个轮回是60年。
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
自然界对五行相生的理解:金生水,因为地球上最原始的水就是从地球内部转化而来的;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金属。
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属五行性事物间之关系相互克制。
自然界对五行相克的理解: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有矿的土地不长草);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是指五行之间的正常生克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的相克现象。
相乘:就是指五行之间的相克太过。
相克和相乘不是一回事,相克是常态,相乘是病态。
引起相乘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因而造成对其克制的“一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
例如:木过于强盛,就会造成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称为“木乘土”。
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的虚弱,因而对它“克我”“一行”的相克就显得相对增强,而其本身就更加衰弱。
例如:土本身并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在正常的范围内。
但由于土本身的衰弱,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称为“土虚木乘”相侮:就是指五行之间的反相克,就是由原来受制约的地位,反过来去制约对方。
第二课阴阳五行及其生克规律(一)学习命理大致可以分以下三步走:一是熟悉并掌握命理基础知识,这包括阴阳五行及其生克规律、天干地支及其组合方式、五行旺衰强弱的认定法则、命式和大运的推排方法、十神的义象等内容。
并要求对这些基础知识能烂熟于胸,做到张口就来,提笔就写。
须知基础扎得愈牢固,上面的楼层才会修得愈高啊。
第二步,就是学会取用定格,熟悉用神、相神、喜神和仇神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并能根据命格的成败高低来推断出命主富贵贫贱的大致程度,还要能结合岁运推断出命主诸如性格、学业、事业、婚姻、身体和六亲等方面的一些主要情况。
最后一步,就是精研阴阳、五行、干支、十神、神煞、纳音等义象,并将所得义象结合实际运用到推命当中去,把命推算的更准确、更精细、更形象。
下面我们就从最基本的概念阴阳五行说起。
一般的哲学书上都有介绍,说阴阳五行是我国先祖们根据天地、日月、昼夜、男女等日常事物,以及金、木、水、火、土等基本物质因素而得出的一种非常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但这些东西只是一种非常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就好像一个小学生的哲学观那样朴素而简单,那么《易经》还有什么神奇可言呢?命学的原理不是肤浅的可笑吗?其实不然,《易经》是用一种非常神奇的特异思维方式,发现并揭示了大自然造物的根本法则以及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后人又根据这些法则与规律创造了命学。
因此,阴阳五行的观念可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简单啊。
有人以为阴阳不就是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那也是唯物主义。
其实不然,阴阳的观念首先是指这个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两类性,即一类是实性的,一类是虚性的。
有实性的太阳,就有虚性的黑洞;有实性的正电子,就有虚性的负电子;有实性的质子,就有虚性的负质子;有实性的介子,就有虚性的负介子;有实性的正夸克,就有虚性的奇夸克;有实性的意识,就有虚性的潜意识;有实性的血管和气管,就有虚性的经络和穴位;有实性的交感神经,就有虚性的负交感神经;有实性的物质,就有虚性的物质场等等,如果将这种阴阳观念贯彻到底,说除了我们眼睛能见到的这个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我们所看不见的虚性世界。
这跟唯物论相同吗?其实,将人们认知事物的方式简单地划分为唯物与唯心这两种类型,这本身就是思想尚不成熟的表现,正如思想尚不成熟的儿童,将人群简单地划分为好人和坏人一样。
你们去看看现代西方思想家和科学家所写的那些文章吧,里面已经不再有什么唯物唯心之争了,甚至不再空谈什么哲学观念。
因为空谈没有什么积极意义。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的阴阳观念不是也将事物简单地划分为阴与阳这两类吗?但是这些人那里知道在阴阳之前,还有一个不分阴阳的无极,而在阴阳之后呢,还有四象、五行、八卦、六十四卦,并没有停留在阴阳的划分线上啊。
何况阴阳的观念没有那个“唯”字,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根,阴阳互变,指出了实性的事物中包含着虚性的事物,虚性的事物中也包含着实性的事物,二者可以相互转换。
这就是说,天底下的事物没有一样是“唯物”的,也没有一样是“唯心”的,一“唯”则错!比如人性,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
其实都不对。
我想啊,人之初应该是善恶兼备的。
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动物那种弱肉强食的凶残本性和卫护群体的公德、养育后代的母爱等善良品行,都会作为遗传基因而传递给后代,所以人的本性是既善又恶的,说唯善或唯恶都是错的。
也许有人又要问:可是在这个物质世界之外,真的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虚性世界吗?难道真有天堂和地狱?虚性世界和传说中的天堂地狱是两码事。
《易经》和《道德经》里面都没有天堂地狱一类的东西,算命也不讲这些东西。
现实世界中没有天堂地狱,虚性世界中也就不会有,因为虚性世界只是实性世界的对应场。
那么怎样理解虚性世界场呢?爱因斯坦的时空合一论告诉我们,时间并没有流驰,它和空间一样充塞在这宇宙里。
我们之所以一直认为时间在分分秒秒地不停流驰,那是因为我们都在经历着生老病死的变动过程,正如我们在不动的房子里面转动身子所产生的晕眩感觉一样。
既然时间没有流驰,那么就没有我们所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换句话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物早就以一种虚性的方式与空间一同存在着,只要我们能以超过光的速度去搜索,就能洞见过去,也能觉察未来,那些电视电影中的时光隧道,表达的就是这意思啊。
难道这虚性的事物也有什么科学根据吗?世界上的每一样物质,都伴有一个物质场,这已经被大量的科学研究所证明。
比如最新的科研成果揭示,在物质之外就还存在着暗物质,虽然目前尚不能被观察到,但其能量却真实的存在着。
因此爱因斯坦才说:“这个世界我只知道两样东西,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物质场。
”有人也许会说这个问题是在问某件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物质场,是否有被科学所证实。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某件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物质场已经被科学所证实,那么算命占卦早就堂而皇之地坐在了科学的殿堂上了。
可惜现在还未能被证实啊。
值得庆幸的是,皮耳瑞克斯的著名试验,已经在这方面迈开了可喜的第一步。
皮耳瑞克斯利用全息照相技术,在植物的叶子尚处于胚芽状态时,就照出了整片叶子的形状,而该胚芽日后生长成的叶子竟然和照片上的叶子完全吻合,丝毫不差!这照片上的那片叶子,不就是该片真实叶子未来的物质场吗?爱因斯坦说过,只有一种无概念的思维才可以超过光速。
也就是说,只有这种无概念的思维才能追索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场信息。
我们一般人的思维都是有概念的,要想获得这种无概念的思维,就得经过长时间的无意识静坐训练,就是使自己的大脑进入无意识状态,一切听凭深层的潜意识来做主。
这深层的潜意识就是无概念思维啊,道家称其为“元神”,佛家称其为“白净识”。
当你练到能不受显意识干扰,而只以潜意识来感受这个世界时,你就能知道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信息了,这在道家称为得道,佛家称为成佛。
因此啊,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长阿含经》里说:“彼以定心清静……一心修宿命智证,便能忆识宿命无数若干种事。
”诺差丹玛斯在1558年出版的《诸世纪》一书里,就对这后来发生的许多世界大事都做出了准确的预言,诸如佛朗哥发动政变,纳粹屠杀犹太人,希特勒死于地下室,墨索里尼的尸体被吊在树干上,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投放原子弹,苏联解体,以及汽车、发动机、宇宙飞船的出现,大型的空战,环境的污染,信用代替现金等等,都在几百年前就预言好了。
大文豪歌德在他所著的《浮士德》一书里激动地叫喊道:“让我们走出来,面向广阔的世界!这里有一本秘密的书。
诺差丹玛斯亲手写下了这本伟大的书……作为你今后的向导,有这么一本书就足够啦!”那些和尚道士追求的是这种境界呀!一般人还以为他们厌世疾俗,打坐念经只是想寻求精神解脱呢。
一般研究佛道之学的人,从来都没有进入过长时间的无意识状态,体验过深度入静后的境界,所以也就读不懂佛经道经里面所说的许多东西,正如从未做过梦的人怎么也弄不懂做梦是咋回事一样,对那些“不出户,知天下”一类的话,就只能予以隔山猜羊般的瞎想啦。
对于对阴阳的两类性,我们应该有了一个几乎是全新的了解。
八卦之所以能测事,八字之所以能算命,前提是要有一个含括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信息的虚性物质场。
用《易经》预测事物,是通过一种特殊手段来获取虚性物质场的信息来完成的。
阴阳的两类性是无处不在的,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在物质的层面上搜索。
下面我再说说阴阳的两面性。
阴阳的两面性有这么两层意思,一是阴阳的相对性,二是阴阳的对称性。
相对性是指事物因其所处的位置及状态的不同,而呈现出来的阴阳可变性。
一般情况下,动为阳,静为阴;进为阳,退为阴;开为阳,合为阴;呼为阳,吸为阴;散为阳,聚为阴;直为阳,曲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前为阳,后为阴;外为阳,内为阴;质为阳,场为阴等等,但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这些动静、上下、左右、进退等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你出差在外,正睡在火车的卧铺上面。
这时对你的亲人而言,你在外跑动,属于阳。
可是换一个角度在火车箱里看你,你是躺在床上的,没动,属于阴。
你睡在下铺,相对于上铺而言,你属于阴。
倘若你的床铺底下还睡着一位乘客,那么你又属于阳了。
这就是阴阳的相对性。
至于阴阳的对称性呢,你们仔细看看太极图就会明白的。
两条对等对称的阴阳鱼表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多大的阳面,就会有多大的阴面与之对称,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有多大的正面,就有多大的反面。
天底下没有任何事物是正面大于或小于反面的,两面永远都是对等对称的。
平常人们都说:“有一利,必有一弊,”但又总是忘了利与弊是对等对称的,做起事来且都采取“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态度,“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这就是不了解阴阳的对等对称性啊!一件事物有多大的好处,就必然会有多大的坏处。
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的。
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带来的是耕种面积的日益减少、水土的大量流失和动物物种的相继灭绝;方便快捷的汽车,带来的是拥挤的街道、污染的空气和愈来愈多的人丧生在车轮底下;原子能给了我们新的能源,但原子弹又给了我们新的恐惧和灾难;杀虫护稻的DDT农药,普遍损害了生物和人体的健康;电冰箱延长了我们的食品保存期,但氟里昂却破坏了大气臭氧层,哦,去读读《寂静的春天》那本书吧。
那是美国科学家雷切尔·卡森写的。
书中用了大量的数据,描述了科学给人类带来的诸多危害。
当然,不管怎样说,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永远也不能满足的种种欲望,都会一口咬定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是利大于弊的。
贪得无厌的物欲,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杠杆,也是人类社会一切罪恶的源泉。
下面就要说到五行了。
所谓“五行”,有两层含意,一是指物质的五种基本形态;二是指流行于天地万物之间的五种基本能量,古人叫做“气”。
五行并非一般教科书所说的五种基本元素,否则古人就不会用一个“行”字来称谓它了。
西方人认为,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即:固态、液态、气态。
比如冰是固态的,融化后的水是液态的,蒸发后的气就是气态的。
中国的五行学说则认为,物质有五种基本形态,即:金、木、土、水、火。
金态表示物质为缺乏弹性和韧性的最坚固形态,其能量表现具有强冷、稳重、肃杀、禁止和收敛等特性,名为“从革”,又叫“禁”。
木态表示物质为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的次坚固形态,其能量表现具有温和、生发、条达等特性,名为“曲直”、又叫“触”。
土态表示物质为容易变形的最次坚固形态,其能量表现具有含容、蕴藏、封闭、吐发和长养化育等特性,名为“稼穑”,又叫“吐”。
水态表示物质为液态,其能量表现具有虚寒、应变、漫衍、濡养、流动和下达等特性,名为“润下”,又叫“演”。
火态表示物质为气态,其能量表现具有猛烈、散发、向上、向外、热动、光亮和气化等特性,名为“炎上”,又叫“化”。
打个比方吧,我想更容易帮助你理解:比如男女精神相爱,就是气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就是液态;生下个活蹦乱跳的娃娃,就是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