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科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科:白细胞分类计数共2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10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白细胞分类计数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白细胞分类计数[定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着色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予以分类计数并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意义]血液中的白细胞一般包括:颗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和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它们分工不同,在体内发挥各自的作用。
①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的嗜中性白细胞通过吞噬作用而消灭入侵的细菌,特别是球菌。
在严重感染和炎症初期时最活跃;②嗜酸性白细胞,常积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因此,认为它抑制组胺等物质的活动;③嗜碱性白细胞,碱性颗粒中有肝素,表明它有抗凝作用;④淋巴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反应;⑤单核细胞;它有特殊的酶系统,能对付顽强的病原体,如真菌、原生动物、结核杆菌及布病等。
在慢性感染时或体内有较多组织碎片需要清除时,它会大量出现。
在正常情况下,白细胞构成的比例、形态和质量基本是不变的,但在病理情况下,这种比例、形态、质量将会发生变化,故临床上常把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种类。
[目的与要求]掌握计数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原理]由于白细胞内含有带不同电荷的物质,其中带正电荷的物质易与酸性染料结合呈现红色(这种物质叫嗜酸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碱性);而带负电荷的物质易与碱性染料结合呈现蓝色(这种物质叫嗜碱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酸性);当细胞内物质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时,那么结合的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几乎相等,这些物质就呈现红、蓝相混的紫红色(这种物质叫嗜中性物质或颗粒)。
白细胞计数分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白细胞计数分类是临床检验中的一项重要常规检查,通过对血液中白细胞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观察疗效以及判断预后。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熟练掌握白细胞计数分类的操作方法,准确识别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报告。
二、实验原理血液经稀释液稀释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总数,然后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计算出各类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白细胞分类主要依据细胞的大小、形态、细胞核的形态和细胞质的染色特点等进行鉴别。
三、实验器材1、显微镜2、微量吸管3、计数板4、盖玻片5、血涂片6、瑞氏染液7、香柏油8、乙醇9、乙醚10、棉球11、生理盐水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清洁显微镜,检查其各部件是否正常。
准备好计数板和盖玻片,确保其干净、无划痕。
2、采血与稀释用微量吸管吸取末梢血20μl,加入 038ml 白细胞稀释液中,充分混匀。
3、充池将稀释后的血液小心地注入计数板的计数池中,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和液体溢出。
4、计数静置 2-3 分钟,待白细胞完全下沉后,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计数池四角的 4 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
5、白细胞分类制备血涂片,待自然干燥后,用瑞氏染液进行染色。
油镜下观察血涂片,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
通常将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6、计算白细胞总数= 4 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数/ 4 × 10 × 20 × 10⁶=白细胞数/ L各类白细胞所占比例=各类白细胞数/白细胞总数 × 100%五、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共计数了 4 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为 200 个,经过计算,白细胞总数为 10×10⁹/L。
各类白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及比例如下:|白细胞类型|计数个数|比例(%)||||||中性粒细胞|120|60||淋巴细胞|50|25||单核细胞|20|10||嗜酸性粒细胞|8|4||嗜碱性粒细胞|2|1|六、结果分析1、正常参考值成人白细胞总数:(40 100)× 10⁹/L中性粒细胞:50% 70%淋巴细胞:20% 40%单核细胞:3% 8%嗜酸性粒细胞:05% 5%嗜碱性粒细胞:0 1%2、本次实验结果分析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内,提示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