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装备与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693.00 KB
- 文档页数:47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教材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的教材推荐:
1.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朱建宇、陈锡遥
该教材是机械工程专业教材的经典之作,包含了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机床技术、切削加工、非传统加工等。
2.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韩惠新、唐友文
该教材是一本全面介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教材,包含了机械零件的制造工艺、设备的选择、零件的加工工艺等内容,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3.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程》- 熊晓普、赵明强
该教材是一本系统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的教材,包含了机械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工艺与设备的选择、数控加工等内容,适合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使用。
4.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陈乃文
该教材是一本介绍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的综合性教材,内容包括了机械加工、焊接、铸造、塑性加工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于学习机械制造的学生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以上是一些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的教材推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教材进行学习。
机械制造中的机械装配与装配工艺机械装配是指将各种机械零部件按照特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组装,从而制成完整的机械产品的过程。
在机械制造中,机械装配和装配工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机械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一、机械装配概述机械装配是将加工好的各种零部件进行装配,并通过螺栓、焊接、粘接等方式将其紧固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机械产品。
装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部件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因素,确保装配的精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进行各种连接和传动装置的布置。
二、机械装配的工艺流程1. 零部件检验:在装配之前,需要对零部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料鉴定等。
2. 组装工艺规划: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规划装配的步骤和方法。
确定所需工具、夹具和设备,确保装配过程的顺利进行。
3. 零部件的清洗和润滑:将零部件进行清洗和润滑处理,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提高装配质量和使用寿命。
4. 零件装配:根据装配要求和图纸,按照顺序逐步进行零部件的装配。
可以采用手工组装、半自动装配或全自动装配等方式。
5. 零部件的固定:在装配过程中,根据需要使用螺栓、紧固件、焊接或粘接等方式将零部件固定在一起。
确保装配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6. 产品调试和测试:在装配完成后,对产品进行调试和测试。
检查各个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问题和缺陷。
7. 产品包装和出厂:在装配完毕并通过测试后,对产品进行包装,保护其免受损坏。
然后出厂交付给用户或销售商。
三、机械装配的关键技术1. 尺寸控制技术:机械装配中,要求各个零部件的尺寸精度达到一定的要求,确保装配的精度和可靠性。
因此,需要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尺寸的检测和控制。
2. 工艺参数控制技术:在装配过程中,需控制各项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力度等,以确保装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这需要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质量控制技术:机械装配中,需要对质量进行控制,避免出现零部件的缺陷和错误装配等问题。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工艺尺寸链1. 引言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工艺尺寸链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涵盖了从原料加工到最终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
工艺尺寸链的优化和控制直接影响了机械制造工艺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工艺尺寸链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机械制造工艺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是机械制造工艺中关于零件尺寸的控制过程。
它包括了零件设计、加工工艺规划、加工设备选择、加工工艺参数等一系列环节。
在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中,尺寸控制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其目的是确保最终产品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零件的设计。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零件的功能要求和制造工艺要求,合理确定零件的尺寸公差。
尺寸公差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特性、加工工艺、结构限制等多个因素。
合理的尺寸公差设计能够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并减少成本和工时。
在加工工艺规划环节,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零件的设计进行加工工艺的规划。
加工工艺规划包括了加工工序的选择、工艺路线的确定以及加工设备的选择等。
在确定加工工艺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零件的几何特征、材料特性以及加工工艺的要求。
合理的加工工艺规划能够提高零件的制造效率,并保证零件的尺寸控制。
加工设备的选择是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中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加工设备时,需要考虑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加工工艺的要求以及生产批量等因素。
不同的加工设备具有不同的加工能力和精度,合理选择加工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是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中的关键环节。
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在选择加工工艺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切削性能、加工设备的能力以及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等因素。
合理选择加工工艺参数能够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3. 装备工艺尺寸链装备工艺尺寸链是指在机械制造工艺中,与装备制造相关的尺寸控制过程。
装备工艺尺寸链包括了装备设计、装备制造和装备调试等环节。
机械制中的制造工艺与工装机械制造中的制造工艺与工装机械制造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环节,而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制造工艺与工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造工艺指的是机械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而工装则是指用于支撑和固定工件,实现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和支撑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机械制造中的制造工艺与工装。
一、制造工艺的重要性制造工艺在机械制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制造工艺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合理的制造工艺可以保证产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其次,制造工艺对成本和效率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合理的工艺设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机械制造中,制造工艺包括了工艺路线的确定、加工工序的选择和工艺参数的确定等。
为了确定最佳的制造工艺,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要求、材料特性和设备条件等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的制造工艺,可以实现机械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和高效率生产。
二、工装的作用与分类工装在机械制造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定位、夹紧和支撑等功能,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工装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工件的形状、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等因素。
根据其应用范围和功能特点,工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夹具:夹具是一种用于夹紧工件,使其保持稳定位置的工装。
它通过夹紧工件,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或变形,从而确保加工精度。
2.刀具:刀具是一种用于切削材料的工装。
它的设计需要考虑切削力、切削稳定性和刀具寿命等因素。
3.模具:模具是一种用于成型、压制或冲剪的工装。
它通过模具腔的设计和排布,使所需成型的材料得以具备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4.测量工装:测量工装用于测量工件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等参数。
它包括各种测量仪器和检测设备,如千分尺、测量卡尺和CMM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等。
三、制造工艺与工装的关系制造工艺与工装是密切相关的。
合理的制造工艺需要依赖于合适的工装,而工装的设计则需要结合制造工艺的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情况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是我校机械加工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课程研究的对象是贯穿于零件加工和产品装配两个阶段的机械产品制造工艺。
课程包含的知识和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多门学科的支持,同时又和生产实际紧密联系。
课程的重点是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分析和研究,即对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整个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研究产品质量的因素,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工艺措施。
课程指导思想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生产率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课程内容
三、学时分配(总计96学时)
四、项目知识点
五、项目重点及难点
六、基本要求
七、任务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机械产品的加工制造以及装配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工艺分析、夹具设计、装配技术与检测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了解机械制造中的新工艺、新技术及发展动向等。
从而为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八、参考教材
《机械制造工艺学》朱焕池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第二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高级技工学校机械类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劳动出版社。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标准1. 课程简介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领域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技能的掌握,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工艺流程;•熟悉机械制造过程中常见的设备和工具;•具备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程内容3.1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中的常用材料和性能要求3.2 机械制造工艺•切削加工工艺•焊接工艺•铸造工艺•塑性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3.3 机械制造装备•传统机床•数控机床•特种加工设备•机械加工自动化设备•机械制造生产线4. 课程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实验实践:结合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并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和装备的使用;•项目设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机械制造项目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评价: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项目报告和期末考试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5. 参考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四版),朱家柏、郑文祥,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版),唐绍九、张甸,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综合技能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6. 考核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本课程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占比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实验成绩占比30%: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项目成绩占比40%:包括项目设计、项目报告等;•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考核。
7. 就业方向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以下领域就业:•机械制造企业:从事机械制造、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设备制造企业:担任机械设备设计、调试等岗位;•制造工艺技术支持:为企业提供制造工艺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科研院所:从事机械制造领域的科研工作。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要点梳理机械工程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涉及许多不同的机械制造工艺和装备。
在本文中,我们将梳理机械工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点,包括工艺选择、制造过程和常见的机械制造设备。
一. 工艺选择在机械工程中,选择适当的工艺对于制造高质量的产品至关重要。
工艺选择应基于以下几个因素:1. 生产要求:考虑到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来满足这些要求。
2. 材料性能: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加工特性和性能要求,工艺选择应基于材料的性能来确保最佳操作。
3. 生产效率:考虑到生产周期、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选择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工艺。
4. 环境影响:工艺选择还应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选择能够减少废料和能源消耗的工艺。
二. 制造过程机械制造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设计:在制造机械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工作。
设计要考虑到机械的功能、结构和尺寸等因素,并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完成。
2. 材料准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准备适当的原材料。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进行材料预处理,如切割、清洗和防腐处理等。
3. 加工:根据选择的工艺,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物料的切削、成型和连接等操作。
加工工艺可以包括铣削、钻孔、焊接和冲压等。
4. 装配:将机械的组件和零件进行装配,确保各个部分的正确连接和配合。
这通常需要使用螺栓、螺母和焊接等方式进行。
5. 调试和测试:一旦机械装配完成,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这可以包括机械的运转测试、功能测试和安全性能测试等。
6. 交付和维护:最后,机械制造过程通常以将产品交付给客户为结束。
此后,可能还需要提供售后服务和定期维护等。
三. 常见的机械制造设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许多不同的设备和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械制造设备:1. 机床:包括铣床、车床和磨床等,用于切削、打磨和形成材料等操作。
2. 制造设备:如冲床、注塑机和激光切割机等,用于大批量生产和形成特定形状的产品。
一、填空题1、金属切削产生的切屑通常可分为四种类型:带状、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和崩碎切屑。
2、加工阶段一般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和超精加工四个阶段。
3、工艺尺寸链的主要特征是联系性和封闭性。
4、在一个工位中,当加工表面不变、切削工具不变、切削用两种的进给量和切削速度不变时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一次走刀。
5、零件的机械加工是在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内完成的。
6、定位精基准选择原则有基准重合、基准统一、自为基准和互为基准原则。
7、工艺基准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定位基准、工序、测量和装配基准。
8、组成工艺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称为环,它又可分为增环和减环。
9、机床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是和导轨误差。
10、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背吃刀量,其单位分别为M\MIN 、M\S 和MM 。
二、判断题1、粗基准的选择是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2、切削钢等韧性材料时,应选择YT 类硬质合金。
( √ )3、前角增加切削变形减小,故切削温度始终是随前角的增加而降低。
( × )4、剃齿加工是对未经淬火的圆柱齿轮齿形进行精整加工的方法。
(√ )5、增减环的确定采用箭头法:从封闭环开始,顺或逆时针依次画箭头:与封闭环同向者为减环,与封闭环异向者为增环。
( √ )6、钻削是以刀具的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在工作台上移动为进给运动。
( × )7、定位基准的选择顺序通常先选择精基准,后选择粗基准。
( √ )8、箱体类零件中常用的“一面两孔定位”,是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
( √ )9、一般说来,形状精度应高于尺寸精度,而位置精度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应高于相应的尺寸精度。
( √ ) 10、调质只能作为预备热处理。
( × ) 三、名词解释1、工序 2、定位基准 3、工序集中四、计算题1、有一轴类零件,经过粗车-精车-粗磨-精磨达到设计尺寸0016.050+-φ,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公差见下表,填写各工序尺寸及极限偏差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所能达精度 工序尺寸 工序尺寸及偏差 毛坯76.1±47.5-4.5=4343+——1.6粗车 4.5 0.250 49.4-1.9=47.547.5+0-0.250精车 1.9 0.062 49.9-0.5=49.449.4+0-0.062粗磨 0.5 0.039 50-0.1=49.949.9+0-0.039精磨 0.1 0.016 5050+-0.0162、如图所示衬套,材料为20钢,mm021.0030+φ内孔表面要求磨削后保证渗碳层深度为mm 3.008.0+,设磨削前精镗工序的工序尺寸为mm 021.008.29+φ,试求精镗后热处理时渗碳层的深度尺寸及偏差。
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工艺作业指导书第1章机械装备设计概述 (3)1.1 装备设计基本概念 (3)1.2 设计原则与方法 (4)1.3 设计流程与规范 (4)第2章设计需求分析 (5)2.1 用户需求调研 (5)2.1.1 用户基本信息收集 (5)2.1.2 用户使用场景分析 (5)2.1.3 用户需求访谈 (5)2.1.4 竞品分析 (5)2.2 功能需求分析 (5)2.2.1 基本功能需求 (5)2.2.2 附加功能需求 (5)2.2.3 功能模块划分 (5)2.2.4 功能需求验证 (5)2.3 功能需求分析 (6)2.3.1 动力功能需求 (6)2.3.2 传动功能需求 (6)2.3.3 耐久功能需求 (6)2.3.4 安全功能需求 (6)2.3.5 环保功能需求 (6)2.3.6 经济功能需求 (6)第3章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6)3.1 总体布局设计 (6)3.1.1 设计原则 (6)3.1.2 设计内容 (6)3.2 机械结构设计 (7)3.2.1 设计原则 (7)3.2.2 设计内容 (7)3.3 传动系统设计 (7)3.3.1 设计原则 (7)3.3.2 设计内容 (7)第4章关键零部件设计 (7)4.1 零部件设计基本原理 (7)4.1.1 零部件设计概述 (7)4.1.2 设计要求 (8)4.1.3 设计方法 (8)4.1.4 设计步骤 (8)4.2 零部件设计计算 (8)4.2.1 设计计算依据 (8)4.2.2 设计计算内容 (8)4.3.1 强度分析概述 (9)4.3.2 强度分析方法 (9)4.3.3 强度分析步骤 (9)第5章装备制造工艺概述 (9)5.1 制造工艺基本概念 (9)5.1.1 工艺过程 (9)5.1.2 工艺参数 (9)5.1.3 工艺装备 (10)5.2 常用制造工艺方法 (10)5.2.1 铸造 (10)5.2.2 锻造 (10)5.2.3 机械加工 (10)5.2.4 焊接 (10)5.2.5 装配 (10)5.3 工艺规程制定 (10)5.3.1 工艺规程的内容 (10)5.3.2 工艺规程的制定原则 (11)第6章钢铁材料及其热处理 (11)6.1 钢铁材料分类与功能 (11)6.1.1 钢铁材料的分类 (11)6.1.2 钢铁材料的功能 (11)6.2 热处理工艺及其作用 (11)6.2.1 热处理工艺分类 (11)6.2.2 热处理作用 (12)6.3 热处理质量控制 (12)6.3.1 热处理工艺参数控制 (12)6.3.2 热处理设备与操作 (12)6.3.3 热处理质量检验 (12)6.3.4 热处理质量控制措施 (12)第7章金属切削加工工艺 (13)7.1 切削加工基本原理 (13)7.2 车削加工工艺 (13)7.2.1 车削刀具的选择与装夹 (13)7.2.2 车削用量的选择 (13)7.2.3 车削加工顺序的安排 (13)7.2.4 车削加工质量的控制 (13)7.3 铣削加工工艺 (13)7.3.1 铣削刀具的选择与装夹 (13)7.3.2 铣削用量的选择 (14)7.3.3 铣削方式的选择 (14)7.3.4 铣削加工质量的控制 (14)7.4 钻削加工工艺 (14)7.4.1 钻头的选择与装夹 (14)7.4.3 钻削方式的选择 (14)7.4.4 钻削加工质量的控制 (14)第8章特种加工工艺 (14)8.1 电火花加工 (14)8.1.1 电火花加工原理 (14)8.1.2 电火花加工特点 (14)8.1.3 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 (15)8.2 激光加工 (15)8.2.1 激光加工原理 (15)8.2.2 激光加工特点 (15)8.2.3 激光加工工艺参数 (15)8.3 压力加工 (15)8.3.1 压力加工原理 (15)8.3.2 压力加工特点 (15)8.3.3 压力加工工艺参数 (16)第9章装配与调试 (16)9.1 装配工艺及其方法 (16)9.1.1 装配工艺概述 (16)9.1.2 装配方法 (16)9.2 装配精度与质量控制 (16)9.2.1 装配精度概述 (16)9.2.2 装配精度控制 (16)9.2.3 质量控制 (17)9.3 调试工艺及其方法 (17)9.3.1 调试工艺概述 (17)9.3.2 调试方法 (17)9.3.3 调试工艺流程 (17)第10章装备检测与维护 (17)10.1 检测方法及其设备 (17)10.2 装备精度检测 (18)10.3 装备维护与保养 (18)10.4 装备故障诊断与排除 (18)第1章机械装备设计概述1.1 装备设计基本概念机械装备设计是指在满足特定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机械装备进行全面的构思、计算、绘图和制定技术文件的过程。
机械制造业的制造工艺与工艺装备研发机械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在机械制造领域,制造工艺与工艺装备的研发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生产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机械制造业的制造工艺与工艺装备研发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一、制造工艺对机械制造业的影响制造工艺是机械制造的核心环节,它决定着产品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
一个优秀的制造工艺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提高产品质量制造工艺的提升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工艺流程、改进工艺参数和使用优质材料等方式来实现。
这些改进可以降低产品的缺陷率、提高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满足市场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2. 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制造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投入和浪费。
通过简化工艺、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加工步骤等方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工艺装备研发的重要性工艺装备是制造工艺实施的关键工具,它直接影响到工艺的效果和产品质量。
在机械制造业中,工艺装备研发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1. 提高生产效率先进的工艺装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实现批量化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还可以增加生产能力,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2. 保证产品质量优秀的工艺装备能够精确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保证产品的质量。
通过工艺装备的研发和创新,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降低产品的次品率。
三、工艺装备研发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机械制造业的工艺装备研发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工艺装备研发的几个发展趋势:1. 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工艺装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发展的方向。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绿色制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作业指导书第1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4)1.1 工艺概述 (4)1.2 工艺规程的制定 (4)1.3 工艺参数的选择 (4)第2章金属切削加工基本原理 (4)2.1 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 (5)2.1.1 切削运动 (5)2.1.2 切削用量 (5)2.2 切削刀具 (5)2.2.1 刀具的分类与结构 (5)2.2.2 刀具的材料 (5)2.2.3 刀具的几何角度 (5)2.3 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6)2.3.1 切削变形 (6)2.3.2 切削力 (6)2.3.3 切屑与断屑 (6)2.3.4 热量与温度 (6)2.3.5 刀具磨损与破损 (6)第3章铣削加工工艺与装备 (6)3.1 铣削加工概述 (6)3.2 铣削刀具与切削参数 (6)3.2.1 铣削刀具 (6)3.2.2 切削参数 (6)3.3 铣削工艺装备 (7)3.3.1 铣床 (7)3.3.2 铣削附件 (7)3.3.3 刀具补偿装置 (7)3.3.4 机床控制系统 (7)3.3.5 铣削液 (7)第4章车削加工工艺与装备 (7)4.1 车削加工概述 (7)4.2 车削刀具与切削参数 (7)4.2.1 车削刀具 (7)4.2.2 切削参数 (8)4.3 车削工艺装备 (8)4.3.1 车床 (8)4.3.2 夹具 (8)4.3.3 量具 (8)4.3.4 刀具 (8)第5章钻削、镗削与磨削加工工艺 (9)5.1 钻削加工 (9)5.1.2 钻削加工工艺参数 (9)5.1.3 钻削加工装备 (9)5.1.4 钻削加工操作要点 (9)5.2 镗削加工 (9)5.2.1 镗削加工概述 (9)5.2.2 镗削加工工艺参数 (9)5.2.3 镗削加工装备 (9)5.2.4 镗削加工操作要点 (9)5.3 磨削加工 (10)5.3.1 磨削加工概述 (10)5.3.2 磨削加工工艺参数 (10)5.3.3 磨削加工装备 (10)5.3.4 磨削加工操作要点 (10)第6章特种加工工艺 (10)6.1 电火花加工 (10)6.1.1 概述 (10)6.1.2 电火花加工设备 (10)6.1.3 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 (11)6.1.4 电火花加工的应用 (11)6.2 激光加工 (11)6.2.1 概述 (11)6.2.2 激光加工设备 (11)6.2.3 激光加工工艺参数 (11)6.2.4 激光加工的应用 (11)6.3 超声波加工 (11)6.3.1 概述 (11)6.3.2 超声波加工设备 (11)6.3.3 超声波加工工艺参数 (11)6.3.4 超声波加工的应用 (12)第7章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2)7.1 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2)7.1.1 保证加工零件满足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的规定,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及表面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