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 格式:pptx
- 大小:908.18 KB
- 文档页数:48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情况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是我校机械加工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课程研究的对象是贯穿于零件加工和产品装配两个阶段的机械产品制造工艺。
课程包含的知识和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多门学科的支持,同时又和生产实际紧密联系。
课程的重点是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分析和研究,即对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整个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研究产品质量的因素,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工艺措施。
课程指导思想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生产率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课程内容
三、学时分配(总计96学时)
四、项目知识点
五、项目重点及难点
六、基本要求
七、任务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机械产品的加工制造以及装配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工艺分析、夹具设计、装配技术与检测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了解机械制造中的新工艺、新技术及发展动向等。
从而为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八、参考教材
《机械制造工艺学》朱焕池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第二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高级技工学校机械类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劳动出版社。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标准1. 课程简介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领域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技能的掌握,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工艺流程;•熟悉机械制造过程中常见的设备和工具;•具备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程内容3.1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中的常用材料和性能要求3.2 机械制造工艺•切削加工工艺•焊接工艺•铸造工艺•塑性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3.3 机械制造装备•传统机床•数控机床•特种加工设备•机械加工自动化设备•机械制造生产线4. 课程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实验实践:结合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并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和装备的使用;•项目设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机械制造项目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评价: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项目报告和期末考试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5. 参考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四版),朱家柏、郑文祥,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版),唐绍九、张甸,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综合技能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6. 考核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本课程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占比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实验成绩占比30%: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项目成绩占比40%:包括项目设计、项目报告等;•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考核。
7. 就业方向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以下领域就业:•机械制造企业:从事机械制造、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设备制造企业:担任机械设备设计、调试等岗位;•制造工艺技术支持:为企业提供制造工艺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科研院所:从事机械制造领域的科研工作。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要点梳理机械工程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涉及许多不同的机械制造工艺和装备。
在本文中,我们将梳理机械工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点,包括工艺选择、制造过程和常见的机械制造设备。
一. 工艺选择在机械工程中,选择适当的工艺对于制造高质量的产品至关重要。
工艺选择应基于以下几个因素:1. 生产要求:考虑到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来满足这些要求。
2. 材料性能: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加工特性和性能要求,工艺选择应基于材料的性能来确保最佳操作。
3. 生产效率:考虑到生产周期、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选择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工艺。
4. 环境影响:工艺选择还应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选择能够减少废料和能源消耗的工艺。
二. 制造过程机械制造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设计:在制造机械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工作。
设计要考虑到机械的功能、结构和尺寸等因素,并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完成。
2. 材料准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准备适当的原材料。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进行材料预处理,如切割、清洗和防腐处理等。
3. 加工:根据选择的工艺,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物料的切削、成型和连接等操作。
加工工艺可以包括铣削、钻孔、焊接和冲压等。
4. 装配:将机械的组件和零件进行装配,确保各个部分的正确连接和配合。
这通常需要使用螺栓、螺母和焊接等方式进行。
5. 调试和测试:一旦机械装配完成,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这可以包括机械的运转测试、功能测试和安全性能测试等。
6. 交付和维护:最后,机械制造过程通常以将产品交付给客户为结束。
此后,可能还需要提供售后服务和定期维护等。
三. 常见的机械制造设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许多不同的设备和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械制造设备:1. 机床:包括铣床、车床和磨床等,用于切削、打磨和形成材料等操作。
2. 制造设备:如冲床、注塑机和激光切割机等,用于大批量生产和形成特定形状的产品。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是一门以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为研究对象的专业主干课程。
它包括和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多门学科知识的支持,同时又和生产实际联系十分紧密。
掌握课程的内容要有习题、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等各环节的相互配合才能解决。
因此,课程设计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能力,同时,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进行给定零件所必需的夹具设计,具体设计哪个零件、哪道工序的夹具,已在课程实习时确定(即所编工序加工卡上的工序专用夹具)。
给定零件的生产纲领为年产5000件(中批量)。
设计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零件图1张实习时所编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张工艺装备(夹具)设计总装图1张工艺装备主要零件图3~4张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本课程设计总学时数为2周,其进度及时间大致分配如下:熟悉零件,画零件图约占8%选择加工方案,填写工序卡片约占5%夹具设计(画总装图及主要零件图)约占65%编写设计说明书约占22%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
2、填写给定工序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工艺装备设计。
包括问题的提出,确定设计方案,绘制结构原理示意图;选择定位元件,计算定位误差;计算所需的夹紧力,设计夹紧机构;画夹具总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以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为主线,有机融合了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常用机床夹具及常用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围绕工艺知识的展开,系统地掌握工艺规程编制的基本内容、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机械加工质量分析等内容。
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为继续学习机械制造专业的相关知识打下一定基础。
二、先修课程模块:“机械制图Ⅰ(项目教学)”(B15801112A)、“机械制图Ⅱ(项目教学)”(B15801113A)、“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基础”(B15801501A)、“典型零件质量检测”(B15801313A)三、教学目标⒈知识目标1)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熟悉“六点定位原则”及定位误差的计算。
3)熟悉“工艺尺寸链原理”并进行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方法。
4)熟悉工艺路线拟订的原则和步骤及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一般方法。
5)了解切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及对加工质量的分析。
6)熟悉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功用及主要技术要求。
7)熟悉典型零件常用的毛坯及材料的选择。
8)熟悉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常用工艺装备。
9)熟悉机械零件不同定位表面常用的定位方法、定位元件及影响加工精度的三类误差。
10)了解典型零件专用夹具的典型结构及加工工艺分析。
11)熟悉机械装配工艺尺寸链基础知识及装配方法。
⒉能力目标1)具备应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2)具备查阅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的基本能力。
3)具备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常用机床与刀具的基本能力。
4)具备定位误差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计算的基本能力。
5)具备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和拟订工艺路线编制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6)具备生产中实际零件的加工误差分析能力。
7)具备生产中实际零件的专用夹具设计能力。
机械制造业的制造工艺与工艺装备研发机械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在机械制造领域,制造工艺与工艺装备的研发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生产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机械制造业的制造工艺与工艺装备研发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一、制造工艺对机械制造业的影响制造工艺是机械制造的核心环节,它决定着产品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
一个优秀的制造工艺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提高产品质量制造工艺的提升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工艺流程、改进工艺参数和使用优质材料等方式来实现。
这些改进可以降低产品的缺陷率、提高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满足市场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2. 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制造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投入和浪费。
通过简化工艺、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加工步骤等方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工艺装备研发的重要性工艺装备是制造工艺实施的关键工具,它直接影响到工艺的效果和产品质量。
在机械制造业中,工艺装备研发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1. 提高生产效率先进的工艺装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实现批量化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还可以增加生产能力,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2. 保证产品质量优秀的工艺装备能够精确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保证产品的质量。
通过工艺装备的研发和创新,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降低产品的次品率。
三、工艺装备研发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机械制造业的工艺装备研发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工艺装备研发的几个发展趋势:1. 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工艺装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发展的方向。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绿色制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