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成果整理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18
勘察项目流程引言概述:勘察项目流程是指在进行工程勘察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这些步骤和程序的正确执行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和工程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勘察项目流程的四个部分,包括前期准备、实地勘察、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以及后期工作。
一、前期准备:1.1 制定勘察方案:在开始勘察项目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勘察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勘察的目的、范围、方法和技术要求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确定勘察的时间计划和人员配备。
1.2 获取相关资料:在进行实地勘察之前,需要收集和获取相关的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图、土壤地质图、地下水位图等。
通过分析这些资料,可以更好地了解勘察区域的特点和潜在问题。
1.3 确定勘察设备:根据勘察方案的要求,确定所需的勘察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测量仪器、采样工具、试验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二、实地勘察:2.1 地面勘察:在实地勘察中,首先进行地面勘察。
这包括对勘察区域的地形、地貌、植被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面测量,包括高程测量、平面测量等,以获取勘察区域的准确数据。
2.2 地下勘察:地下勘察是勘察项目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地下勘察,可以了解地下土层的分布、性质和稳定性等。
这包括进行钻孔、取样和测试等工作。
通过分析地下勘察数据,可以评估地下工程的可行性和风险。
2.3 水文勘察:水文勘察是针对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物理问题的勘察工作。
通过水文勘察,可以了解地下水位、水质和水文特征等。
这包括进行水文观测、水质采样和水文试验等工作。
通过水文勘察数据的分析,可以为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数据处理和分析:3.1 数据整理:在实地勘察结束后,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
这包括对测量数据、取样数据和测试数据等进行整理和分类。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 数据分析:在数据整理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1 总则1.0.1为加强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工作,统一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标准,建立完整、准确的工程档案,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以及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
专业工程按有关规定执行。
1.0.3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建设工程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经批准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工程基本建设单位。
它由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工程所组成。
2.0.2单位工程(single project)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并构成建设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
单位工程中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工程。
2.0.4建设工程文件(construction project document)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也可简称为工程文件。
2.0.5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seedtime document of a construction project )工程开工以前,在立项、审批、征地、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工程准备阶段形成的文件。
2.0.6监理文件(project management document)监理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等监理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2.0.7施工文件(constructing document)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2.0.8竣工图(as-build drawing)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图样。
2.0.9竣工验收文件(handing over document)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活动中形成的文件。
2.0.10建设工程档案(project archive)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也可简称工程档案。
针对南充顺庆区乡镇供水管道工程1、室内前期注意事项拿到设计图纸及地形图资料,首先研究图纸,画出重点勘察区段(重点在河流两岸布置钻孔):如:跨越河流,沟渠,边坡,道路,路堑段等特殊地形,记录桩号区段,在外业施工时需重点勘察。
钻孔布置间距按里程桩号间距布置,跨越河流两岸一定重点布置。
其中后期剖面线连接也是按孔与孔的实际里程布置,在理正生成剖面图时,需手动输入孔与孔的实际间距,不可直接按钻孔坐标点生成(在平面图手动测量后,做成excel表,直接粘贴到理正软件剖面线的孔间距)。
所以,平面图布置钻孔时,在满足规范的要求下,孔与孔距离最好取整数,方便后面剖面线中钻孔距离测量。
2、野外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设计孔深)结合地形图资料,室内画出的重点勘察区段,重点勘察施工,掌握此区段详细地层情况,并拍照。
(放点时要求测量记录孔口标高)如:(1)、此项目在外业施工期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统计好靠近边坡,路堑段的桩号区段及钻孔号范围,并拍照,内业编写报告会节省一大部分时间。
(2)、重点:在跨越河流,沟渠段,统计河流沟渠名字,跨越宽度,水深,水流速度,并拍照。
一般此处会设置倒虹管。
(3)、对横跨的主要道路(包括上部高架、高速路等)名字、宽度做详细记录,并拍照。
(4)、在野外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管线、天然气管、自来水管、涵洞等做详细记录,记录其所在区段范围。
(5)、如遇到不宜施工钻孔,详细记录钻孔相对原位置移动位置,为后期剖面图中标注栏钻孔平面位置录入提供依据。
(6)、如有时,泥岩产状的测量(在剖面图中实际反应出来)。
(7)、做好野外记录工作,每孔一张记录纸,现场标记好实际工作量,每天晚上统计当天每孔实际孔深(是否钻探)。
也方便以后与劳务结算。
3、室内后期注意事项(1)、钻探记录纸整理(加入取样,标贯等)野外整理实际钻孔深度后,在野外尽量完成,减少室内工作量(其中强风化泥岩可做标贯,击数在16~20之间)。
(2)钻孔数据录入理正软件注意事项(时刻记得备份工程数据)输入钻孔坐标、高程,取样,标贯等数据。
前言为了提高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加强地质技术管理工作,保障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实施,特编制《地质勘查工作细则》,作为工作中的技术要求,各班组务必组织认真学习,并在工作中遵照执行。
本工作细则如与国家和上级办法的技术规定有矛盾之处及未列入本工作细则的技术工作方法与要求,一律以上级规定为准。
一、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工作细则一、总则(一)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是根据工作中取得的各项原始地质编录、矿物、岩石鉴定研究成果、岩矿化验、物理性质测定和加工技术试验、抽水试验、动态观测、水质分析及物化探资料等,而进行的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工作。
通过这一工作,编出各种必要的图表,用以研究、了解区域地质矿产生成分布规律,了解矿床产状、规模、生成地质条件、矿石类型、工业品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开采利用经济条件,以评价矿床并指导勘查工作;根据这些资料和研究的成果,编制地质报告。
(二)资料综合整理是野外地质工作的继续,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综合整理,才能把野外获得的丰富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保证对工作区的地质、矿床情况及其特征的认识逐步深入,不断提高,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根据新情况和新认识修改原有的工作设计和施工部署,达到获取最佳的地质成果,及时提交地质报告的目的.(三)资料综合整理工作应在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的领导下,根据分工(分组)规定由有关地质、水文、物探人员负责进行,重要的综合图件,如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储量计算图等须有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亲自参与编制,或经过他们的检查,以确保工作质量。
(四)进行资料综合整理的原始资料,必须按规定经过三级检查,确认合格,方能开始整理;在整理前,要编制统一图例。
(五)资料综合整理是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及时地、不间断地进行。
二、基本要求(一)编制图件时,应事先考虑图的布置、方向、图幅大小、包含内容。
图的方向:平面图的上方为北方,剖面图的右侧为北或东。
介绍了工程地质勘察内业资料的整理、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
重点掌握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是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检验与监测所得各项原始资料、数据和搜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进行的。
要写出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是关键,而内业资料的整理则是勘察工作的主要组成部份。
它把现场勘察得到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归纳和分析,并绘制成图件和表格,以适应工程设计和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需要。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内业整理普通是在现场勘察工作告一段落或者整个勘察工作结束后进行。
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
由于岩土体的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以及参数的测定方法、条件和工程类别的不同等多种原因,造成岩土参数分散性、变异性较大。
为保证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必须进行岩土参数的统计和分析。
通常情况下,对勘察中获取的大量数据指标可按工程地质单元及层次分别进行统计整理,以求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所谓工程地质单元是指在工程地质数据的统计工作中具有相似的地质条件或者在某方面有相似的地质特征,而将其作为一个可统计单位的单元体。
在工程地质单元体中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或者其他地质数据大体上是相同的,但不彻底一致。
普通情况下,同一工程地质单元具有如下特征:1.具有同一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并处于同一构造部位和同一地貌单元的岩土;2.具有基本相同的岩土性质特征,包括矿物成份、结构构造、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能和工程性能;3.影响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是基本相似的;4.对不均匀变形敏感的某些建(构)筑物的关键部位,视需要可划分更小的单元。
统计整理时,应在合理分层基础上,根据测试次数、地层均匀性、建造物等级,选择合理的数理统计方法对每层土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选取。
勘察设计报告需要哪些资料引言勘察设计报告是在进行工程勘察和设计过程中产生的一份重要文件,它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勘察设计报告所需的资料是非常庞杂的,但是它们都是为了保障项目的可行性和质量而必须收集整理的。
本文将介绍勘察设计报告中常见的所需资料。
区域资料1. 地理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
这些资料对于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都有重要的影响。
2. 基础设施:研究区域内已有的基础设施情况,如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
这些信息对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环境状况: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气候状况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以便合理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
4. 行政审批文件:了解相关部门对区域内新建工程的规划和政策要求,以便项目能够合规运行。
土地资料1. 土地权属:获取土地权属证明,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2. 土地利用现状: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农田、耕地、林地、草地等不同用地类型,以便合理确定工程用地范围。
3. 土地性质和土壤状况:收集土地性质和土壤状况信息,包括土壤类型、土壤层厚度、土壤质地、含水量等。
这些资料对于地基处理和工程结构的设计非常重要。
水文资料1. 水文地质信息:包括地下水位、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等。
这些信息对于项目的水文设计和水资源保护非常重要。
2. 水文气象资料:收集降雨数据、径流数据、水文气象观测资料等,以便合理制定设计标准和规范。
3. 水文测定数据:进行水文测定工作,获取有关水位、流量、水质等数据。
地质资料1.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地质调查、地质勘探结果和分析报告。
这些资料对于工程可行性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抗震资料:了解地震状况和发生频率,评估工程的抗震性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工程资料1. 工程规划和设计方案:包括结构设计、布置方案、工程量清单等。
这些资料是工程施工的依据。
2. 工程施工图纸:提供项目的详细图纸、标准和参数,确保施工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