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简史
- 格式:ppt
- 大小:303.00 KB
- 文档页数:37
日本电影总结日本电影是世界电影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作品以其特别的风格和独特的主题吸引了全球观众。
本文将对日本电影进行总结,并从其发展历程、特点和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日本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电影工业开始起步,并在192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然而,二战后,由于日本的战争失败和美国的占领,日本电影的制作遭受了一定的打击。
然而,在战后的几十年里,日本电影重新崛起,并成为了国际电影舞台上的重要一员。
其次,日本电影的特点之一是其强调情感和人物内心的刻画。
与西方电影相比,日本电影更加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人物性格的深入剖析。
这种特色在日本电影的各个类型中都有所体现,无论是剧情片、动画片还是恐怖片,都充满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日本电影的主题也多样化,涵盖了社会问题、历史事件、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成长等多个方面。
其中,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探讨是日本电影中的另一个独特主题。
由于日本在二战中的经历,战争对于日本社会和个人来说一直是一个极其敏感和重要的话题。
因此,许多日本电影通过对战争的反思、和平的呼吁和战争后遗症的揭示,展现了对和平的追求和对战争的忏悔。
此外,日本电影的美学也是其独特之处。
日本电影以其精致的画面、细腻的色彩运用和恰到好处的镜头运动而著名。
这种美学风格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禅意”和“和谐”。
禅意体现在日本电影的极简审美和镜头的沉静,而和谐则表现在画面中物体和人物的平衡和谐。
这种美学风格使得日本电影在视觉上更具有冲击力和诗意。
在代表作品方面,日本电影中有众多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
例如,黑泽明的《七武士》和《罗生门》,是对人性和道德困境的反思;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和《龙猫》,是对童年和想象力的表达;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和《小偷家族》,是对家庭和社会问题的剖析。
总而言之,日本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主题而备受观众青睐。
其以强调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刻画,多样化的主题以及精美的美学风格而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并在国际电影舞台上赢得了声誉。
加入收藏已经被2位会员收藏2011-11-4 10:00:03日本电影大事记1903年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东京浅草的电气馆。
最早的制片厂是1908年由吉泽商行在东京目黑创建的。
《本能寺会战》(1908,牧野省三执导)为日本第一部由解说员站在银幕旁用舞台腔叙述剧情的无声影片。
牧野省三因此被称为“日本电影之父”。
1918年由归山教正主持的电影艺术协会发起纯电影剧运动。
归山在1919年摄制的《生之光辉》、《深山的少女》,为纯电影剧运动的试验性作品。
这两部影片几乎全部利用外景拍摄,让演员在自然环境中表演,从而使电影从不自然的狭隘的空间解放出来。
该协会主张启用女演员,以废除男扮女的传统做法;在影片中插入最低限度的字幕说明故事情节,废除解说员;采用特写、场面转换等电影技巧;通过剪辑使影片形成完整的堪称电影的作品。
这一期代表作沟口健二的《雾码头》(1923)。
从此,“旧剧”影片改称“时代剧”影片,“新派剧”影片改称“现代剧”影片。
1923年9月1日,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发生强烈大地震,在东京的拍片基地濒于崩溃,不得不转移到京都。
由于震灾后社会的动荡和经济萧条,一种逃避现实的所谓“剑戟虚无主义”的历史题材影片应运而生。
代表作:伊藤大辅导演的《忠次旅行记》三部曲(1928)。
现代题材作品:小津安二郎拍摄的《虽然大学毕了业》(1929)、《虽然名落孙山》(1 930)和《小姐》(1930)等,被称为“小市民电影”。
1931年有声电影时代开始。
第一部真正的有声片是五所平之助导演的《太太和妻子》(1931)。
本期代表作:沟口健二的《浪华悲歌》(1936)、《青楼姊妹》,小津安二郎的《独生子》(1 936)。
小津作品里日本家庭情节剧的表现,适合与日本建筑空间和审美心理的较低的视角运用,以及拒绝默片“淡入淡出”等一系列剪辑手法,而完全利用一把剪刀干净利索的“切”等等,都已成为他的鲜明的特征。
小津安二郎在当时不仅得到了日本评论界的肯定,也赢得了日本观众们的喜爱。
1951年,黑泽明的《罗生门》问世,“——飞冲天”征服了西方,轰动了世界,使得日本电影在国际影坛上骤然提到了显著的地位。
在以后的几年中,日本电影无论在任何地方的国际电影节上都能够得以获奖:1952年,沟口健二拍摄的《西鹤一代女》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导演奖;1953年,沟口健二拍摄的《雨月物语》和五所乎之助拍摄的《烟囱林立的地方》,分别在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上获奖;1954年,衣笼贞之助拍摄的《地狱门》获戛纳电影节大奖;同年,黑泽明拍摄的《活着》获柏林电影大奖;黑泽明拍摄的《七武士》、沟口健二拍摄的《山极大夫》同时获威尼斯电影节大奖;1956年,市川昆拍摄的《缅甸的竖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1957年,今并正拍摄的《暗无天日》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奖;1958年,稻垣浩拍摄的《不守法的阿松的一生》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
这的确是一个惊人的纪录,世界电影便从此记载了走在民族电影最前列的日本电影。
无可争辩的是,战后日本电影无论在西方人或是在东方人面前,都独树一帜地展示出了它那奇特、神秘的艺术空间。
日本电影大师们在他们的作品中,对于民族传统及文化特别的“关照”意识,给予了人们以全新的、强烈的视听感受。
然而,纵观日本电影的发展我们却可以看到,它经历了一条极为曲折和艰难的道路。
在我们对战后的日本电影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进行深入探讨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日本电影从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在神户与观众见面时起,到50年代日本电影取得的辉煌成就时止,它已经走过整整的半个世纪。
在过去人们一提起日本这个民族,一般会说这是一个贯于抄袭的民族。
然而,笔者却认为,这并非是日本民族的真正性格。
他们固然有抄袭的一面,但同时也没有忘记使之变为自己本民族所能够接受的东西。
而这后一点才是真正地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性格特征。
从历史上看,日本的第一位天皇——圣德太子,面对强大的中国文化所采取的就不是囫囵吞枣的态度。
他建立了自己的所谓圣德太子的模式,实际上放弃了独裁的欲望。
日本电影第一时期(1896—1918)电影传入日本第二时期(1918—1931) 默片,倾向电影第三时期(1931—1945)有声电影第四时期(1945—1960)战后及走向国际第五时期(1960—1980)日本电影新浪潮第六时期(1980—2000) 世纪末的日本电影今天我要介绍的一部电影,是第五个时期,即日本电影新浪潮时期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片名叫《砂器》,导演野村芳太郎,编剧桥本忍,根据著名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于影片涉及当时比较敏感的麻风病人,所以,日本电影界得三巨头为了这部影片,等了十四年。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部分介绍这部影片,在介绍之前,我想给大家看一看砂器的片头,。
背景乐叫《宿命》,很有日本音乐的感觉,一个小男孩在海滩用沙子做器皿,勉强的成型,可是风一吹,就散了,片名《砂器》和片头,都在预示着,小男孩的命运,正如砂器,勉强成形,可是脆弱不堪。
请看PPT第一部分是关于《砂器》导演,编剧,和同名小说作者的简介:导演:野村芳太郎野村芳太郎(1919—2005),1941年毕业于庆义义塾大学文学部,进入松竹大船摄影所。
二战后曾担任黑泽明和川岛雄三的助理导演。
他第一次独立执导电影是在1952年《鸠》。
他的成功是从1958年开始,他将名侦探小说作家松本清张的作品搬上银幕拍出名作《出张》。
代表作:《零的焦点》、《影之车》、《鬼畜》、《疑惑》、《迷走地图》《砂器》等。
其中1974年的《砂之器》,被松本本人认为是改编作品中最满意的一部。
被日本影坛赞誉为“金字塔之作”。
艺术成就:野村芳太郎被认为是日本战后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编剧:桥本忍三田洋次桥本忍,日本著名编剧,代表作《罗生门》《七武士》《砂器》等,是日本享有盛誉的编剧,是黑泽明导演的御用编剧,在日本广受欢迎。
山田洋次,日本著名编剧、导演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黄手绢》、《远山的呼唤》亚洲电影终身成就奖,奥斯卡提名黑泽明,20世纪日本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最初据说具有讽刺意义,指他在指挥现场的执著强横和专制独裁。
从1896年迄今﹐日本电影历史基本分为6个时期。
第一期(1896~1918) 1896年﹐爱迪生﹐T.A.发明的“电影镜”传入日本﹐而真正的电影是从1897年由稻胜太郎及荒井三郎等人先后引进了爱迪生的“维太放映机”和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开始的﹐其时﹐小西六兵卫也购入摄影机。
在这一两年间输入了放映机和影片﹐并在全国巡回放映﹐称为活动照相﹐并沿用这一名称至1918年。
从1899年开始﹐日本自己摄制影片﹐以纪实短片为主。
《闪电强盗》将当时社会上流传广泛的新闻话题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最早迎合时尚的故事片。
主要演员横山运平遂成为日本第一个电影演员。
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东京浅草的电气馆。
最早的制片厂是1908年由吉泽商行在东京目黑创建的。
《本能寺会战》(1908﹐牧野省三执导)为日本第一部由解说员站在银幕旁用舞台腔叙述剧情的无声影片。
牧野省三因此被称为“日本电影之父”﹐但这类影片只是连环画式的电影。
1912年日本活动写真株式会社(简称日活公司)成立﹐拍摄了尾上松之助主演的一系列“旧剧”电影。
松之助原是巡回演出的歌舞伎演员﹐1909年被牧野省三发现﹐他的第一部作品《棋盘忠信》问世后﹐使他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武打演员﹐有“宝贝阿松”之称。
1914年﹐天然色活动照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活)成立﹐最初以摄制彩色电影为目的﹐但因仅有两种颜色﹐只能改拍普通的黑白电影﹐并且仍以拍摄“旧剧”影片与日活相抗衡。
当时日活的向岛制片厂已在拍摄现代题材的“新派剧”。
第二期(1918~1931) 1918年﹐由归山教正主持的电影艺术协会发起纯电影剧运动。
归山在1919年摄制的《生之光辉》﹑《深山的少女》﹐为纯电影剧运动的试验性作品。
这两部影片几乎全部利用外景拍摄﹐让演员在自然环境中表演﹐从而使电影从不自然的狭隘的空间解放出来。
该协会主张启用女演员﹐以废除男扮女的传统做法﹔在影片中插入最低限度的字幕说明故事情节﹐废除解说员﹔采用特写﹑场面转换等电影技巧﹔通过剪辑使影片形成完整的堪称电影的作品。
日本电影日本电影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
自1899年,西川广人导演的《兔子和蜗牛》开创了日本电影的先河以来,日本电影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电影风格和文化特色。
一、早期电影早期日本电影主要以传统的歌舞伎和木偶戏为基础,呈现了浓郁的戏剧和舞蹈元素。
在1910年代和1920年代,日本电影进入了默片时代,创作了一批经典的默片作品。
其中,黑白电影《狂浪》和《幸福の黄色いハンカチ》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些早期电影作品在技术和艺术上都相对简单,但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二、战争时期1930年代至1940年代是日本电影的战争时期。
在此期间,大量宣传片和军事题材电影被制作出来,以煽动国内的爱国主义情绪和战争热情。
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黑白电影《残酷的天国》和《铁道员》。
这些电影充满了军国主义色彩,为战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战争结束后,日本电影经历了短暂的停滞期,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影工业也得以复兴和发展。
三、新浪潮20世纪60年代,日本电影经历了一次文化革命和新浪潮。
在这个时期,一批年轻的导演和演员开始探索电影的新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出了一批充满现代主义和反传统思潮的电影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黑白电影《不求上进的人们》和《蜘蛛巣城》。
这些电影作品展示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是日本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四、现代电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日本电影进入了现代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电影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和国际化,许多优秀的电影导演和演员也涌现出来。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黑泽明和小津安二郎。
黑泽明是日本电影的大师之一,作品涵盖了多个不同的风格和题材,包括历史传记、战争电影、动画电影等等。
他的代表作有《七武士》、《罗生门》、《乱》等。
小津安二郎则被誉为日本电影的细腻派大师,他的电影作品以温暖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著称,代表作有《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等。
日本经典电影简介1.<七武士> (Shichinin no samurai)(1954)【导演】黑泽明(Akira Kurosawa)【编剧】桥本忍(Shinobu Hashimoto)剧情简介本片可说是日本名导演黑泽明第一部真正加入西片趣味的时代剧,内容描写日本战国时代,贫穷家村百姓为保卫家园,与雇来的七位武士共同联手击退强盗的故事。
导演黑泽明虽然意图将这部片子拍成彻底的娱乐动作片,但事实上,整部作品仍充分流露著黑泽明式的人道精神。
至于七武士的性格塑造,整体而言可说诠释得相当成功,尤其是饰演堪兵卫的志村乔,将这个角色的智慧与成熟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片战争埸面采取了许多连续复数镜头,较一般西部片更具张力与震撼力,充分流露黑泽明运镜功力的深厚。
因此这部兼具娱乐与艺术价值,又不失日本风味的时代剧,为日本《电影旬报》杂志标为日本影史上“十大佳片”的第一名。
2《浮云》(Ukigumo)英文别名:Floating Clouds上映日期:1955年1月15日日本导演:成濑巳喜男编剧:Fumiko Hayashi novel 水木洋子制作:藤本真澄脚本:水木洋子摄影:玉井正夫音乐:斋藤一郎主演:高峰秀子、森雅之中、北千枝子、冈田茉莉子、山形勋、加东大介剧情梗概:《浮云》,由高峰秀子扮演林芙美子悲剧原作中的女主角。
故事讲述一个年轻的女人在战争期间(绵延到战后)与一个已婚的男人的爱情故事。
家有妻室的富冈兼吉是农林部的接枝师,战争时期被派往日本侵略下的印度,担任管理森林资源的工作。
与一名因遭到表兄强奸而主动要求来这里当打字员的幸田雪子的相恋。
战争结束后,富冈向雪子保证回到日本便与妻子离婚后她一起生活。
不久,雪子回到日本找到雪冈,富冈惊慌失措,向她解释没有离婚的原因。
雪子只好默默离去,借了一间破旧的仓房住下。
富冈又来找雪子,俩人缠绵的情感仍然藕断丝连。
富冈经营事业失败,带着雪子来到伊香堡温泉,又与温泉酒吧老板的妻子阿势发生了关系,雪子一气之下回到了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