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简史
- 格式:ppt
- 大小:320.50 KB
- 文档页数:15
时代背景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
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于1948年8月朝鲜半岛南部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朝鲜半岛北部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半岛分裂前的韩国(朝鲜半岛)电影,以及朝鲜半岛分裂后的南韩电影。
1.初创时期韩国第一次上演电影的年份是1903年(卢米埃尔兄弟的短片《电影放映机》)。
1919年,韩国第一次向公众放映韩国本土拍摄的影片——《正义的复仇》,由金陶山执导,是一种所谓的动态戏剧,为的是与舞台表演结合起来。
1923年,韩国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盟誓》出现,由尹白南执导,李月华主演。
古典小说改编的《春香传》(1923)《蔷薇红莲传》(1924)2.黄金时期1926年演员兼导演罗云奎摄制了经典影片《阿里郎》。
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
《风云儿》(1926)《金鱼》(1927)《野鼠》(1927)1927年9月,他在韩城创立“罗云奎制片社”并拍摄了《玉女》(1928)《寻找爱情》(1928)《哑巴三龙》等。
在罗云奎及其电影带动下,韩国左翼电影人发起“倾向派”电影运动,以电影为武器与日本殖民者斗争,代表作品包括李圭焕的《无主的渡船》(1932),金幽影的《流浪》(1928)《昏暗的街道》(1928)《火轮》(1929);姜湖的《黑暗之路》(1929)《地下村》(1931)等。
沈熏《东方破晓》(1927)1.民族启蒙电影1935年,《春香传》再次搬上银幕。
开启了韩国有声电影时代的大门,从此,韩国电影从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度。
同类的电影还包括方汉骏《洒水车》《汉江》(1938)。
朴基采的《无情》;尹逢春的《图生路》(1938)以及李应椿的《回归处》(1939)等2.日本殖民统治顶峰1940年,朝鲜总督府颁布《朝鲜电影令》,封闭了当时国内10个电影公司,合并成为“朝鲜电影株式会社”,旨在封杀所有韩国电影,将电影成为日军殖民统治的宣传工具,这一时期的电影都是些美化日军的电影,而且大部分采用日本语台词。
《熔炉》情节简述《熔炉》是一部2023年在韩国上映的反映韩国社会现实的剧情片,由于该影片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受到韩国国家高度关注,故该电影亦被称为“改变韩国国家的影片”。
这部影片是由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说《熔炉》改编而来,真实事件讲述的是发生于韩国光州一所聋哑学校性暴力事件的悲剧以及学校教师和人权运动者力图揭开黑幕的故事。
来自的哑语美术老师姜仁浩妻子早亡,8岁的女儿索儿天生,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辞辛苦谋职养家,受恩师金教授的推荐来到雾津,应聘于慈爱聋哑学校。
来到学校后,姜仁浩竟被逼拿出5千万,校方美其名为学校发展基金。
同时,姜仁浩逐渐发现学校笼罩着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令人窒息。
尤其有三个孩子引人关注:聪颖的金莲豆和贪吃的陈琉璃总是躲闪;全民秀的弟弟被火车撞而身亡,他总是满脸淤青。
姜仁浩觉得所有孩子的氛围都很奇怪,晚上查看学生们的资料:全民秀听力障碍二级,智力障碍三级,爸爸是智力障碍者,妈妈失踪,实际监护人为奶奶,弟弟为全永秀;陈琉璃智力障碍三级,精神年龄8岁,食欲旺盛,需要特别指导;金莲豆8岁父母因车祸身亡,因后遗症失去听力。
姜仁浩天下班时听到女厕所传出惨叫声,便前去察看并询问,声音停止,保安拦住了想要进去一探究竟的姜仁浩,并以这里的孩子经常会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为由赶走了姜仁浩。
友真约姜仁浩在医院外见面谈,告知姜仁浩莲豆写字告诉自己遭遇了性暴力,对象是校长。
随后又得知加害者和被害者都不止一个人。
朴宝贤(男)甚至还对全民秀(男)实施性暴力,就连警察也与他们同流合污。
友真和姜仁浩将莲豆带到雾津人权运动中心,让她在镜头面前回忆校长罪行的经过,琉璃也讲述了自己遭受校长性暴力的经历。
友真在教育厅和市厅之间往返,希望能为孩子们解决问题,讨回公道,可是两边的机构却互相推诿,含糊其辞,逃避责任,熟视无睹。
友真便又找警察,让他们进行调查,可是警察却用检察院没有调查要求等各种理由拒绝逮捕校长等人。
看见朴宝贤在校长办公室对全民秀大打出手,并追问琉璃和莲豆的下落,姜仁浩把原本要送给校长的兰花摔在了朴宝贤的头上。
韩国电影简史韩国电影的历史分期:无声电影时期(1919-1935)有声电影时期(1935-1945)光复电影时期(1945-1955)中兴时期(1955-1969)衰退时期(1970-1979)转换时期(1980-1989)厚积时期(1990-1999)成熟时期(2000-)1900年初,电影主要以短片的形式上映,相应的短片影院也随之形成。
也有一种说法是韩国大众最初接触电影是在1903年,在这之前也有过上映类似幻灯片的记载,但据当时的《皇城新闻》刊登的电影广告推测,也就最早在1903年左右。
那时的电影还非常雏形,只不过是一些用照片拼凑起来的作品。
1910年《复活》等外国影片开始进入作为殖民地国家的韩国,那时,韩国的第一批电影开拓者们忘我地投入到剧作中,特别是制作人金道山克服种种不利的社会环境,在那个时代做着第一代电影人的梦想。
当他在韩国的土地上第一次看到日本的电影后,受到极大震动。
1919年,他和民族资本家朴胜弼合力,制作了韩国最早期的电影,在其后20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影终于从戏剧的附属品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门单独的艺术,进入了无声电影发展时代。
1922年,金道山拍摄电影《国境》时悴然去世,《国境》成了他一部留给世人没有完成的作品。
1923年,尹百南完成了《月下的盟誓》,可被喻为“韩国第1号”的这部电影,是韩国现代电影的启蒙之作,担任女主人公的李月华通过本部影片,成了当时一位耀眼的明星。
1924年以前,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多多少少还有外国人参与制作,但在这一年,完全由韩国人自己制作的影片《全朝鲜女人》《网球比赛》等相继问世,从1925年起,随着李庆逊出品的《开拓者》,无声电影在韩国进入了全盛期。
《月下的盟誓》李月华1926年,进入了韩国电影的第一次黄金时代,最显著的标志首推影片《阿里郎》,这是演员出身的奈陨圭导演的处女作,奈陨圭依靠《阿里郎》的成功,成为了当时电影界的核心人物。
这部影片对后来电影的发展和走向起到了深刻的影响,直至今日,《阿里郎》的余波,仍相当程度地存在,它已不单单是部影视作品,更多地从片中发掘出了韩民族的精神。
【资料特供】韩国电影简史加入收藏已经被22位会员收藏2007-1-7 18:56:36韩国电影的历史分期:无声电影时期(1919-1935)、有声电影时期(1935-1945)、光复电影时期(1945-1955)、中兴时期(1955-1969)、衰退时期(1970-1979)、转换时期(1980-1989)、厚积时期(1990-1999)、成熟时期(2000-)1900年初,电影主要以短片的形式上映,相应的短片影院也随之形成。
也有一种说法是韩国大众最初接触电影是在1903年,在这之前也有过上映类似幻灯片的记载,但据当时的《皇城新闻》刊登的电影广告推测,也就最早在1903年左右。
那时的电影还非常雏形,只不过是一些用照片拼凑起来的作品。
1910年《复活》等外国影片开始进入作为殖民地国家的韩国,那时,韩国的第一批电影开拓者们忘我地投入到剧作中,特别是制作人金道山克服种种不利的社会环境,在那个时代做着第一代电影人的梦想。
当他在韩国的土地上第一次看到日本的电影后,受到极大震动。
1919年,他和民族资本家朴胜弼合力,制作了韩国最早期的电影,在其后20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影终于从戏剧的附属品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门单独的艺术,进入了无声电影发展时代。
1922年,金道山拍摄电影《国境》时悴然去世,《国境》成了他一部留给世人没有完成的作品。
1923年,尹百男完成了《月下的盟誓》,可被喻为'韩国第1号'的这部电影,是韩国现代电影的启蒙之作,担任女主人公的李月夏通过本部影片,成了当时一位耀眼的明星。
1924年以前,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多多少少还有外国人参与制作,但在这一年,完全由韩国人自己制作的影片《全朝鲜女人》、《网球比赛》等相继问世,从1925年起,随着李庆逊出品的《开拓者》,无声电影在韩国进入了全盛期。
1926年,进入了韩国电影的第一次黄金时代,最显著的标志首推影片《阿里郎》,这是演员出身的奈陨圭导演的处女作,奈陨圭依靠《阿里郎》的成功,成为了当时电影界的核心人物。
韩国电影的发展历史1. 介绍韩国电影作为亚洲电影中的重要一部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多次起伏和转变,从最初的默片时代到今天的国际影响力,其发展道路十分曲折并且充满了活力。
2. 默片时期(1910年-1930年)韩国电影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10年,当时韩国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
在这一时期,韩国电影业主要受制于日本的统治者,大部分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都由日本人掌控。
然而,韩国人民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化和艺术表达。
著名的默片《右手的爱》(1926)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
3. 战争时期和电视时代(1940年-1960年)二战结束后,韩国获得了独立,但很快又陷入了朝鲜战争(1950-1953)的破坏和分裂。
在这一时期,韩国电影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电影制作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韩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60年代是韩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也是“韩国新浪潮”的开始。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经济的恢复,韩国电影业开始出现了一批新的导演和电影人才。
《人间绝唱》(1960)等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且在韩国国内也引发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同时,电视开始普及,这也对电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4. 民主化时期(1980年-1990年)1980年代是韩国电影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民主化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韩国电影开始涌现出一批具有独特风格和创新思想的导演。
这些导演大胆地挑战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著名导演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年》(1993)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此外,韩国电影产业迎来了商业化的发展,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电影院开始盈利,电影制作成本也有所上升。
这一时期,韩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
5. 新世纪的发展(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韩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崭露头角。
2002年,韩国电影《绿茶》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这是韩国电影在国际上取得的一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