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史
- 格式:pot
- 大小:7.05 MB
- 文档页数:34
【资料特供】韩国电影简史加入收藏已经被22位会员收藏2007-1-7 18:56:36韩国电影的历史分期:无声电影时期(1919-1935)、有声电影时期(1935-1945)、光复电影时期(1945-1955)、中兴时期(1955-1969)、衰退时期(1970-1979)、转换时期(1980-1989)、厚积时期(1990-1999)、成熟时期(2000-)1900年初,电影主要以短片的形式上映,相应的短片影院也随之形成。
也有一种说法是韩国大众最初接触电影是在1903年,在这之前也有过上映类似幻灯片的记载,但据当时的《皇城新闻》刊登的电影广告推测,也就最早在1903年左右。
那时的电影还非常雏形,只不过是一些用照片拼凑起来的作品。
1910年《复活》等外国影片开始进入作为殖民地国家的韩国,那时,韩国的第一批电影开拓者们忘我地投入到剧作中,特别是制作人金道山克服种种不利的社会环境,在那个时代做着第一代电影人的梦想。
当他在韩国的土地上第一次看到日本的电影后,受到极大震动。
1919年,他和民族资本家朴胜弼合力,制作了韩国最早期的电影,在其后20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影终于从戏剧的附属品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门单独的艺术,进入了无声电影发展时代。
1922年,金道山拍摄电影《国境》时悴然去世,《国境》成了他一部留给世人没有完成的作品。
1923年,尹百男完成了《月下的盟誓》,可被喻为'韩国第1号'的这部电影,是韩国现代电影的启蒙之作,担任女主人公的李月夏通过本部影片,成了当时一位耀眼的明星。
1924年以前,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多多少少还有外国人参与制作,但在这一年,完全由韩国人自己制作的影片《全朝鲜女人》、《网球比赛》等相继问世,从1925年起,随着李庆逊出品的《开拓者》,无声电影在韩国进入了全盛期。
1926年,进入了韩国电影的第一次黄金时代,最显著的标志首推影片《阿里郎》,这是演员出身的奈陨圭导演的处女作,奈陨圭依靠《阿里郎》的成功,成为了当时电影界的核心人物。
韩国电影的发展历史1. 介绍韩国电影作为亚洲电影中的重要一部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多次起伏和转变,从最初的默片时代到今天的国际影响力,其发展道路十分曲折并且充满了活力。
2. 默片时期(1910年-1930年)韩国电影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10年,当时韩国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
在这一时期,韩国电影业主要受制于日本的统治者,大部分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都由日本人掌控。
然而,韩国人民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化和艺术表达。
著名的默片《右手的爱》(1926)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
3. 战争时期和电视时代(1940年-1960年)二战结束后,韩国获得了独立,但很快又陷入了朝鲜战争(1950-1953)的破坏和分裂。
在这一时期,韩国电影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电影制作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韩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60年代是韩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也是“韩国新浪潮”的开始。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经济的恢复,韩国电影业开始出现了一批新的导演和电影人才。
《人间绝唱》(1960)等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且在韩国国内也引发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同时,电视开始普及,这也对电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4. 民主化时期(1980年-1990年)1980年代是韩国电影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民主化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韩国电影开始涌现出一批具有独特风格和创新思想的导演。
这些导演大胆地挑战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著名导演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年》(1993)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此外,韩国电影产业迎来了商业化的发展,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电影院开始盈利,电影制作成本也有所上升。
这一时期,韩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
5. 新世纪的发展(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韩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崭露头角。
2002年,韩国电影《绿茶》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这是韩国电影在国际上取得的一大突破。
韩国电影文化解读与赏析摘要:一、韩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二、韩国电影的独特文化内涵1.家庭伦理题材2.社会现实题材3.战争题材4.恐怖题材三、韩国电影的审美特点1.影像风格2.音乐配乐3.表演艺术四、韩国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五、推荐观影清单正文:韩国电影在近年来在国际影坛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从韩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独特文化内涵、审美特点以及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等方面进行解读与赏析。
一、韩国电影的发展历程韩国电影起源于上世纪初,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朝鲜战争等历史事件。
在20世纪80年代,韩国电影开始走向复兴,进入90年代,韩国电影产业迅速崛起,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如金基德、朴赞郁、奉俊昊等。
近年来,韩国电影在世界各地电影节上频频获奖,逐渐成为国际影坛的一股新兴力量。
二、韩国电影的独特文化内涵1.家庭伦理题材:韩国电影中对家庭关系的探讨颇具深度,如《母亲》、《家族的诞生》等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纷争与和解。
2.社会现实题材:韩国电影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如《熔炉》、《辩护人》等作品,通过对敏感话题的深入挖掘,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3.战争题材:韩国战争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呈现出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如《太极旗飘扬》、《登陆之日》等作品。
4.恐怖题材:韩国恐怖电影充满悬念和惊悚,如《蔷花,红莲》、《女高怪谈》等作品,成功地将恐怖元素与韩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三、韩国电影的审美特点1.影像风格:韩国电影注重影像的质感,画面唯美、细腻,善于运用光影变化表现人物情感。
2.音乐配乐:韩国电影的音乐配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既能凸显剧情氛围,又能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3.表演艺术:韩国演员的表演实力著称于世,他们在剧中呈现出的自然、真挚的情感,使观众沉浸于电影之中。
四、韩国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随着中韩文化交流的加深,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韩国家庭电影在韩影史上的四重流变韩国家庭电影在韩影史上的四重流变韩国电影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其中韩国家庭电影更是成为该国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家庭电影正如其名称所示,主题以描绘家庭生活为主,通过展示人们在家庭中的感情、亲情、爱情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深化观众的情感体验。
在韩影史上,韩国家庭电影经历了四重流变,使其发展成为当今备受关注的重要类型。
首先,韩国家庭电影从传统过渡到现代。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社会正处于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以往的传统家庭模式逐渐受到挑战和改变。
韩国导演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当代社会,致力于传递现代人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例如,1971年上映的电影《早熟的青春》就是一部典型的作品,描绘了青春期少女面对自我认同和家庭期望之间的矛盾。
其次,韩国家庭电影从家庭到社会。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动,韩国家庭逐渐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
电影界的关注也从狭义的家庭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如性别、阶级、社会福利等。
影片《妈妈是男人》(1981年)就是以妇女主义的观点探讨性别角色和社会期望的一部作品,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第三,韩国家庭电影从个体到集体。
进入21世纪,韩国社会面临着全球化和个人主义的压力,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开始受到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韩国家庭电影开始关注更大范围的家庭问题,并通过多个故事线和多个角色来描绘家庭的多样性。
电影《母亲》(2009年)就是一部在全球范围内广受赞誉的作品,通过多个家庭成员的视角来讲述一个悲剧性的故事,引发观众对家庭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最后,韩国家庭电影从平凡到非凡。
近年来,韩国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韩国家庭电影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这些作品以平凡的主人公和普通的家庭为基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真实的人性刻画打动人心。
例如,电影《寄生虫》(2019年)以家庭为背景,通过讲述两个家庭之间的故事来探索社会阶层和人性之间的矛盾,成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非英语片。
时代背景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
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于1948年8月朝鲜半岛南部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朝鲜半岛北部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半岛分裂前的韩国(朝鲜半岛)电影,以及朝鲜半岛分裂后的南韩电影。
1.初创时期韩国第一次上演电影的年份是1903年(卢米埃尔兄弟的短片《电影放映机》)。
1919年,韩国第一次向公众放映韩国本土拍摄的影片——《正义的复仇》,由金陶山执导,是一种所谓的动态戏剧,为的是与舞台表演结合起来。
1923年,韩国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盟誓》出现,由尹白南执导,李月华主演。
古典小说改编的《春香传》(1923)《蔷薇红莲传》(1924)2.黄金时期1926年演员兼导演罗云奎摄制了经典影片《阿里郎》。
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
《风云儿》(1926)《金鱼》(1927)《野鼠》(1927)1927年9月,他在韩城创立“罗云奎制片社”并拍摄了《玉女》(1928)《寻找爱情》(1928)《哑巴三龙》等。
在罗云奎及其电影带动下,韩国左翼电影人发起“倾向派”电影运动,以电影为武器与日本殖民者斗争,代表作品包括李圭焕的《无主的渡船》(1932),金幽影的《流浪》(1928)《昏暗的街道》(1928)《火轮》(1929);姜湖的《黑暗之路》(1929)《地下村》(1931)等。
沈熏《东方破晓》(1927)1.民族启蒙电影1935年,《春香传》再次搬上银幕。
开启了韩国有声电影时代的大门,从此,韩国电影从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度。
同类的电影还包括方汉骏《洒水车》《汉江》(1938)。
朴基采的《无情》;尹逢春的《图生路》(1938)以及李应椿的《回归处》(1939)等2.日本殖民统治顶峰1940年,朝鲜总督府颁布《朝鲜电影令》,封闭了当时国内10个电影公司,合并成为“朝鲜电影株式会社”,旨在封杀所有韩国电影,将电影成为日军殖民统治的宣传工具,这一时期的电影都是些美化日军的电影,而且大部分采用日本语台词。
1.光复时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流亡电影人纷纷回到汉城,同年8月19日成立“朝鲜电影建设本部”推举尹白南为委员长。
崔寅圭导演的《自由万岁》(1946)李龟永的《安重根史记》(1946)尹逢春的《“三·一”革命记》(1947)《尹奉吉义士》(1947)《柳宽顺》(1948)全昌根的《解放了我的故乡》(1947)李圭焕的《民族的拂晓》(1948)崔寅圭的《无罪的罪人》(1948)《独立前后》洪盛基的《女人的日记》(1949,第一部彩色电影)2.朝鲜战争时期由于战争,大量珍贵的电影资料被毁,电影设备也是被毁坏的所剩无几。
1953年停战后,为了复兴电影业,李承晚宣布电影业为免税行业,加上美国免费提供的技术和设备,这也为下一时期韩国电影的全面复苏做好了准备。
朝鲜战争结束后,由于电影人才的回归及政府扶植等原因,从1953年到1961年韩国电影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即第二个黄金时期。
电影产量大幅提升,由53年的15部到59年的108部。
制片厂也有1949年的15家发展到1959年的71家,同时引进了许多现代化的摄影、录音、洗印技术设备。
而深层原因还来自于电影体制的成功改革以及导演个人对主题深层挖掘,对表现手法的成功探索等。
各种类型的影片纷纷出现。
无声电影时期1955年1月16日,老导演李圭焕再度将《春香传》搬上银幕。
申相玉的《恶夜》《地狱花》《年轻的人们》(1955)、《无影塔》(1957)《我们母亲和房客》(1961)全昌根的《端宗哀史》(1956)《麻衣太子》(1956)安钟和的《思棹世子》李炳逸1956年导演的《出嫁的日子》,该片作为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的韩国电影获得了第四届亚洲电影节戏剧奖特别奖,并参展于第八届柏林电影节、第六届悉尼电影节,均获好评。
韩国第一位女导演朴南玉《未亡人》李康天的《美丽的坏女人》韩滢模的情节剧《自由夫人》(1956)《爱人》(1956年)《失乐园的星星》(1957)《自由结婚》(1958)金绮泳的《下女》俞贤穆的《十字路口》(1956,成名作)《失去的青春》(1957)《误发弹》(1961)《剩余的人》(1964)姜大进的《马夫》(获得这一年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1.衰退时期朴正熙1961年政变上台,以其铁腕统治促成韩国经济飞速发展,1962年1月,颁布《电影法》实施更加严格的审查制度,重组合并电影公司,并取消个人制片公司,韩国电影公司从71家减至16家。
还迫害有激进思想的电影人,《七个女俘虏》导演李晚熙被打入监牢,俞贤穆的《误发弹》也被禁映。
严格的制度使批判色彩的现实主义影片消失殆尽,爱情片、动作片、家庭喜剧等成为当时的主流类型。
只有金洙容的《渔村》(1965)李晚熙的《晚秋》(1966)少数艺术造诣颇高的电影出现。
在电影产量上,70年代也同样出现了大下滑,本土电影产量从1970年的209部下降到1979年的96部,1973年2月颁布2536号法律,再次加强电影审查制度的力度。
使电影公司完全受控制,导演几乎没有创作自主权。
2.年轻导演初绽光芒何吉钟:1972年的处女作《花粉》;1975年的代表作《愚人的三月》李长镐:1974年的处女作《星星的故乡》金镐善:《冬天的女人》(1977)这一时期的青春片发展也很快,1975年,金应天拍摄了一部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故事片《女高中毕业班》广受欢迎,并形成热潮,这类影片触及到中学生的校园生活早恋和父母离异后带来的各种心理影响等问题。
包括金应天的《高校优秀少年》(1977)、文如松的《真的,真的,不要忘记》(1976)1.向外环境的变化1984年,随着电影法的第五次修订,废除电影审查制,改为“公演伦理委员会”的电影审议制,电影人创作空间更加自由,也可以触及一些敏感题材。
电影类型也变得丰富多彩。
1988年,再次修改电影法,电影剧本提前审查制度被取消,现实主义时代回归,林权泽、李长镐等老导演继续活跃在影坛,并调整思路连出佳作,后起之秀裴昶浩、朴光洙、张吉秀的电影也纷纷推出。
林权泽:《再见豆满江》(1962)《曼陀罗》(1981,入围柏林电影节)李长镐:《风吹大好天》(1980)《黑暗中的孩子》(1981)《愚人宣言》(1983)《寡妇之舞》(1983)《旅行者不休息》(1987)1.韩国“新电影”内容涉及新殖民主义的影响,民主化和南北问题等敏感话题。
裴昶浩:《天下第一村》(韩国大钟奖)《赤道之花》(1983)《那年冬天暖融融》(1984)《捕鲸》(1984)《深蓝色的夜晚》(1984)朴光洙:《柒洙与万洙》(1988)张善宇:《汉城的耶稣》(1985)《成功年代》(1988)1991年的《开辟》得到了韩国地位最高的电影奖大钟奖。
1992年金义石导演的《结婚故事》成功以后,韩国电影界开始流行浪漫喜剧片。
1995年票房最高的《风流医生》(李光勋导演)也是浪漫加黑色幽默的一部浪漫喜剧片。
恐怖片:《指甲》(1994)、《圈套》(1997)、《安静家庭》、《女校怪谈》(1998)和《退魔录》(1998)。
1999年《鱼》不但拉开了韩国电影振兴的序幕,亦把韩国市民对好莱坞电影的喜好,重新调整成了对韩国本国电影的关注。
90年代,林权泽导演的《西便制》亦获得第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奖的殊荣。
2002年,韩国资深老导演林权泽凭《醉画仙》,荣获第五十五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打响了扬威国际的第一炮。
同年9月,李沧东的《绿洲》,赢得第五十九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2004年2月,韩国导演金基德,以《撒玛利亚女孩》在柏林拿下了最佳导演奖。
同年5月,朴贊郁的《老男孩》在法国戛纳获得评委会大奖。
9月份,导演金基德的《空房间》在威尼斯摘取最佳导演银狮奖。
同年2月上映的《太极旗飘扬》,票房到达了1150万人次之多(韩国人口当时约4500万)。
2005年《哭泣的拳头》获得第58届嘎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大奖。
2011年,朴赞郁和弟弟朴赞庆所执导的短片电影《波澜万丈》是世界上首部在影院上映的智慧型手机电影,使用iPhone 4拍摄,在第61届柏林电影节获得短片竞争单元大奖——最佳短片金熊奖。
韩国传统弓箭技术的《最终兵器:弓》(2011)、刺激386世代青春期回忆的《阳光姐妹淘》(2011)、回忆学生时期初恋的《建筑学概论》(2012)、由真实事件改编讲述社会焦点问题的《熔炉》(2011)和《断箭》(2012)等电影接连取得成功。
《盗贼同盟》和《光海,成为王的男人》两部突破1000万观影人次的韩国电影,另外,金基德执导的电影《圣殇》夺得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成为首部获得金狮奖的韩影。
《七号房间的礼物》《柏林》《新世界》《玩物》《监视者们》《恐怖直播》《流感》《伟大的隐藏者》出品时间:2013年导演:金秉祐主演:河正宇李景荣全慧珍李大为片长:97分钟上映时间:2013年7月31日豆瓣评分:8.1分某个平凡的早上,广播电台Daily Topic的主持人尹英华正就税率改革与听众进行连线,这时一个自称住在首尔昌信洞的普通工人朴鲁圭打入电话,大肆抱怨超高的电费和相关部门对他的威胁。
尹英华颇不耐烦,以偏离主题为由强行切断电话。
谁知连线无法单方面由电台方面中断,愤怒的朴鲁圭继续抱怨,并扬言炸掉汉江大桥。
尹英华不以为然,进而怂恿对方想做就做,谁知话音刚落,窗外的麻浦大桥便炸作废墟。
大惊失色的尹英华很快冷静下来,他决定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打一次事业的翻身仗。
但是,事情似乎越来越不在他的控制之内。
票房:与大制作《雪国列车》同期上映的情况下,6天观影人数超过200万,突破损益平衡点,总观影人数将近558万。
获奖情况:2013年第22届釜日电影奖新人导演奖(金秉祐)剧本奖(金秉祐)2013年第18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明星奖导演奖(金秉祐)2013年第34届青龙电影奖新人导演奖(金秉祐)Daily Topic节目主持人——尹英华在电影的前八十分钟里,两个关键人物始终是“缺席”的。
“恐怖分子”只有声音出现,他是没有形象的。
而被提到数次的关键人物总统,更是连声音都没有出席。
而最后,总统终于出现在电视上,面对公众讲话,他的形象依然是被遮蔽的。
我们看不到他的脸。
而作为“恐怖分子”的男生,最后却以一个弱势的、鲜活的、人的形象出现。
◎好莱坞叙事的结构◎用类型反了类型◎用媒介融合了媒介开片基调很明确:这就是一部好莱坞叙事的电影:扑面而来的人物,第一分钟出现并贯穿到最后的干扰事件,接踵而来的抉择,典型的包袱设置。
四十分钟的情节点,你以为「绝对不能出现」的总统坐着防弹车来了,结果走下来一个咄咄逼人的警察厅长。
七十分钟的情节点,你以为「绝对不能垮」的大桥垮了。
将戏剧、电影、电视三种媒介糅合在一部九十七分钟的作品里,让这个电影拥有了三个极为相异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