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电影简史回顾
- 格式:pptx
- 大小:8.12 MB
- 文档页数:21
时代背景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
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于1948年8月朝鲜半岛南部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朝鲜半岛北部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半岛分裂前的韩国(朝鲜半岛)电影,以及朝鲜半岛分裂后的南韩电影。
1.初创时期韩国第一次上演电影的年份是1903年(卢米埃尔兄弟的短片《电影放映机》)。
1919年,韩国第一次向公众放映韩国本土拍摄的影片——《正义的复仇》,由金陶山执导,是一种所谓的动态戏剧,为的是与舞台表演结合起来。
1923年,韩国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盟誓》出现,由尹白南执导,李月华主演。
古典小说改编的《春香传》(1923)《蔷薇红莲传》(1924)2.黄金时期1926年演员兼导演罗云奎摄制了经典影片《阿里郎》。
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
《风云儿》(1926)《金鱼》(1927)《野鼠》(1927)1927年9月,他在韩城创立“罗云奎制片社”并拍摄了《玉女》(1928)《寻找爱情》(1928)《哑巴三龙》等。
在罗云奎及其电影带动下,韩国左翼电影人发起“倾向派”电影运动,以电影为武器与日本殖民者斗争,代表作品包括李圭焕的《无主的渡船》(1932),金幽影的《流浪》(1928)《昏暗的街道》(1928)《火轮》(1929);姜湖的《黑暗之路》(1929)《地下村》(1931)等。
沈熏《东方破晓》(1927)1.民族启蒙电影1935年,《春香传》再次搬上银幕。
开启了韩国有声电影时代的大门,从此,韩国电影从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度。
同类的电影还包括方汉骏《洒水车》《汉江》(1938)。
朴基采的《无情》;尹逢春的《图生路》(1938)以及李应椿的《回归处》(1939)等2.日本殖民统治顶峰1940年,朝鲜总督府颁布《朝鲜电影令》,封闭了当时国内10个电影公司,合并成为“朝鲜电影株式会社”,旨在封杀所有韩国电影,将电影成为日军殖民统治的宣传工具,这一时期的电影都是些美化日军的电影,而且大部分采用日本语台词。
加入收藏已经被2位会员收藏2011-11-4 10:00:03日本电影大事记1903年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东京浅草的电气馆。
最早的制片厂是1908年由吉泽商行在东京目黑创建的。
《本能寺会战》(1908,牧野省三执导)为日本第一部由解说员站在银幕旁用舞台腔叙述剧情的无声影片。
牧野省三因此被称为“日本电影之父”。
1918年由归山教正主持的电影艺术协会发起纯电影剧运动。
归山在1919年摄制的《生之光辉》、《深山的少女》,为纯电影剧运动的试验性作品。
这两部影片几乎全部利用外景拍摄,让演员在自然环境中表演,从而使电影从不自然的狭隘的空间解放出来。
该协会主张启用女演员,以废除男扮女的传统做法;在影片中插入最低限度的字幕说明故事情节,废除解说员;采用特写、场面转换等电影技巧;通过剪辑使影片形成完整的堪称电影的作品。
这一期代表作沟口健二的《雾码头》(1923)。
从此,“旧剧”影片改称“时代剧”影片,“新派剧”影片改称“现代剧”影片。
1923年9月1日,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发生强烈大地震,在东京的拍片基地濒于崩溃,不得不转移到京都。
由于震灾后社会的动荡和经济萧条,一种逃避现实的所谓“剑戟虚无主义”的历史题材影片应运而生。
代表作:伊藤大辅导演的《忠次旅行记》三部曲(1928)。
现代题材作品:小津安二郎拍摄的《虽然大学毕了业》(1929)、《虽然名落孙山》(1 930)和《小姐》(1930)等,被称为“小市民电影”。
1931年有声电影时代开始。
第一部真正的有声片是五所平之助导演的《太太和妻子》(1931)。
本期代表作:沟口健二的《浪华悲歌》(1936)、《青楼姊妹》,小津安二郎的《独生子》(1 936)。
小津作品里日本家庭情节剧的表现,适合与日本建筑空间和审美心理的较低的视角运用,以及拒绝默片“淡入淡出”等一系列剪辑手法,而完全利用一把剪刀干净利索的“切”等等,都已成为他的鲜明的特征。
小津安二郎在当时不仅得到了日本评论界的肯定,也赢得了日本观众们的喜爱。
韩国电影简史韩国电影的历史分期:无声电影时期(1919-1935)有声电影时期(1935-1945)光复电影时期(1945-1955)中兴时期(1955-1969)衰退时期(1970-1979)转换时期(1980-1989)厚积时期(1990-1999)成熟时期(2000-)1900年初,电影主要以短片的形式上映,相应的短片影院也随之形成。
也有一种说法是韩国大众最初接触电影是在1903年,在这之前也有过上映类似幻灯片的记载,但据当时的《皇城新闻》刊登的电影广告推测,也就最早在1903年左右。
那时的电影还非常雏形,只不过是一些用照片拼凑起来的作品。
1910年《复活》等外国影片开始进入作为殖民地国家的韩国,那时,韩国的第一批电影开拓者们忘我地投入到剧作中,特别是制作人金道山克服种种不利的社会环境,在那个时代做着第一代电影人的梦想。
当他在韩国的土地上第一次看到日本的电影后,受到极大震动。
1919年,他和民族资本家朴胜弼合力,制作了韩国最早期的电影,在其后20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影终于从戏剧的附属品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门单独的艺术,进入了无声电影发展时代。
1922年,金道山拍摄电影《国境》时悴然去世,《国境》成了他一部留给世人没有完成的作品。
1923年,尹百南完成了《月下的盟誓》,可被喻为“韩国第1号”的这部电影,是韩国现代电影的启蒙之作,担任女主人公的李月华通过本部影片,成了当时一位耀眼的明星。
1924年以前,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多多少少还有外国人参与制作,但在这一年,完全由韩国人自己制作的影片《全朝鲜女人》《网球比赛》等相继问世,从1925年起,随着李庆逊出品的《开拓者》,无声电影在韩国进入了全盛期。
《月下的盟誓》李月华1926年,进入了韩国电影的第一次黄金时代,最显著的标志首推影片《阿里郎》,这是演员出身的奈陨圭导演的处女作,奈陨圭依靠《阿里郎》的成功,成为了当时电影界的核心人物。
这部影片对后来电影的发展和走向起到了深刻的影响,直至今日,《阿里郎》的余波,仍相当程度地存在,它已不单单是部影视作品,更多地从片中发掘出了韩民族的精神。
【资料特供】韩国电影简史加入收藏已经被22位会员收藏2007-1-7 18:56:36韩国电影的历史分期:无声电影时期(1919-1935)、有声电影时期(1935-1945)、光复电影时期(1945-1955)、中兴时期(1955-1969)、衰退时期(1970-1979)、转换时期(1980-1989)、厚积时期(1990-1999)、成熟时期(2000-)1900年初,电影主要以短片的形式上映,相应的短片影院也随之形成。
也有一种说法是韩国大众最初接触电影是在1903年,在这之前也有过上映类似幻灯片的记载,但据当时的《皇城新闻》刊登的电影广告推测,也就最早在1903年左右。
那时的电影还非常雏形,只不过是一些用照片拼凑起来的作品。
1910年《复活》等外国影片开始进入作为殖民地国家的韩国,那时,韩国的第一批电影开拓者们忘我地投入到剧作中,特别是制作人金道山克服种种不利的社会环境,在那个时代做着第一代电影人的梦想。
当他在韩国的土地上第一次看到日本的电影后,受到极大震动。
1919年,他和民族资本家朴胜弼合力,制作了韩国最早期的电影,在其后20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影终于从戏剧的附属品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门单独的艺术,进入了无声电影发展时代。
1922年,金道山拍摄电影《国境》时悴然去世,《国境》成了他一部留给世人没有完成的作品。
1923年,尹百男完成了《月下的盟誓》,可被喻为'韩国第1号'的这部电影,是韩国现代电影的启蒙之作,担任女主人公的李月夏通过本部影片,成了当时一位耀眼的明星。
1924年以前,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多多少少还有外国人参与制作,但在这一年,完全由韩国人自己制作的影片《全朝鲜女人》、《网球比赛》等相继问世,从1925年起,随着李庆逊出品的《开拓者》,无声电影在韩国进入了全盛期。
1926年,进入了韩国电影的第一次黄金时代,最显著的标志首推影片《阿里郎》,这是演员出身的奈陨圭导演的处女作,奈陨圭依靠《阿里郎》的成功,成为了当时电影界的核心人物。
二十世纪日本电影简史摘要第一期(1896~1918):电影传入日本第二期(1918~1931):默片、倾向电影第三期(1931~1945):有声电影第四期(1945~1960):战后及走向国际第五期(1960~1980):日本电影新浪潮第六期(1980~2000):世纪末的日本电影第一期(1896~1918):电影传入日本1896年,爱迪生发明的“电影镜”传入日本,而真正的电影是从1897年由稻胜太郎及荒井三郎等人先后引进了爱迪生的“维太放映机”和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开始的,其时,小西六兵卫也购入摄影机。
在这一两年间输入了放映机和影片,并在全国巡回放映,称为活动照相,并沿用这一名称至1918年。
从1899年开始,日本自己摄制影片,以纪实短片为主。
《闪电强盗》将当时社会上流传广泛的新闻话题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最早迎合时尚的故事片。
主要演员横山运平遂成为日本第一个电影演员。
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东京浅草的电气馆。
最早的制片厂是1908年由吉泽商行在东京目黑创建的。
《本能寺会战》(1908,牧野省三执导)为日本第一部由解说员站在银幕旁用舞台腔叙述剧情的无声影片。
牧野省三因此被称为“日本电影之父”,但这类影片只是连环画式的电影。
1912年日本活动写真株式会社(简称日活公司)成立,拍摄了尾上松之助主演的一系列“旧剧”电影。
松之助原是巡回演出的歌舞伎演员,1909年被牧野省三发现,他的第一部作品《棋盘忠信》问世后,使他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武打演员,有“宝贝阿松”之称。
1914年,天然色活动照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活)成立,最初以摄制彩色电影为目的,但因仅有两种颜色,只能改拍普通的黑白电影,并且仍以拍摄“旧剧”影片与日活相抗衡。
当时日活的向岛制片厂已在拍摄现代题材的“新派剧”。
第二期(1918~1931):默片、倾向电影1918年,由归山教正主持的电影艺术协会发起纯电影剧运动。
归山在1919年摄制的《生之光辉》、《深山的少女》,为纯电影剧运动的试验性作品。